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0592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理科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分。 13.家用封闭在贮气瓶中的石油气可近似看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容器的热膨胀忽略不计)_ A密度不变,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B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内能增大 C密度增大,压强不变,内能减小 D密度减小,压强不变,内能不变 14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2、曲线。 p E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大于 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r B当小于 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r C当等于 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r D当由 r1变到 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r 15.在某驾校的训练场地上,有一段圆弧形坡道,如图所示,若将同一辆车先后停放在 a 点 和 b 点,下述分析和比较正确的是 ( ) A车在 a 点受坡道的支持力大于在 b 点受的支持力 B车在 a 点受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 b 点受的摩擦力 C车在 a 点受到的合外力大于在 b 点受的合外力 D车在 a 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 b 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 16.如图所示,在

3、磁感应强度为 B 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顶 端用一电阻 R 相连,两导轨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一根金属棒 ab 以初速度 v0 沿导轨竖直向上运动,到某一高度后又向下运动返回到原出发点整个过程中金属棒与导 轨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与棒间的摩擦及它们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则在金属棒整个 上行与整个下行的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 ) A上行的运动时间小于下行的运动时间 B上行过程中通过 R 的电量等于下行过程中通过 R 的电量 C上行过程中 R 上产生的热量大于下行过程中 R 上产生的热量 D回到出发点的速度 v 等于初速度 v0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

4、题共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9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54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只选分,只选 1 1 个且正确的得个且正确的得 3 3 分,有选错或不答分,有选错或不答 的得的得 0 0 分。分。 17.质量为 2 kg 的质点在 x-y 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 x 方向的速度图象和 y 方向的位移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R B v0 2 A质点的初速度为 3 m/s B质点做匀变速运动 C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 3 N

5、 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B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原子核能发生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D氢原子从定态n=3 跃迁到n=2,再跃迁到n=l 定态,则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比前一 次更易发生光电效应 19.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示意图,线圈的 AB 边连在金属滑环 K 上, CD 边连在滑环 L 上,导体做的两个电刷 E、F 分别压在两个滑环上, 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的连接。关于其工 作原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线圈平面转到中性面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

6、.当线圈平面转到中性面的瞬间,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大 C.当线圈平面转到跟中性面垂直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小 D.当线圈平面转到跟中性面垂直的瞬间,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小 20.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地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地球飞向月球。如图所示是绕地飞 行的三条轨道,轨道 1 是近地圆形轨道,2 和 3 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 点是 2 轨道的近 地点,B 点是 2 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 1 的的运行速率为 7.7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卫星在 2 轨道经过 A 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 7.7km/s B卫星在 2 轨道经过 B 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 7.7km/s C卫星在 3

7、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 2 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 D卫星在 3 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 2 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 率 21. 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P、Q 两点的电场 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EP 和 EQ,电势分别为 UP 和 UQ,则( ) A正电荷的电量大于负电荷的电量 B正电荷的电量小于 负电荷的电量 CEPEQ,UPUQ DEPEQ,UPUQ 第第卷卷 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34(1) (8 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某实 验小组设计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一个木块放在水平长 木板上,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与重物相连,木块与纸带相 纸带 打点计时器 图 1 3 连,

8、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做匀减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 2 所示,不计纸带所受到的阻力。交流电频率为 50Hz,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木块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m/s2。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 某同学发现在实验中未平衡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接着他应 当 ,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木块能沿木板匀速下滑。 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 数据,画出图象,结果发现图象明显偏离直线。如果 F 不断增大, AB 这一曲线不断延伸,那么加速度趋向值为 。 34.(2)某同学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 5 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

9、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直流电源 E:电动势约 4.5V,内阻很小; 直流电流表 A1:量程 03A,内阻 0.025; 直流电流表 A2:量程 00.6A, 内阻 0.125; 直流电压表 V:量程 03V,内阻 3k; 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10; 电键、导线若干。 (1)在可选择的,器材中应选用的电流表是 。 (2)实验电路电阻的测量值 真实值。 (填“大于” 、 “小于” 、 “等于” ) (3)如图所示,还有两根导线没有连接,请用钢笔画当作导线完成实验电路图。 (4)某同学按要求完成了电路连接,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最 _端 (填“左” 、 “右” ) ;他闭

10、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均无示数,于是取下电压表,用 一导线将其正接线柱与电源正极连接,用另一导线的一端接其负接线柱,导线另一端试触 电流表正接线柱,电压表无示数,再试触电流表负接线柱,电压表的指针大角度偏转,并 超过其量程,已知各接线柱处接触良好,故障原因是 。 35. 如图所示,A、B 两球质量均为 m,之间有压缩的轻短弹簧处于锁定状态。弹簧的长度、 两球的大小均忽略,整体视为质点,该装置从半径为 R 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左侧与圆心等高 处由静止下滑,滑至最低点时,解除对弹簧的锁定状态之后, B 球恰好能到达轨道最高点。 (重力加速度为 g) (1)求弹簧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弹性势能。 (2)

11、求 A 上升的最大高度。 (答案可以保留根号) 纸带运动方向 单位: cm 图 2 4 36.如图 a 所示,水平直线 MN 下方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现将一重力不计、比荷 6 10/ q C kg m 的正电荷置于电场中的 O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15 10-5s 后,电荷以 v0=1.5l04m/s 的速度通过 MN 进入其上方的匀强磁场,磁场与纸面垂直,磁感应强度 B 按 图 b 所示规律周期性变化(图 b 中磁场以垂直纸面向外为正,以电荷第一次通过 MN 时为 t=0 时刻) 。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2)图 b 中时刻电荷与 O 点的水平距离;s10 5 4 5- t

12、(3)如果在 O 点右方 d= 68cm 处有一垂直于 MN 的足够大的挡板,求电荷从 O 点出发运 动到挡板所需的时间。 (sin37=0.60,cos37=0.80) 5 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 物理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物理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34(一) 1.5(2 分) 0.1 (2 分)取下重物(2 分)重力加速度 g(2 分) 34(二).(1)(2 分) (2)小于(2 分) (3)如下图所示(2 分) (4)左(2 分) ;电 流表内部断路(2 分) 35.解析:设 A、B 系统滑到圆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v0,解除弹簧锁定后 A、B 的速度分 别为 vA、vB,

13、B 到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 v。 (1) (12 分)系统从左边下滑的过程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所以有 2mgR= 2 0 2 2 1 mv ;弹簧 解锁的过程中,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所以有 2mv0=mvA+mvB, 222 0 2 1 2 1 2 2 1 BA mvmvEmv 弹 ;小球 B 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所以有 22 2 1 2 2 1 mvRmgmvB ;小球 B 恰好能到达轨道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提供 向心力,即 R mv mg 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E 弹=(7-2 10 )mgR。 (2) (6 分)小球 A 从最低点上升的过程满足机械能守恒

14、,所以有: AA mghmv 2 2 1 ,解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 答案ACADBCADACABAC 6 得 hA=(6.5-2 10 )R。 36. 解析:(1) (4 分)电荷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1, 有 10 atv , maEq ,解得: N/C107.2 3 1 0 qt mv E 。 (2) (8 分)当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时,电荷运动的半径: 5cm 1 0 1 qB mv r ,周期: s10 3 22 5 1 1 qB m T ,当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时,电荷运动的半径: 3cm 2 0 2 qB mv r , 周期: s10

15、5 22 5 2 2 qB m T ,故电荷从 t=0 时刻开始做周期性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 所示。 时刻电荷与 O 点的水平距离:d= )(2 21 rr =4cm。s10 5 4 5- t (3) (6 分)电荷从第一次通过 MN 开始,其运动的周期为: s10 5 4 5 T ,根据电荷 的运动情况可知,电荷到达档板前运动的完整周期数为 15 个,有:电荷沿 ON 运动的距离: s=15d=60cm,故最后 8cm 的距离如图所示,有: sdrrcos 11 ,解得: 6 . 0cos ,则 53 , 故电荷运动的总时间: s103.86 360 53 2 1 15 4 111 TTTtt 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