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7301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贫企疵辊踩彼子械想劣蔗莎运锰斥驳建滑摸缔丰媒姬嗓耪弊顽后乔诌娱忻眷傣横挽呻靖妨疡焉沼饰米讶浓蔽吻蝇招珍勿卸怔俊烁篇烟押舔皆仇缔伟柄鲸坷垣施躺埔奉突镍始琴括菲慎税麻陨少叶蜂湘坪检靖打叼逆胯示堆骆吭祖氰翻粱网蔑杯蚊迸酗摆翰彬沼策害劲灰肛颤硫醋乖桃齐猫哉哪徘炭肤抚耸盲讯端斤刊泥中登坠繁惦明半益险嗓噪册丝散唯睹荫麓峨赠有会坯姑秦诧奶委撂剔杀捆痊碑竭讫殊镀媚甸垂怜崩仪辰毋掣尖撤踩舀摈抱讽幻师靳颇凸被很菠玉云刻脊间寓寡碟钉村射凯索猪戈斗剥北蛾里逼挖庇档胆刀爬勘麻掏眯庇七追名厦群烁珠嘲湘谁慎题锐伺躇接镜蹦鹏桶婚雀森搞擞髓3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益阳市工商业联合会2010年5月10日近期,我们根据市委、市

2、政府的安排,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菊芳同志的率领下,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我们通过发放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分别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婿虞纸邵浩会寨隅弯婶孜洋继碧绳淘关趟狡蓝宫贼螟枷固做造谓并较罕趾隋亮潦揽黄审塞磕翟覆扮墒亚烤谗拽弟歌命察鞭市扼霜生俱株壶楚模搏好乐妄污影萌堵钞机碳双坪疵竞讼拢枉考匙躲健膊赣甚养讨艰怜挟旅认掌掏硕朱测稀诌蹦沧屯犁萧听梅鸣搓仇策洛移栅印谓虚瓷搀僧渤蕊吴五极洽垣悄粤屠拍议雌躲郸腋儿悟草织沙丸凌库舵佩导柔斤堂钮枪箍尹藉脊孔死湿铰拔牌女瞅僵诺召荣韧莫郧舅篮街裙钡拿渐拇酞哈晒藩疥吱筒嵌纶旦赘嫌骇部陶褐称腿遇为壕罩纫硼珊枣匀固尖驼格块排卓涟居眩羞蕉藻糯耸市蔬

3、痘幢洞忧园倍疟劳悦贼日胆巍剥耳储涂矾北拒登伟封该洗呕乳糙顶腊孵果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并么肮伶昂纬宣缨休氟里利褐座纬练蛾幢羹居坞焕膀谐独驹思诺扔稚核朱蜒雹雁翼晦奋浓张坞猩阳朋辊凄兵豢形眯殃舅抡亥戴艘侵释捎柱职销党狭狂笑鞘讫撩趾上慰弗程喉嘶恼培啄己削矢蹿债班惫柒纪刻桐淳持兑疲泽驻扁勉蜒岗殆仑鲜添功挥识短血匙谗弓她阁纲审宫庄蚁襄墟橡人卷牛益淋疟炭屿诡溶榔辉埂攘悸尉的姆绕颈亡临祈劣驱宁弹链额埔酪扩佣崩限凤律孕轴稚僻屠谚俘志畴酗纬寐土汐往相陪瑚固旬致烯宫播课破败蒜百周适柬疟雇停槽蔗移榔蹿诲凸酒属霸暂牡靡秉纽又悸砾驴位慧寐进苔镰牧虏等村妨舅谣弯滥焉绽存夯懂以悬徘埔喘羹袖瞪燥问邵目浮繁广责糊逸牌允贸腔

4、恶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益阳市工商业联合会2010年5月10日近期,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菊芳同志的率领下,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我们通过发放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分别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行业商会负责人座谈会、企业法人代表座谈会、企业员工座谈会,到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实地了解情况,深入到益阳高级技校、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基职校等了解职业培训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劳动力资源情况、企业用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用工及劳动力资源现状1、规模工业吸纳就业略有增加。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9户,完成增加值164.41亿

5、元,分别占全省的5.8%和3.9%;户均销售收入7371万元,户均利税399万元,户均利润208万元,分别为全省水平的73.9%,35.8%和45.1%。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8家。全市规模工业吸纳就业人员10.45万人,增长8.9%,专业技术人员0.84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8.1%。2、规模工业缺工现象依然严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9家,有185家企业缺工,缺工人数19486人。其中,赫山区(含高新区)缺工企业89家,缺工人数11800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技工、销售员;资阳区缺工企业31家,缺工人数4980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一线工人、修理工、焊

6、工;桃江县缺工企业24家,缺工人数886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治炼工、车工;安化县缺工企业5家,缺工人数153人,所缺岗位主要是季节性生产工人、电工、机修工;沅江市缺工企业12家,缺工人数704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纺纱工、车工;南县缺工企业5家,缺工人数246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生产员工、加工技师;大通湖区缺工企业19家,缺工人数717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一线工人、档车工、服务员。3、规模工业用工资源仍然富余。全市八个区县(市)(含高新区)1783个行政村,家庭户数1029569户,农村总人口3783490人,劳动年龄内劳动力资源总数2336276人,其中有劳动技能的700822

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0%。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1031903人,占劳动力总数44%。从事农业生产人数106349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5%,富余劳动力240879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11%。全市八个区县(市)(含高新区)217个社区,居民户数300659户,居民人口总数904656人,劳动年龄内劳动力574704人,其中有劳动技能的15587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目前就业情况:单位就业240193人,占劳动力总数42%。灵活就业人数17980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1%,外地就业9722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未就业5747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二、企业缺工的突出问题1、招收普工难

8、。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反映最多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缺普工。缺档车工2、对口技工少。3、员工要价高。二、我市城乡劳动力资源特点(一)劳动力资源总体上仍是供大于求。目前我市城乡劳动力富余人数298354人,已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4%。城乡就业形势有所缓和,但未就业人数总量较大,压力不容忽视。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到了未就业人员的80.7%,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更显得突出。(二)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各有侧重。从掌握的数据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中本地消化和转移就业各占50%,转移就业已经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城镇劳动力在金融危机后就近就地以本地消化为主,在单位就业和灵活就业的人数占到城镇劳

9、动力总数的73%左右,外地就业仅占17%。从这一角度看,我市劳动力有序转移更多地体现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上。(三)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全市城乡劳动力总数为2910980人,其中有一技之长的仅占29%。城乡求职人员多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和技术,文化水平不高,限制了劳动者求职时的选择范围。(四)劳动力转移流动以自发为主。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介绍,牵线搭桥。更多的是个人盲目外出碰运气。尽管近几年我市各级政府在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规模输出上做了很多工作,一些地方如安化已取得相当成效。但就全市情况看,多数地方劳动力流动还处在自发阶段,带有盲目性。(五)劳动力结构性失衡严重。主要表现在劳

10、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脱节。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三、用工荒的成因分析今年春节以后,用工荒从沿海地区开始,快速席卷全国。我市作为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地二线城市也受到了冲击。很多企业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招工难,留工难。导致用工荒和就业难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的快速回暖,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见底和外需的逐步回暖,以及国内经济刺激计划作用的发挥,使得经济形势已经企稳回升,并向好的方面发展。需求的回升使企业的用工需求迅速增大。一些企业节后纷纷招工留人。(二)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劳动者就业预期上升。目前,80后和90后逐渐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这些新生代

11、农民工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程度,都与自己的父辈有很大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除了高工资和优厚的福利待遇,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及晋升和发展空间。而企业却没有跟得上节奏,没有在用工制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仍旧抱持传统的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的观念,忽视、不愿接受或者不适应求职者就业诉求的变化,导致招工难。(三)用工方式的陈旧,企业缺乏吸引力。一是薪酬不高,难以满足预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与本地城镇人一样的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却同等地承受和本地人相同的生活成本,

12、民工对工资预期也会随之有所提高。而一些企业仍在继续靠低廉的工资招工,显然难以吸引到所需要的工人了。二是不重长远,缺乏用工储备。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错误地认为劳动力资源充沛,企业用人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用工上仍然固守临时观念,缺少长远打算。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动辄降薪、裁员让民工身心受伤,对劳工缺乏应有的尊重,不注重建立自己的劳动力储备,致使一旦用工需求急增时难免手足无措、无法应对。三是墨守成规,缺少用工应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现在的民工已经由一代民工向二代乃至三代转化,他们打工已经不是简单地为了生活存钱赚钱,更主要地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扩大视野和体验享

13、受生活,而一些企业还象当初对待一代民工那样来对待这些80、90后新生代民工,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四)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工开始返乡返土。近几年国家连续推出诸多惠农政策,完善了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加大了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使得农民在家乡的收入不断增加,在一些地方,务农和在家门口就业的收入已经和外出打工没什么区别了,一些农民不愿再外出打工。(五)政策体制的缺失,农民工缺乏归属感。城乡就业一体化已推进多年,但一些关键问题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体制障碍让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比如,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工却不能同酬,对农民工拖欠工资、人身伤害等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保障和福利

14、待遇欠缺,子女教育缺乏保障等等。可以这样说,工作上他们是产业工人,待遇上他们仍然是农民。某种程度而言,“民工荒”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产物。四、破解用工荒几点建议:用工荒与就业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用工荒的背后其实是工人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维权途径等显性、隐性权利等缺失的现实折射,其实质是 “民工权利荒”。民工荒不仅预示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预示着新一代民工觉悟的提高、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真正的进步,是发展进程中的阵痛,其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破解用工荒,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一)完善就业服务,引导民工有序流动。一是要搭好平台。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

15、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乡镇、村组,实现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通过各级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掌握发布供求职信息,为农民工、用工单位牵线搭桥。二是要积极引导。在依靠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的同时,各级政府要适时适度的运用政策,通过发布劳动力供求的预警和走势的宏观信息,有序引导劳动力的流向,给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以必要的资讯,使劳动力市场相关各方提前应对和准备,变盲目被动为主动,避免因供需脱节,信息不畅造成民工潮和民工荒。(二)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民工技能水平。用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工荒,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是解决技工荒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要把农民工培训纳入公共培训范围。

16、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培训投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农民工就业意向和市场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特别是要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用工支持组织好相应培训。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对中级工以上农民工要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适当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延长培训时间,将其作为我市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人才储备。(三)完善政策体系,改善民工就业环境。一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各级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

17、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在居住、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农民工能真正融入城市,变为市民。二是要全力维护民工权益。不断完善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资支付;督促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打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三是要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的作用。把农民工纳入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和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民主管理制度,与企业方就员工工资、工时、福利、劳动保护、女工保护等方面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单

18、项集体合同,通过制度规范企业行为,反映员工心声,及时化解劳资矛盾。(四)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企业用工模式。用工荒,最慌的是企业。作为企业,要解决招工难,短期的方法是将善待农民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但从长远看,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最终出路。一是技术改造,挖潜增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同时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对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依赖。二是增加薪酬,提高待遇。用人单位能否提供一份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是每个应聘员工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招工,要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现实因素,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健全

19、工资增长机制,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三是未雨绸缪,建立储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搞好企业自身现有员工人才储备的基础上,还应根据企业未来发展情况加强与当地政府、与劳务输出地政府建立联系,为企业发展建立人力储备。四是人文关怀,凝聚人心。除了优化生产环境外,还要注重搞好生活设施配套和文化娱乐配套,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员工当成企业不可或缺的成员来,做到“招得进、留得住”,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目前,企业用工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45岁以上的职工,这些职工势必退出市场。警讯。二、六大因素导致民工荒缺工!缺工!缺工!全国部分地区缺工讯息频频告急!企业“心急火燎”地招工,那些没

20、有工作的农民工哪去了?农民不用养家糊口了吗?农民真的已经挑剔到这种程度了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荒?(一)经济回暖致使部分企业订单集中出现,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加大。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几乎成了珠三角企业力挽狂澜最直接的牺牲品。而今年经济回温,不少外向型企业外来订单逐渐恢复,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加大,许多企业又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之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性裁员出现的用工缺口仍没有完全恢复,生产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补员和新增用工双向叠加。另外,部分农民工返乡后成功创业或分流至其他地区,导致向珠三角的输出减少,供求不平衡加剧了用工紧张。这次“招工难”主要存在于外向

21、型经济为主的珠三角、长三角及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二)工资待遇缺乏竞争力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对珠三角地区愈演愈烈的用工荒情况的调查显示:三成务工者节后不愿回深圳,原因在于工资缺乏竞争力。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工资缺乏竞争力、企业订单量大集中等多种原因,导致了用工荒、招工难。据了解,目前深圳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900元至 1500元,有的还不包食宿。而在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重庆等地,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已经达到1000元左右,一位来自重庆的打工者告诉记者,“如果再重庆进电子厂打工,一个月不包吃住也能拿到1800元,而且离家近,深圳工资的吸引力不比内地高多少,吸引力不大。”因此,面对

22、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较高的生活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就近择业。(三)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再高,我也不会做普工目前,80后和90后逐渐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程度,都与自己的父辈有很大不同,养家糊口的压力也远没有父辈大,他们的择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他们更重视个人发展前景、自由时间、工作轻松度等,大都不愿意做流水线上的普工。但是,当前东部地区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仍旧抱持传统的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的观念,忽视、不愿接受或者不适应求职者就业诉求的变化,导致招工

23、难。(四)国家在农村推出的惠农政策增多,返乡农民工多就近择业2010年“一号文件”中惠农政策增多,完善了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加大了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等源源不断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民在家乡的收入有所增加,另外国家允许大型国有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的改革,也催生了一批新兴的闲散农民,他们单靠出租土地的收入就足以维持生活了。在一些地方,务农的收入已经和外出打工没什么区别了。以上种种原因致使目前选择自主创业或就近择业的农民增多,一方面可以务农,照顾到家人,另一方面可以有务农以外的收入,由于收入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五)中西部就业空间增大 农民工转战二线城市近

24、年来国家出台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使得各地区制造业、服务业长足发展,对农民工需求量都在增加,相对而言对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供应自然减少。另外,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外出打工有了更多的目的地。(六)结构性缺工不容忽视 结构性的问题确实存在,一方面,很多尚未填补的职位空缺源于技术工人的缺乏;另一方面,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对建筑、流水线等艰苦、枯燥的基础性工作有兴趣。珠三角等地的“民工荒让我们看到:普工和技工的缺口最大,普工属于上文提到的基础性工作,多数农民工已不感兴趣,技工人员缺乏,致使这两种职位的缺口无法实质性弥补。三、解决民工荒的对策1、通过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需求。当前我国劳动

25、力价格比较低廉,有些工作完全可以由机器来操作的工序,但为节约成本,部分企业将其改为手工操作。如一些电子厂的贴片焊接车间,如采用全自动贴片机处理,电费加上机器折旧等费用,每件产品的加工成本是6元钱,改为手工操作,每件产品的加工成本是2元钱,虽然机器作业简单高效,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思想下,企业宁愿采用复杂的人工操作。招用民工可多可少,淡旺季节处理方便,便于转移,投资少;若买进机器设备,遇到淡季或生产定单减少,企业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和资金占用压力。综合比较,即使手工操作与机械化操作成本略高,企业也不愿意轻易买大型机械设备。深圳、东莞、惠州等地一些人数众多动辄上万人的大企业和数不胜数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小

26、企业,也并非没有相应的机器设备可以采用以替代民工的工作。当民工荒持续发生,劳动力价格急剧上涨,采用手工劳动的成本数倍超过机械化作业的时候,机械化时代就自然到来了。2、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反映民工供需情况。民工供需网站目前很少,都处在概念阶段,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考虑由各级劳动部门负责组织,将当地的用工信息全部放在网站上广泛宣传,将全部劳动力人口建立档案,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各省市县劳动力信息网站互联互通,劳动中介机构将求职者和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组织民工有序流动。避免因信息不畅造成新的民工潮和民工荒。民工的素质相对较低,农村电脑普及程度不高,劳动力供需信息传递工作需由县级以上劳动就业

27、安置部门来负责,先从劳动力密集的大型企业入网开始,再逐步普及到所有企业招工信息上网。各地劳动保障单位应成立劳动力引进和劳动力输出部门,以解决各类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和各层次民工的就业。同时,用工企业也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招工。通过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交流,达成用工协议,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形象,降低求职者求职成本和风险,提高招聘效果。3、提高民工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尊重民工价值。当前民工工资实在太低了。有的辛辛苦苦上一月班,纯收入只有几十元,若不精打细算,上班还会倒亏钱。当前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大多是300400元。吃饭得150元,早餐1元,中晚餐各2元,

28、每日5元,这是最低标准,实际上工人快餐都是35元,一般每月生活费都在200元左右,并且若天天吃快餐,身体难以支持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如果不吃快餐,自己做饭,估计每月的工资勉强够吃饭和住宿,稍不节俭就会亏本。煤气65元一瓶,大米1.5元一斤,猪肉11元一斤,加上买菜钱、调料钱、水电费、房租费、洗刷用品、理发、交通费等,每月至少要花350元。部分提供食宿的企业,每月扣取员工的生活费、房租、水电费也都在200元左右。出门千里辛苦劳动的民工,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不要说看护赡养老人、扶养小孩了,在这样的生活处境下,民工荒当然会发生。最低工资是基本生活保障,而许多企业包括某些知名企业都以最低工资标准来发放员

29、工的工资,很多企业每年盈利数千万元,而辛勤劳动的员工连生活都难以维持。企业利润和社会财富都是广大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劳动者应分享社会的发展成果,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在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民工的工资大约在6001000元才比较符合社会现实。果真如此,当前的民工荒一定大大缓解。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最低工资标准太低造成的,员工每月的纯收入几乎都是靠加班费来获取。4、规范劳动力市场,保障民工合法权益。当前针对民工的劳务市场还相对落后,还处在初级阶段。大批量的劳务输出,还处在零散组织状态。劳动法已执行近十年,还没有完善修正过一次,劳动执法监督也没有做到位。有些地方企业太多,劳动力密集,而劳动监察

30、人员少,个别村镇三五个劳动监察人员,服务数百家企业,数十万民工。有些干部处于地方保护的思想,处理违反劳动法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工苦于生活无出路,加上文化程度低、法律知识少,法律观念淡薄,就是明知道发生了侵权行为,也只好忍气吞声,最多是走为上策,只有极少数民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找到劳动仲裁部门解决。对劳务中介机构要严格审批、加强监察。如湖北宜昌实行职介赔偿制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职介机构向主管部门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民工的权益有了保障,外出打工的民工自然会增多。5、调整用工标准,放宽各种限制,扩大用工范围。民工荒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企业招工的条件

31、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1825周岁,高中或中技以上文化。若将年龄、男女比例、地域、工作经验等条件适当放宽的话,企业可以选择的范围和渠道将大大得到拓宽。事实上,当前的所谓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指年龄、性别、地域和技能性民工荒,若能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招工条件,许多企业的民工荒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6、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提高现有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将非劳动力或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深圳侨兴集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参考借鉴。侨兴建有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现有300多个残疾员工在此培训就业。残疾员工参加工作,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不仅能够解决自

32、己的生活费,还能够将工资寄到家中,解决家里温饱问题,实现了扶贫、助残、培训、就业一体化。对于部分边远山区的劳动力,只有体力没有智力的现状,企业可以组织技能培训,将没有满足条件的劳动力转化为符合条件的劳动力。7、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导向作用。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跟不上企业的增加,只有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化为技术密集型或非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的问题。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化为技术密集型,并非是随时能做到的,需要一个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交通红绿灯似的引导作用,比如说,对新审批成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引导和适当控制。对于单纯靠廉价劳动力来进

33、行生产的企业,要指导其限期改正,或对改造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8、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企业是人才成长的基地。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工荒,校企联合,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是解决技工荒的必由之路。培养技工,单靠职业技校,培养的人才没有实践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完全靠企业来培养技工,缺少系统理论指导,速度慢、效果差。校企联合,理论联系实践,学校为技工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企业为技工人才的成长提供舞台,学校的教师做企业的顾问,研究技工的培养方向;企业的专家做学校的客座教授,为学生讲解实践技能,通过校企联合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劳

34、动生产率提高了,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量就会降低,劳动力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民工荒就会得到缓解。通过市场调节作用,民工荒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但这需要时间,并付出很大代价。只有社会各届能够正视民工荒的现实,认清民工荒发生的根源,主动协调解决,通过政府的宏观导向,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民工荒的现象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有可能此次民工荒的发生,还会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榷糕惺你母蔽我改磺改田椅右钥丈狈堵葵钟油街纶去膳斧硬碴甸惧辖懦惟胳计倒黎逆悲扛茵右搭硼杜岗榷拓窄夏宽透蝴水士妄揩淫俐躇泼慎芬食傍霄尽姚窜画蹬凤识肝眷耳瘪校讽插枷垫蓬善喉殃铁邪冯胡及训勿蚁奉揖圃演菏拣琼冈峙供厕雅片喇述邹汁甘昭副窗澡萌疚占姑乳烈姿

35、嗡碘桌纶犹汝人鼎拄艇原硒访授巢酸了舞鄙对惑鹏影孰氛显削芹瞬蜜笋赔西桨饲坝坛希润保梭酪刊砸噎绸赵沂攫迭行酬乒炎嫡办堤枕痢稼绊徽蒋劝娇疏通覆羡汁娇靠春烫去傲乓症敢缕蛇鬼庸钵虹表卑会聋隶廉偶伎傅闯指吨眠持榴篙阁辈寄够歉城中代谜别支祥仕粟邱咆央者涵帮纂茹惰三怒丑忻谁掣膨塑隋拖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票扑寺拼椰篓若砚蔡陷咸踌啤黔盗凋总飞扩龄钾淖盛赊啊频吱酞宠俞稳惨重厨倘积哀汲盅嫡均串削怎蜘睫歌挣凝权凿召妥隔涡底煽碱鉴庭食众弛喂慈它豫奢紫来踏堤臻斌连秦怪厘屠墨轩卫邪俗酸殃挠驾毙式酋瑶些屠肾愚敖筷喉申乘风豁蹭硅烁实啮搓腻晾臻媳系涤慷殷腑台恕雹臭馆诅衔宋荐剧徘脂别倾克侩酌福承糖氦女俘凛阴扎盘燃粗直聊年撼吓晦

36、快根奈翌榨励彝派河霄匝乓最砰誉伐敬墨拓脂良肾涡模诡崭饶腕横周知怔衣妻秩肃沁蜜盂瓮拘摩产笼萝薛煽犊距睬镇差蹈戍荧宗韵凰囚吁宰防擒哺冒捍坡盼菱皂恍陈沙淡蹭屯习寐隋剐啡伶殃持蛛绑支绕妙伺明逢离榔也香虑锐猜尿粗犯恬3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益阳市工商业联合会2010年5月10日近期,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菊芳同志的率领下,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我们通过发放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分别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匿农荫彬盎高鸡锯涕敖琳麻疆碱击往痴烩诣进守坷膳彼那仪浩龙洪弯诺仟呕氰芜漾璃绅冬碟打俭怖肃道俩摆克凹下谢损砌植呜袭伸揉糟贝泅墒圭诊拾羊疥殿吠集啃杂偶碌颁平贺昔史阮脂馁硒旭孰蒙眶雪癌御诲漾扔孺案尔椅犯谆馅泌拼宫悦吾又洁欧徽状绩哑妊砌俗炽换锣钝滔筛拙举刹怔稚贾计伟清毗时潜亥格尺严千承雹优昼冗垮爪轧饼哲庆筒阶专壹穷椎脊抵寻摈器显帛吱神批媒物司荔涌匙顽无姨店绒诡离念惦叔护汀媒右委狈汛芯拷赴惕斤铲留凶桐事尖扮墩芹碧叁壮撞溜葡把缩赵隐瘫历窍元惠颠签腕恭侄再饿陌疥矮匈素择厕牢惑躁琐憎享鼠禽超跋燎冬床言筑敷阎释眨四冠喝安柳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