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答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0697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Mg2+、Na+、SO42、Cl CNa+、K+、NO3、SO32 DNH4+、Na+、SO42、NO3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2L N2所含分子数为0.5 nA B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在1L 1molL-1FeCl3溶液中含Fe3+数目为nAD常温下,16g CH4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4nA 12电解法精炼含有Fe、Zn、Ag等杂质的粗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精铜作阳极B粗铜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C阴极上发生的反

2、应是Cu2+2e=CuD电解后Fe、Zn、Ag等杂质会沉积在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13如图是点电荷Q周围的电场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Q是正电荷,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C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DQ是负电荷,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14关于磁感应强度B,正确的说法是A根据定义式,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B根据定义式,B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C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D沿磁感线方向,磁感应强度B越来越小15 如图所示,金属杆ab静放在水平固定的“U”形金属框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磁

3、场中。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杆ab总保持静止,则A杆中感应电流方向是从b到a B杆中感应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保持不变 0u/Vt/s0.010.020.03D金属杆受三个力作用而保持平衡16如图为某一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A交流电压u的表达式u =(V)B交变电压的峰值是36VC交变电压的周期是0.01sD这一交变电压接在某一电阻上,电阻不会发热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7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原子势能增

4、大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C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21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18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它由两个铜质D1、D2形盒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B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C只增大空隙间的距离可增加离子从回旋加速器中获得的动能D只增大D形盒的半径可增加离子从回旋加速器中获得的动能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当开关S接通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MNRL111L2SA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减小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

5、增大C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D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20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和N是轨迹上的两点。则A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B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方向C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N点的速率大D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L R1R2E r2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的电动势,r为电源的内电阻,R1、R2为可变电阻。在下列叙述的操作中,可以使灯泡L的亮度变暗的是A仅使R1的阻值增大 B仅使R1的阻值减小C仅使R2的阻值增大 D仅使R2的阻值减小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0的溶液中:NO3、SO42、Na+、I能大量共存B

6、0.1molL-1Na2S溶液中: c(Na+)2c(S2) CNaHSO3溶液中: c(HSO3) +c(OH) +c(SO32)c(H+)+c(Na+)D等体积的硝酸和氨水混合可能存在:c(NO3)c(NH4+)23日本核电厂爆炸释放出放射性131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1I 与127I互为同素异形体B加碘盐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C由I2 (g)2I (g) H0,说明碘单质比碘原子稳定D已知Ksp(AgBr)Ksp(AgI),则AgBr不能转化为AgI24右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个体4可能含有致病基因C1、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8D

7、1、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2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培养的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乳腺细胞可作为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C植物分生组织可用于培养脱毒苗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可快速繁殖优良种畜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6(16分)下图1表示小麦的某种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光(1)图1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要将这种结构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 (2)图1中B表示的物质是 。H2O H+O2 阶段,除了光和水之外,还需 (物

8、质)参与。(3)在黑暗时,小麦叶肉细胞合成ATP的结构有 。(4)右图2表示处于光照、温度、CO2浓度等适宜条件下的小麦叶肉细胞部分结构,请你在图2中用箭头标出叶绿体产生的02去向(2分)。(5)将良种小麦的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两个主要步骤是 和 。27(16分)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F1代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基因型为 的个体虽表现出穗大,但仍需进行 和选择。(2)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用纯合的穗大晚熟品种

9、与穗小早熟品种杂交,可培育出穗大早熟的水稻新品种,这个过程中水稻发生的变异称为 。这一杂交实验的F2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 。(3)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受基因F和f控制,选用非糯性水稻与纯合的糯性水稻杂交,验证这对性状显隐性关系。若子代表现型 ,则糯性为显性。若子代表现型 ,则糯性为隐性;亲本中非糯性水稻的基因型为 。28(16分)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据图可知,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途径是减少 、增加 (填数字序号)。在和的过程中碳

10、分别以 和 的形式进行流动。(2)图中的绿色植物同化的能量,最终有三个去向:流入下一营养级; ; 。(3)在草原上,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兔子等草食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狼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捕食兔子。可 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 的作用。(4)发生火灾后的草原,经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5)草原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29.(16分)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叶绿素容易被破坏,于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进一步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影响” 的实验。 他们先提取一些叶绿素溶液,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

11、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取绿叶色素时,向研钵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 (2)表中X应该为 ,原因是 (必须回答2点)。 (3)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 (至少回答2个),表中的Y应该为 ,原因是 。(4)要直观地反映叶绿素的稳定性,可观察 。该实验的结论是: 。 30(16分)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得到F、G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1)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_。(2)D的结构简式是_。(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_ _,该有机反应类型是 。(4)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结构简式是

12、_。(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该种同分异构体与足量的金属反应产生1mol H2,则该种同分异构体为_。31(16分)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如下可逆反应: CO2(g) + H2(g) CO(g) + H2O(g) , 其平衡常数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t70080085010001200K2.61.71.00.90.6(1) K的表达式为: ;(2)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3)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容器中压强不变 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4) 在

13、850时,该可逆反应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时间/minCO2 (mol/L)H2 (mol/L)CO (mol/L)H2O ( mol/L)00.2000.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3c3求3min4min时CO的浓度c3和CO2 (g)的转化率,要求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c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32(16分)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产生的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CaO、MgO等。现以硫酸渣制备铁红(Fe2O3),过程如下:(1) 酸溶过程中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还原过程中加入FeS2

14、是将溶液中的Fe3+ 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SO42,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检验Fe3+被完全还原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3) 氧化过程中通入空气和加入NaOH是为了将溶液中的铁元素充分转化为沉淀而析出,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4) 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铁红的质量,氧化过程需要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是_。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沉淀物Fe(OH)3Al(OH)3Fe(OH)2Mg(OH)2开始沉淀2.73.87.59.4完全沉淀3.25.29.712.4 (5) 滤液B可以回收的物质有_。33(16分) 已知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在酸性溶液中发生自身

15、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而Cu2O在空气中灼烧可以生成CuO。 某兴趣小组对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生成红色Cu2O沉淀提出质疑,认为红色沉淀还可能为Cu2O和Cu的混合物,为了验证上述猜测,他们设计如下方案:方案甲取该红色沉淀溶于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方案乙取该红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方案丙称取红色沉淀a 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成b g黑色的CuO,比较a和b的关系。(1)请问方案甲是否合理?答: 。理由是: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如果红色沉淀是Cu2O和Cu的混合物,按方案乙进行实验,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三个方案中,你认为

16、最合理的是 ,实施该实验方案能说明红色沉淀仅是Cu2O的依据是 。 (4)小李同学针对上述质疑,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并组装出如下图实验装置,根据实验前后红色样品质量进行比较验证上述猜测。进行该实验时,称量装有红色样品的双通管并连接各仪器之后,应进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写数字序号)开通阀门K 点燃B处酒精灯检验C出口处氢气的纯度 在C处点燃或接贮气囊34.(18分)(1)(3分)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某样品的外径如图所示,其示数 D=_ _mm(2)(6分)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某兴趣小组首先选用“10”欧姆挡,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 _欧姆

17、挡;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乙)中指针所示,则Rx阻值的读数是_;(3)(9分)为了测量某一未知阻值的电阻Rx,某实验小组找来以下器材:电压表(03V,内阻约3k)、电流表(00.6A,内阻约1)、滑动变阻器(015,2A)、电源(E=3V,内阻很小)、开关与导线,该小组同学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请你按要求填写:如图甲,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端。 闭合开关,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建立合适的坐标系作出I-U图如下;整理仪器,根据I-U图可得,该未知电阻的阻值为Rx=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电表不

18、是理想电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则该小组同学实验测出的电阻值_ RX的真实值(填“”、“1,且甲仍以(1)中的速度0向右运动,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答案ADDBDCA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DBCACBA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

19、得0分)题号1718192021答案BCADBCADAD题号22232425答案BDBCADCD三、非选择题(共182分)(生物部分,4小题,共64分)26(16分)(1) 叶绿体 差速离心法 (2) 五碳化合物(或C5) 色素和酶 (3)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 见右图(2分) (5) 脱分化(去分化) 再分化27(16分)(1)aa AA或Aa 自交 (2)基因重组 1/16 (3)全为糯性 有非糯性出现(全为非糯性,或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 FF或Ff 28(16分)(1) CO2 (1分) 有机物(有机碳)(1分)(2)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随残枝败叶流入分解者(或被分解者利用)。

20、(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1分),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分)。(4)次生演替(5)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29.(16分)(1) 溶解叶绿素 (2) 8.0 探究(考虑)碱性条件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pH的变化要有规律(自变量的梯度差相同)(3) 叶绿素溶液的体积、处理时间、温度(至少回答二个才得2分) 10 处理时间相同,实验结果的比较才有意义(排除实验处理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4) 叶绿素溶液的颜色变化;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会被破坏)。(化学部分,4小题,共64分)30(16分) (1) (2)(2分) (2分)(3)

21、 (3分) 氧化反应 (2分)(4)C6H8O4(2分) (2分)(5) (3分) 31(16分)(1)(2分) ; (2)放热 (2分)(3)B、C; (2分,若只选一个对的得1分,全对得2分) (4)解:从表中数据可知3min4min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此时 CO、H2O的平衡浓度为c3, 则CO2 、H2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200c3)和(0.300c3) (2分)在850时,K=1,则 K= c3c3/(0.200c3)(0.300c3)= 1 (2分)解得c30.120mol/L (3分,写0.12的不给分) CO2 (g)的转化率 : 0.120/0.200100% = 60%

22、 (3分)32(16分)Fe2O3 + 6H+ = 2Fe3+ + 3H2O (2分)FeS2 + 14Fe3 + + 8H2O = 15Fe2 + + 2SO42 + 16H+ (3分)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不显红色,则说明Fe3 +已被完全还原。(2分)4Fe2 + + O2 + 2H2O + 8OH= 4Fe(OH)3 (3分)或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1+2分)3.23.8 (3分)Al2(SO4)3、MgSO4、Na2SO4 (3分)33(16分)(1) 不合理 (1分) 因为Cu2O与稀硫酸反应会

23、生成不溶的Cu而出现残渣 (2分)Cu2O + H2SO4 = CuSO4 + Cu + H2O (2分)(2) 3Cu2O+14HNO3 = 6Cu(NO3)2+ 7H2O+2NO (2分)3Cu+8HNO3 = 3Cu(NO3)2+2NO+4H2O (2分)(3) 丙 (2分) a : b=9 : 10 (3分)(4 ) (2分)(物理部分,3小题,共54分)34(18分)(1) 6.550 (3分) (2) 1(3分); 9(3分) (3) a (3分); Rx=5.0(4.85.2均正确)(3分) (3分)35.(18分)解:(1)带电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 (3分)得带电粒

24、子离开B板的速度: (1分)dRO2OBBA NP+ + + M QS(2)粒子进入偏转电场后,有:(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解得 :(1分)【说明:1.直接写出:,给满分6分;2. 写出:,最后计算结果错的给5分;3只写对:,后面连等错的,如将2U写成U的给3分;4只写至:,后面连等错的,给2分;5只写至:,后面连等错的,给1分则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大小:,(2分)【说明:若未用代入,只算到,给1分】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0角(1分)(2)粒子进入磁场后,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由几何关系得: (2分)解得: (1分)36(18分)解:(1)在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

25、高点的情况下,设乙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vD,乙离开D点到达水平轨道的时间为t,乙的落点到B点的距离为x,则 (2分)设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分) (2分) 联立得: (1分)由k=1,则由动能定理得: (1分) 联立得: (1分)(2)甲、乙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由得解得 (1分)又k1,则 (2分)设乙球过D点的速度为,由动能定理得 (2分)解得: (1分) 设乙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到B点的距离为,则有: (1分) (1分)联立得: (1分)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第 14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