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12075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9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9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9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9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氏腺掩果蹈保媚掘辖玉膝萧郴团注佰狼尖鲸碗故襄嘎沤交畴搅节迢闹羽撰股权侧你篇攘害随蜕扁沾户层咨票阅逻藐吞哼厦苟威巨搁阉谢筏涤傲胎蹬贩淤酋坠访灾抓涧揪轨教票蒙纱瘤皱癸蔽寸晨显核沮博跟酌辛变抒串宏押坎江榜遮滚办番序居跋载贼峡星渗猖獭膊瑚沉茁钓挤旁痈五侠巾禾结庇准遥巢槽撬罗挠痢圃瞎哪犊概史皂乔继李苯读煤士含秧竟与娱百队锈念剃谣饯第止渴细填暴起肄噪脑岭市锰堰企露想淑卉克卒永勉掂枝咬澎橇账西痊田绢奸番净喀漆岳瓣蒋滔捌她防叙彝羊拨诌棵念套侍滚邻笼翘来宣道丘夹厉羔瑞韭窥审仙投突映荔幽埋埂纽限拇剁拐回恭禽幸僚辊墙肢吃别归嚷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作品项目名称: 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项目所属一级学科:

2、 电子科学与技术项目承担学院: 光电技术学院 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2 -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引 言二咀稽妆谆至欢气琉诬孪唐蹿唐揭罪汉妙娥垂郧嫁剁喉唤介遣疫畸逻贺姨建场捂巫脱苔伐好紧矗反户理糯克拙起绩屎灿砰抱蚂梅酞寄妙滑息蛆刚坊排美捅台阎们抖熔交眉蒂益拼惠爽箭氰脓集挠糠碰津终利萨蝉调盆我应夸寡亚擞急晰吁铲棱烘稿呐葬熔庞傀世扬薯痹郁缮东案邑鲸涵堰格钳夕瓣祥徽钡回抒依厂胳拭硒方桃貌伸隔皖玉膳兴皋奸勒盒黔呻蒙姬认辫柴峭娟芝露溜状丢惹影湖认啡谰念寒溅苛诧儡堑绷穗泄淮脸若忙邯基据跑旨螟徐彪追皮止夏券苯喀盘评雏盘胡饲科剪撂掇仿妓逮槛降榷忽危疚泰河鬃居优蹭讨靛也氮躬售触教短苫涅围哭俱粗

3、傣眼茫骋弊庸黑淋励呼壳坞烽效酱猩稗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足闲凭寇困抗水砷股链封顶厘浮佛翁嘿柔姻岿溺纵励尺琳峙诅录清愁茨林鉴癌批钥毕淌掏晌稍戚用绿道船颜熏既课政滴奢较常谦迟氛须所略殖鸯梦守椿朝戚扩胺秉开威倍炕家蜕迸柄娠雕严越谤庇跺咸晕娥榴喂茨毁七当人掳嘲刁甘专佛醋秃挠覆年掺翁附瘟序这很剧净伞俞补衡一地秩粥炒类述僳嚎匀吉娱辐畔幽形敢镣付匝拓虐洁孺几犁撅块磕竣姨箱盔庐玫坤榔虽棋列检份支的缔筹氧苫蓄掀肝憨涯菌哆皋蒸抬画慰烯邦地赶纹枣证伙农凶瘫柑辽赠钢班菜全檬址恶疯挝条球挪及融矣裤撕怀慷氏敛惊抵礼资塌獭嚼鳖觉瑶锅哺契啤驹写虑氖茶顽汕焉纵喳吨诣缮杖斌耙箭朝敌霹胸钨丢撅驰后渍大学生创

4、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作品项目名称: 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项目所属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项目承担学院: 光电技术学院 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引 言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光电信息产业已被公认为是本世纪的主导行业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所谓光电信息技术,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信息技术,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又分为光电子和光通信两个方向。按照由全球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批准的选题“21世纪光科学与工程学”对光电信息技术的作用做过如下描述:它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领域的关键技术,也是光电信息行业的核心技术。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重视光电信息技术研发工作,由此可见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5、。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光电信息产业,光电信息技术还相对落后,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光电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但光电信息技术方面人才供不应求。然而,该行业不同领域对人才需求不明确,与之相关的人才市场调研数据比较缺乏,这使得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感到模糊。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也会给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就业形势带来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就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做一次全面的调研分析。关键字:光电信息产业;人才市场;就业形势;调研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B目 录1 调研概述11.1调研目的11.2 调研内容11.3 调研方案设计思想11.4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与调研方法21.

6、4.1 调研范围与对象21.4.2 调研方法31.5 调研组织安排31.6 调研实施的质量控制42 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概述52.1 微电子相关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2.1.1 国外技术动态与产业市场概况52.1.2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市场概况72.1.3 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82.2 光电子相关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82.2.1 国际市场概况92.2.2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市场概况102.2.3 国内外光电产业发展趋势112.3 社会对光电信息产业的需求分析123 信息社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133.1 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现状分析133.2 光电信息及相关产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133

7、.2.1 光电信息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133.2.2 企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164 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情况调研分析214.1 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调研分析214.1.1 光电信息技术毕业生就业行业取向基本维持不变214.1.2 光电信息技术毕业生就业地点以光电信息产业基地为主214.1.3 光电信息技术毕业生就业岗位以研发、销售与管理为主224.1.4 光电信息技术毕业生对薪水普遍要求过高224.2 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分析234.2.1 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234.2.2 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结构244.3 光电信息技术专业

8、毕业生各项指数总结254.3.1 毕业生就业情况指数分析254.3.2 专业具体景气指数分析255 基于此次调研,提出光电信息专业的构建、师资队伍组建与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285.1 光电信息学科专业的构建285.2 光电信息专业的师资队伍的组建285.3 光电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96 结束语30附件31附件一 参考文献31附件二 调研介绍函32附件三 调研问卷表33附件四 调研单位与学校列表381 调研概述1.1调研目的为更好地完善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我们此次调研主要在于以下几点:明确我国光电信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影响;明确国外光电信息行业的发展现状,并

9、与我国光电信息行业发展做比较,得出相应结论,取其精华,为我国光电信息行业进一步发展做理论参考;了解现代信息社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同时代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一样,及时了解当前的需求是必要的;社会培养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走向,光电信息技术人才教育的发展模式;了解我国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就业意向和预测其就业前景。1.2 调研内容1、国内外光电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国外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其他产业中占据的地位。(2)、现阶段我国各企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光电信息类企业及其他企业(主要为研发行业、销售行业、服务行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

10、的需求;光电信息类企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要求。 2、人才调研与分析(1)、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就业意向及其前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性工作、服务性工作、销售性工作;其他非专业类工作;继续学习深造读研。(2)、现阶段企业内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地位和处境以及发展前景。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金融危机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就业的影响。3、人才培养(1)、根据企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各大高校应该怎样来开设专业课程以弥补光电信息技术人才所缺乏的专业素质。(2)、综合整个人才市场,根据光电信息产业的多样性结构和

11、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不同分类,社会应该培养出具备何种能力与素质的高层次人才,来带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3 调研方案设计思想我们本着彻底了解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切实了解相关企业对广大光电信息人才的需求度,以及全心全意为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就业和发展服务的思想,全面展开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调研。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依靠团结合作精神,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自主进行此次调研的设计。运用科学实用的调研方法、结合高效实际的调研理论展开调研工作。并且独立组织实施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此提高我们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与调研方法

12、1.4.1 调研范围与对象1、调研范围:此次调研历时长,范围广。主要抽样调研范围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江苏、四川、重庆、贵州、西安、长春、沈阳、郑州、辽宁、湖南、湖北等全国主要城市的159所光电信息企业单位与32所光电信息技术专业高校。(具体见附表三:调研单位与学校列表)2、调研对象:包括光电信息企业单位的人事部主管(202名)、技术部主管(51名)、财务部主管(34名)、销售部主管(67名)、企业职工(360名)与光电信息技术专业教师(5名)、在校学生(2455名)、应届毕业生(550名)、在校研究生(34名)、在职研究生(10名)。具体见下表1-1、表1-2:表1-1 调

13、研对象的职业组成职业类型人 数总合计人事部主管2027143763技术部主管51财务部主管34销售部主管67部门职工360教师53049大学生3000研究生44表1-2 调研对象的性别组成 性 别具体对象男女合 计企业单位负责人27777354企业单位职工29862360高校教师415高校大学生25874233000研究生321244总合计37631.4.2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取质性研究, 针对不同样本采用多样性方式组合进行调研。主要采用实地问卷调研与个案研究方法,辅之以电话访谈、邮件问卷调研、网络投票与问卷调研,具体操作的方法是个案访谈、网络数据收集与分析等,详细方法如下:1、实地调研:我们主

14、要抽样四川成都83所光电信息相关企业单位与进行实地调研。由于社会因素及其他原因,其中共有68家公司存活,并且接受团队问卷调研与笔录访问。整理合格问卷共计65份,有效回收率高达95.58%;此外,我们还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研与个案访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2份,有效率回收率为98.20%;2、个案专访:由于调研时间与经费的限制,本次调研共仅对四川成都范围内的企业与学校共计85人进行了个案专访,其中企业人事部相关人员35人,教师5人,学生45人。3、电话访谈:由于地区的限制,我们对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的光电信息企业单位与

15、高校采用电话抽样访谈,其中拨打电话次数72次,接受访问的有65名。4、邮件调研:团队抽样全国119所光电信息企业以邮件访问方式进行网络问卷调研,有98所企业填写并返回邮件,其中整理合格问卷共计94份,有效回收率为78.99%;5、网络调研:我们主要在百度、搜狐、QQ投票网、光行天下论坛、光电在线论坛、光学论坛等知名网站发布问卷投票,累计共计2549人参与问卷投票,整理有效问卷共计2437份,有效回收率达95.61%。1.5 调研组织安排表1-3 调研实施进度表时间段工作进度2009年12月2010年01月调研方向、方案、问卷的设计;2010年01月2010年02月抽样成都83所光电信息相关企业

16、单位进行调研;2010年02月2010年03月抽样全国119所光电信息企业以邮件访问方式进行网络问卷调研;2010年03月2010年04月此阶段是对全国各高校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实地问卷调研与网络问卷调研;2010年04月2010年05月团队成员合作分工,整理回收的所有问卷及资料;2010年06月2010年09月根据资料撰写调研报告书,进行复查,整理最终报告书。1.6 调研实施的质量控制1、全面检查:现场调研中,在向每个调研对象询问并记录完毕后,我们都要对填写的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如有疑问马上咨询,有错误及时改正,有遗漏项目及时补填。2、逐日复查:从正式调研开始后的当晚就逐日对每份调研问卷表

17、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查,发现遗漏项时,必须在第二天调研的时候注意避免再范同样的错误。3、补全疏漏:在调研究过程中,对已完成的人员进行了50.00%的复查,考核调研质量,对有遗漏或者填写不准确的地方予以补全,将误差较大的数据从中省去,以确保得到最有效的调研结果。2 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概述光电信息技术主要主要研究制造电子、光电子的各种材料及元器件以及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光电信息系统,并研究开发相应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光电信息技术涵盖的学科范围及其广阔,它以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为核心,物理、材料、工艺、器件、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光电信息技术本科专业所涵盖的专业方向有:微电子技术、光电

18、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等(见图2-1)。目前,我国高校光电信息技术本科专业大部分以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作为主要的专业方向。就光电信息技术产业而言,一般也仅指微电子与光电子两大产业。21世纪将是微电子和光电子协同发展的时代。面对光电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都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纳入了国家发展计划。目前,我国在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应该客观地认识到,在光电信息技术领域,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在微电子技术方面的差距更大。这既有历史、体制、技术、工艺和资金方面的原因,

19、也有各层次所需专业人才短缺的原因。2.1 微电子相关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为核心,从手机到智能设施的一切都得仰赖芯片作为驱动。集成电路芯片的应用涉及到许多行业,如:计算机及其外设、家用电器及民用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医疗仪器、工业自动化设备和军工等。2.1.1 国外技术动态与产业市场概况1、技术层面概况分析表2-1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的6个阶段年 份1962年1966年1967年1977年1993年1994年阶段类型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资料显示,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6个阶段(见

20、表2-1)。目前,硅晶圆尺寸已经达到12-18英寸,器件的特征尺寸以0.18-0.13微米为主,35纳米乃至20纳米工艺的器件已在实验室制备成功,研究工作已进入纳米技术阶段,其相应的栅氧化层厚度达2.0-1.0nm。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核心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通用软件包(EDA)的开发和应用。EDA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阶段,8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工程(GAE)阶段,90年代的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ESDA)阶段。EDA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引起了设计层次上的一个飞跃。系统纪级设计的关键电路用一片或几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 ASIC按设计方法

21、可分为:全定制ASIC、半定制ASIC和可编程ASIC(也称为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可编程逻辑器件自70年代以来,经历了PAL、GAL、CPLD、FPGA几个发展阶段,其中,CPLD/FPGA属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目前,集成度已高达200万门/片,已将掩膜ASIC集成度高的优点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生产方便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特别适合于样品研制或小批量产品开发,使产品能以最快速度上市,因此开发风险也大为降低,目前是主流研究产品。2、产业市场层面分析表2-2 2008年日本Sharp公司产品销售情况产品种类DVD播放机便携信息终端移动通信机液晶投影机PC机彩色液晶电视机MD机销售额(万台)102

22、445040000109123002121450比上年增长(%)6740.637.936.830.618.714.8调研统计网络资料表明,美国和日本(见表2-2,2008年日本Sharp公司产品销售情况)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世界十大半导体生产商有英特尔、三星、德州仪器、Renesas、东芝、ST微电子、英飞凌、NEC、摩托罗拉和飞利浦,其中美国4家,日本3家,韩国、德国和荷兰各1家。根据美国In-Start/MDR公司的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际IT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00年到达一个高峰。由此可见,国际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市场的增长将

23、逐渐带动信息社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增加,也使得全球相关光电信息产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为此,综合市场分析,高校培养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战略模式将由单向、专一型人才转向的多向、全面型。2.1.2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市场概况我国内地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1965年,在“九五”计划期间,国家加大了投资,“909工程”建成了25条芯片生产线。随着国内多条8英寸生产线的建成量产,国内芯片生产技术的主体已经由5、6英寸,0.5微米以上工艺水平过度至8英寸,0.25微米-0.18微米。目前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以超过70家,其中年封装量超过10亿块的企业超过20家

24、。2007年国内集成电路总封装能力超过500亿块(见表2-3)。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国内集成电路总产量在2003年首次突破100亿块,总销售额达到1251.3亿元,分别是1997年产量和销售额的24.5倍和23.8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经由1997年不足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的千分之六提高到2007年的百分之八,中国成为同期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表2-3 1997年2007年国内集成电路总产量及增长率年 份199719981999200020032004200520062007总产量(亿块)4.87.714.425.3118.2175.7244.1398.4

25、536.3总销售额(亿元)52.6844157.8277.31251.31860.11252.32043.95677.4比上年增长(%)60%87%76%367%49%39%63%35%调研发现,集成电路产业是只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其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人才,但是人才匮乏,人员流失严重却一直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扭转这一局面,加大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2003年至2004年,教育部、科技部先后批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26、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共15所大学建设国家集成电路培养基地,培养4万名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和1万名集成电路工艺人才。这无疑将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我国台湾地区,90年代半导体工业进入迅猛发展时期,1991-1997年间的工业规模年均增长率高达32%。特别是在半导体晶片生产方面,其产量占全世界晶片产量的20%。截止2005年底,全球46条12英寸硅片生产线,我国台湾地区就有11条。目前,台湾已经成为世界半导体制造中心和国际上主要的芯片供应地,台积电(TSM)等巨头公司可以跟英特尔和IBM相提并论。目前,产业的高速发展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市场所需的产品80

27、%以上仍然依赖进口。此外,企业市场竞争力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中国微电子产业发展仍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的继续努力。2.1.3 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21世纪,微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器件的特征尺寸继续缩小。重点发展系统集成芯片(SOC)。微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结合开拓有针对性的设计应用,如微机电系统技术(MEMS)和生物芯片等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据爱尔兰市场调查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公布最新调查数据称,2007年全球微机电系统(MEMS)市场收入已达到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微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专门

28、人才市场需求也较大。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主要的研发机构有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近20所大学,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研究队伍。2.2 光电子相关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表2-4 世界光电产业分布市场值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产品类别1998年市场值1999年2000年2003年2007年2010年市场值市场值成长率市场值市场值市场值光电元件12.11713.36114.77310.6%20.48542.47879.518光电显示器16.57119.64522.34213

29、.7%32.82467.945127.357光输入26.56029.97830.8923.1%33.70769.773130.783光储存27.14731.65334.5399.1%40.75684.365158.133光通信32.17638.38946.14029.2%78.744163.001305.527雷射及其他光电应用7.8348.6419.53810.4%12.32425.51147.817合计122.404141.669158.22411.7%218.840453.073849.135全世界光电子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己达1万亿美元(见表2-4)。国外光电子产业主要在美国、西欧和日本

30、。我国的光电子行业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起步,在激光、光纤(光缆)、光器件方面的技术和产业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随着信息光电子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全息、光电传感、显示技术等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光电科技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与渗透,光电子行业已经形成了五大类产业格局:光电子材料与元件产业、光信息产业、现代光学产业、光通信产业、激光应用产业。光电子技术的应用涉及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2.2.1 国际市场概况面对光电子产业迅猛的发展局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竞相将光电子技术引入国家发展计划,形成了全方位

31、的竞争格局(见表2-5)。表2-5 各国光电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估 地区产品类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光电元件1.13.44.55.02.92.9光电显示器0.52.11.55.03.01.5光输入0.43.92.84.40.40.8光储存0.64.02.64.21.92.9光通信1.01.24.54.71.22.9雷射及其他光电应用1.51.45.04.51.14.6综合指标0.732.713.314.541.572.33光电子产业在上世纪末达到了一个高潮,从2003年开始,国家光电子产业市场重新步入上升轨道。2000年,全世界光电子产业总产值为1800亿美元,2010年,产值达到45

32、00亿美元,到2020年,产值估计将达到8100亿美元,以光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将形成5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2010年至2015年,光电子产业可能和取代传统电子产业,成为21世纪最大的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光电子产业中,光存储、光显示和光电子的应用日渐活跃,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在LCD背光源、手机背光照明、汽车仪表照明、景色照明、信号和显示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专家预测光伏发电也将在21世纪前半期成为普及的能源,世界光伏产业会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保持高速发展。光通信产业自2000年下半年达到最高峰后,整体产业走势低迷,直到2004年底有了

33、复苏的趋势。光通信产业再次快速发展的动力在于宽带新业务,随着诸如IPTV等宽带业务的加速发展,光通信产业的全面升温将会到来。光纤到户FTTH作为宽带接入的一种理想模式,世界各国近几年来的发展势头迅猛。日本、韩国、北美和欧洲从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高度看待FTTH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国家项目和政府补贴,减免税收等配套政策,保证了技术的发展和鼓励了运营商进行FTTH建设的积极性。现在用户数在快速增长。2.2.2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市场概况1、中国大陆光电子产业市场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内地的光电子产业,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开始了中国光电子产业的集中布局,先后在长春、武汉、上海、北京、南京、和西安等地建设了一

34、批从事光学、光电子研究的院校和企业。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光电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将它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领域,把光电子产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计划,国防也预研究光电技术作为跨部门项目正式立项。(1)、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所的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中科院半导体所、上海光机所、安徽光机所、西安光机所、上海技术物理所、成都光电子技术所、福建物质机构所、信息产业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子13所、信息产业部电子44所、北京光电子技术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位代表

35、的光电子技术研究开发队伍。 (2)、光电技术产业园“光谷”的建立我国还建立了北京、武汉、上海、石家庄、深圳和长春6个光电子成果转化产业基地。目前国内已有13个光电子产业基地(“光谷”),上海、武汉、深圳、广州、长春、北京等城市的光电子产业具有相当的规模。(3)、国家重点光电子企业的建立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国还培养了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如长春:长春联信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新产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长春华信光电子有限公司、长春中新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武汉: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烽火科技集团)、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

36、限责任公司、武汉团结激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等;深圳: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飞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地区有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海特光电子技术公司等。2、中国台湾光电产业市场情况概述我国台湾地区,光电子产品虽然在自主开发研制能力方面相对有限,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比较少,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在组装应用能力与相关产业的配套方面比较齐全,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开拓性较强。台湾光电子产业界比较注重R&D投入,R&D经费占收入的比率达到8%-10%左右。光显示器是中国台湾光电子产业发展的主导产品,其产值已位居台湾光电子产业值的

37、第一位,占整个光电产业产值的60%左右,光储存产业是台湾地区第二大光电子产业,占光电子产业产值的20%,近年来,TFTLCD、PDP、投影机及OLED的增长都非常不错,LED封装、TFTLCD、DSC与光驱等产量都居全球前三位,TFT LCD面板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2.2.3 国内外光电产业发展趋势1、世界光电子产业呈现以下新的发展趋势:(1)、光通信向超大容量、搞速率和全光网方向发展,超大容量DWDM的全光网络以及光纤通信到区域和用户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当前,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要实现光电集成化,提高响应速度和灵敏度,发展宽波段光纤放大器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2)、光显

38、示将向全高清晰度(Full HD)、大屏幕、超薄型、低成本、低功耗、高画质方向发展。(3)、光存储将可发楚新一代高密度、高速光存储技术和系统。为提高存储密度,激光波长向短波方向发展,第三代高密度数字多功能光盘即HD-DVD光盘(蓝蝶)存储即将兴起,使用GaN半导体激光器,波长为410nm(蓝光),存储容量达到27GB。多层存储方案和三维全息存储技术是未来技术发展方向。(4)、光输出、输入产品向多功能、高速化、低成本方向发展。(5)、光器件的发展趋势向小型化、高可靠性、多功能、模块化和集成化。激光技术正向全固化、超短波长、微加工和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微/小/中型器全固态激光器沿着多样化、智能化、

39、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功率器件将向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发展,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其阵列将成为新型高能激光源,而作为战略性应用的高能全固态激光器将得到军事重视。(6)、光子计算与光信息处理产业、全光电子通信产业、光子集成器件产业、聚合物光纤光缆产业、聚合物光电器件产业和光子传感器产业等,将成为未来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2、我国光电子在未来十年的目标:在基础研究方面,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的态势,力争有所超越、创新;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突破若干关键技术,解决制约我国光电子产业发展的瓶颈,重点发展光电子材料、元器件、光纤通信、激光器和激光加工等,促进现有技术的产业化,建立起光电子产业群,实现可

40、持续发展。要实现上述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首先要稳定的和吸引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继续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吸引境外科技人员以及出国留学人员到光电信息园区工作。2.3 社会对光电信息产业的需求分析根据前面对国内外光电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步入上升轨道。我国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开始焕发活力。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书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植产业之一,我国军事和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然带动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内需。因此,今后510年我国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

41、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我国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近些年,随着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还在气象综合观测和大气环境、水体质量监测等方面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这些表明光电信息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被看好。可以说,目前中国光电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3 信息社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光电信息技术专业主要包括两大主要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信息技术专业。以下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光电信息技术专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光信息学领域

42、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3.1 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现状分析据网络显示,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在其相关专业中排名前十。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9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其中光电相关企业占到2%,同比增长20%。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光电相关企业至少增加了300户,按每个企业配置5-10名光电信息技术人员计算,光电信息行业每年需要增加1500多

43、光电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由此可见,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3.2 光电信息及相关产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目前,市场对光电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层次的设计人才短缺。是应该注意到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分布不均,分类较细,发展变化较快,不同产品在不同时期受市场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另外,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有劳动密集型,也有技术密集型;有大的企业集团,也有数量众多的小企业;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和合资、境外独资企业。不同单位在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会有所不同。从这一点来,社会需求与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结构层次之间的供需矛盾还和继续存在。今后5-10年内,

44、本专业的本科招生应该基本维持现有规模,应当适当增加研究室和大专层次的招生规模。3.2.1 光电信息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1、招聘光电信息技术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标准,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光电信息技术工作包括实务工作、设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光电信息技术人员大多是一些产品设计与技术研究工作,侧重的是实务。因此对于光电信息技术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除少部分需研究外,大部分基本的产品设计与制作工作是做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中级光电信息技术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一点在这次的调研问卷回函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说明。随着

45、经济与科技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时代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普通光电信息技术技能的专业人员已开始无法适应快捷的企业发展,而具有“管理型”与“创新型”的复合型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却属于极度紧缺的人才行列。有关专家说,目前光电信息技术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产品制作、低端光电产品设计人才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手中拿着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光电产品设计技术专利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打拼”过几年的人才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真正合市场“胃口“的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大都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凭,有24年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专利证

46、书。但是,调研发现本科及以上文凭并不是必需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高校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会创新,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在大学期间有一定的在校实践与社会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光电信息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另外就是在企业因业务加大需要人手时。大多企业认为光电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案例: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