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阶段验收评估: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0073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阶段验收评估: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阶段验收评估: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阶段验收评估: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阶段验收评估: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阶段验收评估: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阶段验收评估: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阶段验收评估: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阶段验收评估(一)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4贵州五校联考)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1所示,在t1时刻()图1A甲一定在乙前面B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甲、乙的加速度相同D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解析:选D因甲、乙两物体的初位置未知,故无法确定t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置关系,A错误;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甲、乙的加速度不相同,C错误;由题中图像可知,t1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小且方向相同,故B错误,D正确。2(2013苏州调研)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

2、在以8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反应时间约为()A0.5 sB0.7 sC1.5 s D2 s解析:选B设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t,刹车加速度为a,则有:v1tv12/2a56 m,v2tv22/2a24 m,联立解得t0.7 s,选项B正确。3.(2014上海市奉贤区期末)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图2A4 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4 s内物体的速

3、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2.5 s时方向改变D4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 m/s解析:选D4 s内物体在做直线运动,4 s内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B错误;物体的速度在2.5 s时方向改变,4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 m/s,选项C错误D正确。4(2014东台质检)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

4、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s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 m/s解析:选B由xaT2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选项A错误B正确;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v0.2 m/s,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1vaT/20.2 m/s0.30.5 m/s0.05 m/s,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2vaT/20.2 m/s0.30.5 m/s0.35 m/s,选项C、D错误。5(2014长春调研)一质点从t0开始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2t38t1(x和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直向x轴正方向运动

5、B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质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3 m/sD质点在前2 s内的位移为零解析:选D利用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可知A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B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题目所给关系式可知,质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3 m/s,C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6(2014吴江模拟)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

6、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解析:选AC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g,方向向下,A正确,B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正确,D错误。7. (2014武汉市武昌区联考)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3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落地历

7、时t1,A落地前的瞬时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前的瞬时速率为v2,则()图3At1t2 Bt1t2Cv1v212 Dv1v213解析:选BC由题意可知Lat12,L3La(t1t2)2,故t1t2,A错误,B正确;而v1at1,v2a(t1t2),故v1v212,C正确,D错误。8.(2013大纲版全国卷)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2 s,它们运动的v t图像分别如图4直线甲、乙所示。则()图4A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

8、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解析:选BD本题考查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v t图像的理解。由于两球的抛出点未知,则A、C均错;由图像可知4 s时两球上升的高度均为40 m,则距各自出发点的位移相等,则B正确;由于两球的初速度都为30 m/s,则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均为t,则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9.(8分)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 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图5(1)以下是该同学

9、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实验操作:_,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_。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6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2.60 cm,s24.14 cm,s35.69 cm,s47.22 cm,s58.75 cm,s610.29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 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6(2)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_。解析:(1)实

10、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实验结束,应立即关闭电源。由逐差法求解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9.60 m/s2(2)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是因为重锤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过大或者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大。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可以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换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采用频闪照相法。答案:(1)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9.60(2)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换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采用频闪照相法10(14分)(2013兰州一中月考)如图7所示,小球甲从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上高h5 cm的A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

11、乙自C点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C点与斜面底端B处的距离L0.6 m,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追去,甲释放后经过t1 s刚好追上乙,求乙的速度v0(g10 m/s2)。图7解析: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1,运动到B处时的速度为v1,从B处到追上小球乙所用时间为t2,则agsin 305 m/s2由at12得:t10.2 st2tt10.8 s,v1at11 m/s,v0tLv1t2代入数据解得:v00.2 m/s,方向水平向左。答案:0.2 m/s方向水平向左11(14分)(2014贵州六校联考)如图8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示意图,每条停车线到

12、十字路中心O的距离均为20 m。一人骑电动助力车以7 m/s的速度到达停车线(图中A点)时,发现左前方道路一辆轿车正以8 m/s的速度驶来,车头已抵达停车线(图中B),设两车均沿道路中央做直线运动,助力车可视为质点,轿车长4.8 m,宽度可不计。图8(1)请通过计算判断两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是否会发生相撞事故?(2)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解析:(1)轿车车头到达O点的时间为t1x1/v12.5 s轿车通过O点的时间为tx/v10.6 s助力车到达O点的时间为t2x2/v22.86 s因为t1t2t1t,所以会

13、发生相撞事故。(2)阻力车到达O点的时间小于t12.5 s,可避免相撞事故发生,设阻力车的最小加速度为am,则x2v2t1amt12解得am0.8 m/s2。答案:见解析12(16分)(2013新课标全国卷)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解析:设B车的速度大小为v。如图所示,标记R在时刻t通过点K(l,l),此时A、B的位置分别为H、G。由运动学公式,H的纵坐标yA、G的横坐标xB分别为yA2lat2xBvt在开始运动时,R到A和B的距离之比为21,即OEOF21由于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在以后任一时刻R到A和B的距离之比都为21。因此,在时刻t有HKKG21由于FGHIGK,有HGKGxB(xBl)HGKG(yAl)2l由式得xBlyA5l联立式得v答案: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