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课件(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1192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课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能与电能说课课件(1).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禄丰三中,张学平,一、设计思想,根椐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本课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入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来组织课堂教学。 1、从对“火力发电”进行完整透彻的剖析入手,提出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引入新课学习。 2、通过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并认识其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3、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装置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进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判断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最终得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的结论。 4、通过课本上的实践活动水果电池的制作,实现本课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让

2、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3、,1、教材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并且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已经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善,又是为学习“电化学基础”奠定必要的基础。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

4、点,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钢铁的腐蚀,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各种类型的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这些都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为提高学生的课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以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 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 (2)借助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等手段,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等辅助手段。,五、学法指导,教师要

5、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构成条件。,教师,引导,主动参与,亲密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学 生,六、教材处理,1、把教材中的“实验2-4”改为5个对比分析的探究实验,并增加原电池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和原电池形成条件的实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播放flash课件,揭示原电池的微观工作原理,再现原电池的发现过程。,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立新思维,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什么是火力发

6、电,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什么? 指出火电站中从开始到结束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火力发电的利与弊是什么?,2、建立新思维,提出新的研究任务,火电站的工作原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工作系统,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廉价方便. b.电能清洁安全,又快捷方便.,火力发电优点:,思考与交流:假设你是电力工程师,面对这些利与弊,你会如何应对呢?,a、改进火力发电,b、研究新的发电方式,方式之一就是尝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就像电池。其好处就是减少中间环节能损,高效、清洁利用燃料,不浪费能源,更方便。,普通干电池,手机电池,钮扣电池,笔记本电脑 专用电池,摄像机 专用电池,“神六”用 太阳能电池,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

7、电池车,(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1、原电池的原理教学: 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动画模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1)设置阶梯式问题,对学生进行探究思路引导。,问题1: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那么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电子定向移动),问题2:若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那么,怎样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同时形成电流?,问题3:怎样知道所架设的桥梁中有电子流过?如何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2)实验探究:原电池及其原理。,实

8、验2-4,将实验2-4分解成几个分组实验进行探究。,第一小组:实验探究一,实验1:锌片插入稀硫酸中,实验2:铜片插入稀硫酸中,第一小组:实验探究一,实验3: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实验4:锌片和铜片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导线间接上电流表,第二小组:实验探究一,第二小组:实验探究一,师生互动、分析现象、总结规律:,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七、教学程序,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 分组实验、比较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分组实验:实验探究二,能 能 不能 不能,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不能 能 能,电极必须插在电解质溶液中,分组实验:实验探究二,能 不能,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9、,分组实验:实验探究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 (或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中; 3.形成闭合回路。 4.能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归纳总结:,1.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形成电流的是( ),反馈练习:,2、下列装置哪些属于原电池,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正极、负极。,反馈练习:,四、情感升华,七、教学程序,电池的发明史,原电池的雏形,理论解释 :生物电观点!,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Galvani,L.) 青蛙抽搐实验。,伏打对生物电观点的质疑 (Volta,A.1745-1827),1800年建立伏打电堆模型。,伏打电池是 实用电池的开

10、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七、教学程序,(五)实践活动,在完成上述内容后,指导学生制作水果电池,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从正逆两个方面锻炼学生对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应用,而且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制作“水果电池”,动手实践:,土豆,萝卜,西红柿,七、教学程序,(六)课堂小结,一堂课接近尾声时,适当的课堂小结是必要的,它不仅仅是本节教学知识的回放,还可将本节课知识贯穿联系起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小结,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火力发电的过程。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负极(Zn):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Cu):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Zn2H+Zn2H2 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电极材料都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布置作业:P41实验探究三,有下列材料:镁条、铜片、铁片、导线、金属夹、手电筒用小灯泡(或发光二极管)、果汁(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等)、500mL烧杯,请设计一个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原电池。方式:最好先独立设计,并动手试验,边做边改进,也可与邻座同学相互讨论和观摩,或请老师指导。,动脑动手,九、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