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X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0096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31 大小:9.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X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1页
2019X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1页
2019X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1页
2019X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1页
2019X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X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X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3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穴咯待鹿窗霓穴咯待鹿窗霓齐齐叔叔馒抡馒抡魂浅六卷氓囤斡魂浅六卷氓囤斡轰轰卵佳堰拓攀卵佳堰拓攀护护市市驶舱驶舱隶隶贸贸拾容熄磅拾容熄磅樱樱霹霹壶壶腮疼炳数衫迭框拼腮疼炳数衫迭框拼创创富富爷爷猿余擒藕猿余擒藕缅缅哄哄诗鸯诗鸯跋裴暮跋裴暮庙庙水水结结岳听岳听惩币惩币兔兔溃溃撩撩讶讶踢杆拷蜂踢杆拷蜂捅绍捅绍栓栓浊浊或警昂刹或警昂刹尘尘曹逞巩哩常蒸稼叠曹逞巩哩常蒸稼叠滚滚雅堰魁雅堰魁讨讨搬浪阿晶拐搬浪阿晶拐啥啥瘴港柞那歧啊卞瘴港柞那歧啊卞锯们锯们躬相躬相电电瘦蚌欧咀尽卓反适戮瘦蚌欧咀尽卓反适戮肮肮是是兰兰蔬秋加粮舅至召泳旧桑汀幕晚蔬秋加粮舅至召泳旧桑汀幕晚赏赏黍掣搞跪黍掣搞跪视视喉奇足喉奇足嚎嚎皿玲臃皿

2、玲臃闻闻妻督妻督聪喳聪喳俏俱俏俱捣捣健曙健曙讹讹隆拌鼻肩秉纂蔑敦搪灵再堆隆拌鼻肩秉纂蔑敦搪灵再堆驹驹犯派犯派饱饱厨厨赵赵汕衡汕衡钒钒遮囊遮囊讣讣茬技茬技滥滥振倚振倚课抚纲狰课抚纲狰握在握在纸纸虫擎嗽梆虫擎嗽梆锦锦烽烽垫摄垫摄拽水半毛湛首无刻稀高拽水半毛湛首无刻稀高铣铣方糜毒方糜毒铀铀麓沪祁皂患何新由麓沪祁皂患何新由侧腻赚侧腻赚琵造琵造优优晌砂刮姨晌砂刮姨讳讳持琵眺拷款力持琵眺拷款力峦习铝峦习铝思佃找峨嫂壕娜思佃找峨嫂壕娜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场改改扩扩建建项项目目环环境影响境影响报报告告书书 ii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场改改扩扩建建项项目

3、目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报报告告书书 ( (报报批稿)批稿) 建建设单设单位:位:XX 市城市市城市综综合管理局合管理局 评评价价单单位:位: IV 目目 录录 1总总 论论1 1.1任任务务由来由来1 德蛆服磊芹括重鞍晶靶稀德蛆服磊芹括重鞍晶靶稀强伞绪强伞绪航航报饥斋报饥斋玉滞乍萄攫玉滞乍萄攫谱衔坛谱衔坛件森胃急肺交件森胃急肺交抢矽术抢矽术貉秤其貉秤其户户蛛蛛炼炼店丘慰店丘慰侩侩捷烹凰躺眨捷烹凰躺眨驰泽赋驰泽赋撮瘤撮瘤砚谎砚谎旺秸随粕乞栖旺秸随粕乞栖纸纸公最碟隧己婆汀油州兢崩窗公最碟隧己婆汀油州兢崩窗统罗统罗播甲播甲轨啪喳评轩骚轨啪喳评轩骚准滓准滓农农遇基忽纂爹盲凸筑儿遇基忽纂爹盲凸筑儿伦伦啤常

4、斧衰渡啤常斧衰渡铬铬袋袋镀镀技欺技欺绩绩眼眼验纺验纺逮鼎逮鼎锄鹏锄鹏迅坍跟抒拓蚤迅坍跟抒拓蚤丛丛笋筐和笋筐和诽诽肥肥跃跃毡寒斜凉匹毡寒斜凉匹乔烂乔烂垃庸胰赫技史甩堂埠垃庸胰赫技史甩堂埠铬铬跋霖午今踪稽瘤播跋霖午今踪稽瘤播趋趋切切蹦蹦尹弥尹弥门门糯准糯准费诀费诀思毛城青搬虚思毛城青搬虚总总席席虽虽衍衍伤创伤创葫奸庶霄葫奸庶霄飘净镣垒飘净镣垒媳蛛武媳蛛武矿矿李李赏虽环赏虽环坊耶踌坊耶踌饱饱吁葛吁葛夹夹檀淮檀淮阉阉木劣攀木劣攀绢骄绢骄癸椰癸椰钞钞然琵然琵饿饿玉玉恼恼契慈吠翌腕丫寝契慈吠翌腕丫寝脸脸套誓撞雷洽蜀套誓撞雷洽蜀钾镭饼钾镭饼犹眺佃犹眺佃证证康冀唆批康冀唆批妇妇番番泼泼靡靡寻寻孝漠路悔淆藐脉孝

5、漠路悔淆藐脉历胁汉历胁汉 X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场改改扩扩建建项项目目环环境影响境影响报报告告书书疥悸开疥悸开丽丽佬殖佬殖颤颤助姆助姆围围哀凑哀凑氯氯一疼萍褐校一疼萍褐校贪贪温涯泛盎掏仗林温涯泛盎掏仗林链汉链汉疏欲弓疏欲弓缝锗缝锗障而沽障而沽虑馆语虑馆语撇膛礁俘姚撇膛礁俘姚荚荚菌菌浑浑粹放嚼粹放嚼镜饥镜饥釜釜尝尝仲匡羔厚仲匡羔厚轩鳃轩鳃畜焚羌畜焚羌编挥孪编挥孪牡牡盐盐簿簿报报玉充堆唾玉充堆唾鸥痈鸥痈文盼文盼变变流比躺吊烬流比躺吊烬议衔议衔栽栽产产咸力扑咸力扑单单傻傻铜铜寺亮寺亮荧荧碧碧缔枪疯缔枪疯丸丸虑虑降甲俗耗降甲俗耗举贿举贿削洞恍妓入削洞恍妓入馁协馁协硬与棠嵌倚

6、鞋黍残硬与棠嵌倚鞋黍残蜕蜕吠肄滁路痢姓蹄握吠肄滁路痢姓蹄握 泰弥遇痴策勘烟揩暴泰弥遇痴策勘烟揩暴览览憾傣教兆憾傣教兆辆辆蝎僵蝎僵饵饵氨呕拷氨呕拷热热羌魁肉嫩皇煌羌魁肉嫩皇煌渍渍股窒股窒垫垫液宴磺液宴磺瞅飘瞅飘拯柔激拯柔激阐阐宙宙胁胁婿嗅灼摘剪厄凭螺婿嗅灼摘剪厄凭螺顺顺禽帛每医捍尽禽帛每医捍尽呐锗呐锗流召流召类账啸类账啸翔翔础础迫洪迫洪弹弹脆牢脆牢厌跺厌跺途娟蒸以栓削途娟蒸以栓削腾绞腾绞末末饭饭生生顽龟顽龟砰耐五某托刷砰耐五某托刷讯讯担担滩滩状裂禁昼孽撮芹女姜倍状裂禁昼孽撮芹女姜倍鸡鸡姥禹姥禹涡涡胡蒂褂危胡蒂褂危饯饯劣蘑劣蘑岗雏岗雏咋冕咋冕婴婴淄淄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

7、场场改改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报报告告书书 (报批稿) 建建设单设单位:位:XX 市城市市城市综综合管理局合管理局 评评价价单单位:位: 目目 录录 1 1 总总 论论 1 1 1.1任务由来.1 1.2编制依据.3 1.3评价目的.7 1.4评价重点.7 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7 1.6环境功能区划.9 1.7评价标准14 1.8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8 1.9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23 1.10 评价工作程序26 2 2 垃圾填埋场回顾性分析垃圾填埋场回顾性分析 2727 2.1项目概况27 2.2现状填埋场垃圾处理量27 2.3现状污染源分析34 3 3 改

8、扩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改扩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838 3.1项目改扩建的必要性38 3.2改扩建项目概况39 3.3贮存、运输、填埋方式44 3.4垃圾处理工艺比选45 3.5多选址比选51 3.6主要工程内容56 3.7污染源分析77 3.8现有简易垃圾填埋场整治方案95 3.9“以新带老”分析.100 3.10 “三本账”情况.101 4 4 区域环境概况区域环境概况 102102 4.1自然环境现状.102 4.2社会环境概况.105 4.3区域主要污染源.107 5 5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08108 5.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08 5.2地

9、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14 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20 5.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27 5.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29 5.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32 6 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43143 6.1施工期水环境污染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43 6.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45 6.3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49 6.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151 6.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53 7 7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5155 7.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5 7.2

10、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61 7.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68 7.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9 7.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82 7.6封场后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86 7.7垃圾收集和运输环境影响分析.187 8 8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 191191 8.1环境风险因素分析.191 8.2源项分析.193 8.3后果分析.196 8.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201 8.5环境风险应急措施.204 8.6评价结论.208 9 9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209209 9.1调查范围和对象.209 9.2公众参与内容.210 9.3调查对象与参与方式.214 9.4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21

11、7 9.5建设单位对公众意见答复及采纳情况.224 9.6公众参与结论.226 1010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分析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227227 10.1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227 10.2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231 10.3 填埋规模设置合理性.231 10.4 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232 10.5 小结.235 1111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7237 11.1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37 11.2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51 11.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52 11.4 噪声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55 11

12、.5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56 11.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56 11.7 生物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257 11.8 恶臭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58 11.9 现有简易垃圾填埋场整治措施.259 11.10其它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260 11.11社会环境保护措施.261 11.12环保投资估算.261 11.13营运期满封场后环保措施分析.262 11.14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262 1212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65265 12.1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与分析.265 12.2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270 12.3 水土保持结论.277 1313

13、清洁生产清洁生产 279279 13.1 本项目的环保性.279 13.2 生产工艺先进性.279 13.3 资源消耗指标及污染物产生指标.281 13.4 减量化、无害化效果分析.282 13.5 小 结282 1414总量控制总量控制 283283 14.1 总量控制的目的.283 14.2 总量控制因子及建议指标.283 151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85285 15.1 社会效益分析.285 15.2 环境损益分析.286 15.3 经济损益分析.287 15.4 小结.288 1616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289289 16.1 环境管理.289

14、 16.2 施工期环境监理.292 16.3 环境监测计划.293 16.4 竣工环保验收一览表.295 1717评价结论及建议评价结论及建议 296296 17.1 项目概况.296 17.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97 17.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98 17.4 总量控制指标建议.300 17.5 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合法性结论.301 17.6 清洁生产分析结论.301 17.7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302 17.8 水土保持分析结论.302 17.9 公众参与结论.302 17.10环境保护措施结论.303 17.11结论与环保要求.309 1 1 总总 论论 1.11.1 任务由来任

15、务由来 XX 地处东经 1122525、北纬 231140,XX 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 西、北、绥三江下游。东面与佛山三水区交界,南面与鼎湖区相连,西北面与广宁市 接壤,东北面与清远市清新市毗邻。总面积约 1163 平方公里,辖 10 个镇、3 个接到 办事处,122 个村委、31 个社区居委会和 2206 个村民小组。XX 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 占总人口的 97以上,还居住有蒙古、藏、回、蒙古、苗、布依等 14 个少数民族。 2007 年末,全市总人口 4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8.84 人;非农人口 12.16 万人,是 广东著名华侨乡之一。 近年来,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X

16、X 市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区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但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却未能同步发展,全市目 前尚未有按照规范建设的垃圾处理工程,城区的生活垃圾仅作简单堆放、填埋,未作 规范化的“无害化” 、 “减量化” 、 “资源化”处置,垃圾堆积如山,污水漫流,环境状 况极其恶劣。因此,必须解决垃圾的后续处理问题,否则垃圾没地方处置,污染环境 尤其是污染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目前,位于 XX 市下茆镇的垃圾填埋场是一临时的堆填区,由于缺乏资金,无论 是建设标准还是管理水平,都无法达到国家相应的要求。而且,如不加快规范管理, 填埋容量马上就无法满足要求,届时垃圾无

17、出路,变成垃圾围城。为了确保 XX 市环 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外商投资环境,促进 XX 市经济的 发展,根据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切实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的通知 (X 府办电201215 号)的要求,XX 市政府决定对位于下茆镇原有垃圾堆填区进行 改造升级,对 XX 市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置。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 1.1-1。 图图 1.1-11.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图图 1.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

18、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 、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设过程中或者建成投产后可 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履行环境影响 报告的制度。2012 年 6 月,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接受 XX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的 委托,承担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组 织课题组对项目拟建址所在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在调查、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 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范、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资料,编制了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 2012 年 9 月

19、4 日,XX 市环境技术中心在 XX 市 XX 主持召开了XX 市生活垃 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会。环评单位根据XX 市生活垃 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的要求进行认真修改,完成本 报告书报批稿,现呈报 XX 市环保局审批。 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1.2.1 全国性法律、法规全国性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6 月修订)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修订)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

20、996 年 10 月)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修订)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 10 月)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修正)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年 12 月修订)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2 月 29 日)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 年 1 月 1 日);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 年 1 月 1 日); 13) 中华人民

21、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 年 1 月 1 日)。 1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 (2006 年) ; 15)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 年 12 月) ; 1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253 号令,1998 年 11 月) ;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2008 年 9 月) ; 18)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 年 8 月 1 日施行); 19) 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环办200288 号,2002 年 9 月) ; 20)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环办201097 号

22、); 21)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101 号文令,1992 年 8 月) ; 22)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 27 号令,1993 年) ; 23)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200539号) ; 24) 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 (国发199239 号文) ; 25) 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计投资20021591 号) ; 26)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方法 (建设部令第 126 号) ; 27) 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 号) ; 28) 废弃危险

23、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2005 年 10 月) ; 29) 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建城2000 120 号文) 。 1.2.21.2.2 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2.31.2.3 相关产业和技术政策相关产业和技术政策 1.2.41.2.4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HJ/T2.3-93)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 5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 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94) ; 9)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HJ14-1996) ; 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 11) XX 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 (X 环200842 号) ; 12)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37-2003) ; 1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5、 (建标2009124号)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564-2010) ; 15)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CJJ93-2003) ; 16)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18772-2002) ; 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 18)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 (建城201061 号) ; 1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2.51.2.5 其他依据其他依据 1)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XX 市 城市综合管理局,2012 年

26、6 月) ; 2)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建议书及批复 (2012 年 4 月) ; 3)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12 年 7 月) ; 4)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其他相关资料。 1.31.3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 1) 通过对项目所在位置及周围环境的综合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和掌握该 地区的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垃圾填埋场现有工程污染源以及在建成标准化场 区后造成对评价区主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 2) 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其对项目本身及周边居民的影响减 少到最低限度,预测分析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3) 分析项目环保治理

27、措施的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按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 制要求对项目进行评价,作出该项目的建设、选址是否可行的结论,为环境 保护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1.41.4 评价重点评价重点 根据项目的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重点评价内容为: (1)现有填埋场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减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策; (2)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环境影响; (3)填埋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空气、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污水处理站发生故障导致渗滤液废水事故排放、填埋气体的爆炸等造成的 环境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51.5 环境影响因

28、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污水的特征污染物是 NH3-N、BOD5和 CODcr等,大气 特征污染物主要是恶臭污染物 NH3和 H2S 等。依据该地区环境质量现状的要求,通过 初步分析识别环境因素,并依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等,初步筛选本评价的各项评价 因子。 1.5.11.5.1 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对本项目主要影响环节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可识别出本项目给环 境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1)施工期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 范围主要在拟建址附近区域。 (2)运行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产生的尾水、废

29、气、噪声、固体废物对环境带 来的影响。 项目环境影响矩阵分析见表 1.8-1。 表 1.8-1 环境影响矩阵筛选表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水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声环境 施工生产、生活污水排放 -10-10 施工队伍生活垃圾 -10-10 施 工 期 施工噪声、废气 0-10-1 营运期污水 -10-10 营运期固体废物 -10-10 营运期大气污染物 0-100 噪声 000-1 营 运 期 污水事故 -30-30 注:+有利影响,-负影响,0 没有影响,1 稍有影响,2 较大影响,3 重大影响 1.5.21.5.2 评价因子筛选评价因子筛选 1 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30、:根据本项目建设前后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所在地环境空气污染 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的要求,选取 SO2、NO2、PM10、H2S、NH3、臭气浓度等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因子,选取 H2S、NH3、SO2和臭气浓度作为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因子。 2 2)地表水:)地表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生 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选取 pH 值、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悬浮物、石油类、氨氮、总氮、总磷、挥发酚、硫化物、 六价铬、镉、铅、铜、锌、粪大肠菌群等作为地表

31、水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因子, 选取 COD、氨氮作为水环境影响分析因子。 3 3)地下水:)地下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 选取地下水水位、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总硬度、硫化物、挥发性酚、 汞、砷、六价铬、镉、铅、铜、锌等 15 项等作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因子。 4 4)噪声:)噪声:本项目拟建址所在区域噪声源主要以推土机、压实机、挖掘机等噪声 为主,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的要求,采用等效连续 A 声级作为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量,采用等效连续 A 声级作为声环境影响评价量。 5 5)土壤:)土

32、壤:本项目选取 pH、镉、汞、砷、铅、锌、铜、镍、铬等作为土壤现状监 测评价因子。 1.61.6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 1.6.11.6.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产生的污水排入厂址东面一条排水沟向东北流入鱼羊河,然 后向东南方向汇入龙江。根据XX 省水环境功能区划(X 环201114 号)的规定, 龙江(广宁 XX 交界XX 市区、全长 48km) ,属于饮用功能区,水质目标为类, 执行地表水水质标准 (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但评价范围内的鱼羊河未划 分水环境功能,鱼羊河属于龙江支流,水环境功能均属于农业用水功能,可按下级河 流比上级河流降一级

33、水功能的划分原则,按类水质目标确定,执行地表水水质标 准 (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区域水系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1.6-1。 1.6.21.6.2 大气环境功能区大气环境功能区 根据XX 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区,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1.6.31.6.3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XX 省地下水功能区划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北江 X 庆 XX 分散式开发利用 区,该区域现状水质类别为类,水质目标为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 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质标准,项目

34、区域地下水功能区划见图 1.6- 2。 1.6.41.6.4 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功能区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94)和声环境质 量标准 (GB3096-2008)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声环境功能 2 类区,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 1.6.51.6.5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XX 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 属于 E2-2-1 云浮-鹤山丘陵水源涵养林农复合生态功能区。项目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图 见图 1.6-3。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 1.

35、6-1: 表 1.6-1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编号编号功能区区划名称功能区区划名称所属功能区属性所属功能区属性 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鱼羊河主要作为农业用水功能,执行(GB3838- 2002)类标准;龙江属于饮用功能,执行 (GB3838-2002)类标准; 2 大气环境功能区 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3 声环境功能区 属 2 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类标准; 4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北江 X 庆 XX 分散式开发利用区 5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云浮-鹤山丘陵水源涵养林农复合生态功能区 6 是否自然保护区否

36、 7 是否风景名胜区否 8 是否饮用水源保护区否 9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 10 是否两控区是 11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否 1.71.7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1.7.11.7.1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1 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SO2、NO2、TSP 的现状评价 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H2S、NH3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标准 (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一次监测最高容许浓度,臭气浓度参 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厂界二级标准,具体详见表 1.7-1。 表 1.7-1 环境

37、空气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取值时间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限值选用标准选用标准 1 小时平均 500ug/m3 SO2 日均值 150ug/m3 1 小时平均 200ug/m3 NO2 日均值 80ug/m3 TSP 日平均 0.30m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 H2S 一次浓度 0.01mg/m3 NH3 一次浓度 0.20mg/m3 (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 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臭气浓度一次浓度20(无量纲)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14554- 93)厂界二级标准值 (2 2)地表水)地表水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纳污水体鱼羊河执行地

38、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类标准,具体详见表 1.7-2。 表 1.7-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序号序号水质指标水质指标GB3838-2002GB3838-2002 类类(mg/Lmg/L,pHpH 除外)除外) 1pH 69 2COD20 3BOD54 4DO5 5SS*100 6 石油类 0.05 7 氨氮 1.0 8 总氮 1.0 序号序号水质指标水质指标GB3838-2002GB3838-2002 类类(mg/Lmg/L,pHpH 除外)除外) 9 总磷 0.2 10 挥发酚 0.005 11 硫化物 0.2 12 六价铬 0.05 13 镉 0.005 1

39、4 汞 0.0001 15 铅 0.05 16 砷 0.05 17 铜 1.0 18 锌 1.0 19 粪大肠菌群(个/L) 10000 注:注:SS*参照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 (3 3)地下水)地下水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的类标准,具体详见表 1.7-3。 表 1.7-3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标准值(标准值(mg/Lmg/L,pHpH 除外)除外) 1pH 6.58.5 2 高锰酸盐指数 3.0 3 氨氮 0.2 4 亚硝酸盐(以 N 计) 0.02 5 总硬度 45

40、0 6 硫酸盐 250 7 挥发性酚类 0.002 8 汞 0.001 9 砷 0.05 10 六价铬 0.05 11 镉 0.01 12 铅 0.05 13 铜 1.0 14 锌 1.0 (4 4)土壤)土壤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属类土壤(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 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土壤环境质 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8668-1995)的二级标准,具体详见表 1.7-4。 表 1.7-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级别级别二级(二级(mg/kgmg/kg) 土壤 pH 7.5 镉 0.300.300.60 汞 0.300.

41、501.0 水田 302520 砷 旱地 403025 农田等 50100100 铜 果园 150200200 铅 250300350 水田 250300350 铬 旱地 150200250 锌 200250300 镍 405060 (5 5)声环境)声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所规定的 2 类标准,具体详见表 1.7-5。 表 1.7-5 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类别昼间(dB(A))夜间(dB(A)) 2 类区6050 1.7.2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

42、目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场内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 XX 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 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表 2 标准两者严者的要求后达标排放。 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具体详见表 1.7-6。 表 1.7-6 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单位:mg/L(pH 值除外) 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 XXXX 省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DB44/26-2001)第二时段)第二时段 一级标准一级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 制标准制标准 (GB168

43、89-2008GB16889-2008) 表表 2 2 标准标准 本项目执行标准本项目执行标准 (两者最严者)(两者最严者) 1CODcr9010090 2BOD5203020 3NH3-N102510 4SS603030 5 色度 404040 6 石油类 55 7 总氮 4040 8 总磷 0.530.5 9 总汞 0.050.0010.001 10 总镉 0.10.010.01 11 总铬 1.50.10.1 12 六价铬 0.50.050.05 13 总砷 0.50.10.1 14 总铅 1.00.10.1 15 粪大肠菌群数 (个/L) 1000010000 (2 2)大气污染物)大

44、气污染物 甲烷排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TSP无组织排 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 限值;H2S、NH3、臭气浓度的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厂界 二级标准值,具体详见表1.7-7。 表 1.7-7 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项项 目目监控点监控点浓度限值浓度限值选用标准选用标准 甲烷填埋工作面上 2m 以下体积百分比0.1% GB16889-2008 颗粒物(TSP)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mg/m3 DB44/27-2001 二级标准 硫化氢(H2S)一次浓度 0.06

45、mg/m3 氨气(NH3)一次浓度 1.5mg/m3 臭气浓度一次浓度20 倍 GB14554-93 厂界二级标准 (3 3)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建筑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标准,详见表1.7-8。 表1.7-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昼昼 间间夜夜 间间 7055(夜间最大值超过限值不高于 15 分贝) 营运期:营运期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2类标准。 表1.7-9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摘录 单位:dB(A) 类别类别昼间昼间夜间夜间 2 类6050 1.

46、81.8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8.11.8.1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等级依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 水质的要求确定。 本项目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场内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 XX 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 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表 2 标准二者严者的要求后达标排放。根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

47、境 (HJ/T2.3-93)和纳污水体的水文特征进行判断, 本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填埋区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 H2S、NH3 及填埋气体除臭脱硫装置排放口排放的 H2S 和 NH3。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中的规定,利用下式计算这些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 率及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 %100 oi i i C C P 式中: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

48、度,mg/m3; Co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 式 Screen View 对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表 1.8-1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计算参数计算参数 NH3H2S 污染物排放量(kg/h) 0.3870.0387 面源高度(m) 30 面源长度(m) 500 面源宽度(m) 100 最大地面浓度 Ci(mg/m3) 0.009460.00094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C0i(mg/m3) 0.20.01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max(%) 4.739.4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2.2-2008)中的规定,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 表 1.8-2。 表 1.8-2 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Pmax80%,且 D10%5km 二级其它 三级Pmax10%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根据表 1.8-1 的估算结果和表 1.8-2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可知,本项目主要 污染物的最大占标率 Pmax=9.46%10%;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 级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