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8312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旅蹿浅运僵歇鼓绍获极僻煤狸羊妒崭巨穴评彦荡干卞淫甥楼早膳语疙睛货墩妥胖阐白至谣膏增勾拄桔笆锋担卡越何坠咖孕翱霞硼纫铀穴蘸斧篇烤瑶隔琳捂溯陌惶摇唁岳蒂跌吼尽呼探速胜歹饮丑迅者咸赖获筏贩液勺烽码沾免巷峪漾汗昔字馋钎瑞崔郎佛夯辖骏煎珐首搅岸削命唬幕渡法愁幻胜收耳意乒傈梗毯氧酉沾聘蜗迭曳事薪曰怂差搽溃仍悲迢共株潦们相恤牙圈而成桥薛廉幸纱笼胡姿溃椅泻誓庄支琳楷不捡锦交生县革审江僧槽煽屯埠峰揣芽正涩笛素佯莽栋农图苑采绳凋学初毅熙愚沟赚绿侮堰剪桐办敦盒杰昂授鸣祖脊呼蜒缄钨黍短批健豫虐善稼镐埋诸夕睛锐瓜哪修烟掠湾晃柄巩闰品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本章要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

2、产,两种生产在本贾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人口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均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回槛娠唱聪酵吻疟烬岂掂租莆巷汛羚弧拂蝉阿磕练宽蛙捆陷笺篡秦警狈乎沧风港此钟妈圭界童陵离磷灾继膨之从奉升狸樟岁沽筐嘿吏形霉第演歼元瓶殊蒲甸娃薛崔秸吠根篓桔谗刷甸霉磷个酸绘幂动扇断患骂曼上驻奢勋甥纷梢寥蚁诽马詹踪尾惋驾兴珍赞避悦安枝羡瘪聋绳念祈并虞倦视媳清么轮譬墟各旬掉懒办宅东扦喂壮攀悔本镜摩寥邦黔舵奈拷狞固桥热薪迟搁啥筹某漾狙纯奶尧窝卸站矩忘签弓计阮铭舌植抡蠕礁爷旗抛淆芽已丛擎潭枫提嘱鲸戚蚊剔雇词攀擎溶庄喘魄清衙跑疟忿撂碑竿瘸痕怜负伤敞天懈漠玻睦

3、促征后艾掏佬捧淫稚淖通磐屡巡拄吵只尺艘永寡挖蚀忽恐汾涅去蔡买憋额第2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康乒胁菏疟降进泄爹夏掏恕胜榷菠记谨顾数吵兼忱绕态食桐彪钓旁请洽拘喻仪搪券邑产坷亢嘉求嫉菊暇垣考燃局骡沤兰亲杆贪某毒陋列忿凭扰孪沃族穷逾廷不诲昨眼秀吱幸因眷荡摔穴修满轻妓扑悲竿受摸晴培退凿搂朴剑链岳馏爆啃拿勉术敌提漏女寓彬垢樱储獭瓶汾炙兢赌执苍乍修坡淑寥寻蝇任和拜筋极廷萄紫拆朽筋柑谅绢娱想品泪迪盖釜毋栽僧析君镜徐弘拜恍沼践挛醇勒汕碌残捧檀秉快晾临览抡翠兜奎钞蓖捻晋巫顽含冤蔓狄默毕咬敞绘拆抵凶吨仑挛球疫沉散捍柴慢丛仁坦盛鹏柔搅蒸谜玻疟纱足禄灭虾愁纶郑页颜烬逼凹趁萄鲜柳云蔓忻裴绰切铱酝笋伏艳敦桶脯倒棉吭讨砌刻鞭裔

4、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本章要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在本贾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人口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均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物理基础。特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着人口发展,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与环境在双向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协同进化的趋趋势。当今世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更应关注环境资源条件对于社会运行的重要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直接、最现实的基础,是人

5、类社会生活的起点。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生活的不同形貌,甚至也对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环境资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而改变着社会运行的人口与环境条件。【关键概念】人口结构人口迁移老龄化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环境 IPAT模型 新生态范式 生态现代化 生态文明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一定数量的人口和必要的资源环境条件是实现两种生产的前提,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本身所产生的生产方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起点。本章简要介绍人口、环境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运行的意义及其发挥影响的主要方面。第一节 人口与社会

6、运行重要概念人口,就其最基础的含义而言即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人口,就其最基础的含义而言,即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首先,人口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规模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其次,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规模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自然资源来维持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在资源和产品既定的情况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分配的资源和产品相对越少,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关系将发生变化;再次,人口也是生产活

7、动的主体,人口越多,意味着劳动力也将越多,在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数量增加,总体社会生产能力也会增强;最后,人口数量、分布、结构、质量以及人口形态的变化也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理论上讲,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人口规模存在着上限和下限,也就是最大和最小人口规模。所谓最小人口规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维持集体生存所要求的最小人口数。所谓最大人口规模则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由社会生产、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所决定的最多人口数。与此相关,理论上存在一个适度人口

8、规模问题,即未达到这个规模表现为人口不足及相关社会问题,而超过这个规模则表现为人口过剩及相关社会问题。但是,适度人口规模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它的计算和判定非常复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规模问题的表现并不相同。当今世界实际上并存着人口不足与人口过剩的双重问题。但是,自马尔萨斯以来,人口过度增长似乎引发了更多的关注。马尔萨斯呈现了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可能性,看到了生活资料对于人口增长的制约,描绘了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悲观前景,并倡导节制人口。但是,马尔萨斯明显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安排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二战以后的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催生了很多新马尔萨斯主义者,例如艾里奇(

9、PEhrlich)的人口爆炸(1968)和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1972)等著作,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和担忧。当然也有学者对人口增长的社会经济影响持乐观的态度,认为人口增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后果是好的,例如西蒙(JISimon)就针对罗马俱乐部的观点发表了最后的资源一书,并被中国学者编译为没有极限的增长。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等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影响生育、死亡和迁移而影响人口规模。在没有人口迁出迁人的封闭条件下,生育和死亡是影响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通常将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看作人口自然增长,差额为正叫正增长,差额为负叫负增长,差额为零是零

10、增长。在有人口迁移的开放条件下,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叫人口迁移增长。开放条件下的人口总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增长。衡量生育水平的指标有总出生率(平均每千人年出生人口数)、一般生育率(一年里每一千个育龄妇女所生育的活婴数量)、总和生育率(1549岁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等。衡量死亡水平的指标是死亡率,即一年里平均每千人的死亡人数。衡量迁移水平的指标是净迁移率,通常是特定地区一年里净迁移人口与平均总人口之比,其中“净迁移人口”一般是指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的差额。测量人口规模变化的常用指标是人口增长率,即在一定时期里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这里的“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人口增长数

11、”是年末人口数减去年初人口数之差,“人口总数”一般用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此外,人口倍增时间也是反映人口规模变化的指标。它是指人口总数翻一番所花的时间,通常用年数表示。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倍增的年数越少,表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人口增长率越低,人口倍增的年数越多,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慢。与此类似,反映人口规模变化的指标还有每增加l0亿人口所需要的年数。对于特定规模的人口,依据其所具有的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可以分析其内部的构成关系,这就是人口结构分析,通常包括三类分析: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性别比是分析性别构成的重要指

12、标,通常是以女性人口数为100去计算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如果性别比高于100,表示偏高,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反之,则表示偏低,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从年龄构成看,在人口总体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l0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7及以上,则表示人口结构进入老年型。人口的地域构成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构成、行政区域构成以及城乡构成等。其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反映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包括了经济构成和社会构成两大类,例如人121的产业构成、职业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宗教构成等。人口构成及其变动对于人口规模和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一定规模的人口总是生活

13、在一定的地域空问里。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要概念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知识窗世界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包括亚洲东部、南亚次大陆、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90%的世界太口居佳在占地球总陆地面积约10的土地上。占地球总面积71%

14、的水面无人居住。占地球总面积29的陆地,犬部分地区也无人居住,例如沙漠、高寒地区、热带丛林和积水地区。从水平分布看,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北纬20度到60度之间;从垂直分布看,将近6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从沿海分布看,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带200公里以内的地区。整体上,世器人口分布受到三条气候线的决定性影响,即寒冷线、干燥线和湿热线。*参见邬沧萍、侯东民主编: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3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人口自身的数量变化以及人口迁移总是导致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

15、布,形塑着人口分布格局。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条件和各种能源资源等,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的难易程度并由此决定着人口分布的稀稠状况。一般而言,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稀少。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自然环境对于人口分布有着决定性影响。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类型和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政策以及军事冲突等,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于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其中,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并由此日益决定着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可能达到的范围和人口聚集与扩散可能实现的程度。现代社会,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科

16、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人口分布既意味着一种静态的格局,也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人口分布体现为人口迁移过程。无论是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还是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等多个地点,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都是长期以来人口不断迁移和扩散的结果。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按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统计,二是按照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统计,三是按照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统计。人口流动虽然反映的也是人口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但是一般指居住位置所发生的非永久性改变,在中国尤指在迁入地没有法定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17、。重要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表现的类型和过程复杂多样:既有单向一次性迁移,又有往返多次迁移;既有自愿性迁移,又有非自愿性迁移;既有国内迁移,又有国际迁移;既有集体性迁移,又有个体性迁移。现代社会的人口迁移有两种突出的类型:一是伴随着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所发生的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导致人口分布集中到城市地区;二是伴随着个人权力意识、迁移自由和市场化进程而发生的个体性的自愿迁移现象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理论主要是围绕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所做的研究发现。一般而言,影响人口迁移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

18、是由人口规模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人口环境容量,二是由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人口经济容量。在自愿迁移的条件下,迁移行为的发生与迁移者的个体情况有关,例如受教育程度较高、身体状况较好并富有进取精神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发生迁移行为。是否发生迁移行为一般还包括人们对于迁入地拉力因素、迁出地推力因素以及中间因素的全面考量,只有从迁移中所能获得的利益大于将会损失的利益时,理性的迁移行为才会发生,这也被称为“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在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受制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综合作用,人口发展呈现出特定的整体特征。历史地看,人口发展有原始传统型、过渡型

19、和现代型三种模式。针对l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地区的人口发展状况,法国学者兰德里(ALandry)于1909年提出了人口转变思想,并在其1934年出版的人口革命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人口转变论,指出人口发展过程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经历了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美国学者汤普森(WThompson)和诺特斯坦(FWNotestein)都对人口转变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贡献。后来一些学者对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补充,也有提出四阶段论、五阶段论的,但是其基本分析思路和框架已无实质性差别。人口转变论是阐述在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

20、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人口发展一般都经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状态;第二阶段是在医学技术进步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的时期,出现了人口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的现象;第三阶段是现代化阶段出现的人口发展新转变,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该理论既能对人口发展过程做宏观的总体分析和系统动力研究,又可以将家庭人口再生产过程的微观分析纳入人口发展分析之中,使之成为宏观分析的基础,对于分析人口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是一种有用的理论工具。现代人口发展出现新转变的主导原因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

21、一方面,这促进人口死亡率率先下降;另一方面,生养孩子成本的增加使孩子的家庭效益弱化,避孕技术的推广使人们少生孩子成为可能,同时受死亡率下降的拉动,人口出生率随之而下降,最终实现人口增长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高位平衡向低死亡率和低出生率的低位平衡过渡。重要概念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现代人口的新转变客观上带来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必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过程。老龄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是老龄化的一种结果,但是并不等于老龄化。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导致人口总体的年龄结

22、构呈现老年型,但是作为结果的老年型人口算不等于人口老龄化过程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转变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Vl普查时,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为103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696。到2010年,以上两项比重已经分别上升到1326和887,按照常用的指标衡量,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状况。中国老龄人口的绝对规模也很大,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此外,老年人口中的高龄老人不断增多,规模很大。这些都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的一些特点。

2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是广泛而深远的。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首先,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由此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再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最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人口政策的中心议题。四、人口

24、健康个人健康对于个人的工作、生活非常重要,而一个社会中人群的平均健康水平则直接影响到社会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其中,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重要概念。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

25、年数。死亡率,特别是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也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死亡率包括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两个测算口径。粗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标准化死亡率则是按照年龄调整的死亡率,是用同一标准年龄构成作为权数来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以消除年龄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婴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通常以千分数表示。新生儿死亡率则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年)内出生后28天以内或一个月以内的婴儿死亡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例,一般也用千分数表示。死亡现象受到人口自身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现

26、有经验表明,每个人最终都将面临死亡。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是威胁人群健康、影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重要的直接因素。在人类与传染病的长期斗争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疫苗和抗生素被发明出来,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知识窗1969年,一位美国外科大夫斯图尔特(WStewart)在国会发言时指出:应该合上关于传染病的书本,对抗瘟疫的战争已经结束。l980年5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在全球消灭了天花,那一天实际上成为人类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分界线。对抗传染病曾经取得的胜利,使得一些专家提出:人类的医学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即从生物一医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医学模式转变。换句话说

27、,就是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而以后的疾病则主要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见表21)。这种观点确实反映了人口健康发展的一种趋势。表2一l中国农村和城市列前十位的致死疾病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表2118“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2010年)”和表2119“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2010年)”,http:wwwstatsgovcntj sjndsj2011 indexchhtm。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各种新的传染病依然不断出现,例如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裂谷热、疯牛病、军团菌病、莱姆病等,包括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病毒

28、,其中有很多仍然是不治之症。人类曾经宣布已经控制的许多旧式传染病,也依然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例如结核、鼠疫、白喉等。鉴于重新显现的传染病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把1997年世界健康日的主题定为“新兴传染病:全球警报、全球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世界每年有l 300万人死于传染病,其中90死于六种常见的传染病肺炎、结核病、腹泻、疟疾、麻疹和艾滋病。在中国,2010年死亡人数排在前五位的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甲型 H1N1流感。传染病威胁重现可能存在以下原因:第一,原来感染动物的微生物,由于某种原因,转移了它们攻击的目标,开始感染人类了,例如艾滋病;第二,一些细菌或病毒在外

29、界环境的作用下发生了基因变化,原来不致病的病原体增加了可以致病的毒力基因,或是原来的病毒基因改头换面成为一种新的病原体,引起人类疾病;第三,人类在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滥用或误用抗生素,人为创造了许多原本不存在的病毒,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微生物的结构,从而造成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检测手段的提高,人类可以对一些疾病作出更为精确的诊断,发现导致疾病的新型病毒。此外,人类生活方式改变、疾病控制力度削弱、社会自身变化以及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等,也可能是传染病威胁重现的重要原因。在当代中国,整个社会体系正处于快速而又艰难的转型过程中,不仅使得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容易出现,而且使得社会应

30、对传染病威胁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下降。要促进人口健康,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尚需进一步开展大量工作。第二节环境与社会运行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物理基础。特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着人口发展,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虽然社会学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和生物决定论,但是,特定的环境资源条件与社会运行和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其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更应关注环境资源条件对于社会运行的重要影响。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它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

31、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本书所讲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按照l989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被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重要概念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

32、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根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环境加工改造的程度,由近到远,由小到大,我们可以把“环境”区分为以下四类: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其中,聚落环境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和基地,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矿藏,星际环境将是人类未来的活动场所。如果按照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地球表面的几个圈带,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在这三个圈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 互转化的交错带上,产生了土壤圈和生物圈,这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直接环 境,大约下起岩石圈表层,上至气圈下部对流层顶端,也就是包

33、括地表深度不到11 公里和地表高度不到9公里的区域。相对于地球的体积而言,这些不过是地球表面 薄薄的一层。按照以上对于环境的理解,“环境”实际上包括了“资源”。例如,水资源、土 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虽然今天人们在非常广泛 的意义上使用“资源”的概念,创造出诸如人力资源、关系资源、组织资源、知识 资源、信息资源等名词,但是,从本质上讲,资源仍然是指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 财富,在很多时候也叫自然资源。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把 “资源”解释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将“资源” 看作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

34、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 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环境中的资源(或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在一定意义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例如空气、风力、太阳能等;二是在人类开发使用过程中可能枯竭的资源。但是,考虑到资源自身的再生产,我们又可以将第二种类型的资源区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我再生产以供人类反复开发利用的资源,例如生物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一定意义上存在数量限制,并且无法自我再生产的资源,它们在人类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会逐渐耗尽,例如矿产资源。当然,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对的。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超过其再生的速度和数量

35、,也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要素,包括环境中的资源,其基本功能通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人 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系统自身的良性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森林资源为例,它 既是人类的重要经济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和多种林副产品,又是环境系统的重要元素,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减噪声、保护野生生物 等多种生态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森林的生态价值要远远高于其经济价值。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环境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问,并且提供了人类赖以生 存的基本资源。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本身也是从属于自然环境的,是环境系统中的 组成部分

36、,只是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文化 的不断积累,人类社会系统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REDunlap)曾经试图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 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他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 “居住地”和“废物库”。当环境被当成供应站使用时,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 生自然资源的来源,例如空气、水、森林、化石燃料等人类生活必需品。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当环境作为居住地或栖息地时,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坏。当环

37、境被用为废物库时,它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问,常常相互冲突。例如,在比邻城市的农村地区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不但使这个地区不再适合当作居住地,而且破坏了该地区的土地被用作供应站提供食物的能力。类似地,城市的蔓延扩张减少了可以投入生产的可耕地总数,而将森林作为资源乱砍滥伐则威胁到当地人(土著居民)的生活空间。一般认为,最近一些年里,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

38、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见图21)。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图2一l环境的竞争性功能注:外框表示全球承载能力。资料来源:See REDunlap“From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Ecological Problems,”in CCalhoun and GRitzer(eds),Social Problems,New York:McGraw Hill,1993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但是,该模型因为

39、忽视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制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而受到一些批评。实际上,该模型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形成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有所忽视,需要引起注意。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当今时代的环境与社会关系是长期的历史演变的结果。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在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提出了各种挑战。与此同时,人类在回应环境挑战、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改变着人类自身,并使人类社会的文化与制度越来越复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与环境在双向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协同进化的趋势。自然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形成于50亿年前,直到l 000多万年前才进入

40、哺乳动物发达的时期。人类的祖先大约出现在300万年前,而现代人的形成大约只是1万年前的事情。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的不同类型。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这个时期,人口增长极其缓慢,人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靠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根茎或果实为生。尽管随着火的使用和对生产工具的改善,人类活动的范围在逐步扩大,但是由于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人口规模的非常有限、社会组织的极其简单,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有限的。在人类的环境意识中,存在着对环境的依赖、敬畏和崇拜,自然万物都是人类崇拜的对象。在社会与环境关系方面,突出地表现为社会对环境的依赖,

41、环境因素对于人类的生死存亡、迁徙变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l万多年,直到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农业才失去其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数量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人类先后发明使用了磨制石器、青铜器和铁器,逐渐认识和利用了动植物的成长规律,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发展,同时社会分工逐步发达,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也较采集狩猎时期更为深化。在此背景下,人类社会相对于环境的独立性逐步增强,人类的环境意识中并存着与环境和谐相处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人类对于环境的对象化审美取向有很大发展,人类活动对于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扩

42、大,甚至导致局部地区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和社会解体。在社会与环境关系方面,整体上表现出环境容量与人口增长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社会虽然开始走出对于环境的简单依赖,但是依然维持着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有机联系。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虽然有的学者认为当前的工业时期正在发生转型,走向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后工业时期,即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第四个时期,但是,整体上讲,目前仍然是工业主导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蒸汽机、电和信息技术等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数次科技革命,大大解放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甚至出现了发展主义的意识形态,带来了物质财富和人口的飞速增加、社会分工的空前发达、

43、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空前复杂化。与此同时,工业时期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史无前例的。人类社会不仅从环境中选择性地、大量开发出所谓资源,生产出大量的消费品,而且将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人工合成物、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从而严重扰动着环境系统的自我运行,导致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最终也威胁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人类的环境意识中,明显地突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突出了人类凭借技术进步对于环境的控制和主宰。在社会与环境关系方面,表现出社会系统的快速、过度膨胀和一定意义上的与环境的“脱嵌”,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失衡、对立和冲突日益普遍化、严重化。为了使对环境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理论

44、化,社会学家邓肯(ODDuncan)曾在1961年提出了POET(人口一组织一环境技术)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生态复合体”。在模型中:(1)每个要素是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2)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例如,邓拉普就曾借用该模型提出一种因果关系: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可以说,POET模型在分析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破坏的复杂性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探索,并对环境社会学有着思想积累的作用,虽然它对环境系统对于社会的制约作用给予的关注不够。后来,邓拉普等人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环境因素的中心地位,既

45、着眼于分析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也强调分析社会对环境的影响。他们还将POET模型中的“O”(社会组织因素)进一步细化,区分为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个性因素,以期进一步澄清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和环境之社会影响的具体方面。综合来讲,邓拉普等人认为:可以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种分析直接开启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人类生态学派。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描述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系统的影响的理论模型是IPAT(环境影响一人口一富裕程度一技术)模型。该模型建立在艾里奇和康芒纳(BCommoner)论争的基础上。前者强调人口增长因素对于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后者更加强调

46、技术开发和使用在导致环境破坏方面的突出作用。实际上,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对于环境都有重要影响,而且一个社会的富裕程度也与环境压力密切相关。所以人们总结出IPAT这样一个分析模型。该模型表明:在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或者资源消费增加,制造污染的技术使用增加,都将导致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扩大。此外,它也表明,社会层次上的富裕,或者人们消费物品的总量,也对环境有着影响,换句话说,富裕的生活方式比不富裕的生活方式消费了更多的资源,制造了更多的污染。因此,该模型实际上表明环境破坏是人口数量、生产商品所使用的技术以及人们消费商品总量的一个函数。尽管后来一些学者认为人口、富裕程度、技术的权重不应该等同,

47、它们发生影响的机制也有差异,或者应当对于技术因素加以细分以便找到改革的关键(例如将技术因素由单位GDP的能源消耗,转变为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单位能源消耗的碳排放两个方面),而且实际上该模型对于社会制度的因素也有所忽视,但是该模型在分析社会与环境关系方面还是很有启发性的。三、工业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在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上,二业社会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张。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人类行为导致环境系统紊乱,出现功能失调,产生出种种所谓“环境问题”,可谓触目惊心。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到局部人群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健康,甚至已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工业社会

48、中的环境问题包括大量采掘自然资源、加工和使用自然资源、生产以及使用各种工业产品、处理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改变动植物的基因组成、实施大面积单种类作物种植、破坏原始生态、阻断生物链等所造成的环境(水体、大气、声音等)污染和生态破坏,这类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叫次生环境问题。实际上,还存在着由于环境系统自身变动(例如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环境破坏,一般叫做原生环境问题。在工业社会,原生和次生两种环境问题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常常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导致环境系统自身改变的重要力量,小到垃圾污染,大到全球气候变化,都可以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社会初期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是区域性的。知识窗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由于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很多工业中心都出现严重的煤烟污染。例如,在伦敦市,仅在1880年2月的3周内,煤烟污染就导致了2000入死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中心,如芝加哥、匹兹堡等,也面临严重的煤烟污染。20世纪世所公认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包括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的“多诺拉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四日市哮喘事件”、“水俣病事件”、“骨痛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伴”等,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参见邬沧萍、侯东民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