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7073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oc(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 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Steel penstocks of hydroelectric Stations编写单位: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大学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贸委2001年第31号公告 DL/T51412001 前 言 原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按照原电力工业部技综199544号文关于下达1995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下达水电规科19970023号文关于

2、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修订任务的函,本规范是根据该文件的要求组织修订的。其目的在于适应水电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水头、大直径压力钢管的工程实践,以及新管型、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采用的成功经验,对原水利电力部1985年4月颁发的SDl4419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进行修订。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会同协编、参编单位开展了细致的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大中型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在全国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运行、科研、教学单位及管理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于1999年初提出征求意见稿、2000年6月提出送审稿,并于2000年11月在西安由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审查。

3、根据送审稿审查会议纪要要求于2001年4月完成报批稿。 本规范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替代SDl441985。 本规范应与GB/T 501991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以及按其要求制订的其他水工结构设计规范配套使用。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根据GB/T 501991994的原则和要求,将规范基本设计原则按可靠度理论和分项系数表达式进行“转轨、套改”;扩大规范的适用范围,增补坝后背管的布置形式、结构计算及构造要求等条文和附录;推荐新钢种并列出主要指标;增补抽水蓄能电站管道水力计算的特殊要求;其他如模型试验、原型观测、伸缩节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本规范也作了适当增补和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是

4、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金筑,古瑞昌,干 城,侯建国,诸葛睿鉴,黄 伟,蒋锁红,何英明,刘兴宁,孙君实,安旭文,傅少君。 DL/T 5141-2001 目 次 前 言 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 4 术语、符号 5一般管段布置 5.1 一般规定 5.2 明管 5.3

5、地下埋管 5.4 坝内埋管 5.5 坝后背管 6 材料 6.1 钢材 6.2 止水、垫层、混凝土和钢筋材料 7 水力计算 8基本设计规定 9一般管段结构分析 9.1 明管 9.2 地下埋管 9.3 坝内埋管 9.4 坝后背管 10 岔管布置、结构分析 10.1 布置 10.2 结构分析 11构造要求 11.1 一般要求 11.2 明管 11.3地下埋管 11.4坝内埋管 11.5坝后背管 11.6 岔管12 模型试验、水压试验 12.1 模型试验 12.2 水压试验13 原型观测、运行检查 13.1 原型观测 13.2 运行检查附录A(标准的附录) 明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B(提示的附录) 地下埋

6、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C(提示的附录) 坝内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D(提示的附录) 坝后背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E(提示的附录) 三梁岔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F(提示的附录) 月牙肋岔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G(提示的附录) 球形岔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H(提示的附录) 无梁岔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J(提示的附录) 贴边岔管结构分析方法条文说明 1 范 围 1.0.1 本标准适用于水电站的1、2、3级发电引水钢管的设计。 水电站的4、5级发电引水钢管设计可结合具体情况参照使用。水电站发电引水钢管级别划分应按SDJl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及其补充规定执行。 凡压力钢管基本参数(管径

7、D、作用水头H或/0)超出本 标准在布置、材料、结构分析等有关条文的规定或限度者,应作专门研究。 若钢管兼有其他用水要求(灌溉、供水等),其岔管及支管的设计亦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1.0.2 发电引水钢管的结构型式可分为: 1 明管。 2 地下埋管。 3 坝内埋管。 4 坝后背管。 5 其他管型(如回填管等)。 本标准仅对前4种管型作出规定,其他管型可参照有关标准执行。2 引用标准2.0.1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l50一1998 钢制压力容器

8、 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 7131997 锅炉用钢板 GB/T 327419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 钢板和钢带 GB/T 4160一1984 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 比冲击法) GB/T 53131985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CB 6654一1996 压力容器用钢板 GB ll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 501991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J l71988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 132-1990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合 GB/T 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 6991999 优质

9、碳素结构钢 GB/T 159119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29701991 中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DL 5017-1993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DL 50732000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 50771997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T 7091999 压力钢管安全检测规程 DL/T 503919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DL/T 50571996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菹 DL/T 50581996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DL/T 50821998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 SD l34198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D 3031988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

10、规范 SDJ l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 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及其补充规定 DL/T 5144-200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1 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规范 SL l051995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 JB 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 4732199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JGJ 991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YB(T)101981 桥梁用结构钢 3 总 则3.0.1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统一水电站发电引水钢管设计标准,保证设计质量,做到运行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特制定本标准。3.0.2 本标准根据GB/T

11、 50199规定的原则制定。本标准未予规定的其他问题,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3.0.3 发电引水钢管设计,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选用合理的布置、结构型式、材料、结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以满足压力钢管结构在制作、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刚度、防腐蚀性能和正常使用等要求。 4 术语、符号4.0.1 术语及其定义 1 明管exposed penstock 暴露在大气中的压力钢管。 2 地下埋管 underground penstock 埋入岩体中,钢管与围岩之间充填混凝土的压力钢管。 3 坝内埋管 embedded penstock within dam 埋设在混凝土坝体内的压力钢

12、管。 4 坝后背管 penstock laid on downstream face of dam 敷设在混凝土坝下游坝面,外包钢筋混凝土的压力钢管。 5 岔管 branch pipe压力钢管分岔处的管段,包括岔管主体及部分主管和支管。 6 三粱岔管 three-girders reinforced branch pipe 分岔处用U形梁及腰梁加强的岔管。 7 月牙肋岔管 crescent-rib reinforced branch pipe 分岔处用插人管内的月牙形肋板加强的岔管。 8 球形岔管spherical branch pipe 主管和支管用球壳连接,连接处用补强环加强的岔管。 9

13、无梁岔管 shell type branch pipe 分岔处用多节锥管和部分球壳组成的岔管。 10 贴边岔管 hem reinforced branch pipe 分岔破口边缘用贴焊的补强板加强的岔管。 11 镇墩 anchor block 靠混凝土自重或其他措施保证钢管段不致发生位移、倾覆和扭转的支承结构物。 12 支墩 support 在钢管布置中,布置在镇墩间允许钢管有限量轴向位移及翘转的支承结构物,称为支墩。通常又把其中支承和传递荷载的钢结构及移动结构,称为支座。 13 鞍形滑动支座saddle support 钢管支承在马鞍形垫板上的滑动支座。 14 平面滑动支座sliding r

14、ing girder support支承环支柱底部与支墩之间设有滑动垫板的一种支承环式支座。 15 滚动支座 rolling ring girder support 支柱底部装有辊轮的一种支承环式支座。 16摇摆支座rocking ring girder support 支柱为双铰连接或带弧面工字形结构的一种支承环式支座。 17 水锤 water hammer 管道中流速突然变化时,惯性力所引起的内水压力升高(正水锤)及压力下降(负水锤)。 18 抗外压稳定临界压力 critical external compressive resistance of buckling钢管设计计算中,抵抗外压

15、仍能保持钢管稳定的最大压力值。 19 加劲环 stiffener ring 为提高钢管抗外压稳定能力,而焊接在钢管外壁的环状加强结构。 20支承环 supporting ring 钢管与支柱间起支承和径向约束作用的环状结构。 21 阻水环 cut-off collar 钢管(或钢衬)始端起截水作用的环状结构; 22 止推环 thrust collar 镇墩内或大体积混凝土内起阻止钢管轴向移动作用的环状结构。 23 内圈(外圈)钢筋 hoop reinforcement near inside(outside) of concrete lining 钢管外围混凝土中靠近管壁布置的环筋统称为内圈钢

16、筋,靠近混凝土外侧布置的环筋统称为外圈钢筋。 24 锚筋 anchorage bar 为提高钢管抗外压稳定能力,而焊接在钢管外壁且埋设于外围混凝土内的加强钢筋。 25 管壁等效翼缘宽度 equivalent flange width of pipe shell 按T形截面计算时,环(肋)一侧参与计算的管壁宽度。 26 垫层 cushion 在混凝土埋管中,为使钢管按一定比例向外围混凝土(包括钢筋)传递内水压力,而在钢管与外围混凝土之间设置的能提供所需压缩变位的径向传力层。 27 伸缩节 expansion joint 为适应温度变化和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所产生的变位,而在钢管上设置的允许适量变

17、位的接头部件。 28 伸缩管 expansion pipe 用以替代伸缩节并允许适量变位的管段。29 预留环缝 preformed circumferential welding seam 环缝外侧设有套环(或称围带)的,在管外混凝土浇筑后,于管内最后施焊的环缝。 30止水填料(止水材料) packing material 为防止伸缩节和入孔漏水,所采用的起密封作用的止水充填物。 31 焊缝系数 welding seam coefficient 考虑焊缝焊接质量、成型误差和热影响等,所采用的小于或等于1.0的钢材强度折减系数。 32 焊接应力 welding stress 因焊接时焊材与母材不

18、相同、管壁各部位冷却不均匀、坡口型式不对称、分层施焊工艺有差异、约束状况有区别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残存于焊件内的应力。 33 钢管圆度偏差 penstock roundness tolerance 在钢管同一个横断面中,任意选定的相互垂直的两直径的差值。 34 壁厚裕量 additional thickness 考虑钢管锈蚀、磨损和钢板轧制负偏差,在计算厚度之外另行增加的厚度。 35 水压试验hydrostatic pressure test 为保证钢管安全运行,对设计、材料、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检验,并起钝化缺陷处应力和削减构件应力峰值作用的充水加压试验。 36 防腐蚀措施anticorrosi

19、ve measure 为保证钢管的耐久性,所采取的减轻锈蚀和磨损的防护措施。 4.0.2 符号及其含义 1 材料性能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Er围岩弹性模量; Es钢材弹性模量; Ko围岩单位弹性抗力系数; fs钢板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 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r围岩膨胀系数; s钢材线膨胀系数; r围岩重度(重力密度); s钢材重度; w水重度; c-混凝土泊松比; r围岩泊松比; s钢材泊松比;b钢材抗拉强度;ct判别混凝土开裂的拉应力取值;R压力钢管结构构件的抗力限值;Ry钢筋受拉的抗力限值;s钢材屈服点。2 作用和作用效应H作用水头(以水柱计的压力

20、); M截面上的弯距;N截面上的轴向力;V截面上的剪力;内水压力(实为内水压力压强);1钢管传至混凝土层的内水压力;2围岩分担的最大内压;cr航外压稳定临界压力(临界外压);0径向均布外压力;x钢管轴向(x向)正应力;钢管环向正应力;r钢管径向正应力;x 、r 、xr钢管剪应力;3 几何参数AR支承环、加劲环有效截面面积(包括支承环、加劲环面积,管壁等效翼缘面积,等效翼缘之间的管壁面积);D钢管内径、主管内径;h支承环、加劲环有效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R支承环、加劲环有效截面重心轴处的半径;SR支承环、加劲环有效截面上,计算点以外部分截面 对重心轴的面积矩;wR支承环、加劲环有效截面对重心轴的

21、抗弯截面模 量;ZR支承环、加劲环有效截面上,计算点至重心轴的距 离;a支承环、加劲环与管壁间的接触宽度或腹板厚度;h加劲环截面高度;l加劲环间距;r钢管内半径、主管内半径;rb支管内半径;rs球壳内半径;t钢管管壁厚度;ts-球壳厚度。4 其他act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焊缝系数。 5 一般管段布置 5.1 一 般 规 定5.1.1 钢管布置中的线路、结构型式、引水方式、管径均应符合枢纽总体布置要求,并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施工、制作运输安装等条件以及运行安全方便的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参与引水方式比较的因素还应包括水力学条件、进水口布置、管线长短、机组台数、分岔布置、安装分期、电站运行

22、方式及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地位等。 管径可根据线路布置和内压变化自进水口起分段减小,但变径次数不宜过多。5.1.2 钢管顶部至少应在最低压力线以下2m。5.1.3 明管、坝内埋管、坝后背管以及水轮机前不设置进水阀的地下埋管,在管道首端必须设置快速闸门(阀)和必要的检修闸门等设施。水轮机前设置进水阀的地下埋管,除应在管道首端设置必要的检修闸门外,还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在埋管首端设置事故闸门(阀),若布置事故闸门(阀),宜布置必要的通道,以便检修、更换闸门(阀)。 钢管宜设置过流保护装置。5.1.4 钢管首端的快速闸门(阀)和事故闸门(阀)必须有远方(中央控制室)和现地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必须

23、有可靠电源。5.1.5 紧靠快速闸门(阀)和事故闸门(阀)应设置充水阀或旁通管,快速闸门(阀)和事故闸门(阀)下游必须设置通气孔(井)或通气阀。 充水阀或旁通管面积不宜超过通气孔面积的五分之一,不应超过通气孔面积的三分之一,并应满足钢管充水时间的要求。 充水阀或旁通管的出水水流不得封堵通气孔下端孔口。通气孔上端孔口不应设在启闭室内,并应高于水库校核洪水位。 5.1.6 钢管转弯半径可采用(23)倍管径。位置相近的立面 弯管和平面弯管宜合并为空间弯管;位置相近的进口渐变段(或 变径渐缩管)和弯管宜合并为渐变弯管(或渐缩弯管)。 5.1.7 进口渐变段长度不宜短于1倍管径。渐变段进口矩形断面面积与

24、钢管圆断面面积的比值,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大直径且进口埋深大的管道,该比值宜采用1.O1.2。设有钢衬的 渐变段,应采取措施防止钢衬失稳。 5.1.8 在钢管最低点宜设排水设施。 5.1.9 抽水蓄能电站压力钢管应根据水流的双向性,确定管道布置,尤其是进出口、渐变段(渐缩段)、岔管和弯管的选型。 5.2 明 管 5.2.1 明管线路布置宜选择在地形、地质条件优越的地段,并 与进水口(大坝、调压室或压力前池等)和主厂房等建筑物相协调。 宜避开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沉降量很大的地段和村镇居民区及交通道路等。若避不开村镇居民区,应考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部分管段若避不开山洪、坠石等的影响,应采取其他

25、管型(如洞内明管、地下埋管或外包钢筋混凝土管)通过。若遇有河沟,可用倒虹吸管或管桥等型式通过,应考虑洪水和泥石流等对这些建筑物的影响。 水头高、线路长的管线,还应满足钢管运输安装及运行管理维修等交通方面的要求。 5.2.2 为避免钢管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时,危及电站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应设置事故排水和防冲工程设施。与水渠、道路、输电线、通信线等交叉时,应设置必要的交叉建筑物和防护设施。 5.2.3 沿管线应设置交通道路,并宜设置照明设施。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可在交通道路沿线设置休息平台、扶手栏杆、越过钢管的爬梯或管底通道。 沿管线应设置排水沟。 5.2.4 布置在洞内和室内的明管应布置通风防潮设施;为

26、满足管道安装和检修要求,还应预留必要的空间和埋设必需的埋件。 5.2.5 明管宜作成分段式。转弯处宜设置镇墩。镇墩间设支墩以支承和架空钢管,并设置伸缩节。伸缩节宜放在镇墩的下游侧。管轴线坡度很陡的明管,伸缩节的位置应综合考虑钢管轴向应力、钢管轴向稳定及安装条件等因素确定。 若直线管段长度在150m以上,宜在其间加设镇墩和伸缩 节。若直线管段纵坡很缓且管段长度不超过200m,也可不加设中间镇墩,而将伸缩节置于管段中部。 镇墩的布置应与水压试验方式相协调,镇墩宜设在较好的地基上。 5.2.6 支墩间距应通过钢管应力分析,并考虑安装条件、支座型式、地基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在两相邻镇墩之间

27、的支墩宜按等距离布置;但设有伸缩节的一跨,间距宜缩短。 若地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冻涨,应采取相应结构措施。 在地震多发区,宜选定较短的镇墩间距和支墩间距。 5.2.7 支座型式可按管径等因素选择鞍型滑动支座、平面滑动支座、滚动支座、摇摆支座等型式。 5.2.8 有倒虹吸管道的钢管,在该管段的最低处必须设置放空(兼排沙)管。倒虹吸管末端必须设置充、排气装置,首端视工程具体布置情况确定是否设置充、排气装置。可能出现负压的管段,宜设置真空破坏阀。 5.2.9 管道两侧边坡应满足稳定要求,土质边坡宜进行砌护。 5.3 地 下 埋 管 5.3.1 地下埋管线路和进出口位置应选择地形地质条件相对优良地段

28、,具备成洞条件,避开活动断层、滑坡、地下水压力和涌水量很大等不良地段。 计入围岩抗力的地下埋管,其顶部和侧向覆盖围岩应有足够厚度。 5.3.2 地下埋管宜采用一管多机引水方式。若管道较短,或工程地质条件不宜开挖大断面洞室,或受分期发电要求等的限制,经技术经济比较,亦可采用分组引水方式或单管单机引水方式。 多根管道线路布置,邻管间岩体应满足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稳定及强度要求。宜避免出现一管已运行,邻管尚在开挖爆破的情况。 5.3.3 洞井型式(平洞、斜井、竖井)及斜井坡度,应根据布置要求、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长度和高差过大的斜井与竖井,宜布置中间平段。 5.3.4 在地

29、下水位较高地区,应布置排水系统,并结合灌浆帷幕等措施,减小钢管的外水压力。防渗排水设施必须可靠,且便于检修。应布置地下水监测设施。 5.4 坝内埋管 5.4.1 压力钢管的平面位置宜位于坝段中央,其管径不宜大于坝段宽度的三分之一,不应大于坝段宽度的二分之一。 管线在坝体铅垂面中的布置应进行方案比较。比较的因素包括钢管对坝体稳定和应力的影响;工程量和水头损失的大小;钢管安装和坝段混凝土(包括接触灌浆)的施工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5.5 坝后背管 5.5.1 管道平面布置宜位于坝段中央,对于拱坝宜沿径向布置。 5.5.2 上弯管段和下弯管段的转弯半径宜采用管径的(23)倍。 5.5.3 坝

30、后背管段宜紧贴下游坝面布置,管道本体宜位于大坝基本断面以外。 6 材 料 6.1 钢 材 6.1,1 钢管所用钢材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699、GB/T 700、GB/T 1591、GB/T 3274、GB/T 5313、 GB 6654、GB ll352等的规定。 6.1.2 钢管所用钢材应根据钢管结构型式、钢管规模、使用温度、钢材性能、制作安装工艺要求以及经济合理等因素选定。 钢管主要受力构件(包括管壁、支承环、岔管加强构件等)可采用下列钢种:Q235C、D级碳素结构钢,Q345C、D级及Q390C、D级低合金结构钢;20R、16MnR、15MnNbR、 15MnVR等压力

31、容器钢;07MnCrMoVR、07MnNiCrMoVDR等 高强度压力容器钢。明管宜采用容器钢。如需采用其他钢种,应先研究其性能,确定相应的焊接方式、热处理工艺等。 明管支座辊轮可采用下列钢种:Q235A、B、C级钢; Q345A、B、C级钢;30、35、40、45优质碳素结构钢; ZG230450、ZG270500、ZG310570等铸件。支座支承板可采用与管材、支承环相同的材料。支座垫板可采用上列钢板或铸件。 6.1.3 钢管主要受力构件所用钢材的保证条件,除应满足钢材国家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技术要求以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1 需经冷弯的构件应作冷弯试验。 2 需经焊接的构件应

32、保证焊接性及焊接接头部位的韧性,包括所用的焊条、焊丝、焊剂应与母材及焊接方法相匹配(常用焊接材料可参照DLS017执行,专用焊接材料可执行相应标准),厚板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方式等。焊后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 3 冲击韧性指标、冲击试验温度和取样部位及取样方向等,应按相应钢材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各工程亦可根据具体运行条件另提补充要求。 4 各工程根据具体运行条件,经论证后对用于钢管主要受力构件的钢材的应变时效敏感性系数可提出要求。 5 对调质状态供货的07MnCrMoVR、07MnNiCrMoVDR钢板,其技术要求和取样方式应按GBl50的规定执行。 6对沿钢板厚度方向受拉的构件,钢材的技术要

33、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313的规定,且应对每张原轧制钢板进行检验。 7 钢板的超声波检测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6.1.4 明管及明岔管所用钢板和铸件的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可查表6.1.4-1。表中所列,若钢板屈服点s和抗拉强度b的比值(屈强比)不超过0.67,强度标准值中的fsk取为s;若屈强比大于0.67,fsk取为0.67b。 埋人岩体或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管及地下埋藏式岔管所用钢板的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可查表6.1.4-2。表中所列,若屈强比不超过0.75,fsk取为s;若屈强比大于0.75,fsk取为0.75b。 6.1.5 钢板的弹性模量Es可采用2.06105N/mm2

34、,泊松比s可采用0.3,线膨胀系数as可采用1.2x10-5/,重度s,可采用78.510-6N/mm3。 6.2 止水、垫层、混凝土和钢筋材料 6.2.1 伸缩节止水材料可选用橡胶、石棉、聚四氟乙烯、碳纤维、油浸麻等。 法兰及人孔止水材料可选用橡胶、夹布型止水橡胶、石棉、铅等。 6.2.2 钢管外包垫层材料可选用聚胺脂软木、聚苯乙烯泡沫板、聚乙烯塑料板等。垫层材料稳定变形模量适宜的范围为(0.55.0)N/mm2。垫层厚度常用范围为(450)mm。垫层材料应具有材料稳定性、设计要求的物理力学特性、耐久性、防腐性、可粘贴性以及经济性等。材料特性均应经过材料试验,必要时进行模型试验。6.2.3

35、管周和镇墩、支墩所用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其力学性能和质量要求应按DL/T5057执行。表6.1.4-1 明管及明岔管所用钢板和铸件的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单位:N/mm2(N/mm2与MPa等值) 钢种钢 号(标 准)交货状态厚度mm常温强度指标强度标准值fK强度设计值f屈服点抗拉强度抗拉抗压抗弯抗剪端面承压抗拉抗压抗弯抗剪端面承压sbfskfvkfcekfsfvfce碳素钢Q235(GB/T700)热轧1616-4040-6060-100235225215205375235225215205135130125120375215205200190125120115110320低合金钢Q345(GB/

36、T1591)热轧1616-3535-50 50-100345325295275470315315295275180180170160470290290270250165165155145410Q390(GB/T1591)正火1616-3535-50 50-100390370350330490330190490295170415容器钢20R(GB6654)热轧(可要求正火)6-1616-3636-6024523522540024523522514013513040022521520513012512034560-10020539020512039019011033516MnR(GB6654)热轧

37、(可要求正火)6-1616-3636-6060-100100-12034532530528527551049047046045034032530528527519518517516516051049047046045031030028026025018017516015014544042541040039015MnNbR(GB6654)正火10-1616-3636-6037036035053053052035535535020520520053053052032032031518518518045045044015MnVR(GB6654)正火6-1616-3636-60390370350530

38、51049035534033020519519053051049032030529518517517045043041507MnCrMoVR07MnNiCrMoVDR调质16-50490610410240610370215515优质碳素钢30354045(GB/T699)热轧250295315335355490530570600295315335355170180190205490530570600270290305325155165175185425460495520铸件ZG230-450ZG270-500ZG310-570(GB11352)16-4040-6060-100235225215

39、205375235225215205135130125120375215205200190125120115110320低合金钢Q345(GB/T1591)热轧1616-3535-50 50-100345325295275470345325295275200185170160470315300270250180175155145410Q390(GB/T1591)正火1616-3535-50 50-100390370350330490365365350330210210200190490330330315295190190180170415容器钢20R(GB6654)热轧(可要求正火)6-1616-3636-6024523522540024523522514013513040022521520513012512034560-10020539020512039019011033516MnR(GB6654)热轧(可要求正火)6-1616-3636-6060-100100-120345325305285275510490470460450345325305285275200185175165160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