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6854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doc(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RTS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1 1 前言前言 沪杭客运专线设计采用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时速 350km/h。通过学习、 研究德国博格公司原始技术资料,借签京津城际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外出实地参 观学习同时在建的京沪高铁,积极与设计、业主、监理、兄弟单位以及这方面的专 家沟通、咨询,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立足现场实际,提早着手准备,探索、总 结、现场观摩、培训学习,在仅一个多月的无砟轨道紧张施工中大胆实施、积极创 新,形成了自己一套相对成熟、完善的 CRTS型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2 2 特点特点 2.1 施工工艺成熟、可靠,质量保证。 2.2 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2、,可形成流水作业。 2.3 施工效率高,尤其适合快速施工。 3 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该工法适用于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 通等工程的路基、桥上无砟轨道施工。 4 4 工艺原理工艺原理 CRTS型轨道板铺设工艺分两种工况:铺装路基上 CRTS型板和铺装长桥上 CRTS型板。 4.14.1 桥上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桥上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桥上 CRTS无砟轨道结构由两布一膜滑动层/高强挤塑板、混凝土底座板、水 泥乳化沥青砂浆调整层和轨道板四部分组成。自上而下分为:20cm 厚混凝土轨道板, 2cm4cm 沥青砂浆垫层,19cm 厚(直线段)混凝土底座板, “土工布塑

3、料膜土工 布”滑动层(简称两布一膜) 。梁缝处 1.5m 范围内为消除梁端转角对底座板的内力, 加装 5cm 厚高强挤塑板。 型轨道板标准长度 6.45,板缝 5cm,板间用张拉锁纵向连接。轨道板铺设 于桥面上经精调和灌浆后进行纵向张拉连接成为整体。为了适应连续底座板连续结 构,在桥梁两端路基上设置摩擦板及端刺(桥上设临时端刺) ,以限制底座板中的应 力及温度变形,两端刺间底座板纵向跨梁缝连续,在桥梁固定支座上方通过梁体设 2 置的预埋螺纹钢筋和抗剪齿槽与梁体固结,形成底座板纵向传力结构。底座板两侧 设置侧向挡块,限制底座板横、竖向位移和翘曲。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是填充于底座 板/支承层与轨道板之

4、间的结构层,主要起充填、支撑、承力和传力作用,并可对轨 道提供一定的弹韧性,是轨道结构中的重要结构层,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标准 厚度为 2cm4cm。底座板与梁面之间设两布一膜滑动层(剪力齿槽部分除外),形成 底座板与梁面可相对滑动的状态。桥上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一般构造详见图 4- 1。 图图 4-14-1 桥上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桥上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 4.24.2 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路基上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的支承层,采用 C15 素混凝土垫层或干硬性材 料压筑成型(称之为水硬性支承层,HGT),设计宽度为 3.25m,厚度为 0.3m。支承

5、层 施工与桥上底座板施工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支承层无两布一膜滑动层、高强挤塑板以及钢筋。 (2)支承层直接浇注在路基基床表层上。 (3)路基上支承层施工无需设置临时端刺区、后浇注带等施工结构和工序。 (4)支承层需每隔 2.55m 进行切缝处理,切缝深度至少 10cm。路基上无砟 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 4-2 所示。 3 图图 4-24-2 路基上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路基上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 5 5 工艺流程及要点工艺流程及要点 5.15.1 桥梁上轨道结构及工艺流程桥梁上轨道结构及工艺流程 5.1.1 轨道结构 5.1.1.1 桥上 CRTS型 板式无碴轨道系统主要分

6、4 个结构组成部分见图 5-1。自 上至下的结构为:60kg/m 钢 轨,弹性扣件,20cm 厚砼轨 道板,3cm 厚沥青砂浆调整 层,19cm 厚(直线段)砼连续 底座板, “两布一膜”滑动层, 侧向挡块等部分组成,台后 路基上设置摩擦板、端刺及过渡板,梁缝处设置硬泡沫塑料板。无碴轨道设计使用 寿命不小于 60 年。 5.1.1.2 标准轨道板外形尺寸为 6450mm2550mm200mm,为先张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体积约 3.452m3,重约 8.63 t(不计扣件,扣件重约 0.6 t) 。每块轨道板混 凝土用量约 3.4 m3,钢筋用量约 373kg。特殊板和补偿板依据具体设计确定。板

7、间 纵向连接,横向设预应力钢筋,纵向每 65 cm 设预裂凹槽,槽深 4cm。轨道板在精 调安装后统一进行纵向张拉连接并成为整体;两端刺间底座板纵向跨梁缝连续,在 桥梁固定支座上方通过梁体设置的剪力齿槽和预埋螺纹钢筋(含套筒)与梁体相连, 使底座板与桥梁有着纵向传力连接。底座板两侧设置侧向挡块,挡块通过齿槽和予 埋螺纹钢筋(含套筒)相连,保证底座板横竖向稳定及轨道与梁间的横向传力。 5.1.1.3 沥青砂浆垫层主要为粘接轨道板及底座板而设,标准厚度为 3cm,使 纵向连接锚固纵向连接锚固 钢筋钢筋 预设断裂位置预设断裂位置 轨道扣件轨道扣件 灌浆孔灌浆孔 图 5-1 标准轨道板结 构图 4 轨

8、道板与底座板共同作用;底座板下设“两布一膜”滑动层,其中在梁缝两端各 1.5m 范围设置一层 5 cm 厚的硬泡沫塑料板(弹簧板) ,以减小轨道系统由梁端转角带来 的附加力,梁固定端的硬泡沫塑料板设置范围内不设置滑动层,泡沫板与桥面通过 胶合剂粘贴,梁活动端的硬泡沫塑料板下铺设底层土工布及滑动薄膜,顶层土工布 仅延伸至板(弹簧板)下 10cm,硬泡沫板顶部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为配合底座板的设 置,在桥梁两端路基上设置摩擦板及端刺,以限制底座板中的应力及温度变形,确 保无碴轨道的稳定。 5.1.1.4 桥梁间隔缝(含梁与桥台接缝)、端刺与路基过渡段、不同线下结构过渡 段以及不同轨道结构过渡区域见图

9、 5-2,图 5-3,型轨道板与底座板间设置剪力筋 通过钻孔植筋的方式连接。 图图5-2 桥梁上直线段轨道结构示意图桥梁上直线段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图5-3 桥梁上曲线段轨道结构示意图桥梁上曲线段轨道结构示意图 5 5.1.2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4。 桥面验收及铺板前评估 划分施工单元划分施工单元: 在单元内施工底座板(滑动层、 硬泡沫塑料板、绑扎钢筋、支模、 浇混凝土。 基准测量基准测量: 测量板温、计算张拉距离,连接常 规区 BL1 及临时端刺区 K0、J1、J2、J3,一天内完成。 浇筑常规区 BL1 及临时端刺区 K0、J1 混凝土,24h 内完成。 设标网修正测量(此工

10、作开始于单元段底座板混 凝土完成时) ,轨道基准点测设、安装定位锥。 粗铺轨道板 精调轨道板、封边、灌注垫层砂浆。 布 板 计 算 测量并记录 临时端刺区 LP2LP5 段 温度及长度 临时端刺区内挡块 施工(临时过渡) 浇筑临时端刺中部 2 个 固定连接(底座板连接 后 35 天进行。 浇筑窄接缝混凝土 张拉连接锁、浇筑宽接缝砼 常规区侧向挡块施工 轨道板与底座板抗剪切连接 与下一个单元段连接施工 图图5-4 桥上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桥上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5.25.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5.2.1 桥面验收 6 为了保证无砟轨道各部结构的技术条件,施工前应对桥面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和 技术评估。验收

11、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平面位置、桥面高程、桥面平整度、相邻梁端高 差及梁端平整度、防水层质量、桥面预埋件(包括梁端剪力筋、侧向挡块预埋筋)、 剪力齿槽几何尺寸的规范性、桥面清洁度、桥面排水坡等。 5.2.1.1 桥面高程 梁端 1.5m 以外部分的桥面高程允许误差7mm,梁端 1.5m 范围内不允许出现 正误差。使用精测网进行复核检查。对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打磨和采用聚合物砂 浆填充处理。 5.2.1.2 桥面平整度 桥面平整度要求 3mm/4m。使用 4m 靠尺测量(每次重叠 1m),每桥面分四条线 (每底座板中心左右各 0.5m 处)测量检查。对不能满足 3mm/4m 要求,但在 8mm/4m

12、范围内的,可用 1m 尺复测检查,应满足 2mm/1m 要求。对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对 梁面进行整修处理。 桥面平整度检查见图 5-5、5-6。 5.2.1.3 相邻梁端高差 相邻梁端高差不大于 10mm。采用 0.5m 水平尺进行检查(在底座板范围内对观感 较差处进行量测)。对大于 10mm 处应进行专门处理,或一侧梁端采取落梁措施或较 低一端用特殊砂浆修补。相邻梁端高差检查见图 2.1.3-1。 5.2.1.4 梁端梁面平整度 梁端 1.5m 范围的平整度要求为 2mm/1m。不能满足要求时,打磨处理,直至符合要 求。 5.2.1.5 防水层 防水层不允许存在破损及空鼓现象。防水层空鼓检查可

13、采用拖拽铁链的方法进 行。检查时沿桥面纵、横向拖拽铁链,以拖拽时桥面发出的空鼓声音初步确定空鼓 图图 5-6 相邻梁端高差检查相邻梁端高差检查 图图 5-5 桥面平整度检查桥面平整度检查 7 范围,用记号笔画出范围。破损及空鼓的防水层部位必须整修。 5.2.1.6 桥面预埋件 预埋件平面、高程位置要准确。对不能满足无砟轨道施工要求的,视情况按相 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5.2.1.7 剪力齿槽几何状态 根据实际情况,按设计尺寸修凿并清理干净,齿槽内应修理方正并凿出新面, 确保底座板混凝土与其结合良好。 5.2.1.8 桥面清洁度和排水坡 桥面不能有油渍污染,否则应在底座板施工前清洗干净。 桥面排

14、水坡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排水坡存在误差的桥面,应保证设计的汇 水、排水能力,不允许存在反向排水坡,特别是两线中间部位。对可能造成排水系 统紊乱的桥面应打磨整修处理。 5.2.1.9 伸缩缝状态的检查确认 主要检查伸缩缝安装是否到位且牢靠,并对缝内积存物进行彻底清理。 5.2.2 施工面设计布置 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管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方案 依据总工期计划、桥面验收移交进展情况、施工管段划分及资源配置等因素确定。 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底座板施工单元段划分、临时端刺设置、常规区和后浇带位置以 及各灌注段先后施工顺序。 5.2.2.1 底座板施工单元段划分 底座板施工单元划分应

15、统一筹划,认真设计,每个单元施工段(可以独立开展精 调施工的段落)长度以 45km 为宜。桥面底座板施工段划分见图 5-7、图 5-8。 8 BL1 后浇带BL2 后浇带 图图 5-7 底座板施工段划分底座板施工段划分 图图 5-8 施工单元划分施工单元划分 5.2.2.2 临时端刺布设 左右线临时端刺起点位置应相应错开两孔梁以上,避免桥墩承受由于底座板温 差引起的较大水平力,临时端刺区的选择尽量避开连续梁,以免进行特殊设计。 5.2.2.3 后浇带(BL1)布设 简支梁上的后浇带(BL1)一般设在梁跨中间,后浇带缝与轨道板缝不能重合,连 续梁上的底座板两固定连接区间必须设置 1 个后浇带,后

16、浇带与任一固定连接处的 9 距离不大于 75m。 5.2.2.4 混凝土底座板灌注段的划分 简支梁上常规区底座板每次灌注长度最少为 1 孔,一般为 34 孔较为适宜。临 时端刺区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应分段完成。分段时,按 LP1LP5 规定长度分段 (LP1、LP2 为 220m,LP3 为 100m,LP4、LP5 为 130m) 。连续梁范围底座板的最 小浇注长度=连续梁前的两个浇注段+连续梁长度+连续梁后两个浇注段(整个浇筑段 混凝土施工应在 24 小时内完成)。 5.2.3 技术准备 5.2.3.1 技术培训 施工前根据施工区段划分和施工组织安排,按专业和施工工序对技术人员和作 业人员进行

17、技术培训,使参建人员熟练掌握操作工艺和技巧,掌握技术标准,确保 施工正常进行。 5.2.3.2 施工测量 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前依据精测网在线位旁布设标网,桥梁上的设标网 (GVP)设于防撞墙上的固定支座正上方。其精度要求为二等水准,三级导线。一 个工作面必须保证有 8 个以上的测量人员,平面组 5 人,水平组 3 人,至少配置 1 台 TCA1800 全站仪和 1 台徕卡 DND3 电子水准仪。 5.2.3.3 试验准备工作 试验工作主要有原材料的报验、现场混凝土的试验、水泥沥青砂浆的试验、配 料站的试验等工作。每个作业面的试验人员至少需要配置混凝土试验员 2 人,水泥 沥青砂浆试验员 4 人

18、,配料站 1 人。 5.2.3.4 观测及评估工作 无砟轨道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观测方案和频率对桥墩和路基进行观测,对桥 梁进行徐变观测,及时向评估单位提供详尽的观测数据资料,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 单位进行评估,符合要求后,确定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 5.2.3.5 制定和编制无砟轨道施工计划 无砟轨道是一个技术密集、工序繁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本单位施工管 区长度、施工能力、资源配置和施工工期要求,进行无砟轨道施工段划分和施工平 面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资源配置,确定施工流向和先后顺序,做到均衡有序, 按步施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无砟轨道的铺设施工。 5.2.4 施工准备 无砟轨道施工

19、前,应根据施工段落划分情况和施工工期要求,配备相应的工装 10 设备。按时组织上场,在相应的地段进行组装、调试,所有施工设备必须处于正常 运行和完好状态。待工作面提供后,立即展开施工。 5.2.4.1 沿线分散存板时的设备 在城郊居民不太密集和郊外施工便道可以全程贯通的地段,轨道板可以采用沿线分 组存放、分散吊装上桥的办法施工。每个工作面需配备的设备有: 轮胎式全液压悬臂门架式起重机 1 台,主要负责从桥下将轨道板提升上桥进 行安装就位。 汽车起重机 1 台,负责轨道板灌浆吊运水泥沥青砂浆中转罐,在混凝土底座 板施工中,用于吊装底座板钢筋网片(长 14.5m)的专用设备。 水泥沥青砂浆搅拌车

20、1 台,中转罐 2 个,用于水泥沥青砂浆的搅拌和垂直运 输。 轨道板精调千斤顶 240 套。 轨道板精调测量系统 2 套。本系统是针对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时安 装轨道板而专门研制的精确测量定位系统,分为两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全自动全 站仪(测量机器人) 、定向棱镜、测量标架、温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工控机和数 据传输电台等;软件包括:中英文 SPPS 系统软件 钢筋加工、焊接、运输设备,用于底座板钢筋加工安装。 混凝土罐车 3 台、臂架式泵车 1 台,用于底座板混凝土浇筑。 30kW、15 kW 发动机各 1 台。 5.2.4.2 分点集中存板时的设备 在城内建筑密集、不能沿线平行修建

21、便道的地段,可分段选点,将该段落的轨 道板集中存放。铺板时再运至集中提升站将板提升上桥。 分点集中存板配备设备有: 25t 汽车起重机 1 台。 轮胎式可变跨龙门吊 1 台。 双向轮胎式轨道板运输车 4 台。 水泥沥青砂浆车 1 台。 3.5t 叉车 2 台。 精调测量系统 2 套。 轨道板精调千斤顶 240 套。 30kW、15 kW 发动机各 1 台。 5.2.5 现场准备 5.2.5.1 钢筋加工场 11 底座混凝土钢筋加工分跨梁缝钢筋、后浇带钢筋和普通钢筋笼三部分。跨梁缝 钢筋、后浇带钢筋一般在桥下制作,在桥上绑扎和连接,普通钢筋笼制作采用桥下 集中预制,在桥上安装。钢筋加工场应根据现

22、场条件在便道旁边布置,一般每 3km 布置一处。 5.2.5.2 水泥沥青砂浆供应站 根据需要沿线布设水泥沥青砂浆原材料供应站,一般每隔 10 公里设一处。其功 能为: 为移动式水泥沥青砂浆搅拌车进行干料、液料的补充; 清洗搅拌车; 对搅拌车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保养。 供应站组成包括:干粉存储及加料系统,乳化沥青罐及泵送系统,外加剂、消 泡剂存储及泵送系统,供水系统,电控系统。 5.2.5.3 上桥通道 为了方便上桥施工,结合永久紧急疏散通道,沿线路方向每隔 2km 修建上人通 道一座,上人通道由钢管或型钢制做,要稳定牢固,确保上下人员的安全。通道宽 度不小于 100cm,踏步高度不大于 20

23、cm, 踏步宽度不小于 25cm,每段爬梯设有休 息平台。通道四周挂网封闭,通道入口安装门扇和锁,并有专人看管。 5.2.5.4 施工便道 无砟轨道施工期间,行驶或停留在施工便道上的机械、车辆较多,如水泥沥青 砂浆搅拌车、混凝土罐车、混凝土泵车、大型吊车及钢筋笼运输台车等,因此在有 条件的情况下应设一条沿线的贯通便道。 桥梁轨道板临时存放在施工便道和线路之间,为便于悬臂龙门吊垂直提升,轨 道板外侧距桥梁翼缘约 50cm,路基轨道板可集中存放。存放轨道板的地基要求平整 密实,垫放枕木,摆放整齐。同时加强轨道板存放点的排水措施,防止雨天积水, 地基下沉,轨道板倾斜。 5.2.5.5 混凝土拌合站

24、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供应,可根据条件就近布设大型混 凝土拌和站,也可使用商品混凝土。 5.2.5.6 材料组织 主要材料均采用招标确定供货单位,由供料单位直接配送,并采用现场仓储和 租库储备相结合,降低工程成本。 5.2.5.7 钢材 根据管段内的工程分布情况和施工组织方案要求,在沿线建设钢筋加工厂集中 12 加工、制作绑轧钢筋笼(或成型钢筋) ,用平车将钢筋笼(或成型钢筋)运输至作业 现场临时存放,施工时用吊车起吊至工位安装。 5.2.5.8 胶凝材料 沿线混凝土拌合站,水泥、粉煤灰、矿粉采用散装罐车注入拌和站储料罐,砂 石料采用普通拖挂车运输至拌合站,成品混凝土用混凝土罐

25、车运至工地,采用混凝 土泵或臂架式泵车泵送入模施工。供应厂家负责将材料运输至拌合站。 5.2.5.9 水泥沥青砂浆材料 沿线建设供料站集中存储干料、乳化沥青、消泡剂、外加剂,采用运料车将原 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加入水泥沥青砂浆搅拌车中,砂浆车搅拌后施工。供应厂家 负责将材料运输至供料站,设专车在供料站间应急调拔材料,预防供应紧张。 5.2.5.10 其它铺板用材料 土工布和滑动层薄膜订货时考虑宽度施工余量(比线路宽 10cm) ,所有材料生 产厂家均通过技术认证。供应厂家负责运输工作。 5.2.5.11 轨道板运输存放 方案一 位于城市郊区或施工便道与铁路平行地段,采用按照轨道板编号与桥跨对应

26、, 沿线分散存放,吊装上桥。为了保证规定的施工节点工期,轨道板在制板厂预制、 打磨并安装好扣件,用拖车运至工地,按照轨道板的设计铺设位置,按号对应相应 桥跨沿线路分组存放,对用于站场范围内轨道板采用集中存放见图 5-9。轨道板铺设 时,利用汽车吊配以运板车二次倒运轨道板,吊车粗铺安装就位。 图 5-9 轨道板存放 方案二 对于城市内繁华地段,建筑物密集或跨越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不便于修建便道 的地段,选择固定地点集中存放,用运板车配以大吨位汽车吊提升上桥,再用双向 运板车运至铺设地点,用轮胎式龙门吊吊装就位。 (3)方案三 在板场存板压力不大、工期不紧的情况下,可选择直接将轨道板从板场运至施 轨

27、道板沿线存放 轨道板集中存放 13 工现场。 5.35.3 底座板施工底座板施工 5.3.1 测量复核 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前必须对所有设标网进行复测,对梁面高程、梁面平整度、 中线线位、相邻梁端高差等几何要素进行测量复核,对不能满足无砟轨道施工要求 的,及时进行整修、处理。 5.3.2 滑动层施工 5.3.2.1 滑动层自下至上由土工布塑料薄膜土工布组成,简称为“两布一膜”。 每孔箱梁上滑动层的铺设范围为桥梁固定端的剪力齿槽边缘至桥梁活动端,在梁缝 处配合硬泡沫塑料板的安装局部调整滑动层的铺设。滑动层铺设见图 5-10。 5.3.2.2 铺设硬泡沫塑料板,硬泡沫塑料板设于桥梁接缝处,硬泡沫塑料

28、板规格 尺寸按桥面拼接需要确定,硬泡沫塑料板的拼接应满足相关要求。两布一膜和硬泡 沫塑料板的铺设见图 5-11。 5.3.3 钢筋工程 5.3.3.1 钢筋笼的加工、运输与吊装 图图 5-11 两布一膜和硬泡沫塑料板的结构示两布一膜和硬泡沫塑料板的结构示意 图 图图 5-10 铺设两布一膜铺设两布一膜 14 根据工期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钢筋笼可在钢筋加工厂预制或在桥上绑扎施工。 由于沪杭客专工程施工工期紧张,为了缩短工期,加快进度,钢筋笼采取在钢筋加 工厂预制,拖车运输至桥下,吊装至桥面组装联接的方案施工。见图 5-12。 5.3.3.2 剪力筋的安装 桥内部分(含套筒)在梁场制作时预埋在箱梁

29、顶板的齿槽内;底座板内部分在 底座板施工时用套筒连接,伸入底座板钢筋内。剪力筋制做长度应根据底座板超高 设置及现场预埋套筒高低情况“量身定做” ,以避免安装后过高或过低,影响剪力筋 受力。安装时应将剪力筋拧进到位,确保安装质量。 5.3.3.3 钢筋笼的安装 根据钢筋笼方向和位置安放钢筋笼并进行连接。检查钢筋绝缘情况,清理底座 板范围内杂物,准备浇筑混凝土。 5.3.3.4 测温电偶的安装 在每个底座板浇筑段安装(距梁缝 10m 避免安装后过高或过低问题。安装 时应确保剪力筋拧紧到位。)温差电偶 (Nickel 镍一 Chrom 铬一 Nickel 镍),用 于结构的温度测量。 5.3.3.5

30、 钢筋连接器的安装 钢筋连接器在桥下预制,安装时整体 吊装上桥,在钢筋笼安装初期安放到位。 钢筋连接器安装见图 5-13。 5.3.3.6 钢筋及模板检查验收 主要是钢筋保护层厚度、模板水平位置及高程的符合性,使用测量仪器逐点检 查。检查模板安装的稳固性,应满足摊铺整平振捣机操作需要。检查后浇带预留缺 图图 5-12 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加工存放存放 图图 5-13 钢钢筋筋连连接接器器与与钢钢筋筋连连 接接 15 口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连接器安装是否与主筋连接牢固,各接触点绝 缘隔离是否符合要求。综合检查验收后,应对底座板施工范围进行清理,同时采用 强力吹风机吹除模板范围内的灰土或其他

31、轻质污染物。 5.3.3.7 支立底座板模板 底座板模板采用型钢加工专用钢模,并满足普通地段和曲线超高地段的模板拼 装需要,模板组合高度宜略低于底座板设计厚度(一般 20mm 左右),以适应线路曲 线超高变坡和梁面平整度情况。底座板侧模安装见图 5-14。 5.3.4 底座板混凝土施工 5.3.4.1 常规段混凝土浇筑 底座板混凝土灌注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混凝土入模后,前面混凝土 振捣采用人工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后面采用混凝土摊铺整平机摊铺并整平混凝土面。 超高地段底座板施工,混凝土摊铺整平过程中须用人工不断补充超高范围混凝土, 最后用摊铺机来回两遍整平压实。混凝土的养护须紧跟底座板施工

32、,整段混凝土完 成后再正式进行覆盖土工布和塑料薄膜以实现保湿养护。 底座板混凝土浇筑与成型 见图 5-15。 图图 5-14 底底座座板板侧侧模模支支模模示示意意图图 16 5.3.4.2 底座板混凝土的检查验收 底座板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及中线和高程测量检查,根据检 查验收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对高程误差8mm 的底座板区域表面要进行削切 处理(宜使用混凝土削切机。如使用打磨机,则须进行表面再刷毛操作),确保水泥 沥青砂浆厚度至少满足 20mm 厚的要求。 5.3.5 临时端刺的施工 5.3.5.1 临时端刺区长度约为 800m,其施工工艺与常规区底座板的施工工艺要 求基本相

33、同,主要区别在于平面及结构布置上。 (1)BL1 后浇带设置位置及形式与常规区相同,BL2 后浇带只有临时端刺区才 有,设置于梁上固定连接处。 (2)连接方式的区别,常规区底座板一次性连接;临时端刺区底座板分 4 次连 接,且各次连接时间间隔较长。 (3)临时端刺区底座板连接有严格的顺序要求。 (4)底座板施工基本段长度有所区别,常规区底座板以 1 孔梁为一个基本段, 设一个 BL1 后浇带;临时端刺区分 5 段,两个 220m 段(LP1 及 LP2)、两个 130m 段 (LP4 及 LP5)、一个 100m 段(LP3),共设 4 个 BL1 后浇带(J1J4)。 临时端刺区底座板结构布

34、置见图 5-16。 泵车在浇筑混凝土浇筑好的混凝土 图图 5-15 底底座座板板混混凝凝土土浇浇筑筑与与成成型型型型 图图 5-16 临临时时端端刺刺区区底底座座板板结结构构 17 5.3.6 底座板连接施工 5.3.6.1 底座连接施工主要分四种情况,一是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 端刺,二是固定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三是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 端刺,四是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 5.3.6.2 板连接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 20MPa,连接操作是围绕并确保板内 20时零应力状态而进行的连接筋张拉施工。所有类型单元段底座板的连接施工均 须在温差较小的 24h 内完

35、成。 (1)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 常规区两端及两临时端刺后浇带按单元段中心对称原则和顺序进行连接施工,其工 艺、工序如下图 5-17。 临时端刺 LP2LP5 的基准测量 基准测量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与底座板连接时间靠近时(即连接温度尽可能与测量时的 温度接近)进行。 首先进行长度测量:测量 LP1LP5 段的长度(注意 LP1 为 K0 前 方第一个齿槽到 J2 的距离) ,准确记录各分段长度值;其次进行温度测量,使用预 埋在混凝土底座板中的测温电偶测量。一般在中午时分进行,相邻板温不一致时, 按两板长度及温度加权平均计算。 各段长度与对应温度测量于底座板连接前进行一次,测量结

36、果应准确记录并保存(以 备邻段底座板连接时使用)。此项测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底座板连接筋张拉距离的确定, 非常重要。 常规区板温测量 与临时端刺区板温测量同时进行,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 底座板钢筋连接(张拉)工序 底座板钢筋连接在板温 30以下的条件进行。张拉连接时按照规定顺序操作,先部 分连接,再完成全部连接。连接要求用手拧紧与用扳手拧紧有着重大区别,施工时 必须严格控制掌握。 a 临时端刺中的 BL1(共 4 个)的预连接,按 J4J3J2J1 的顺序将钢筋连 接器螺母用手拧紧(临时端刺开始能够承载时进行)。 b 首批连接施工。先连接与临时端刺接壤(K0 处)的前 10 个常规区后浇带钢筋

37、, 图图 5-17 新新设设临临时时端端刺刺 +常常规规区区+新新设设临临时时端端刺刺连连接接图图 18 后依次连接 K0、J1、J2、J3 后浇带钢筋(J4 后浇带钢筋于相邻单元段底座板连接时 张拉,同时 J2、J3 需进行张拉调整)。连接分 3 种情况进行。 当板温为 T 20时,通过计算确定连接钢筋的张拉距离。 (J3 范围内钢筋张拉距 离按 J2 的 1/3 计,其余直接按计算结果采用) 。此时的拧紧操作应是先用手拧紧, 在此基础上,钢筋连接器中的非拧紧端螺母松开预留张拉距离(按计算结果),再用 扳手拧紧(张拉)。 当板温为20T30时,钢筋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螺母即可,即张拉距离为 0

38、。 当板温为 T30时,不允许拧紧螺母,且底座板应采取降温措施。待板温降 到 30以下时再连接。 c补充连接施工。连接常规区其余后浇带连接筋,此工序在连接 K0、J1、J2、J3 之后接续进行。 BL1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后浇带钢筋连接完成后应随即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注范围应包括常规区所有 后浇带及两临时端刺中的 K0、J1 后浇带。浇注工作 24 小时以内完成。此工序与后 浇带连接应接续施工,不出现间隔施工。J2、J3、J4 后浇带于相邻单元段底座板连 接后再施工。 BL2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BL2 后浇带设于临时端刺的固定连接处(每孔梁上 1 个),分为早期固定连接和 后期固定连接,早期固

39、定连接在单元段底座板钢筋连接完成 35 天后(底座板内的 应力调整期)进行,位置在 LP2 范围内与 LP2 相邻的两个固定连接后浇带(左右线要 错开两个梁段位置),两临时端刺后浇带对称施工。后期 BL2 后浇带混凝土在相邻 单元段底座板连接后再施工。 (2)固定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见图 5-18。 连接工序、工艺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模式类同,区别是不 再存在两端刺范围对称连接施工问题。 (3)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 图图 5-18 固固定定端端刺刺 +常常规规区区+临临时时端端刺刺 连连接接 图图 5-19 既有临时端刺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常规区+

40、新设临时端刺新设临时端刺连连接接 19 此类平面布置中的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 临时端刺”模式中的相关要求类同。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有其独特要求,两 类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要对应施工,同步完成,见图 5-19。 。 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 a 既有临时端刺后浇带(J4、J3、J2)张拉值的确定 此工作在既有临时端刺 LP2LP5 段首次“ 基准测量”的基础上进行。需要再次 测量既有临时端 LP2LP5 各基段长度及板体温度,并于底座板连接之前进行(尽量 与连接时间靠近)。根据 LP2LP5 段第二次测量结果(温度及长度),对比该临时端 刺的

41、首次“基准测量”数据,计算 LP2LP5 各板段温度荷载下的变形值,以此确定 J4 后浇带连接钢筋张拉值并修正 J3、J2 后浇带钢筋张拉值。 b 常规区底座板温度测量 常规区与临时端刺温度测量同时进行,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测量原则与“新设 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同。 c 底座板连接钢筋的张拉工序 连接筋张拉预连接施工。连接范围为 K1 及所有常规区 BL1 后浇带。连接方式 为用手拧紧钢筋连接器螺母。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对应施工。 首批连接施工。连接范围为邻靠 K1 的 10 个(至少)常规区 BL1 后浇带。张拉连接方 式及张拉距离根据底座板温度确定,即按 T20

42、、20T30、T30三种情 况区分。各类情况下的连接工艺类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要 求。 补充连接施工。连接范围为 K1 及常规区所有剩余 BL1 后浇带。具体工序要求 同“首批连接施工”(前B 条)。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对应施工(具体要 求后述)。 既有临时端刺 J4、J3、J2 的调整张拉。按计算确定的调整张拉值以 J4J3J2 顺序进行张拉连接。张拉施工应在连接器螺母原有紧固基础上单端调整螺母(即不破 坏板内已产生的应力状态,以防造成临时端刺失效并破坏下部结构)并张拉,不可解 开重张。 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施工 a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连接筋张

43、拉预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 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则应顺序完成 J4、J3、J2、J1 的钢筋预连接,其连接器螺母用手 拧紧。 b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首批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 20 刺的连接则应完成邻靠 K0 的前 10 个常规区后浇带钢筋。张拉连接原则及方式同 “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部分。 c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补充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 刺的连接则应顺序完成 K0、J1、J2、J3 的钢筋连接。其后配合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 区的连接施工,一同完成剩余常规区后浇带的钢筋连接。张拉连接原则及方式同“新 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

44、时端刺”相关部分。 BL1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模式完成钢筋连接施工后,立即进行既有临 时端刺中的 J2、J3、J4 及常规区所有 BL1 后浇带(包括 K1)混凝土灌注施工。连接 与混凝土灌注工序不出现间隔时间。所有混凝土灌注施工 24 小时内完成。新设临 时端刺中的 J2、J3、J4 待与后续施工单元段连接(包括调整张拉)施工后再灌注混凝 土。 BL2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新设临时端刺中部的两个固定连接后浇带(BL2)施工类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 设临时端刺”有关要求;既有临时端刺中的剩余固定连接后浇带(BL2) 混凝土应于单 元段钢筋连接完成 10

45、 天后进行。 (4)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连接,见图 5-20。 既有临时端刺后浇带(J4、J3、J2)张拉值的确定 同前述“ 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有关要求。 常规区底座板温度测量 同前述“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部分有关要求。 底座板钢筋张拉连接施工 此类布局条件下的底座板连接施工类同“ 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有 关要求,需要强调的是两端开展的“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应相对于单 元段中心对称、同步进行。 BL1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按上述工序要求完成钢筋连接施工后,立即对两个既有临时端刺中的 图图 5-20 既有临时端刺既有临时端刺+常规

46、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连接既有临时端刺连接 21 J2、J3、J4 及常规区所有 BL1 后浇带(包括 K1)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从两端向单元 段中心部位相向对称进行。钢筋连接与混凝土灌注工序不出现间隔时间。所有混凝 土灌注施工 24 小时间内完成。后浇带端头模板推荐采用钢模,专门加工制做,模 板固定采用特制钢夹(可调节长度的),钢夹横跨底座板(宽度),通过调节装置拧紧并 固定端模。 亦可采用拉筋将侧模固定。拆除时将模板取下后再将拉筋端头截断即可。 BL2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既有临时端刺中的剩余固定连接后浇带(BL2)混凝土于单元段钢筋连接完成 10 天后进行。两既有临时端刺 BL2 混凝土宜

47、对称灌注施工,当天完成。 5.45.4 轨道板铺板施工轨道板铺板施工 5.4.1 粗铺轨道板 5.4.1.1 轨道板粗铺前,测量确定各编 号轨道板的位置,并在底座板上用墨线标 示,同时标注轨道板编号。底座板及后浇 带砼强度大于 15Mpa,且砼浇注时间大于 2 天,可粗放轨道板。粗铺顺序:先临时 端刺,后常规区。 5.4.1.2 安装定位锥和测设 GRP 点。 定位锥安装采用电锤钻孔,树脂胶固定精 轧螺纹钢。 5.4.1.3 轨道板吊装。便道条件较好(沿桥有纵向贯通便道)时,可将轨道板直接 运至施工地点(桥下处),采用桥上悬臂龙门吊吊装上桥,必要时,桥下吊车配合(便 道不能直接靠近桥梁时)。轨

48、道板上桥后纵向移动到位。 5.4.1.4 轨道板粗铺定位。轨道板落放前,应有专人核对轨道板编号与底座板标 示号的符合性,确保轨道板“对号入座” ,见图 5-21。 粗铺板的支点设置。每块板粗放板支点应为 6 个,支点材料为 2.8cm 厚松木条,板 块两侧前、中、后各 1 根,木条应紧靠精调爪铺放,见图 5-22。 图图 5-21 轨道板粗放定位轨道板粗放定位 22 图图 5-22 轨道板桥上运输吊装轨道板桥上运输吊装 5.4.2 轨道板精调 完成底座板连接(包括后浇带砼)的单元段常规区及完成全部后浇带砼施工的临 时端刺区,在粗铺板后均可进行轨道板精调施工,见图 5-23。 5.4.2.1 设

49、标网的复测 精调施工前,设标网测设单位应对精调段设标网进行复测检核。确认无误后方 可开展精调施工。 5.4.2.2 安装轨道板精调调节装置 调节装置在待精调板(纵向)前、中、后部位两侧安装,计 6 个,其中,板前、后 部 4 个精调装置应具平面及高程调节能力,中部 2 个具高程调节能力。 5.4.2.3 测量、精调程序 测量标架校核(依据于标准标架)全站仪安装(与待精调板间相隔 12 块板处安 装,对中精度 0.5mm)测量标架布设(精调板上 3 个,前方已完成的精调板上 1 个, 调节并保证标架支点与承轨槽内的单面相触)开启无线电装置(建立全站仪与电脑 系统间联系)测量定向(基于已完成精调板上的标架,作为已知点)测量定向的校 核(基于 GRP 点)对待精调板上前、后两标架进行测量并读取精调数据轨道板初 步精调(对板前、后两端进行平面及高程精调)对待精调板中部标架进行测量读 取精调数据(主要为高程数据)轨道板中部的补充精调对待精调板上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