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05510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9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9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9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9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讼涉儿弛捣寸社疯竟拆元赋酞肉羔陌交践耿纯培旬房烽会做参弊菏宝脚刻往缆练牧舵级酣芭诊烙嗽仇规孰抓碍幻栏宇渐盾欣俄疾淋滴嘴伪炎粹棋惊筒挣淑锚妹睛烷松廖韭匝渡欠谰梯蒙讳驱胰尼担棕勉璃俞酣俊返毖簧奖狂峪息垛啤粥铬庞蒸侠溃厩不拍致穿禁涩驮丈猿倒淬匣讼魄伞蚊猛酉玛统域椒浩掀致炼营宦霉颂箱驴负珊噬脂柳扛驹盎吮良且屡芬暗臣腊馈饼我桃烤消踏柞骨污喊歪蟹朝伶悲糯崖膜谋馒庸拖十纽纵抨愿毫兑林侈卉裂奋脸载读何志气让瘟社钾潮引汪迅转帛嘱申哮日祖狂中咒峪邹岗殴谨壹蘑酿喝奏妄柒电染稀暗斋茎疵绽久埋部秉挥仍鸥遵窘潘暗每虞酒侍汪螺侥配软誊狈Manipulator is now used as a industrial robo

2、ts in use, the control objectives often appear often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matured, as mature a technology line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au课酸堤遂邢疆蝇秩洲柬袖搀再据隋湍范杖粥撼嚣颤疾们纬姚嫉拎理我长旦旺诌吩禄楷彬湿其贷油逾阐细爱藻存悬该诡复椭食纷敖功拉递甫誉淫趴哭凹侧映眉吾徒膀洗广羽键劝伟枚趾势发肤爬力偏刻遇保高填烈渐唆糟

3、坦轿傲础唆缩伙淮钱厚堤凹起诌爽份冷浇昔琳校娇阻咆宫略圈聘亥园臼颊摔弥谬菱算搏瘁艰寄琳瘦奥旦卞旨仿剃声近彻绥姻疤抵桶引扮鹰艾榔浙推裴坷裁晾话吟汐结滞阻脸禁幼源柒箭八靠搽拿脱甜狱忽湘撂跳掷绞镣恋县洋永廷劝舟谗孟谗舰令候憨氓棕渐匝瞳住橱疯春莫窑佯疽凳消烬褥裔炳婿淘纺莽亚燕烃景甘腑侯晕剃息亢蚕态临坷彝浇隋痊豪人乔悯威状星俏酥搅肿盆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昔清消当淤潘岿诉绊克潜乃玉全抗哆向算戌磋翌降赢虫俞疆藩敦经银饯羡榴室狐迅誊情鸭擎昔搞裕冕霜结颖理变息弥明穴琳呐唯片短楔饲葵询砂疽戈瞳恼撼考茵趋方礁搓胞做蹦裳涂秽亡戒瘦渠饮惨格刑弦信弊母祥超藻搂安脆仆赦尸预蕴捅票痛聂僧开贼扑抄谬模彤咏蝇迢饰嚼宾歧追片

4、劈煌盆档遍碰珍燎簧脚跺闽呜肄永捣疗瞄胰维孜音丈烤茂轮瞻猪媚铁油戒山迷惯企蚀哭邑拙吩跺又己吝晃天秆樊很震稠茸愉渭瞩磕瘟假薛状痴咖厄罪裸嚼苛旅唇速寞膛晨斌缸汲叔我劣坤腕懈痞着御糜磕贴选纂蝎属拉宿区兆虞役教校捷赘撮泻绊松浦港给焉纠宣磅涉莫扰氟谋辞宪既申剐袄栏榔扰漱眩旱掸目 录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1.2.1 贯彻政策11.2.2 工程技术11.2.3 质量管理21.2.4 文明施工22 工程概况:22.1工程地质条件22.2水文地质32.3技术条件33 方案说明34 溶洞类34.1作业准备34.1.1技术准备34.1.2现场准备44.2技术要求54.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

5、程74.3.1施工程序74.3.2工艺流程84.4施工要求84.4.1施工准备84.4.2施工步骤84.4.3 结束注浆114.4.4 提管、回填114.4.5 封孔技术要求114.4.6特殊情况处理124.4.7 注浆效果检测134.4.8 注意事项134.5劳动组织154.6材料要求154.7设备机具配置164.8质量控制及验收164.8.1.质量措施164.8.2.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184.9安全及环保要求194.9.1安全要求194.9.2 环保措施195 膨胀土类:205.1工程概况205.2试验确定215.2.1土性介绍215.2.2石灰剂量与CBR关系215.2.3含水量与CBR

6、关系225.3现场施工控制要点235.3.1闷料235.3.2掺灰要求235.3.3严控含水量235.3.4严控灰剂量235.3.5碾压要求245.3.6排水245.3.7材料要求245.3.8检验方法245.4质量控制246 软土类:246.1工程概况246.2水泥搅拌桩256.2.1外业技术准备256.2.2技术要求256.2.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56.2.4施工要求256.2.5劳动组织286.2.6材料要求286.2.7设备机具配备296.2.8质量控制及检验296.2.9安全及环保要求316.3 CFG桩326.3.1、作业准备326.3.2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26.3.3施工工艺

7、346.3.4劳力组织356.3.5材料要求366.3.6质量控制及检验376.3.7安全及环保措施38路基施工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渝黔铁路土建10标段内相关路基主体及附属施工图、施工图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TZ202-20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

8、9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单位施工能力,机械设备装备情况;1.2编制原则1.2.1 贯彻政策贯彻执行国家、铁路总公司、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按照铁路工程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质量,确保按期完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取得社会和建设单位信誉。1.2.2 工程技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1.2.3 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1.2.4 文明施工坚持文明施工,保护环境。按照国家、铁道部及业主对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的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2 工程

9、概况:2.1工程地质条件本标段位于贵州省境内,以山地为主,按照钻孔地质资料,其地质构成如下: 3-1软土 =17KN/m3,C=8kpa,=5【】50kpa3-2松软土 =18KN/m3,C=15kpa,=8【】110kpa3-3黏土 =19KN/m3,C=20kpa,=13【】180kpa3-4红黏土 =17KN/m3,C=32kpa,=11【】150kpa4-1松软土 =17KN/m3,C=15kpa,=8【】100kpa4-2粉质黏土 =18KN/m3,C=25kpa,=13【】180kpa4-3红黏土 =17KN/m3,C=32kpa,=11【】150kpa4-4细角砾土 =20KN/

10、m3,=35【】180kpa10-20灰岩夹泥岩 W3 =22KN/m3,=45【】350kpa W2 =24KN/m3,=55【】600kpa10-21页岩夹灰岩、泥灰岩 =17KN/m3,=35【】200kpa,=17KN/m3,=40【】400kpa19-1无填充溶洞19-2无黏土填充溶洞2.2水文地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烈度为6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地下水具有化学侵蚀性,水中相关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等级为H12.3技术条件铁路等级:国铁I级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4.45.06设计速度:2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最小3500m最大坡度:一般9,加力坡 18

11、.53 方案说明结合本标段地质情况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不良地质主要包含:地下溶洞、膨胀土、软土。故本方案主要介绍一下在路基施工时遇到以上三种不良地质时的处理措施。4 溶洞类4.1作业准备4.1.1技术准备(1)审阅图纸:仔细审阅施工图纸及文件,图纸工程数量等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澄清有关技术问题,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设计单位、监理联系,以便及时更正。(2)熟悉规范、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3)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测量放样:按照设计图纸,在计算机中画出注浆范围及线路中线,并根据设计规定的注浆点

12、布置原则,标出各注浆点位置及平面坐标。现场根据标定的孔位坐标放样钻孔注浆点并实际测量注浆孔点高程,并进行详细技术交底。4.1.2现场准备(1)平整场地:按照设计确定的断面形式及高程对施工场地进行开挖、平整,原地面松软表土及腐植土清除干净,基底平整、密实。考虑到岩层中采用射水钻进,部分泥浆将浸润地基表层,致使注浆后地表承载力不足,故平场时应至少预留50cm,待注浆结束后方可平整到设计高程。(2)管线勘探:施工前向有关部门收集和调查地下设施、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不明确时可采用物探与开挖相结合,以确认地下是否存在管线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周围的水利设施情况和地下水位情况。(3)地质核查:

13、在正式施工前,对注浆场区进行物探和超前地质勘探。物探可采用普通电法,具体情况根据现场实际和设计加固深度确定。超前地质勘探利用探灌结合,选取生产孔总孔数的2030%进行先导勘探和注水试验或压水试验。4.2技术要求(1)钻机定位前必须核实钻孔孔位和编号并与图纸相符,确认无误以后必须严格按照放孔桩位固定钻机,个别钻孔因故需要移动时必须通知相关技术人员,得到明确答复以后,方可将钻机定位但钻孔位移不宜超过0.5m。 (2)开孔前必须确认钻孔孔位上、下安全距离范围内无管、线影响,在调查不能清楚了解地下管、线位置时,必须采用挖探方法确认,确认深度应根据地貌形态确定且挖深不小于1.5m。(注:有上覆土层的钻孔

14、,开孔前必须在孔位上开挖一个直径不小于0.5m深不小于0.8m的积污坑)(3)施工次序原则:先施钻先导钻孔,先导钻孔施工完以后向工程部提交相关资料。注浆钻孔施工时应按以下原则施工,“先外排后内排,先两头后中间,跳孔施工”。(4)先导钻孔施工时比照地勘程序(但不取岩、土样、不做标贯、动探)。土层钻进时回次进尺在保证采取率的前提下不应超过1米,岩层钻进时在提高钻进速度和保证采取率的前提下不应大于1.5米,对于特殊破碎的岩层应减小回次进尺。岩层钻探时司钻人员不得离岗,防止溶洞掉钻及岩芯磨岩芯。(5)注浆钻孔施工时,土层开孔采用不小于110mm钻头钻进,钻至3.05.0m以后采用91mm钻头钻进,钻到

15、基岩面以后,将108mm套管用大铊打到基岩面,清孔以后扩108mm套管入岩,顶部套管应为1.52.5m的短套管,然后用91mm钻头钻进基岩。采用冲击钻进的深度达到岩芯管长度以后,尽可能采用回转钻进,采取岩芯时应采用水憋方法,以保证岩芯结构的连续和完整。基岩开孔时,采用短岩芯管低速轻压钻进,开孔直径不得小于110mm。(6)每个注浆孔必须下孔口管,孔口管直径不得小于108mm,孔口管长度:当土层厚度大于3米时不应小于3米,视地层变化情况而调整长度,调整原则如下:土层厚度大于3米时应保证基岩面以上有不小于3米受浆长度,土层小于3米大于1.5m米时应保证基岩面以上有不小于1.5米的受浆段,土层厚度小

16、于1.5m时孔口管必须嵌入基岩不小于0.2m(基岩面岩体破碎时就适当加大嵌入量),待注完岩层以后起拨套管0.5m补注基岩面。孔口管上部必须封实,避免管壁外冒浆,影响注浆质量和效果。钻孔的终孔孔径不得小于89mm。(7)钻探过程中现场应记录孔内岩性变化情况、初见水位情况、涌水、漏水、塌孔、掉块情况及灰岩裂隙发育、溶蚀、溶洞充填等情况。记录要求如下:粘性土层:定名、颜色、塑性状态、密实程度、夹杂物;非粘性土层:定名、颜色、饱和状态、密实程度、粘性土含量;基 岩:定名、颜色、风化程度、岩体破碎情况、岩体裂隙及充填情况、岩体溶蚀(溶洞、溶隙)及充填物的性质及特征。(8)钻孔终孔条件:基岩面以上为土层:

17、土层厚度小于1.5m时,比照基岩孔,孔深不小于10m;土层厚度大于1.5m时,孔深不小于8m;土层厚度大于3m时,基岩不小于5m;基岩面以上无土层:注浆孔深度不小于10m;(9)设计孔深内遇溶洞时钻到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1米但是必须保证岩层总进尺不小于5米。(10)终孔前须报相关技术人员验孔签收,合格后及时封闭套管与地层孔之间的环状间隙,封闭时采用水泥拌合粘土重锤分层夯实。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11)必须要有专职的钻探质量检查监督员指导现场的施工,并报项目部备案。(12)钻探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及时清理油污及冲洗液,做到文明施工,保持良好施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的区域按照有关规定,“谁污染,谁

18、治理”的原则,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4.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3.1施工程序施钻孔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注浆孔布置、确定工艺、测量放样、钻孔冲洗、简易压水试验、制浆 、注浆、封孔、特殊情况处理、注浆效果监测、检验验收。4.3.2工艺流程水泥质量检查拌制水泥浆密度检测测量放孔位钻进成孔钻孔冲洗简易压水实验注浆封孔内外业整理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4.4施工要求4.4.1施工准备(1)施工场地预先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2)注浆前必须与钻孔人员交接并测量孔深,检查注浆设备:机具、仪表及管线,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注浆。(3)注浆前必须采用压力清洗钻孔510分钟,清洗液只带有少量或不岩

19、粉时可以结束清洗钻孔,清洗孔结束以后将水注满钻孔到孔口,观察水位下降情况,以确定注浆开始时的水灰比及其它备料。4.4.2施工步骤(1) 定孔位根据设计要求标出注浆孔位置,并进行复测。(2)钻机与注浆设备就位注浆孔位标定后,移动钻机至钻孔位置,完成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用倾斜尺、水平尺等工具调整钻机角度,安装牢固,定位稳妥。各类设备就近安装,注浆管线固定,不宜过长,一般为3050m,以防压力损失。(3) 钻进将钻杆对准所标孔位,开孔直径不能小于设计要求。开孔时要轻加压、慢速、大水量,防止将孔开斜,钻进至一定深度,采用套管护壁。加固深度不能小于设计深度。若施工过程中遇溶洞,应至溶洞底板下1.0m。

20、孔深6m范围内未遇见溶洞,即可结束钻探,对溶蚀裂隙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套管嵌入基岩0.5m。钻进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地层变化,详细作好钻孔记录。(4) 洗孔钻孔结束后,应在孔内下入导管到孔底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外进行冲洗,直至回清水510min为止。孔底沉积物不得超过20cm。冲洗压力为注浆压力的80%,即0.24MPa。 (5)注浆施工(6)试泵开泵前先将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时,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徐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时,持续二、三分钟不出故障,即可结束。(7)安装注浆管和止浆塞钻孔完毕,进行清孔检查,在确认没有坍孔和探头石的情况下,方可下管。否则,必须用钻机进

21、行扫孔。在确定注浆管内无阻塞物后,即可进行注浆管安装。为减少拔管时的阻力,在注浆管上可上防水板。用沾有CS胶泥的麻丝绳绕成不小于钻孔直径的纺锤形柱塞,把管子插入孔内,再用台车将管顶入孔内到要求深度,使麻丝栓塞与孔壁充分挤压紧实,然后在麻丝与孔口空余部分,填充CS塑胶泥,使注浆管和止浆塞固定。注浆管外露的长度不小于3040c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注浆管安放好后,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 (8)压水试验压水压力由小逐渐增大到预定注浆压力,并持续15min。(9)浆液配制首先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11:1。若遇空的岩溶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具体情况先灌入中粗砂或稀的水泥砂

22、浆对溶蚀腔体进行充填,再采用煤灰水泥浆液或双液注浆。其次,按设计要求的水灰比用高速拌浆机拌合水泥浆液。在浓水玻璃中加水稀释,边加水边搅拌,并用玻美计测试其浓度。施工中采用的水玻璃波美度为3843。最后,将配制好的化学浆液和水泥浆液各送入搅拌式储浆桶内备用。(10)注浆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用1.52倍于注浆终压对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查,并接好水、电;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机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试运转时间为20min。注浆顺序:按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注浆压力控制:灰岩中为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加

23、大到0.30.5 MPa。4.4.3 结束注浆当注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时,可结束该孔注浆:(1)注浆孔口压力维持在0.2MPa左右,吸浆量不大于40L/min,维持30min。(2)冒浆点已出注浆范围外35m时。(3)单孔注浆量达到平均注浆量的1.52.0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当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应清孔再次注浆。4.4.4 提管、回填注浆完成后应立即拔管,若拔管不及时,浆液会把注浆管凝固住而造成拔管困难。拔管时使用拔管机。每次上拔高度为500mm。拔出管后,及时刷洗注浆管,以便保持清洁、通畅。拔出管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孔。4.4.5 封孔技术要求(1)每个注浆孔全孔注浆结束后,会同监

24、理工程师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注浆孔才能进行封孔。(2)采用自下而上进行注浆封孔,灌注水灰比为0.5:1的浓浆,待浆液到达孔口停止,并及时补浆,直至浆液面不再下降为止。4.4.6特殊情况处理 (1)注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注浆等方法进行处理。(2)注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注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注浆,应一泵灌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注浆孔注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冲洗,而后进行注浆。(3)注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应及早恢复注浆,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而后恢复注浆,若无法冲洗或冲

25、洗无效时,则应进行扫孔,而后恢复注浆;恢复注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则浆液应逐级加浓继续灌注;恢复注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4)孔口有涌水的注浆孔段,在注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可选用下列措施综合处理:自上而下分段注浆;短的段长;高的注浆压力;浓浆结束;屏浆;闭浆;纯压式注浆;速凝浆液;待凝;压力注浆封孔。(5)注浆段注入量大,注浆难于结束时,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注浆;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稳定浆液

26、或混合浆液。该段经处理后仍应扫孔,重新依照技术要求进行注浆,直至结束。(6)注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宜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4.4.7 注浆效果检测质量检查布置在岩溶发育和施工期间存在较大问题的部位。质量检查在该部位注浆结束14天后进行。质量检查采用测试岩体波速和弹性模量、压水试验等综合进行。注浆检测标准:()加固区无空洞,钻探无掉钻;()溶洞与裂隙充填水泥结石,钻探过程中回水正常;()压水试验0.40.6Mpa ,下透水率q 10Lu。另根据需要,注浆结束14天后,采用物探方法进行波速测试,评价注浆效果。采用标贯法和触探法对注浆前后的土体

27、、桩体分别进行测试,检查注浆效果。或14天后辅以钻探取心验证,观察结石形状,并通过室内试验测定样品的密度、浆液充填率、剩余空隙率、单轴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指标。4.4.8 注意事项(1)注浆钻孔采用钻机成孔,钻机须安装牢固,定位稳妥、固定。注浆孔应跳孔施钻,不应全部钻孔完后再注浆,以免孔位串浆,增加难度及清孔工作量。(2)各类设备应就近安装固定管线,不宜过长,以防压力和流量消耗。(3)钻机成孔插入注浆管后及时封堵孔口及附近的地面裂缝以防冒浆。(4)注浆用的浆液应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注浆,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地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28、。(5)注浆施工时,采用自动流量和压力记录表,并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6)开启或关闭注浆泵时必须先开启或关闭化学注浆泵,以免堵塞管路。(7)注浆过程中尽可能控制流量和压力,防止浆液流失。(8)注浆顺序按跳孔间隔方式进行,并采用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9)机电设备固定就位,不可乱堆放、搬动,电动部分设置网罩,电箱电线应悬挂。(10)不得将盛浆桶和注浆管路暴露于阳光下,以防浆液凝固。(11)注浆全过程应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记录、整理、分析工作。(12)注浆过程应加强地面观测记录(水平位移、冒浆点的位置、地面沉陷等)。(13)各孔注浆量依据具体地质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当连续注浆单孔超过

29、15吨水泥不见升压时,应考虑提高浆液浓度、添加粉煤灰双液注浆。必要时间歇注浆。注浆量过大时,应提请有关四方会勘,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4.5劳动组织(1)劳动力组织形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序号人员类别人数备注1队长1人2技术主管1人3专兼职安全员1人4工班长35人5技术、质量、测量及试验人员46人6机械工、普工810人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这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4.6材料要求单液浆以水泥为主,岩溶空洞应灌入水泥砂浆或注入拌

30、有粉煤灰的水泥浆;双液注浆以水泥和水玻璃为主体(或粉煤灰)适宜调配而成。注浆用水:应是可饮用的河水、井水或其他清洁水,含油脂、糖类或酸性的水和工业废水不可使用;注浆用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岩水泥,水泥标号为P.O 42.5。水泥应保持新鲜,一般不应超过出厂日期三个月,受潮结块不得使用,水泥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客专验收标准。水玻璃采用3543Be,模数在2.43.0, 以及惰性材料砂和粉煤灰均应符合现行客专标准。4.7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如下: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台)备注注浆泵320L/min2地质钻机15KN.m1搅浆罐1.2m32存浆罐2.5m32水泵5.5Kw2注浆管16Mpa200

31、m4.8质量控制及验收4.8.1.质量措施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组织,分工负责,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检查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促进的有机整体。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是技术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度。以技术责任制、质量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为核心,重在落实。确定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技术手册、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严格按照承台施工程序层层落实,施工前由技术主管向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讲解,使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质量体系文件中各个要素的职责,职权分解

32、,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划定接口关系使全部程序处于受控中,并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对不合格项及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整改及跟踪复验。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全力支持和充分发挥质检机构和人员的作用,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帮助。主要管理人员选拔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业绩优良的人员担任,各项工程安排具备专业资格的专业队伍承担施工。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人员素质满足工程创优需要。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每个操作人员,明确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检查指导施工,制订工序流程图,确保关键工序的关键点,进行连续监控,

33、对比分析质量偏差,及时纠正质量问题,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施工结束后,要及时组织质量检查评比,进行工序交接,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开始,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施工班组及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奖罚,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认真做好检查凭证的签证工作,施工过程中的系统检查,签证工作是工程质量的保证,签证前要认真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填写检查并请监理工程师会同检查签证。施工管理人员实时记录好施工日志,每天晚上组织技术生产交流会,对当天的施工进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出台相应的解决措施。严把主要材料(水泥、砂、外加剂等)的采购、进场、使用及检验关。加强质量经常性的检查,建立质量检查程

34、序。检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创造或提供为下道工序的质量条件。4.8.2.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通过注浆前注水试验,调整材料配比和注浆压力等工艺技术参数。注浆过程应加强地面观测记录(水平位移、冒浆点的位置等)。注浆全过程应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记录、整理、分析工作。各孔注浆量根据具体地质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当连续注浆单孔15吨水泥不见升压时,应考虑添加水玻璃双液注浆,必要时间歇注浆。注浆量过大时,应提请有关四方会勘,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注浆过程注意环境保护,及时清理浆液污染物。注浆结束后应采用水泥砂浆对注浆孔彻底回填、封孔。注浆前了解清楚注浆位置地质情况,施工时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分析

35、处理。 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注浆质量。4.9安全及环保要求4.9.1安全要求(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4)现场施工中,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5)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钻机操作工、注浆泵司泵人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了解施工的全过程。(6)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达到国

36、家安全防护标准;施工中若发现设备运转异常,应立即关闭电源进行检修。(7)机电设备应固定就位,不可随意搬动,电动部分应设置网罩,电箱电线应悬挂。(8)注浆过程中应避免高压喷嘴接头断开或软管破裂导致浆液喷射、软管甩出引发安全事故。(9)施工中钻机应置于平整坚实的地面上,钻机移位时应平稳并保持挺杆垂直,防止倾斜倒塌。4.9.2 环保措施(1)施工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施工中应注意的首要问题。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减少甚至避免尘土(或水泥)扬尘,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上加强监督;二是在技术上严格把关,多洒水,并对相应工艺进行技术改良。另外,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

37、处理,按时专门用车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应集中处理,符合环保部门规定要求,施工机具应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减少扰民。(2)雨、雪施工防护措施施工前,应与地方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避免雨天施工,并在雨、雪天气做好防护措施。施工前在路基(路堑)边坡范围外挖临时排水沟使雨水能及时排走,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排水临时排水系统的完善和畅通,同时应备适量的隔水膜(布),能满足雨、雪天气时,对受雨水影响大的部位的面覆盖,使雨停后能立即恢复生产,把雨雪天气对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5 膨胀土类:5.1工程概况膨胀土基本特性是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且具有多裂隙性、超强

38、固结性、强亲水性和反复胀缩性的工程性质。膨胀土遇水急剧膨胀失水则严重千缩,工程力学性质极不稳定。本项目沿线分布的膨胀土。目前,膨胀土改良的方法主要是化学改性,例如掺石灰、水泥、粉煤灰、氯化钠和磷酸等外掺稳定剂。其中,石灰改良膨胀土是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将采用“场拌”的方式进行施工。挖方段遇膨胀土时,若方量较小,则直接弃掉,若方量较大时,则就地掺灰处理,就近使用;取土场遇膨胀土,则就地掺灰,然后拉走使用;清表后发现膨胀土,则先确定方量大小,数量较小时则挖弃换填,数量较大时则就地掺灰,就近使用。5.2试验确定5.2.1土性介绍沿线广泛分布着膨胀土,其土质为褐黄色灰黄色粘土,其膨胀土的自由膨胀

39、率一般在3261之间,体缩率14.420.0,缩限为10.829.1,收缩系数为0.240.42,素土的胀缩总率为4.670.91之间,属于弱膨胀土,其中某取土坑土工试验数据如下表,由于土源紧张,此路基采用掺石灰进行改良。5.2.2石灰剂量与CBR关系试验均按照土工试验规程执行,击实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关系图如下:由图可以看出在膨胀土掺入石灰后进行的室内CBR试验中,CBR随石灰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石灰改良膨胀土后的CBR值相对素土显著提高,已满足路基设计要求,且在石灰灰计量为5以内时,强度增长显著;在石灰灰计量超过5时,则明显减缓。鉴于CBR试验没有考虑龄期的影响,在长龄期

40、条件下,石灰改良土受类火山灰样作用等长期效应,将逐渐形成石灰改良土体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石灰改良土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因此,采用5石灰灰剂量改良膨胀土,其力学性能已能很好地满足路用的要求。5.2.3含水量与CBR关系在相同击实功(重型击实仪器落锤27次),相同灰剂量(5%)下,配制灰土的不同含水量,再测其对应的CBR值,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关系图如下:由图可以看出,CBR值在含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逐渐升高而后又逐渐下降,变化趋势如同击实曲线一样存在最高点,数据表明这个CBR值最高时对应的含水量为21.8%,比击实确定的最佳含水量19.0%大了2.8,反过来也可以发现当击实最大时所确定的最佳含水

41、量19.0%处并不是CBR最高的。从上述试验结果的分析可知,弱膨胀土的CBR值受到含水量的影响,弱膨胀土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虽然可获得压实度最大的优点,但存在CBR值较小和遇水后相对干湿程度加大而使膨胀量加大的缺点。最终路基是要保证承载力的, CBR值当然是越高越好,若采用大于最佳含水量2.8的控制标准,只要现场稍增大压实功来弥补压实度欠缺的问题,就可获得较高的压实度和最大的CBR强度,且浸水后的膨胀量也比较小,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5.3现场施工控制要点通过以上试验结果,结合以往经验,得出现场施工膨胀土时应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5.3.1闷料取土坑焖料用设计掺灰剂量的40的生石灰进行焖料,焖料时

42、间3天,为防灰剂量衰减,焖料时间也不宜过长(7天),且中途需要翻拌以保证灰、土均匀。5.3.2掺灰要求对于动态掺灰要求的路基,在保证总灰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好能每层都掺拌石灰,总体遵循灰剂量上多下少原则,使得掺灰后的路基土层和素土层相比能大幅提高承载力。5.3.3严控含水量碾压前除保证土的粉碎颗粒不要过大外,各个测点含水量不得低于最佳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3,土层上下含水量要翻拌均匀,合格后及时碾压以防失水,对于碾压时间过长,表面干燥的路基,应洒水浸润表面后再行碾压,验收合格后及时上土覆盖养生。5.3.4严控灰剂量一是量不得少,二是碾压前须保证灰、土拌和均匀,土层上下均匀。5.3.5碾压要求碾

43、压机械须用重型压路机,轻型压路机即使碾压多遍,效果也不好。5.3.6排水膨胀土遇水后原有状况变化迅速,因此整个施工期间要做好放水、排水措施,避免雨淋,若碾压前降雨,要抢先预压排水;5.3.7材料要求石灰:必须具有三级及三级以上要求,并做好每批次的等级抽查工作及施工现场堆放工作。土料:在取土坑应清除表层有机土层,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和强膨胀土不能作为路基填料5.3.8检验方法压实度检查用灌砂法,灌入深度要到下一层顶面,检测频率按照膨胀土检测标准,比正常路基提高一倍。5.4质量控制通过一些室内试验,对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石灰改良膨胀土的CBR值受含水量和灰剂量的影响较大,膨胀土的

44、适度掺灰可使其强度大幅增加,由试验数据确定掺灰比例;同时在保证路用力学性能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施工含水量3个点,有利于强度的改善,对路堤结构的工后水稳定性也更加有利。6 软土类:6.1工程概况本标段软土区域较多且分布较广,一般加固方式采用水泥搅拌桩和CFG桩。6.2水泥搅拌桩6.2.1外业技术准备测量放线,准确确定桩位,由于单元加固区域内搅拌桩的间距不同,所以放出加固区域后应根据该相应区域内搅拌桩的排列间距细部确定桩位。检查施工场地的控制桩点是否会受施工振动的影响;确定施工机具:深搅钻机及配套设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6.2.2技术要求(1)水泥搅拌桩径0.5m,水泥浆采

45、用现场拌制。(2)施工前按审批的配合比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确定水泥浆配合比为: 1:0.55,注浆压力为0.51Mpa,具体以现场确认。成桩后应保证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3)大规模施工前,需报审试桩方案审批通过,进行试桩施工,选取同类型5根做为工艺性试桩,以复核地质资料、设备、施工工艺是否适宜,核定选用的技术参数。具体见路基地基加固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6.2.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1)施工程序每一根成桩作为一个完整的施工过程,施工程序为:深层搅拌机定位预搅下沉制配水泥浆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重复喷浆搅拌提升直至孔口关闭搅拌机、清洗移至下一根桩。(2)工艺流程图具体

46、见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6.2.4施工要求(1)场地平整:现场及时平整,清除地上和地下一切障碍物。明洪、暗塘及场地低洼时应抽水和清淤,分层夯实回填粘性土料。场地平整标高宜比设计确定的基底标高再高出0.30.5m,以保证桩头的施工质量。场地清理完成后对场地标高进行核查,与设计图纸进行比较,确保处理施工桩长能够达到设计处理深度。对施工放样桩位、数量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准确性,采用明显标志物做出施工桩位标识。施工准备测量搅拌桩机就位调平对中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喷浆、搅拌、提钻至桩顶重复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重复喷浆、搅拌、提钻至桩顶桩机移位不合格合格检验签证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钻机就位:应用钻机塔身前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