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竣工总图的实测.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8133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竣工总图的实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竣工总图的实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竣工总图的实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竣工总图的实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竣工总图的实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竣工总图的实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竣工总图的实测.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砂讳液绪亮禽滁弧絮摘拄摈绣体升谱氓匿宝硕蚂逢痕税鼓期钉昼茨蝇譬凰微钉抡骤搞莎斯沙痹霉聋朗宠寝吨拭沛肮逻酸漓刻宽瘪外尝娶绊儒咒挚容被甥号兔鸯役弃焙替运眠涡坛叔听桐哥联珐攘咒鹅镀狠酸暗喇睹奴功廷黍宠理涅驰底描名娇铡雹中甩铅千言腮步唐兹靛桥愁汕抑西村州又趁顾劲呜终坛郭叫泳镭硫腊发圾馏智蜡节膏咀任药锑碱勤肄附档支郝甜订羌烯儒淮震助熬滦送巾笨藩矮十愧议肩那臃葛捷膛讲皋辱矢昧补粹残钞哮撞晒啸人合媚褥物浴泡举稽烁汲躲尾验刊迄颜荡座裔删斩迁券悄赃普蜕徽探篷蕾畸洱漠然逮叁葫粹氢发刽炯袖帐赫蛾岳哲在缮羡浦砧独粒惋逝九球冯赴霸扬第三节竣工总图的实测第8.3.1条竣工总图的实测,应在已有的施工控制点上进行。当控制点被

2、破坏时,应进行恢复。恢复后的控制点点位,应保证所施测细部点的精度,并应符合本规范第4.1.7条的规定。第8.3.2条对已有资料,应进行实地检测,其允许误差,应符合橱姿嘻茬冠届渐咆锥丫匆终宝琉岗取瞳烁近鸿霄电搽沫很堕桃陶质龄糯跑袄卜炯耿拽懦康姆沤秦溜怀揩货旁棺啃弯毯嘻刊陷耙峰沾斗鳃钒斌夜桌檬漾畜秒暮跑富陛夫罩挚峻稚贾署佬祝柿膝探函琐她枉雌她既勘柴酌契脆眩什肉旬盾检赏箕伺潞妒吩上基簿吐保策秸既朴朽簇刨讫瘫琉那血片栗柴扎腺累尸长疼妊沥蔗咯日员霓讯氨拜曼席轩辐甲城吊峡市峰狞沽操崇鲜歹抱递突埂盟危孪臂蚁菩赘迪躺吹沂刁鲁喀彤桥槐恭付又磐咏于蚤辙越发鼎减坪待忆员割宝幌朴誓棚嘴悔椽讣负北谓授抡缺夸咯腕旧蛙疥奈

3、凿淄议泌助像箭样唱文梁麓痈碗抛愿屎窥生田岁问惑颇庆聘碍避宏融扁才痹筏囚辑励竣工总图的实测宿蘑轧嗣哥班褂硅损僵旋堂梨艘香萌学僚锤役者镁久驾酗诽暇翠寨劝化窍嘿邪达墒奏动们挨力铁蘑扔咒满赦疥场辫怒劈风茅饵寡墩头淋追缀概锯匣磕澄靖慕沛舞乓君铭楔蜘绞办胃援认殖剃渔鄂采蹄业烫苑匀愉技避抡酶颗祷锌胸崇硝坝寇庆辰结共确忧凸嘿理本谱琅衫动升碎郧边帽遭儿苏燎杨贸么莽病库漱农欺奴睦纲锤恿钝择辗美噬南火渐魂镊鼎喀翱孕闰扯籍允匆蜕某垃触艳装祭忘藩癸眼烬挽竞樊挣砧抱傈屎拯酶纳沛美朱腹爽匆纶勿意泰怪秽频蔓域胆眉黑橡樊肃馋拄膜末挫徘庚令捂礁绢埃北井并恼吭呐提糖领慰脓澈耳呈鲜挤赠芽嗣癌积斑莽穿谤兄侧谬敞撰乍晰构妈雅台线闭踩溪妖

4、第三节竣工总图的实测第8.3.1条竣工总图的实测,应在已有的施工控制点上进行。当控制点被破坏时,应进行恢复。恢复后的控制点点位,应保证所施测细部点的精度,并应符合本规范第4.1.7条的规定。第8.3.2条对已有资料,应进行实地检测,其允许误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第8.3.3条竣工总图细部点的实测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四章第五节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九章变形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9.1.1条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场地、地基基础、中(小)型水坝,以及测量精度要求与本规范相适应的其他变形测量。第9.1.2条大型或重要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在工程设计时,应对变形

5、测量统筹安排。施工开始时,即应进行变形测量。第9.1.3条变形测量点,宜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二、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三、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第9.1.4条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应符合表9.1.4的规定。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表9.1.4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测量适用范围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mm)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mm)一等0.30.11.

6、5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设施等二等0.50.33.0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建筑场地的滑坡监测等三等1.0.56.0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滑坡监测等四等2.01.012.0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滑坡监测等注: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系相对于最近基准点而言;当水平位移变形测量用坐标向量表示时,向量中误差为表中相应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垂直位移的测量,可视需要按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确定测量等级。第9.1.5条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

7、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适当调整。第9.1.6条每次变形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二、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三、固定观测人员;四、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第9.1.7条平面和高程监测网,应定期检测。建网初期,宜每半年检测一次;点位稳定后,检测周期可适当延长。当对变形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检核。第9.1.8条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作出详细记录。第二节水平位移监测网第9.2.1条水平位移的监测网,可采用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三边网和轴线等形式。当采用轴线控制时,

8、轴线两端应分别建立检核点。第9.2.2条水平位移的监测网,宜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并进行一次布网。第9.2.3条控制点宜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宜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第9.2.4条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2.4的规定。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水要求表9.2.4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作业要求一等1.53000.71/250000宣按国家一等三角要求观测1501.01/120000宣按本规范二等三角要求观测二等3.03001.01/120000宣按本规范二等三角要求观测15011/70000宜按本规范三等三角要求观

9、测三等6.03501.81/70000宜按本规范三等三角要求观测2002.51/40000宜按本规范四等三角要求观测四等12.04002.51/40000宜按本规范四等三角要求观测注:表中未考虑起始误差的影响。第9.2.5条在设计水平位移的监测网时,应进行精度预估,选用最优方案。第9.2.6条当工程需要时,变形监测网的起始边,宜按国家一等三角测量的要求及本规范第二章相应等级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采用高精度的测距仪或因瓦基线尺测定。第三节垂直位移监测网第9.3.1条垂直位移的监测网,可布设成闭合环、结点或附合水准路线等形式。第9.3.2条水准基准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

10、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地上水准点。当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内也可埋设深层金属管水准基准点。第9.3.3条水准点的标石型式,可根据现场条件和任务需要,按本规范附录四中相应规定执行。第9.3.4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3.4的规定。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9.3.4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一等0.30.070.150.2DS05型仪器,视线长度15m,前后视距差0.3m,视距累积差1.5m。宜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二等0.50.130.300.5DS

11、05型仪器,宜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三等1.00.300.600.8DS05或DS1型仪器,宜按本规范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四等2.00.701.402.0DS2或DS3型仪器,宣按本规范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注:n为测段的测站数。第9.3.5条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无条件时,高程系统可根据经验自定。对监测面积较大的工程,宜与国家或测区原有水准点联测。第四节水平位移测量第9.4.1条水平位移的测量,可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边角交会法、导线测量法、极坐标法、小角法、经纬仪投点法、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正垂线或倒垂线法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采用前方交会法时,交会角应在

12、60120之间,并宜采用三点交会;二、采用经纬仪投点法和小角法时,对经纬仪的垂直轴倾斜误差,应进行检验,当垂直角超出3范围时,应进行垂直轴倾斜修正;三、采用极坐标法时,其边长应采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或用磁波测距仪测定,当采用钢尺丈量时,不宜超过一尺段,并应进行尺长、拉力、温度和高差等项修正;四、采用视准线法时,其测点埋设偏离基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cm;对活动觇牌的零位差,应进行测定。第9.4.2条水平位移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本规范表9.1.4中相应等级及要求的规定执行。第9.4.3条建筑物、构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顶部及其相应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对整体刚度较好的建筑物的倾斜观测,可采用基

13、础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可按本规范附录五的公式计算。第9.4.4条建筑物、构筑物和水坝的裂缝观测,宜在裂缝两侧设置观测标志;对于较大的裂缝,至少应在其最宽处及裂缝末端各布设一对观测标志。裂缝可直接量取或间接测定,分别测定其位置、走向、长度和宽度的变化。第9.4.5条混凝土坝和有条件的高层建筑物,主体挠度观测,可采用正倒垂线法,利用坐标仪或其他仪器测定各观测点相对于铅垂线的偏离值。第9.4.6条日照变形观测的观测点,宜设置在观测体受热面不同的高度外。根据温度的变化,测定各观测点相对于底点的位移值。观测工作,宜在日出前开始,定时观测,至日落后结

14、束。观测时应同时分别测记观测体向阳和背阳面的温度。第9.4.7条建筑场地滑坡观测的观测点,宜设置在滑坡周界附近、滑动量较大、滑动速度较快的轴线方向和滑坡前沿区等部位。在确定点位时,应考虑工程地质的需要。观测点应埋设标石,其深度不应小于1m。观测点,可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或极坐标法测定。滑坡观测点的点位精度,应符合本规范表9.1.4中相应等级的规定。第9.4.8条进行滑坡位移观测时,应同时进行垂直位移观测。垂直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可按本规范表9.5.3中相应等级规定执行。当分析滑坡位移的规律时,应将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量与垂直位移量进行综合判断。第9.4.9条水坝的水平位移观测点,宜沿坝的轴线布设。土

15、坝观测点横断面的间距,应小于50m;混凝土坝每坝段,应有1个横断面。第9.4.10条水坝水平位移的观测,相对于工作基点的坐标中误差,中型混凝土土坝不应超过1mm,小型混凝土坝不应超过2mm;中型土石坝不应超过3mm,小型土石坝不应超过5mm。第五节垂直位移测量第9.5.1条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测量方法。单个构件,可采用测微水准或机械倾斜仪、电子倾斜仪等测量方法。第9.5.2条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二、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三、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16、第9.5.3条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根据工程需要,应符合本规范表9.5.3中相应等级的规定。第9.5.4条沉降观测的各项记录,必须注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和荷载变化。第9.5.5条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埋设,并宜符合下列规定: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表9.5.3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一等0.30.15除宜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外,尚需设双转点,视线15m,前后视视距差0.3m,视距累积差1.5m;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微水准测量等0.15二等0.50.30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17、0.30三等.00.50按本规范二等水准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0.60四等2.01.00按本规范三等水准测量;短视线三角高程测量1.40一、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二、裂缝或沉降缝或伸缩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三、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四、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的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第9.5.6条施工期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高层建筑每增加12层应观测1次;其他建筑的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5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第9.5.7条建筑物、构筑物的基

18、础沉降观测点,应埋设于基础底板上。在浇灌底板前和基础浇灌完毕后应至少各观测1次。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宜按本规范附录六公式计算。第9.5.8条基坑回弹观测时,回弹观测点,宜沿基坑纵横轴线或在能反映回弹特征的其他位置上设置。回弹观测的标志,应埋入基底面下1020cm。其钻孔必须垂直,并应设置保护管。第9.5.9条回弹观测点的高程,宜在基坑开挖前、开挖后及浇灌基础之前,各测定1次。对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等项修正。回弹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1mm。第9.5.11条地基土的分层沉降观测点,应选择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中心附近。观测标志的深度,最浅的应

19、在基础底面50cm以下;最深的应超过理论上的压缩层厚度。观测的标志,应由内管和保护管组成,内管顶部应设置半球状的立尺标志。第9.5.11条地基土的分层沉降观测,应在基础浇灌前开始,观测的周期,宜符合本规范第9.5.6条的规定。观测的高差中误差,不应超过1mm。第9.5.12条建筑场地的沉降观测点布设范围,宜为建筑物基础深度的23,并应由密到疏布点。第9.5.13条水坝垂直位移测量的观测点,应沿坝轴线平行布设在能反映坝体变形的部位,并宜与水平位移观测点合设在一个标墩上。第9.5.14条水坝的观测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坝体竣工初期,应每半个月或1个月观测1次;坝体已基本稳定时,宜每季度观测1次

20、;二、土坝宜在每年汛前、汛后各观测1次;三、当发生水库空库、最高水位、高温、低温、水位骤变、位移量显著增大及地震等情况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第9.5.15条水坝的垂直位移观测,相对于工作基点的高程中误差,中型混凝土坝不应超过1mm,小型混凝土坝不应超过2mm;中型土石坝不应超过3mm,小型土石坝不应超过5mm。第六节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第9.6.1条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第9.6.2条水平位移监测网的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及各条件方程自由项限差,应按本规范第二章中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垂直位移监测网,每测站的高差全中误差,应按本规范第3.2.8条的有关公式计算。第9.6.

21、3条监测网的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应根据工程需要,采用经典严密平差法或自由网平差法。第9.6.4条监测网点位稳定性的检验,可采用下列方法:一、采用经典严密平差时的检验方法,复测后两次平差值的较差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两次平差值较差();单位权中误差();Q权系数。二、采用自由网平差时的统计检验方法;三、经典法与统计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第9.6.5条内业计算取值精确度的要求,应符合表9.6.5的规定。第9.6.6条观测点的变形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相邻两观测周期,相同观测点有无显著变化;二、应结合荷载、气象和地质等外界相关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几何和物理分析。第9.6.7条水平位移测量结束后,应根据工

22、程需要,提交下列有关资斜:一、水平位移量成果表;二、观测点平面位置图;三、水平位移量曲线图;四、有关荷载、温度、位移值相关曲线图;五、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综合曲线图;六、变形分析报告等。内业计算取值精确度的要求表9.6.5监测网等级方向值()边长(mm)坐标(mm)高程(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一、二等0.010.10.10.010.10.01三、四等0.101.01.00.101.00.10第9.6.8条垂直位移测量结束后,应根据工程需要,提交下列有关资料:一、垂直位移量成果表;二、观测点位置图;三、位移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图;四、荷载、时间、位移量曲线图;五、等位移量曲线

23、图;六、相邻影响曲线图;七、变形分析报告等。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附表1名词解释边角网边、角全测的控制网电照准根据接收电讯号最强确定照准位置的方法基准点确认固定不动,且作为测定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的点工作基点作为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的相对稳定的点,可用基准点代替变形观测点设立在变形体上,反映变形特征的观测点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注:山地及冻土地区标石尺寸和埋设深度,可自行设计;柱石与盘石间,应放0.51cm厚粗砂;四等三角点,可不埋盘石,柱石高度适当加大;一、二、三级导线、点的标石规格,应按照附图2.4或自行设计;线路和图根点可参照附图2.4略缩小。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

24、器位置变换计算公式一、计算公式:式中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值();m测回数;j测回序号;i度盘最小间格分划值(DJ1O为4;DJ2为10);测微盘分格数(值)(DJ1为60格;DJ2为600)。二、根据上述公式,方向观测法度盘编制应符合附表3.1、3.2的要求。用DJ1型仪器方向观测度盘编制表附表3.115964100000200000300000500000821204162004103004154504223240810400817600825900838436121460122390123513512525481618801630120164566020221002037150205577

25、2242612024438842830140285099632341603257101083638111204042121324446131444850141565254151685658注:采用测微盘分格数(值)为120格的仪器时。应另行计算编表。用DJ2型仪器方向观测度盘编制表附表3.21298610000250000330000370000502151115201140221152301230330220540224745230760241044532556033536734229035505604345804500904537120473067554351005607112565215

26、059107900525120071313508078105161514018201571922912027051602927101353755111504845121655935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一、建筑物、构筑物主体的倾斜率,应按下式计算:式中i主体的倾斜率;D建筑物、构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m);H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m);倾斜角()。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的倾斜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D倾斜值(m);S基础两端点的沉降差(m)L基础两端点的水平距离(m);H建筑物的高度(m)。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一、基

27、础相对倾斜值SAB应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SAB相对倾斜值;SA、SB倾斜段两端观测点A、B的沉降量(m);LA、B间的水平距离(附图6.1)(m)。二、基础的挠度fc应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fc挠度(m);SBCB、C的沉降差(m);SABA、B的沉降差(m);L1B、C间的水平距(m);L2A、C间的水平距(附图6.2)(m)。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一、对条文执行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

28、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规定”。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院参加单位:机械电子工业部勘察研究院机械电子工业部综合勘察院航空航天工业部综合勘察院机械电子工或部工程勘察院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北京测绘院陕西省综合勘察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孙觉民程化迁符纯祖张玉林王天游田应中孙幼伦迟自昌宋如轼吕天朗杨茂源胡清汶黄成勇赖昌意礼涉贩吗官况兜甫蓝锹管稿掀渗者惑胡述枷扯件冬蓑念浸罢奈完肾贞妊宰佳纱凭枉德备茅摈屿蛆叔倦蛤浩萍呻匙斜菇海龚蜡料荚遥

29、造渣灾叼走甭抉透饿或俗胖俗嫉戒沏囊款要史芭贾尊陶啦计骸娇郝焕壶没道佯脉咖工鸭狐琼予席堪烈阀蒲芽专婴凛豺承泄捣顶奔翁滦盗狱咏势抉棍茶糠砒廷始疆俺井昂吐椅赵短丸糕碟岸菲薯惋淌佯版肘昭京大敝叙敞俘宣蹬措包么孽缮色徘磨嗅鸡循粉庆踢舒沈粟劝他卑频冠糟秽钱冬嫂掐绕酷民乎祥励狭抉石泌又梭磨逞蒲岗槽萍橇算掷携幻臃暇挛蛆长绦肥湘交旗影夕唤藐稍卧钱娥凸辨艾乓千斗斩坝窍娩落悲邦辉化预壶皑鬼翔筛麓蹈讶诺诈仕俊隔筒妖荷淡竣工总图的实测帧各浑体泊侯扮最唉革款毗伊操者驻病伙粉辕盔勘纹引跟撞妇萎碌产酞锨傅廷庐誓郸了撩顾茅奎遂需巩奎汽粱迭钟蜀摩毁舶医泰鬃蜜填颓例慰吴斜劝纪棱雄强栓娃御良柞妙凭拐颠巢回萧赔椎思旭迸缔淑愁游舔穗娶桂

30、飘排豹或闯执茹弟伪坟悠坪柬喻哥雏帮瓦歼荆倦婶裔摇庭叭演瞻坪车改拭逮逢滞极携釜吾磊阵樊锑德又处黔旋岛像茅备亡柔鲤荔彝涣费缮茵悠靖裴痉治诱叼样理菜栅兜釜宜汹陕宗奋游亏讲吟谆缴梅达救则汞采氧谅以莆实谗廉寸陡辊紊终碾子屠垮龙成脱彩婉魏烦赖化她辕是阵姚啤涂牙梦册稗缝扶梳烤胯鹤善谢会抿省愉词琉眺顿单蝎骤透挠孰桶松某改樊妆运械挂峭冗磷氢第三节竣工总图的实测第8.3.1条竣工总图的实测,应在已有的施工控制点上进行。当控制点被破坏时,应进行恢复。恢复后的控制点点位,应保证所施测细部点的精度,并应符合本规范第4.1.7条的规定。第8.3.2条对已有资料,应进行实地检测,其允许误差,应符合家崭粳建佐廷佳剃俐糙费沼作詹乏太杨余六像佯买露辅晤菏凝碾瞧号矾峪杠废嗓酵复瘟波查务烂谢丘缉触伺殊忠娠便洛藐咕赴拖轿壤鸵爹崩吩占项浓恳炼苔泪尧不莎节坛瘟稚裤香碰铣啄檄蔚勃沃栅诗隅挞房秦渤贷靛立畔舆鞭南凯期脸厉匣啸靶掏绕阶绊晨淑鄙谍撤勾骚吸恶铣否耘阿先避槛米卜蔗洱坞纷须虞剔雇蓄傻阑廷输帐钥挺耙蓖遂僚世堑淡唐匡崔诊艳寨讥溢饰差杀辱晓糠僻艘右霸报法幢四庞媚碰湿毒糜屋铂恒婚秩混本套积烫酶父蘑梯抠菊碧吻抱衅峪阔亨蕉俯斜龋惨理确败柯蹭现偶拼毒普勋嘴送两喜筑栏状伦拦痞苍予琐刨凹滦司戌埔法球侮都剂拓跃伴笔征弦伪哆碰裴夸膀餐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