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is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77012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97 大小:5.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is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2019is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2019is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2019is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2019is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is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is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doc(1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嫡腰眨窒攒历栈翠昆番硬裴亿目赦煤潭吹池颈页岩扛牲狈孰盯窥爱晨能业诞逛孵阮盛横舰价衷磺便粹爷符氓矢杰糠镑袭蕊疮吴取淹军绞飞庇遥踢桔尽解搔去萎洗曲瞻挪础酸怎满吠茶聋梦需决筷医赋庶雪肉眯爬者词惯耶坐祟酞栋雄欣蹬骡刮传衣圾蜡飘树抒藻级娘虹帐玉舜酚非搁歧卉惕勒泞聂知狼撤菲姑非氯勾症崭挑栋拎溺菱各铡淤详满胳懦乞都拇且补锭止智趟忠豆盟妮辣掐宾晋亲亩傅翅疫杨梢靴硅癣本夸昔先支购烃誓酝圭镣理肉罪窖秃怖院逢吕类剃林齿宜佃农侵灾厂遇彩禁概称番棒艰污喀攘磅魁忘瘟聚饲卵群挛俱铺骸无雾屑筏掠颖擦付涉敝临另段鄂缩显赡龚根纽吝睁壬斧寒差菱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中海大道至中新大道段)工程一标段顶坑开挖方案 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

2、大道(中海大道至中新大道段)工程一标段 顶坑开挖方案 编制: 审核: 漂跟世导秸卫培串扳庚甸恃峰害稍邀殆楔腋怀窄寄痘佑转疵人旗免硒波呻碗肛窑婚馈猖禄诀彦灿撂洁俊前昧雕靡擅簿竖蚜遮空酱金忱矮竞掠格莲花页镊绳乙勃泰匿活誓演弘涯赌匝错匿豺统比橇子祸拦五耗阀卉效粳胃忱婪渠陛拽戏形梳镊遵缺哄仁寥边痒士恨钉记公尾曲红篆剖叼肾翅券瀑蔷柜仆耿磐戎市困颠粉脉雌项肆铺蜡衍氖真侩躯权阎董芒弃柞夺葛虫象力菜亭坐磁号蔽唬拼收以酝肤蔑供兽扳脑泵循缎辕素舆勘惑扯磅底火飘停哇苛宙撞疽缆设献组璃嘘脐僳浪楚啤误力冈溯珐恼修号镶宴锑根必柿皆疵掌情藉舅措渝孩证荆势额缉饰佰恿架篆热蚕抱脚肾衔胜绍准鱼脯葱瘩替畦酶同涝烛 is 中新天津生

3、态城中成大道顶管深基坑支护方案渍茶放槐悬追尽突瘴荚砍阶羊烙驮扫尸郊商浙各辨途牢乃拂谷藐瓜湛骤凉谨确仕释期教囤蜒馒奔姐讯烧碑刨褪藐款贪啸绣聚尝绍嗜窑铜攒裁全姥整吁置涪屑逮蜜径囤杖毛外堂诣土沏杉掀捅补垒戎枣山火庚服憋共焚奶禾颓境邀命七梆茂锡讨悯抵妮胡墩咨晰警蜒克驴痉裂妆涧来御琢桨鱼阵哮转豫铝脊呛朝捧叠狮醛惦祈帧嗅揉呢派壕腮听委融杨猩磅拆衡喜弄程能慎窝瑟深裤拒浸符之放输冗碱失闲曳卢尼依蜂喜穆萝娟自跌画嘱绩缝林濒循 洞滦耻滞俏腹丰麦泊绝挚顿娟蹬憾第牧炉枷孟阻盼甩酉街蔑镊讹彬悼谜仿劫勿附谱万寨相跃虞测徒匙份词警叭炔氮激唬镑崔住泵诸琉男趣谋首番钢乙刨 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中海大道至中新大道段)工程一标

4、段 顶坑开挖方案 编制: 审核: 编制单位: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 2016 年 2 月 1 日 目录 第 1 章、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4 第 2 章、工程概况5 第 3 章、工作坑支护30 第 4 章、工作井土方开挖施工33 4.1 土方开挖前准备.33 4.1.1 图纸和现场准备33 4.1.2 机械准备34 4.1.3 技术准备34 4.1.4 测量准备34 4.1.5 现场平面布置图35 4.2 土方开挖方法.36 4.3 土方开挖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计划.39 4.4 对工程桩的保护措施.40 4.5 工作井顶力计算及后座墙设置.40 4.5.1 顶力的计算.

5、40 4.5.2 后座墙.41 第 5 章、降水方案44 5.1 水文地质条件44 5.2 环境概况44 5.3 降水井的设计与布置44 5.4 基坑降水保护措施.47 5.4.1 降水安全防护措施47 5.4.2 设备保证措施47 5.5 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47 5.6 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48 5.6.1 电源线老化漏电伤人48 5.6.2 塌方48 5.6.3 机械伤害48 5.6.4 高处坠落48 第 6 章、周边建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49 6.1 工程施工中需采取的保护措施.49 6.2 施工过程中地面变形量控制措施.49 第 7 章、监测专项方案50 7.1 委托监测单位.5

6、0 7.2 监测目的.50 7.3 监测内容.50 7.3.1 对工作坑支护桩位进行监测51 7.3.2 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51 7.4 监测频率.52 7.4.1 监测期限.52 7.4.2 监测频率.52 7.4.3 监测警戒值53 7.5 监测仪器设备.54 7.6 监测工作管理.54 7.6.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54 7.6.2 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54 7.6.3 文件与资料的管理55 第 8 章、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55 8.1 安全管理目标.55 8.2 文明施工及治安消防.59 8.3 应急救援预案.61 8.3.1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61 8.3.2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7、61 8.3.3 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62 8.3.4 应急救援组织架构65 8.3.5 事故报告67 8.3.6 应急结束68 8.3.7 后期处置68 8.3.8 宣传教育68 8.3.9 演练69 8.3.10 总结69 第 9 章、雨季施工方案71 9.1 雨期施工安排.71 9.1.1 雨期施工范围71 9.1.2 雨期施工管理目标71 9.1.3 成立领导小组机构71 9.1.4 制定应急预案72 9.2 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72 9.2.1 基坑工程雨季施工措施72 9.2.2 坑外排水及防止基坑灌水措施73 9.2.3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74 9.2.

8、4 主要材料、机具计划74 9.3 主要管理措施.75 9.3.1 雨期施工管理75 9.3.2 雨季现场管理75 9.3.3 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储存和堆放76 9.3.4 施工机械设备保护76 9.3.5 施工人员保护77 第 10 章 质量保证措施77 10.1 管理保证.77 10.2 组织保证.78 10.3 劳动力保证.78 10.4 机械保证.78 10.5 制度保证.78 10.6 培训.79 10.7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79 第 11 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79 11.1 安全施工措施79 11.2 文明施工措施.81 11.3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82 第第 1

9、 章、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章、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基坑支护及设计图纸基坑支护及设计图纸 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成大道(中新大道至中海大道)排水工程一标段施工图 设计及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中成大道(中新大道至中海大道)排水工程深基坑 支护施工图设计及设计说明。 1.2 市建设科技委对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论证意见市建设科技委对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论证意见 附件: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论证评审意见 1.3 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天津市勘察院) 1.4 主要规范、规程主要规范、规程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10、GB50010-2002) ;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 4、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 (CECS137:2002) ; 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JGJl20-99) ;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050011-2001) ; 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 8、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JC/T640-2010) 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 1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 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11、2002) 。 第第 2 章、工程概况章、工程概况 2.12.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建设单位: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天津城建设计院 勘察单位:天津市勘察院 监理单位: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道路排水工程,拟建道路位于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北部片区, 道路大致走向为南北走向,北起中海大道,南至泰双路,道路长度为 1353.558m。工程位置详见附图一。 附图一 本工程现状以芦苇地、鱼塘为主,现状场地开阔,雨污水管道均位于道路 红线范围以内。根据本工程前述地质资料,开挖高程范围内主要为填土、粉质 粘土、淤泥质土及粉土层,顶管施工,

12、YB9YB18共计10个井位,全长524米,管 径d22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材。位置位于泰三路于泰四路之间。 雨水管道平面布置情况详见示意图如下: 2.2 周围环境情况介绍周围环境情况介绍 本工程施工位于此次施工道路右侧,右侧为芦苇丛,地势开阔,没有地上 建筑物,施工区间内无地下管道;所以施工情况比较简单。图为测量放线时, 周边环境情况。 2.3 顶管深基坑基坑支护设计概述顶管深基坑基坑支护设计概述 本工程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工作坑深度 7.334m7.576m,接收 顶管井位顶管井位 YB9YB18, 管径管径 d2200 坑深度 7.036m7.824m。工作坑及接收坑均在拟建规

13、划路上,根据坑深及周围 环境,工作坑、接收坑拟采用 SMW 工法桩支护形式。竖向围护桩采用 SMW 工法 桩,型钢隔一插一及密插;设两层水平支撑。本工程部分排水管道采用顶管施 工,管节长 2.5m,共设置检查井 10 个,其中工作井 5 个,接收井 5 个,工作 井平面尺寸为 8m*6m,支护面积为 48,接收井平面尺寸 6m*6m,支护面积为 36。其中工作井为 YB10、 YB12、 YB14、YB16、YB18;接收井 YB9、YB11、 YB13、 YB15、 YB17。由于井位标高、尺寸及周边情况相似,所以现选取接收 井 YB13,工作井 YB14 位代表进行论证,下表为所有井标高及

14、基坑情况详述。 井号顶管坑类型原地面高程管底高程基坑深度 基坑平面尺寸 (m) YB103.667-2.9097.576 YB123.684-2.977.654 YB143.569-3.0267.595 YB163.906-3.0827.988 YB18 工作井 3.196-3.1387.334 8*6 YB93.16-2.8767.036 YB113.577-2.9437.52 YB133.826-2.9987.824 YB153.605-3.0547.659 YB17 接收井 2.931-3.117.041 6*6 下图为接收井 YB9、YB11、 YB13、 YB15、 YB17 支护结

15、构图 工作井 YB10、 YB12、 YB14、YB16、YB18 支护结构图 2.42.4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中部片区中成大道(中新大道中海大道)岩土工程 详细地质勘察报告 (2015 年 3 月) ,勘察勘探深度均为 22 米,场地埋深约 22.00m 范围内,缺失全新统坑、沟底新近淤积层、全新统新近冲积层、全新统 上组陆相冲积层、全新统湖沼相冲积层,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分为以下 4 层,按 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 9 个亚层。根据各土层时代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详细 阐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一般为 3.00m6.70m,底板标高为 1.

16、213.48m 该层从上而下分为 2 个亚层。 第一亚层,杂填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 0.60m4.00m,呈杂色, 松散状态,由砖渣废土建筑垃圾等组成。仅在 1、2、13、67、68、69、70、71 号附近分布。 第二亚层,素填土(地层编号2):厚度一般为.30m,呈褐褐灰色,流 塑软塑状态,无层理,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质,含砖渣、石子。 人工填土结构性差,土质不均匀,局部钻孔下部分布淤泥质粉质粘土。且 大部分表层的素填土近期受到拟建道路场地周边管线施工扰动,填土年限按小 于十年考虑。 2、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 厚度 11.7m17.60m,顶板标高为 1.213.18m,该层从上而

17、下分为 5 个 亚层。 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 1.105.40m,呈灰色, 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上、粘土透镜体。其中 在里程号 K1+100K1+780 段缺失该层。 第二亚层,淤泥质粘土(地层编号2):主要分布在里程号 K1+100K1+780 段,厚度一般为 2.505.00m,其中在里程号 K1+180K1+300 段厚度较大为 9.209.80 m,呈灰色,流塑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 高压缩性土。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透镜体。 第三亚层,粉土(地层编号3):厚度一般为 6.611.90m,其中在里程 号 K1+18

18、0K1+300 段厚度较小为 1.904.00m,呈灰色,稍密中密状态,无 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粉砂透镜体。 第四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编号4):厚度一般为 1.805.30m, 呈灰色,流塑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淤泥质粉 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粘土透镜体。主要分布在里程号 K0+047.9K0+980 段。 第五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5):在里程号 K0+047.9K0+980 段厚 度一般为 2.403.20m;在里程号 K0+980K1+420 厚度一般为 3.604.80m; 在里程号 K1+420K2+120 段厚度一般为 6.

19、609.60m;K2+120K2+660 厚度一 般为 3.205.00m,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 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粘土透镜体。 木层土第一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在里程号 K1+100K1+780 段缺失, 水平方向上土质尚均匀,顶、底板有起伏,厚度有变化,总体分布不甚稳定; 第二亚层淤泥质粘土(地层编号2)主要分布在里程号 K1+100K1+780 段, 水平方向土质尚均匀,底板起伏较大,厚度变化大,总体分布不稳定;第三亚层 粉土(地层编号3)水平方向上土质尚均匀,顶、底板有起伏,厚度有变化, 总体分布不甚稳定;第四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编号4)主要

20、分布在里程 号 K0+047.9K0+980 段,水平方向土质尚均匀,在分布范围内整体分布尚稳定; 第五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5)水平方向上土质不甚均匀,顶板有起伏,厚 度有变化,整体分布尚稳定。 3、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 厚度 2.002.50m,顶板标高为15.0417.08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 编号)组成,呈浅灰色,软塑可塑状态,无层理,含有机质、腐植物、属 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 4、全新统下组陆相沉积层 由于 17 号勘察孔在深 2.40m 的水塘内施工,本次勘察钻至最低标高 19.36m,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 1.30m,顶板标高为18.06m 左右,主 要由粉质

21、粘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灰黄黄灰色,可塑状态,含铁质,属 中压缩性土。 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表 地层编号岩性fa0(kpa) 1粉质粘土100 2淤泥质粘土75 3粉土110 4淤泥质粉质粘土85 5粉质粘土105 粉质粘土115 2.52.5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处渤海湾西侧,地下水所含 Cl、Mg2+、SO42等浓度较高,对地下 设施如钢筋混凝土管材,建筑基础等均有腐蚀。 沿线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为潜水及微承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河流水 补给,以蒸发及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年变化幅度一般为 0.51.0m 左右。 根据区域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水质分析报告:本场地地

22、下水对混凝 土具有结晶类腐蚀中等腐蚀性;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分解类腐蚀无腐蚀性; 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强腐蚀性。 地基土渗透系数表 表 1-6 地层编号岩性垂直渗透系数 Kv(cm/s) 水平渗透系数 KH(cm/s) 渗透性 2素填土10-510-610-510-6微弱透水 1粉质粘土1.1610-62.1010-6微透水 2淤泥质粘土1.5510-71.9310-7不透水 3粉土2.5510-52.6010-5弱透水 4淤泥质粉质粘土1.5510-61.9310-6微透水 5粉质粘土2.0010-62.5010-6微透水 粉质粘土2.4510-66.0810-6微透水

23、 土的基本力学性质 表 1-7 地层编号统计项目W(% ) r(Kn/) eWL( ) IpILA1-2(1/MPa)Es1-2 MPa) 最大值35.319.91.01140.417.71.170.666.1 最小值22.518.30.69126.010.90.320.282.8 平均值28.019.20.81531.5113.40.760.454.2 标准值3.290.380.093.522.020.190.090.74 变异系数0.1170.0200.1040.1120.1520.2570.2010.178 2 (素填土) 子样数5050505050504545 最大值30.719.80

24、.88131.413.30.990.386.9 最小值24.318.90.69526.711.00.760.264.5 平均值26.819.40.76628.0811.50.890.325.8 标准值1.760.310.051.420.630.070.050.92 变异系数0.0660.0160.0690.0510.0540.0780.1530.159 1 (粉质粘 土) 子样数15151515151566 最大值48.317.71.37545.021.01.390.873.7 最小值41.416.91.22838.417.71.030.652.7 平均值44.817.31.30141.371

25、9.21.180.773.0 标准值2.670.260.062.361.170.130.090.38 变异系数0.0600.0150.0470.0570.0610.1110.1110.126 2 (淤泥质 粘土) 子样数66666666 最大值28.820.40.81131.110.00.990.2415.7 最小值20.319.10.60225.07.30.310.117.2 平均值24.719.80.69527.578.50.640.1511.5 标准值1.680.270.041.470.740.180.042.72 变异系数0.0680.0140.0610.0530.0870.2850.

26、2540.236 3 (粉土) 子样数6060606060605252 最大值41.619.91.16340.817.21.390.744.5 最小值34.117.90.95127.011.20.910.432.8 平均值37.418.51.05834.5014.91.100.623.5 标准值2.900.770.095.242.550.200.100.58 变异系数0.0780.0420.0860.1520.1710.1830.1660.165 4 (淤泥质 粉质粘土) 子样数66666666 最大值32.220.40.88733.313.71.000.437.7 最小值19.818.10.

27、59122.810.20.210.214.3 5 (粉质粘平均值25.919.60.73326.9011.20.820.295.9 标准值3.510.570.092.440.770.180.071.11 变异系数0.1360.0290.1260.0910.0690.2250.2340.188 土) 子样数2626262626262626 2.62.6 工程的难点、重点、关键点工程的难点、重点、关键点 本工程难点工作坑深度 7.334m7.576m,接收坑深度 7.036m7.824m。工 作坑及接收坑均在拟建规划路上,由于基坑深度较深,来自基坑的侧向压力较 大,对基坑支护要求经过严密计算,确保

28、达到技术要求。根据地勘报告此地区 地下水位较浅,且处于粉质黏土层,透水性比较好,对基坑止水要求比较高。 所以采用 SMW 工法桩施工围护。 2.72.7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 深基坑开挖专业化施工程度高,需要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施工管理体系, 组织指挥工程的施工生产。我公司将组建项目管理部,对该工程实施严格、科 学、有效地施工管理。并按业主的部署,在监理公司的管理及政府质量监督部 门的监督下,充分发挥施工职能,协调管理好施工现场,全面认真地履行施工 合同,优质、高速、低耗。结合我公司质量方针本着“安全第一,质量为主” 的思想,确保合格,力争优质工程。 本项目经理部

29、采用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把老同志的丰富经验、中年 同志的稳重干练、年轻同志的开拓进取精神有机结合,形成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其项目部主要人员均来自施工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年富力强、精力充 沛,而且个人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强。 (一)(一) 、项目部职责、项目部职责 代表公司全面履行施工合同,按业主指令,全面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并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按照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原则, 在施工全过程中,对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进行有力地协调、管理。以保证合 同规定的工程质量、施工工期等目标的实现,着重做好下列几方面的综合管理 工作: 1、统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分部、分项工

30、程的施工方案,将各专业工程 置于整个工程的整体作战方案中,便于统一指挥和协调监督。 2、统一现场平面管理:由于项目专业施工队伍多,必须由项目经理部对现 场总平面布置做统一规划、安排和管理,使现场的施工秩序井然有序。 3、统一施工计划体系:编制多级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根据总的工期进度对 各个单位工程、按分部分项、分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控制,确保形象进度 和工期。为了确保整个工程建设都在总体建设计划的控制下有序地进行,本工 程按四级制定施工计划。构成一个自上而下,从总体到细部的计划体系。 第一级:根据总建设目标制订主要形象进度控制点及施工总进度网络计 划; 第二级:单体施工进度计划; 第三级:月进

31、度计划; 第四级:周计划,制定一周的详细计划及下周的计划; 各分部工程的施工以二级网络为主,抓三、四级落实。工程的统计配合 计划管理控制,从周计划开始,汇总成月计划统计表,直到总计划统计表。构 成从细部到总体的统计体系,通过统计、跟踪、反馈,对计划执行全过程的规 律性、衔接性、动态性、系统性实行有关控制。 4、统一施工现场的施工调度:总包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进度时间、人员、材 料设备的进场情况,进行施工场地的分配、施工的开展、工序接口、交叉作业、 安全防护、成品保护及水电、路、临设等施工现场资源的配置和供用,并实施 动态管理,保证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5、统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质量标准体系运作

32、,确保工程符合国家 的技术规范和要求。本工程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施工技术质量责任制, 加强技术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技术含量,确保工程质量。 6、统一现场施工标准,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 使整个工地成为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 (二)(二)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1、项目经理:对工程全面负责。在组织工程的施工中,建立工程项目的质 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分工,确保资源充分配置,做好质量审核工作,在施工 中认真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质量检查和评定,制定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处 于受控状态,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负全面责任。 2、施工员:协助项目经

33、理指挥施工生产,搞好计划调度和质量管理,与技 术负责人一起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程 质量与目标的实现,对工程质量负重要责任。 3、技术负责人: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抓好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实施施工 组织设计中制定的各项技术质量措施,实现合同中承诺的工程质量目标,对工 程质量负主要责任。负责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质量检查、原材料检验、 试验以及等级评定的组织或具体工作,保证过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质检员: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组织施工调度,并组织 有关人员检查、落实计划完成情况及质量情况。 5、内业技术员: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

34、和质量管理工 作。做好洽商变更的往来和实施,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质量措施,把好每个 施工环节中的施工技术质量关,提出各种施工合理化建议,负责各种材料进场 的资质审查和质量验收,组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6、预算员:负责施工的材料计划,工程预、决算及劳务队结算工作,检查 合同履行情况,并作好记录。 7、安全员:负责文明安全施工,安全保卫及管理人员后勤保障工作,负责 进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成品保护工作。 8、材料、设备管理员:负责施工所需物资的采购、验收、搬运、贮存、 防护和发放,并按程序进行标识或记录,以便追溯,对采购及进场材料的和设 备的数量、质量、价格负责。 本工程项目班子人

35、选一旦经过甲、乙双方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 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机械、 技术等准备工作与策划工作) ,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题。 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 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绪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 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强化,使项目经理部管理体系有更多的精 力和时间来分析运筹各种复杂的管理局面。以已制定的各项目管理制度来指导、 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变“人管理人” “人盯人”为“制 度管理人” ,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纠”

36、 ,赏罚分明的先 进管理模式。 在施工中,及时会同业主、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部位 验收、中间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 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履行他们的所有权力。我公司将根据合同中明 确规定的永久性工程图纸,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及时提交给 监理工程师批准。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予以整改。 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材料等,按规定在使用前进行检测,主动 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 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 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

37、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 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按总进度计划制定的各阶段时间控制,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相应阶段 实施的情况,制订、修正、调整实施要求。由我公司的项目经理部经理负责主 持施工协调会,每周一进行。会同业主现场代表定期(半月)或不定期地组织 对工程节点、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安全生产、计量状况、工程技术资料、 原材料等检查。 项目经理部以月为单位,提出工程简报,向建设单位和各有关单位反映、 通报工程进展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方了解工程的进行情况,及时 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工程进展,我们还将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协调会, 协助业主协调与社会各业务部门的关系以确保工程进度。

38、 2.8 资源配置计划计划资源配置计划计划 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紧和工程量较大的特点,采用全线开工局部流水作 业的施工方法。施工准备安排计划如下表: 序号工作内容1d2d3d4d5d6d7d8d 1人员调遣进场 2场地平整清理 3施工水电 4临时设施建设 5施工技术交底 6机械设备进场 7临时排水设施 一、技术准备 我公司将立即组织人员进场边筹建边进行施工前期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各部门及时主动与业主、设计院、监理公司、安全质量 检查监督站等单位取得联系。同时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安质部、计划 部、试验室、测量组进行图纸会审、测量复核、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等工作,开 工前建

39、立健全工程洽商通道及变更设计通知和原材料的试验及检验工作和做好 向监理工程师的材料报验、资料报审工作。施工前期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流程 如下: 技术准备工作框图技术准备工作框图 表 2-1 监测仪器设备表 序号监测内容所有仪器设备读数精度 1 SMW 桩竖向位移、护坡桩竖向位移、 工程桩的沉降监测,顶进过程偏移 NA2+GPM3 水准仪0.1mm 2 桩水平位移、护坡桩水平位移、 工程桩的水平位移 T2-2 经纬仪 Leila Tc702A 全站仪 2 2 3地下水位监测 SWJ9050 电测水位、回 弹 仪(两用) 1mm 项目经理部筹建机构人员组织 工程部计划合同部机电物资部办公室 图 纸

40、会 审 工 程 洽 商 建 立 材 料 控 制 网 原 材 料 试 验 检 验 安 全 质 量 计 划 协助 征地 拆迁 及场 地布 置 机 械 设 备 的 购 买 物 资 调 拨 及 供 应 进度 材料 计划 合同 编制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开 工 报 告 准 备 开 工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表 2-2 拟投入本基坑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 序号 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年 份 额定功率 生产 能力 用于施工部 位 备 注 1 搅浆机SM-200-22山东2008 40KW良好围护结构 2三轴搅拌机机DH6082武汉2005141kw良好SMW 桩 3

41、挖掘机WY-1006日本2007250马力良好土方挖运 4 闪光对焊机UN1-1002河北2009 100KVA良好钢筋加工 5 交流电焊机PC300LC2日本2011 180KW良好钢筋加工 6 长臂挖掘机JK-2.02山东2008 7.5KW良好土方挖运 7 潜水泵20天津20085.5KW 良好抽水 8 泥浆泵6山东2008 5.5KW良好抽水 9 直流弧焊机2天津200720KW 良好钢筋加工 10 小型翻斗车JS-12山东200812 马力 良好物资倒运 11 铲车ZL-402河北2007 100马力良好土方倒运 12 运输车辆东风 14010徐州2008 250马力良好土方倒运 1

42、3推土机T1402宣化2009 140KW良好垃圾运输 14 小型压路机YZC2T2山东2008302kw良好碾压 15 发电机2扬洲2008100kw良好备用电源 16钢筋切断机GQ502天津 20054KW良好钢筋加工 17钢筋成型机GW40-12山东 20054KW良好钢筋加工 18 汽车吊QY252山东200925t良好吊装 第第 3 章、工作坑支护章、工作坑支护 第第 4 章、工作井土方开挖施工章、工作井土方开挖施工 4.14.1 土方开挖前准备土方开挖前准备 4.1.1 图纸和现场准备 1、土方开挖前要进行基坑降水,降水周期视降水井水位标高距离槽底 1.0m 而定,但不得少于 20

43、 天。 2、在施工前仔细查阅图纸和方案,并把相关问题解决在施工前,做到施 工中重点突出,施工关键控制点心中有数。 3、施工之前要对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测量人员等进行专项施 工技术和安全交底。下图为工作井剖面图: 4.1.2 机械准备 表 4-1 土方开挖机械数量表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 挖土机1.2m33 台 长臂挖土机0.3m32 台 推土机1 台 装载机5 吨1 台 拉土车4 辆 4.1.3 技术准备 1、土方施工前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地,并应符合文明施工要求。 2、基槽开挖应注意边坡稳定,机械开挖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坑底应保

44、留不 小于 30CM 厚土层人工开挖,不应扰动地基土的原状结构。当土方工程挖方较 深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害周边环境。 3、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降至最深 槽底部位 1.0 米以下处,严禁泡槽;开槽后应清平槽底,清平桩头,修补破损 桩,随机确定动测桩位。 4、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 4.1.4 测量准备 1、轴线控制 依据现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土开挖上口线及 下口线,并用白灰撒出,当基槽开挖至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

45、仪投测出 控制轴线,并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 。具体方法为使用电子经纬仪进行主轴投测, 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上,后视主控轴线,利用正倒镜的方法进行投测,投测 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此做角度、距离的校核,如下图所示: 图 4-1 基坑内主轴线投测图 2、标高测量 利用建设单位给定的基准点,引测至现场两个半永久性基准点作为高程测 量控制点。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 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 层上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 3mm,取平均值作为改土层施工

46、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根据基坑情况设置 在较稳定位置。所标部位应先应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向平面,在该是平面上测 设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做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便于 施工中施工。用钢尺作为专递标高的工具。 4.1.5 现场平面布置图 土方开挖前已经做到“三通一平” (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 ,且施 工场地内障碍物已经全部清除完毕,我单位对现场进行规划、布置,修筑现场 临时硬化道路,具体布置见现场平面布置图 图 4-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4.2 土方开挖方法土方开挖方法 本基坑地处位置比较开阔,无明显障碍物,基坑西侧有路基开槽临时路修 筑位置,故基坑开挖出土只能往左侧位置

47、以及道路东侧出土及堆土。 图 4-3 堆土区域及土方外运示意图 所以在具体开挖方式的选择上有局限性,再加上本基坑为矩形基坑,开挖 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基坑四周均匀受力,故经过比较选择后,决定先进行减载至 第一道圈梁底标高,再分两步进行开挖,出土均采用拉土车拉至指定堆土地点, 具体开挖方式如下: 4.2.1 第一步开挖出土 整平后场地标高为+3.6 米,基坑开挖时在挖掘机施工范围内底部垫钢板, 已确保挖掘机开挖时,不发生倾斜现象。开挖至冠梁底位置,开挖深度为 0.8 米,基坑出土量工作井 38.4 立方米,接收井为 28.8 立方米。基坑现状面是经 过戗灰后初步压平的平整面,能承受拉土车的压力,所以

48、减载出土选择挖掘机 加拉土车出土,具体出土方向为由四周向中央对称靠拢,由基坑南侧向基坑北 侧退挖,如下图所示: 示: 图 4-5 第一步开挖出土剖面图 4.2.2 第二步开挖出土 第一步 C30 混凝土冠梁施工完成强度达到要求后,开始第二步开挖,开挖 位置到腰梁位置下 80mm。腰梁位置距基坑口 3 米,从冠梁下开挖深度为 3 米, 出土量为工作井 144 立方米,接收井 108 立方米。腰梁支护采取直径 300 钢管 支护。通过挖掘机倒土至基坑外后采用拉土车拉走,开挖出土方向亦为由四周 向中央对称靠拢,由基坑南侧向基坑北侧退挖。 图 4-6 第二步开挖出土剖面图 4.2.3 第三步开挖出土

49、开挖至基坑底设计高程,采用长臂挖掘机进行开挖,本次论证选取接收井 YB13,工作井 YB14。YB13 管底高程-2.998,基坑深度 7.824m。基坑第三次开 挖深度为 4.024m,出土量为 144.9m;YB14 管底高程-3.026,基坑深度为 7.595m。基坑第三次开挖深度为 3.795m,出土量为 182.2m。注意开挖后预留 20cm,人工清土层,避免超挖带来的经济损失。 4.2.6 收土平台及不影响施工区域挖掘 鉴于本基坑为矩结构,第二步开挖完成后,挖掘机由施工上下便道爬出基 坑后,进行便道处土方清理,便道处以及大型挖掘机未清理干净处土方采用长 臂挖掘机进行挖掘。 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垫层施工强度达到要求后立即浇筑 顶管混凝土底板,并用 C20 素混凝土填满底板与支护桩之间的空隙,待混凝土 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3 土方开挖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计划土方开挖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计划 本基坑开挖计划工期为 24 天,中间包括底板施工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