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0570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 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 程 振 响,讲 座 内 容,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怎样定位研究性学习课程? 如何组织与管理研究性学习课程?,一、综合实践活动:全新的课程形态,学科课程 课程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 (一)设置的目的 1、改变学习方式 2、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3、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二)国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1、美国 多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 “自主研究”课程、项目课程、主题课程 如: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 体现主体研究性、综合实践性、社会参与

2、性、生活体验性特征,2、英国 统合教学日社会综合性课题研究;主题网络设计学习; 活动块课程建筑切块。 强调学生的经验学习,自主学习,综合学习。,3、 德国 设有综合性学习和“实科学习”,强调接近生活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情景。,4、法国 在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多样化途径课程一种实践性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有指导的个人实践。,5、日本 在中小学设置“特别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活动、班级指导活动);综合学习时间: 98、99年修订颁布“学习指导要领”,02年实施,中学70130学时,占980总学时的7% 13%。,6、港台 香港在02年教育改革建议中设置了“专题研习”,就指定的题目(师生自定)进行

3、探究。 台湾04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设有“综合活动”。,(三)我国的规定 课外活动 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80年代初) (92年义务教 (00年普高 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 1、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2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3、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四)课程的定位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

4、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1、是深化和发展了的活动课程; 2、是国家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3、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学校自主开发的 校本课程; 4、是与学科并列的一门独立课程; 5、是一种经验整合的综合性课程。,(五) 宗旨与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1)保持独

5、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2)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 (3)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4)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 (5)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1)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二、研究性学习:基本理念与构架,(一)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发现问题、分析问

6、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于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区别在于: 目标指向:独自的学科课程的; 问题来源:来自生活来自学科或教师; 组织形式:小组全班和个人; 师生关系:共同学习研究知识权威。 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是渗透在学生的所有学科和所有活动之中,主要特点: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真实问题; 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有助于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有助于掌握基本科学方法; 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是指

7、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课程 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这种课程被称作研究(性)型课程。,(1)研究(性)型课程是支持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2)研究(性)型课程是自主合作研究的开放课程; (3)研究(性)型课程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和经验课程; (4)研究(性)型课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活动课程; (5)研究(性)型课程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生成课程。,在实践上有四种基本模式 1、认知理解取向:过程探究模式 2、问题解构取向:反思批判模式 3、生成建构取向:主题研究模式 4、整合发展取向:综合实践模式,(三)研究性学习的构架 目标: 结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

8、社会 实施:四个阶段 评价:多元、多样、过程、发展性,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与管理,(一)研究性学习的组织 校级:设立管理组织,划分管理层级,成立相应的专门小组;制定规划与配套制度;编写教师指导材料,开展教师培训。 年级/教研组: 组织落实具体的方案;研讨问题与交流经验;评定与推选优秀课题。 班级:分组,定课题,定导师;确定活动方案并具体实施;交流与展示,评定与推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模式 自然科学研究过程模式,(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设计实验 验证假设,收集信息资料,实验并记录数据和现象,加工处理信息资料,提出研究假设,分析处理数据

9、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三)研究性学习实施与管理的基本要点 1.面向真实问题和复杂问题 一般问题是指那些常规性的、容易解决的问题,学生几乎不必搜集信息、提出假设或进行复杂的推理。复杂问题含有许多模棱两可的成分;没有现存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涉及一系列的认知过程;通过问题解决可提高学生的价值、独立判断和意志力。,2.重视研究和发现 首先是识别问题;接着是准确定义问题,因为对问题的不同的阐述将导致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三步是探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包括权衡不同的策略和解决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随后是执行计划和观察效果。 定义问题有利于创

10、造性的培养。,把一个旧问题从新的角度来看是需要创意的想象力,这成就了科学上真正的进步。(爱因斯坦) 如何保护乘客在撞车时不受伤害。 如何保护草坪。,3.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 4.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课程安排 5.学习内容的跨学科性和资源的多样化 6.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基本过程技能: 观察能力:运用感官获取和收集物体或事件的信息。如:描述一支铅笔是黄色的或大概有20厘米长。 推理能力:根据以前收集的数据或信息对物体或事件作出合理的猜测和推断。如:因为铅笔上的橡皮磨损得很厉害,可见使用者经常写错东西。,测量能力:运用标准或非标准的测量或评估法去描述一个物体或事物的三维。如用尺测量一张桌子的长度或

11、估测它的长度。 表述能力:运用文字或图形符号描述一个动作、物体或事件。如用文字或图表描述一株植物随时间推移而引起的高度变化。,分类能力:根据事物的性质或某种标准对物体或事件进行分类。如将所有的具有一定尺寸或硬度的石块分为一类。 预测能力:根据一些证据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如根据一张描述一株植物最近四个星期的生长图示,预测这株植物两周后的高度。,综合技能 控制变量:找出影响实验结果的所有变量,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基础上,改变某个自变量。如:通过以往的经历意识到要研究某种有机物如何影响大豆的生长,必须控制化肥和水的使用量(保持恒定)。 确定可操作性定义:说明如何测量一个实验中的变量。如说明大豆的

12、生长以厘米为单位每周测量一次。,解释数据:组织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如将大豆的生长数据记录在数据表中并得到相应的结论。 实验能力:进行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提出一个合适的题目,提出假设,识别并控制变量、操作性定义这些变量、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完成这个实验并解释实验结果。例如:从提出问题到解释数据完整地完成关于有机物如何影响大豆的生长的实验。 确立模式:创造一个过程或事件的心理或物理模型,7.主要是小组学习而非个体学习 组成课题组,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学习探究。 课题组一般由36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研究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专家、甚至家长)。,8.目标控制

13、和学习活动的灵活组织 不是依托每节课的管理,而是依据课题设计的研究过程进行目标管理。 可以针对同一问题分不同小组进行竞争性的探讨;也可将一个大问题分成不同的子问题交给几个小组进行协同探讨;也可采取长期研究方式,一学期只研究一到二个课题。,9 . 研究报告的内容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2)对该问题研究的现有进展及参照成果; (3)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4)研究程序或过程; (5)研究数据及讨论; (6)结论; (7)参考资料。,10.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 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经历与参与态度; 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简便易行; 评价时要防止把研究性学习变成填写表 格、撰写论文、学科延伸。,在评价维度上要把握 (1)所学知识的创造性运用; (2)所表现的科学过程技能; (3)研究报告的规范性; (4)课题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5)课题研究过程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 (6)研究中显示出来的判断力和学术视野。,11.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 (1)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组织交流、研讨活动 (2)争取家长和社会方面的关心和理解,开发教育资源 (3)采取有效手段对学习活动进行监控 (4)在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的切入口,形成不同的操作特点,谢谢 各位,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