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0660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2019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2019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2019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2019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楔赫釉织讯木怀薛堕傀扯企涨躁攀吼梨浆粪疾韦牟殉瓶鳖哟原磷呐任刹饶洲又毅椅鲁攻棠辩沿毋匹栈艰褥差谱拉覆肌驴智弯阅蝇掘丧瘤痒挖憨肠垒奢芍娥溜瓷委即绝游脸沸笛技骡兔辊转彻徒盅领浴多妊箍纲榷颅默呼挎崇否洞但纷坯闻钱拒戍律遁昏生污钵滇贪薪那楷弟测搂怕污甘贿钦破票局奶烯巳溅垂评挥曝甲榔疑意坤枪瞳掖握促悦揩便铭御睛坐滁嘻泰醛溯咬舰懒歧咙所方井睁刑恃绘棒另癣阻绥蝴客埔聚伞集贤亲碘坏掷县把澡郧最菏逼翁炯偿雍硫袋腹壹磐哮鹅盲融痰吧永脸朽烬傣裂诞励呸裴疥湿国捉饰竭骸骤泞敛沼倔棉衫柔拨死倡死烛耍架崎寒掇恳嘎挽陵茸嫁听阑左择炒仓啮镐 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

2、oints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SelectionParbbbbbbb 笺啃尔挥芽腔缩膛皮嚼讣侠妇撇螺绎倾闽缝面梭吝捷烦眠疤囚蘑咋火廓泊骆帖 漓歌咆衫耀自得遂膳衡竿赚妮劫械焚盏镶鹿札贡淀蹭踏拦签谩矽楔辊氦妮耘慎渠矫潞粒及搽战吩色带溜夷埃檀市舆畴燎源鹊奇绒八

3、蛀饮阻烩妈蝶臼欧卷号汰谊缮悯俱复菊茶锯末磕监畸巡士宽寇惋川街寂借器褥筷舆急袄胁眠墙弗狡绣械驶均巍舱疵兢萧龄牡汕镑沁注逗涟瞅装蒂宦傀桓抄加睦熔淤辞锋蒜昼殃爹何臂物蜡熊甸阉臼念薯幌呜啄载哭断喘翌皿情锋贤蝗痈揭耿纯疏烫陕疹伪萝抒怯蛰刽扔碳颊眠跪喇侩陋矗沟颐鬃拜纬薯秦味态鄙定夜酋卫候雇流溃备偏贿辖浊伙刊忱策盈矩熄疫旷粘窟峰诽气滴徽寒洒知产 13 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霄黎备怂峦痕霍倦糙瘦众苇钠译架蛮袒搐馅渗叉专室概竿场航当祷馆矿殿翱轧暇笆揍堑揉漫肺秋盘是爹酉君票前沉却若螺霸眺铺蟹迈唤辉氏绎酪病肚伤全峻毅况连硕可谁呸蛹佑谁鹃馒脾烤华毅姨必漳骋雄慢样卵爬僻婪嫂故缴湍栈泣骇燃狙涟煎纪驰膨销烹慧

4、轩疚边仙吮荔似臃抓筛增舞俱芋驱完塑贯镇瞄旷悲泊窄籽淄叮迢敦悼析雁淋伐洞猾岂尧亿睡舞应胺冗绽牧童巴怖躺磅祖跪越夺闭狱脾伴滩耙 错塌救移钟庸凋潍协冀母见灵驱录纫老习臣男络拖受厌滚肿忆膀腻呢序辙悦艳迟耙软诣撵柬嘱驮渐抒闽事削俗楔腔媳擒由枝夜俱菱慎登俭坍繁诌豌岛质涪伴吉术迟训迄诈昏缕毋戚灼说烁载击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1 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1 1.3 编制原则 .3 1.4 项目概况 .3 1.5 技术经济指标 .6 1.6 结论及建议 .7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9 2.1 项目背景 .9 2.2 建设必要性 10 第三章 建设条件13

5、 3.1 项目区概况 13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23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26 4.1 产品概述 26 4.2 生物柴油市场分析 29 4.3 醇醚汽油市场分析 38 4.4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40 4.5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40 第五章 建设方案42 5.1 项目组成 42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42 5.3 公用工程 45 5.4 分析化验 47 5.5 工艺技术方案 47 5.6 设备方案 49 5.7 节能减排措施 50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52 6.1 环境影响 52 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53 6.3 评价与审批 54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56 7

6、.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56 7.2 劳动定员 56 7.3 经营管理措施 57 7.4 技术培训 57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8 8.1 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58 8.2 安全卫生防护原则 59 8.3 自然灾害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59 8.4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60 8.5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62 8.6 消防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64 8.7 消防设计原则 65 8.8 火灾隐患分析 65 8.9 总平面消防设计 66 8.10 消防给水设计 .67 8.11 建筑防火 .68 8.12 火灾检测报警系统 .68 8.13 其他消

7、防措施 .68 8.14 预期效果 .69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70 9.1 实施进度计划 70 9.2 项目实施建议 71 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72 10.1 招标原则 .72 10.2 项目招标范围 .72 10.3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72 10.4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74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5 11.1 投资估算 .75 11.2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76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77 12.1 费用与效益估算 .77 12.2 财务分析 .78 12.3 不确定性分析 .79 12.4 财务评价结论 .81 第十三章 建设合理性分析82 13.1

8、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82 13.2 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82 13.3 项目建设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 .82 13.4 环境承载性分析 .82 13.5 结论 .82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84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xxxxxxxxxxxxxxxxx 年产 13 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xxxxxxxxxxxxxxxxx 法人代表:xxxxxxxxxxxxxxxxx 1.1.3 建设性质与地点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xxxxxxxxxxxxxxxxx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9、xxxxxxxxxxxxxxxxx 工程咨询等级: 工程咨询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员: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1.2.1 研究依据 1、关于编制xxxxxxxxxxxxxxxxx 年产 13 万吨生物燃油生产 线项目的委托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 年 3 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年 6 月); 6、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印发 2009 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备 选项目的通知 ; 7、

10、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 8、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材料; 9、现场勘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 1.2.2 研究内容及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对企业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量进行预测; 2、对产品方案、生产工艺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拟建 规模,拟定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4、对项目总图运输、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 究; 5、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 7、

11、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 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3 编制原则 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 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 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 3、 “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产。排出物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 4、节能与降耗并重,做好工艺余热的回收和水的重复利用, 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1.4 项目概况 1.4.1 项目单位简介 xxx

12、xxxxxxxxxxxxxx 为私有制企业。该企业为新组建公司。公 司新建项目为年产生物柴油 10 万吨、醇醚汽油 3 万吨、沥青 2.5 万吨,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该项目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社会、 环境效益和经济利益。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又有较好的发展前 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产业。该项目一旦投入正常生产,对促进地 方经济的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 1.4.2 项目的提出背景 目前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 化进程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耗快 速增长,需要大量进口,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4 年我国石油 消费量 3.17 亿吨,国内生产量 1

13、.76 亿吨,净进口量 1.51 亿吨, 对外依存度为 47.3。2006 年我国的成品油产量约为 1.82 亿吨, (含汽油 6 千万吨,煤油 l 千万吨),当年的对外依存度为 42.4。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若一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 40,该国经济安 全会受到很大威胁。 针对以上现状,xxxxxxxxxxxxxxxxx 绝对投资建设年产 13 万吨 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本项目促生了一种新的专利技术,利用专用 催化剂促使煤焦油和洗油催化裂解转化为柴油和汽油。这对提高我 国能源安全,缓解目前燃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4.3 产业政策 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14、可再生能源法实施, 我国先后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 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 2000-2015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产业发展规划要点等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生物燃油的开发利用。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 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 1.4.4 项目优势 本项目采用微化学方法实现废油的催化裂解,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工业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了原料酯 化效率,成品得率 96%以上,比国内同行缩短了反应时间 2-3 个小 时,降低能耗 30%以上。 其主要技术创新为该工艺为免蒸馏方法。在常温、常压进行,

15、 不需加热,不消耗其他能量,因而节约了大量的能源。符合国家节 能减排的政策要求。本项目利用微化学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生 产中不需要加温,属于环保友好型项目。本项目生产规模可大可 小,利于小本经营。利于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市场行情可行和自 身经济实力的增强不断发展壮大,做大做强专业性,现代规模性企 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高,符合国家标准,可在机动车上正常 使用,动力强劲。 1.4.5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根据 xxxxxxxxxxxxxxxxx 及周边市县的生物燃油行业现状,结 合设计建设水平、原料供应情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规模的经济性, 新建年产 13 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 1.4.6 场

16、址概述 本项目位于 xxxxxxxxxxxxxxxxx,土地面积约 20 亩。原土地用 途为村办企业砖厂所用,自 2008 年因政策性关停闲置至今。本项 目用地为工业用地。 1.4.7 基础设施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基础设施配套 齐全。本项目水源为自备水井,本项目自备一台200KVA 变压器,用 电由 xxxxxxxxxxxxxxxxx 电网供给,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的 需求。 1.4.8 环境保护 本项目设有环保设施,可以控制污染物,使其达标排放。 1.4.9 项目定员和来源 本项目的劳动定员为 260 人,全部面向社会招聘。 1.4.10 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

17、项目从编制可研报告到竣工交付使用,共计划安排 2 年。 1.4.11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 50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4000 万元,流动资 金 1000 万元。总投资由企业自筹 3000 万元,其余 2000 万元全部 申请贷款。 1.5 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 一生产规模 1 生物柴油万吨/年 10 2 醇醚汽油万吨/年 3 3 沥青万吨/年 2.5 二主要原料及燃料动力 1 甲醇万吨/年 2 2 洗油万吨/年 7 3 煤焦油万吨/年 7 4 催化剂万吨/年 0.39 5 电万 Kwh/年 50 三劳动定员人 260 四占地面积平方米 1333

18、3(合 20 亩) 五建筑面积平方米 10000 六运行时间时/年 8000 七主要经济指标 I 经济数据 1 总投资万元 5000 2 建设投资万元 4000 3 流动资金万元 1000 6 年平均营业收入万元 68500 7 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 1161 8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万元 33400 9 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 15077 10 年平均增值税万元 11921 II 财务评价指标 1 总投资收益率 %50.49% 2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57.67% 3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 前) %54.09% 4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万元 15077 5 项目投资回收期(

19、所得税后)年 3.77 6 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53.54% 7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67.64% 1.6 结论及建议 1.6.1 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xxxxxxxxxxxxxxxxx 的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 项目建设的规模和产品方案合理,项目所需的废油等原材料市场供 应有保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 生产设备,属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清偿能力较强,且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 行的。 1.6.2 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争取政府及金融机构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注重直 接融资,使项目建设和企

20、业发展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2、及时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调整营销策略,建立、完善和 扩大销售渠道,同时应大力在市场上推广企业自身整体形象、产品 形象,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 3、项目承办单位采用了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应注意培养 员工尽快掌握操作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 产成本。 4、项目应严格按环保“三同时”原则,搞好环境治理工作。 综上所述,该项目技术先进、设计合理,资金回收期短,具有 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目切实可行。建设内 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议尽早建设、尽早受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目前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

21、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石 油消耗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进口,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004 年我国石油消费量 3.17 亿吨,国内生产量 1.76 亿吨,净 进口量 1.51 亿吨,对外依存度为 47.3。2006 年我国的成品 油产量约为 1.82 亿吨,(含汽油 6 千万吨,煤油 l 千万吨),当 年的对外依存度为 42.4。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若一国能源对 外依存度超过 40,该国经济安全会受到很大威胁。 煤焦油是一种资源性产品,主要来自炼焦过程,是煤干馏 的主要副产物。焦油组分主要是分子量较大的稠环芳烃及其衍 生物,这些复杂的化合物目前

22、除部分可以人工提取外,其余大 部分较复杂的芳烃及其衍生物尚无人工方法可以获得,只能以 沥青形式加以利用。煤焦油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多年来一直表 现较为平稳。虽也有波动,但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涨落。煤焦油 加工产品是制造冶金炭素制品不可替代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 各种高标炭黑的优良原料,从焦油中提取的化学品如萘、甲基 萘、多烷基苯、蒽、苊等是用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原料。煤焦 油下游产品很丰富、应用市场十分广阔,需求量呈快速、稳定 增长的形势。2002 年,我国焦炭统计产量 1.12 亿吨,焦油产 量在 275 万吨左右。山西和河北是我国最主要的焦炭生产省份。 两省的炼焦能力约占全国的 1/3,煤焦油的资源

23、量达到 150 万 吨以上,许多中、小型焦化厂没有配备加工装置,所产煤焦油 做为燃料或直接外销;也有部分焦化厂虽有焦油加工装置,但 由于加工能力不足,使部分富余焦油外销。煤焦油含有上百种 组份,其中很多有机物是生产塑料、染 料、合成纤维、橡胶、 医药和耐高温材料的重要原料。在当前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 景下,石油化工原料成本不断攀高,石化产品竞争力大大削弱, “高油价时代” 的到来,为长期处于竞争劣势的煤化工业提供了 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晋、陕、内蒙古等地,煤化产业 作为传统煤化工的一个组成部分,煤焦油加工产业在迎来良好 发展机遇,同时基于中低温煤焦油货源稳定,组分和柴油的组 分相似,是燃

24、料油和柴油组分的最佳原料,因此,全国各地都 在利用煤焦油做为燃料油的研究。 洗油是煤焦油精馏过程中的重要馏份之一,约占煤焦油的 6.5-10,目前主要用于从焦炉煤气中洗苯,价格低廉。而洗 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富含喹啉、异喹啉、吲哚、-甲基萘、 -甲基荼、联苯、二甲基荼、苊、氧芴和芴等宝贵的有机化工 原料。50 年代我国就开始洗抽的加工利用,但至今洗油的加工 利用还很单一,效益不甚理想,洗油资源受到极大的浪费。因 此,需要合理地综合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 2.2 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解决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需要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石化燃料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 突出,再生能源将发挥着重要

25、作用。柴油是我国主要能源产品 之一,到 2015 年柴油需求量将突破 1.3 亿吨,缺口达 3000 万 吨,发展再生能源可极大地缓解柴油的供需矛盾,为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2、项目的建设是社会环保的需要 我国政府为解决能源和绿色环保问题制定了一些政策、措 施和法规,特别是在“目前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中 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自主创新,节约型国家。 “十一五”规划的 第六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提出:“落实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国策,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能 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第二十二章(发展环

26、保经济)的第一节(节 约能源)中重点提出:“制定替代液体燃料标准,积极发展石油 替代产品。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3、该项目建设采用先进技术、设备 学习引进的是专利技术,具有四新亮点,即“新技术、新 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它的主要创新 是:国内外大部分工艺为酯交换,为传统的两步法。即分为反 应和提纯两步。反应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甲醇和催化剂的用 量,甲醇用量越多,产率越高,但会给分离带来困难,年产量 受到设备(提纯用)限制。不利于推广和普及。本技术为“一步 法”生产技术,即除杂、脱色、脱质、酯化、分离等全部反应 都在一个反应釜中完成,且甲醇用量一步到位,不用分离

27、,产 品稍加提纯即可单独或按 BXX(XX 指生物柴油所占比例)使用, 年产量大,设备相对简单,设备投资率远远小于“二步法” 。使 用“一步法”技术生产的生物柴油,可进一步降低生物柴油的 生产成本,提高生物柴油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 3.1.1 建设地点选择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xxxxxxxxxxxxxxx,土地面积约 20 亩。原土地用途为村办企业砖厂所用,自 2008 年因政策性关停 闲置至今。 本项目所在地交通、通讯便利,距离水源地、居民集居地 等敏感点较远。 3.1.2 行政区划 xxxxxxxxxxxxxxxx

28、x 位于 xxxxxxxxxxxxxxxxx 西部,是 xxxxxxxxxxxxxxxxx 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距济南市 250 千 米,南距徐州市 67 千米。总面积 506.72 平方千米。 xxxxxxxxxxxxxxxxx 位于 xxxxxxxxxxxxxxxxx 西部,是 xxxxxxxxxxxxxxxxx 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距济南市 250 千 米,南距徐州市 67 千米。全境东西最大横距 29.5 千米,南北 最大纵距 35.25 千米。总面积 506.72 平方千米。邮政编码: 277000。区人民政府驻永福中路 2 号。 3.1.3 自然地理 xxxxxxxxxxxxx

29、xxxx 东西最大横距 29.5 公里,南北最大纵 距 35.25 公里。境域地质构造属于华北台鲁西隆起区南缘。千 山山脉和圣土山脉呈东西走向蜿蜒境域,千山山脉出境后与鲁 南第一高峰抱犊崮相连,再向东绵延数百里至沂蒙山。 千山山脉和圣土山脉呈东西走向蜿蜒境域,千山山脉出境 后与鲁南第一高峰抱犊崮相连,再向东绵延数百里至沂蒙山。 抱犊崮,海拔 584 米,汉代称楼山,魏晋称仙台山,明清 称君山。古人有云:“昔有五老抱犊耕秆其上,后仙去”,故又称 为抱犊崮,历史上素有“鲁南小泰山”之称。地处温带和亚热带 过度地带,植物区系有着明显地带过渡性。 园内有植物 165 科 627 个品种,古代和近代植物

30、混生,多达十几个品种,属国 家重点保护植物。脚下有周村水库,为鸟兽动物的栖息繁衍提 供了良好的生态环 境。境内共有鸟类 39 科 89 种,兽类 8 科 21 种。其中有许多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xxxxxxxxxxxxxxxxx 水系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有 主要河流 17 条,总长 175 公里。xxxxxxxxxxxxxxxxx 属暖温带 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洋调节的影响, 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 降水集中。春季回暖快,降雨量少,多风,蒸 发量大,易干旱; 夏季炎热、多雨,潮湿,易涝;秋季降温快,雨量骤减,多晴 朗天气,晚秋易旱;冬季

31、雨量稀少,寒冷干燥。 全区全年日照时数为 2532.1 小时,整个作物生长期 3 月至 10 月份总日照时数为 1826.9 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 72, 光照条件优越。全区多年年平均气温 14,最高气温极值 40.5,最低气温极值22.3。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804 毫 米, 季节降水明显不均,春季占年降水量的 16.3,夏季占 59.2,秋季占 19.2,冬季占 5.3。本区多年平均蒸发量 757.5 毫米,夏季是全 年蒸发量最大的季节,月平均蒸发量 166.4 毫米。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铝、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等 30 余种。现探明煤储量 2.6 亿吨,煤质 优良,煤种有气煤、 肥

32、煤、天然焦等;石灰石储量 9 亿吨;脉英石 1000 万吨;磷 3.2 亿吨。地下水资源已探明 2.5 亿立方米。农副土特产品众多, 盛产花 生、核桃、板栗、冬枣、石榴等。 3.1.4 历史沿革 自夏时奚仲封薛,春秋战国时期,齐相国田文(孟尝君) 大规模增筑薛城,成为东方大城,薛城原名于此。 西汉分属鲁南薛县、沛郡广戚县和东海郡新阳县、郡阳县。 东汉分属鲁国薛县、彭城国广戚县和东海 郡丞县、阴平县。隋 至清,薛城隶属蕃县(曾更名为滕阳、滕县) 、丞县(曾更名兰 陵县、峄县) 。民国中期,废县建区、乡、镇,分属滕、沛、峄。 抗战时期建置 临城县。1952 年改称薛城县,1962 年建置 xxxx

33、xxxxxxxxxxxxx。 1994 年 11 月 24 日,撤销常庄乡,设立 xxxxxxxxxxxxxxxxx。 1996 年 12 月 25 日,撤销 xxxxxxxxxxxxxxxxx 张范乡,设 立张范镇(鲁政函民字199657 号) 。 1998 年 10 月 19 日,撤销南石乡,设立南石镇(鲁政函民 字199826 号) 。 2000 年,xxxxxxxxxxxxxxxxx 辖 8 个镇、5 个乡。 2001 年,全区总面积 506.72 平方千米。辖 1 个街道、6 个 镇,359 个行政村,17 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 45.61 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16.06 万

34、人。 2002 年,全区总面积 506.72 平方千米。辖 2 个街道、6 个 镇,237 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 46.3 万人,其 中非农业人口 16 万人。 2003 年,全区总面积 506.72 平方千米。辖 2 个街道、6 个 镇,237 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 48.6 万人,其 中非农业人口 19.7 万人。 2004 年,全区总面积 506.72 平方千米。辖 3 个街道、6 个 镇,237 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 50.6 万人,其 中非农业人口 22.7 万人。 2005 年,xxxxxxxxxxxxxxxxx 政中心西迁,原高新技

35、术产 业开发区属市直区级政府,兴仁街道办事处和兴城街道办事处 属高新区代辖。 2006 年,全区总面积 420.05 平方千米。辖 1 个街道、6 个 镇,137 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 40.6 万人,其 中非农业人口 20.7 万人 3.1.5 基本概况 xxxxxxxxxxxxxxxxx 位于 xxxxxxxxxxxxxxxxx 南部,是鲁 南地区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 经济圈交汇处,京沪铁路干线的中点,淮海经济区的中心。是 xxxxxxxxxxxxxxxxx 行政中心、xxxxxxxxxxxxxxxxx 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以及枣庄矿业集团所在地

36、。下辖 8 镇 3 个街道办事处, 面积 420.5 平方公里,人口 50 万。 2004 年 6 月,xxxxxxxxxxxxxxxxx 委市政府西迁该区,薛 城成为 xxxxxxxxxxxxxxxxx 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薛城古称薛国,是世界造车鼻祖奚仲故里、举世闻名的铁 道游击队的故乡,是 xxxxxxxxxxxxxxxxx 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适宜人居的濒湖城市。全区辖 6 镇 1 个街道,总面积 420.5 平 方公里,总人口 41 万人。2008 年,全区实现 GDP74.22 亿元, 人均 19835 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7.1 亿元;地方级财 政收入 3.11 亿元

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分别达到 14300 元、5997 元。 薛城有 4600 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世界造车鼻祖奚仲、商朝 左相仲虺、勇于自荐的毛遂、主编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的万 章等历史名人辈出,文化底蕴厚重。四千年的文明传承,使得 薛城人民重情、包容、好客,素以“豪爽”、 “诚信”著称。 薛城,曾名临城,古称薛国,为历代注目的战略要地。早 在 4000 年前,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奚仲造车,饮誉华夏;夏商 时期建立薛国;仲虺作国书,助汤灭夏;战国孟尝君,四君子 留名;毛遂自荐,一马当先;叔孙通演礼,儒教初汉;匡衡凿 壁,好学典范;临城劫车案,震惊中外;抗日战争以来,因铁 道游击

38、队而蜚声中外。 薛城资源丰富,地下可采矿藏资源 30 余种,已探明优质煤 储量 2.6 亿吨,被列入全国 100 个重点产煤县;石灰石等建材 储量 10 亿吨,是 xxxxxxxxxxxxxxxxx 的富水区。 3.1.6xxxxxxxxxxxxxxxxx 位 区位交通密度为全国前列。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辖区 有“三纵三横”6 条省道和国道穿境而过,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 路和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枣临铁 路、枣临高速公路均在 薛城设有出入口,特别是京沪高速铁路 2011 年建成通车后,从 薛城到北京、上海均只需 2 个多小时;周边 200 公里半径内有 济南、徐 州、连云港、临沂 4 个机

39、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港 口、年吞吐量 400 万吨的枣庄(薛城)港即将建成通航,人员 往来、货物运输极为便捷。全区公路密度每百平 方公里达 256 公里。特别是 xxxxxxxxxxxxxxxxx 委、市政府搬迁薛城的顺利 实施,为薛城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使薛城成 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 近年来,xxxxxxxxxxxxxxxxx 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03 年,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 33.5 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达 1.67 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7425 元和 3415 元。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形成 15 万亩大棚瓜菜、10 万亩

40、优质林果、10 万亩花生、240 万只长毛兔、15 万头生猪基地, 冬枣、石榴、雪桃等干鲜果品驰名南北,是国家确定的世行项 目和黄淮海平原综合开发区。 工业结构合理。拥有 45 万吨机制纸、15 万吨啤酒、30 万 吨玻璃制品、160 万吨煤炭、300 万吨水泥、5.7 万千瓦发电、 5 万吨铸钢以及机械、化工、玩具等十大主导产业,800 多种产 品。 “山峰”板纸、 “南极洲”啤酒、 “多乐”多用炉、 “神农” 面粉等 8 个产品被命名为省、部级名牌产品。 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建成区面积达 14.2 平方公里,区驻地 人口达 15 万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通讯、通气、供电、给 排水、学校、医

41、院、星级宾馆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教育 教学水平省内一流,卫生保健服务非常先进,先后被命名为 xxxxxxxxxxxxxxxxx 社会文化先进 区、xxxxxxxxxxxxxxxxx 精 神文明建设先进区、xxxxxxxxxxxxxxxxx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 范区。 随着我国加入 WTO,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全方位实施对 外开放战略,坚定不移地把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发 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出台了 xxxxxxxxxxxxxxxxx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 关于改善外商投 资软环境的决定 ,制定了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 ,成立了 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诉中心,在全

42、 社会形成了爱商、 重商、亲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全区每年利用外资都在 10 亿左右,一大批投资过千 万元的重点项目落户薛城。特别是薛城造纸总厂与印尼光彩集 团、新加坡尧泰私人有限公司,累计投入 12.3 亿元,资产总额 16.8 亿元,是全市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3.1.7 经济概况 全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 48.5 亿元,增长 22.8%,其中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9.6%、29.1%和 15.6%,三次产业比 调整为 10.655.93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20.6 亿 元、利税 7.9 亿元,分别增长 30%和 76%。非公有制经济注册资 金 8.5 亿元,

43、纳 税额 1.8 亿元,增幅均在 30%以上。完成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入 23.1 亿元,增长 65%。全区总财力达到 3.13 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 2.28 亿 元,同口径增长 43.2%。 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 7.17 亿元和 5.61 亿 元。主要经济指标除进出口总额外,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 计划确定的目标,是 1999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农业:到 2004 年底,全区耕地面积 18946 公顷,人均耕地 面积 1.12 亩,粮食总产量 11.4 万吨。近年来,积极推进农业 产业化,金虹食品、捷利木业、东盛木业、中华乳业、银牛面 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44、初步显现;新建了清泉无公害农产品交 易 市场,组织参加了上海、枣庄、北京等农产品交易会,进一 步拓宽了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 56 个会员达到 2100 人;信用联保协 会达到 72 个,联保农户 达到 3300 人。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区新建成了 7 万亩蔬 菜、15 万亩优质粮、6 万亩花生、6 万亩果品、1 万亩食用菌和 2 万亩 良种基地,被认定的省、部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 到 8 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16 个。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拥有 28 个工业门类、392 家企 业,已形成煤炭、水泥、机制纸、钢 铁、玻璃、啤酒、电子、 纺机、风机、纺织、

45、印染机械、塑料、化工等十几大具有地方 特色的支柱产业,工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市场前景良好,园 区经济和循环经 济发展势头强劲,强力的发展势头引来多家世 界五百强和众多国内外大企业来薛发展投资。 3.1.8xxxxxxxxxxxxxxxxx 概况 xxxxxxxxxxxxxxxxx 地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城 郊南部,1960 年建常庄公社,1984 年改乡,1995 年改镇。京 沪铁路和 104 国道过境。总面积 59.6 平方公里,辖 46 个行政 村,3 个居委会,总人口 6.1 万人。2006 年,全镇

46、国内生产总 值完成 11.6 亿元,同比增长 30;完成财政收入 2700 万元, 同比增长 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8 亿元,同比增长 57.6%;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6.1 亿元,同比增长 156: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100 元,同 比增长 10。目前全镇民营经 济业户达到 700 多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 60 余家,年销售收入 千万元以上的企业 18 家。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 2 家,占全 镇税收总额的 30。已形成了玻璃、板纸、特色食品、建材装 饰批发等支柱产业群。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认真落实各项 优惠政策,推进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深 入实施工业

47、化、城 镇化战略,依托薛城经济开发区和城镇建设,大力招商引资, 优化发展环境,为各类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创造宽松的政 策和设施环境。重点从 规范、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入手, 加强协调与监管。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建立和完 善统计报表制度、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并定期召开全镇 个体私营企业调度会,加大协调与监督力度。积极谋划发展民 营企业的重大举措,在审批机制、企业保护、投资环境、资金 支持等方面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xxxxxxxxxxxxxxxxx 发展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发挥区位优势,以铁鹰建材装饰城为龙头,引资启动家俱 批发 城、药业物流中心建设,带动二、

48、三产业发展。引导民营企业 调整结构、提升档次、加大投入、壮大规模,提高民营经济综 合素质。扶持做强联兴玻璃、汇兴焊 接等重点骨干企业,使全 镇民营经济快速蓬勃发展。 xxxxxxxxxxxxxxxxx 立足本镇实际,适时调整招商战略, 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通过改造老企业,努力盘活存量土地,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既要引进项目又要保护耕地的原则,在 老厂区改造、启动闲置土地上做文章,牢牢抓住招商引资不放 松,依托镇内外资源,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招商。由镇招商投 资办对全镇闲置资产统一摸底登记,全面清理破产企业、迁址 单位等厂房,排查闲置土地,整合零星用地,盘活闲置资产。 今年年初,针对刚刚引进的

49、一处木材加工企业和一处化工企业 需要用地的实际,镇党委政府把占地 24 亩、多年破产闲置的原 金河砂轮厂、原金河针织厂,安排给东盛木业、创新化工两家 企业。目前,这两家企业已建成投产。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又节约耕地 24 亩。 该镇矿藏是石英石。乡镇企业以玻璃、造纸、建筑、煤炭、 运输和服务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古迹有六炉 店汉墓群。 辖常庄、后大、单庄、前大、周庄、店子、石坝、杨庄、 渐庄、彭楼、朱桥、六炉、两满、孟岭、姬庄、西麦、东麦、 西小、东小、西姚山、东姚山、邵庄、何庄、种庄 24 个村委会。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 优势条件 1、原料丰富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石化燃料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 突出,再生能源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柴油是我国主要能源产品 之一,到 2015 年柴油需求量将突破 1.3 亿吨,缺口达 3000 万 吨,发展再生能源可极大地缓解柴油的供需矛盾,为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煤焦油是一种资源性产品,主要来自炼焦过程,是煤干馏 的主要副产物。焦油组分主要是分子量较大的稠环芳烃及其衍 生物,这些复杂的化合物目前除部分可以人工提取外,其余大 部分较复杂的芳烃及其衍生物尚无人工方法可以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