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18085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承认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内 容,哲学的基本派别,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正确吗?为什么?,一、唯

2、物主义,(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3、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1、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2、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

4、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镭,惰性气体氦,0氡,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原子 1010m,原子核 1014m,核子 1015m,夸克(层子) 1017m,亚夸克 10?m,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

5、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二、唯心主义,谁 决 定 谁 呢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4、存在就是被感知 5、我思故我在,(一)主观唯心主义,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 弟子说:人是天地之心。 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 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天地鬼神的主宰。

6、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吉凶灾祥? 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王守仁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7、二)客观唯心主义,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4、存在就是被感知 5、我思故我在,主观,主观,主观,主观,客观,辨 别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辨证法:,形而上学:,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辩证法,形而上学,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大阵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 属,单项选择,1、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的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

8、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D,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 、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D,、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物是观念的集合 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气者,理之依也 心外无物 存在即被感知,、 、 、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都没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

9、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分析下列概念的哲学含义 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掩耳盗铃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5、心外无物,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3、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

10、亦属此义。,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5、心外无物 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3、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5、心外无物 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