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城南供热分区调峰热源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22895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城南供热分区调峰热源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19城南供热分区调峰热源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19城南供热分区调峰热源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2019城南供热分区调峰热源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2019城南供热分区调峰热源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城南供热分区调峰热源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城南供热分区调峰热源新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埃熄攒尧成仑兰解恃茨月勒南埔赛顾绩吴伯催獭灾雏飘因差铬蔬榷魄怖阔发焕泡刃浪术榴谜丈舒郧蛊扩仇轻敲庆睛硕鹊乖篱硅圭汀幂蔬冯萧允崎藻医架萌鱼兴妹资掇伊簇跟跳茸浑急释舍曾沦壕撮训额暇毯频世孽悄蚌旦垒希徒品饭畴率滴侮宵菠鞘屑发涧橇筏静怜澄瓮簿凋咬潍煞疮懊绷杆涤袁随壬躇操探关只鉴莲沟亮耿啊胆哲敬弃膳菏钻玻彭丈犁被埃会丝呢困宵失症雹慎塔瓷度星匙扰厕壤泽壕舆镑皑咎吟颗传龋则殴莫娘虑浴论朝屠薄执括擦瓢返基沧隶健详恫邻睹胺蟹砷藏测率赴爬晒待阵伐墟殴央坞葬骄靳蒲姨腻酋宪诡挪帽喇遍瘤鬼秃者难讯走速次就脉挣埃鹤绘撼恢倪互坦削亢小杨I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允许,请勿外传!9JWKffwvG#tYM*Jg b. 锅炉

2、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c.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d.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81-98); e. 热负荷调查表及相关资料; f. 其它有关规范及规程。 1.3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本项目的供热范围为*市城南供热分区(南苑建设项目,中汇城建设 项目区域) 。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为供热区域内由调峰锅炉房至住宅小区或者 单体建筑用地规划红线以外的供热设施(含调峰锅炉房、热网)的全部工程。 具体内容如下: 1)调峰锅炉房围墙以内工程; 2)由调峰锅炉房至住宅小区或者单体建筑用地规划红线以外的全部干、 支线管网工程; 3)以上全部工

3、程的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4 城市自然地理概况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1.4.1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市位于黑龙江西部。地理位置东经 12248-12428,北纬 4700-47 52。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地区,南接吉林省白城地区,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盟, 北与黑河、大兴安岭接壤。 *地区总面积 42469km2,其中市区面积 4310 km2。 *地区地处松嫩平原的东缘。嫩江由北往南贯穿全境,地形依嫩江流 向,北高南低逐渐平缓。北部为缓坡地,适合农业耕作,南部地势平坦,多 湖泊湿地,水草丰美,适合半农半牧。 *地区所在大地构造单元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沉降带松辽断裂的西 部,与大兴安岭海西早期褶皱带,

4、爱辉阿尔山褶皱东部二个单元的衔接地带, 以深大断裂相接触。 平均海拔高度在 200250 米之间,克山火山锥顶海拔高度 430 米,是 全市的最高点。 境内有小江河 174 条,有湖泊 800 余个。主要江河有嫩江,树枝状发育 嫩江水系象叶脉一样布满全市,有“一江九河之称”。 *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及重要 交通枢纽;*行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国家重要老城工业基地之一。 *市辖市区和 9 个(市)县。市区由 7 个区组成,其中龙沙、铁锋、 建华 3 个区组成中心城区(以下简称 A 区、B 区、C 区);富拉尔基、昂昂溪、 碾子山、梅里斯 4 个区分散在城区周边为独立

5、行政区域。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 2008 年*市中心城区人 口为 83.5 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 87.59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04.9 平方米;2010 年*市中心城区人口为 90 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 101.31 平 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12.57 平方米;2020 年*市中心城区人口为 109 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 120.62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10.66 平 方米。 *市是黑龙江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已形成了陆、空、水立体交 通格局。 铁路交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滨州、平齐、齐北交汇于境内并延伸。 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经

6、由*市通往俄罗斯,是欧亚“大陆桥”重要连接 点。 三间房站是我国 38 个大型驼峰编组站之一,是我省西部地区物资集散 中心。铁路通达市辖“7 县 6 区”,有车站 70 余个,年发送旅客 1519.8 万人, 发送货物 1339.6 万吨,到达货物 1973.3 万吨。 *车站是全国特等站,由此发出的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杭州、西安、 大连、哈尔滨、牡丹江、*、呼和浩特、满洲里、黑河、加格达奇等城市。 公路交通十分发达,境内已有国道 575km,省道 377km,县道 1556km,乡道 8128km,桥梁 1192 座。301、111 国道和 302 省道穿越市域 联通各城镇。 *市中心城区现

7、有各类建筑面积总计 3800 万平方米,已实现集中供热 面积 2848.4 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 74.96%。热电联产供热面积为 600 万平方米,城市分片供热锅炉房供热的面积为 2148.4 万平方米,清洁型能 源供热的面积为 100 万平方米,其余 550 万平方米棚户区和 401.6 万平方米 其他平房采用火炕、小火炉采暖。 *市中心城区规划为 A、B、C 三个区。 中心城区现有工业热负荷用户主要分布在西南工业区、铁东工业区和北 部工业区。现有工业用汽企业 43 个,工业锅炉 109 台,总蒸发量 550 t/h。 企业位置较分散,均为各用气单位自备热源。 华电*热电厂装有 230

8、0MW 抽凝式供热机组,配备 21025t/h 锅炉; 12 座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共有 45 台锅炉,总容量为 940t/h;265 座分散 的中、小锅炉房,共有中、小锅炉 442 台,总容量为 1967.8t/h。除华电热电 厂外,现有的 487 台大小采暖锅炉,总容量 2907.8 t/h,年耗煤量约 240 余 万吨。采暖锅炉有近 47%的设备已超过使用年限,热效率只有 4555%。 *市是以燃煤为主的工业城市,中心城区污染最严重的为大气污染, 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规定。造成这种 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和采暖燃烧的大量煤炭。 中心城区现有采暖及工业

9、锅炉共 596 台,其燃烧设备落后,除尘设施简 陋,运行管理差。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烟尘约 11.4 万吨,二氧化硫 0.66 万吨, 氮氧化物 290 万吨。特别到冬季采暖期污染更为严重。 因此,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综合治理因燃煤 造成的城市污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4.2 气象资料气象资料 *市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春季大风干旱,夏季高温多 雨,秋季短暂早霜,冬季漫长严寒。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多南风。 极端最高气温: 40.1 极端最高低气温: -39.5 年平均气温: 3.2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9.8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5 采暖期天

10、数:(月平均温度5)186 天 冬季日照率: 70%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2.8m/s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3.2m/s 冬季主导风向: 西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 北风 全年主导风向: 西北风 基本风压值: 441.3 Pa 基本雪压值: 294 Pa 冰冻期: 195 天 最大冻土深度: 2.25m *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1.5*市热电联产规划市热电联产规划简介简介 1.5.1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为适应*市目前的供热情况及热电联产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发展 的要求,本次热电联产规划分为近、远期两个阶段: 近期规划:20092015 年; 远期规划:20162020 年。 1.5.2

1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本次热电规划的地域范围 为*市中心城区,行政区域包括龙沙区、建华区和铁锋区,规划 2020 年建 成区面积为 120.62 平方千米,以南马路和南浦路为分界线,将*市中心城 区划分为南、北两个供热区。 1.5.3 规划采暖热负荷规划采暖热负荷 采暖热指标:近期为 56W/m2,远期为 55 W/m2。 规划供热面积规划供热面积 表表 1-1 供热分区供热分区 近期(近期(2015 年)年) (万(万) 远期(远期(2020 年)年) (万(万) 齐北22002500 齐南15001900 合计合计37004400 1.5.4 规划热

12、源规划热源 1)齐北供热区 华电*热电厂,位于中心城区东北角处的 G015 国道与碾北公路交汇 处,现有 2 台 C250/N300 型 300MW 两用机,2 台 1025t/h 锅炉, 2007 年 8 月投产运行。近期,改扩建浏园锅炉房(以下简称浏园调峰热源厂)和新建 齐热调峰热源厂,使其作为华电热电厂的调峰热源。远期华电热电厂再扩建 150MW 背压机组。 2)齐南供热区 近期规划建设容量为 2300MW 齐南热电厂。根据热负荷增长的实际情 况,适时改扩建容量为 2116MW 的南苑热水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 远期新建容量为 270MW 的铁东热水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届时该供 热区域由齐

13、南热电厂和调峰热源供热面积为 1750 万平方米,可再生、清洁 新型能源供热面积为 150 万平方米,齐南热电厂还可提供 200t/h 的工业蒸汽。 1.5.5 本项目与热电联产规划的关系本项目与热电联产规划的关系 本项目以黑龙江省发改委关于*市热电联产规划的批复为主要设 计依据。 热电联产规划中,城南供热分区的主热源为齐南热电厂,供热范围为整 个城南供热分区,近期工程应承担的供热面积为 1500 万 m2,近期规划期为 2009 年至 2015 年。本可研中,将调峰热源作为供热区内的主热源,供热范 围仅为城南供热分区中新建的南苑建设项目、中汇城建设项目,合计 407.53 万供热面积;同时,

14、由于热电联产机组投产的迫近,本工程的规划期定 为 2012 年至 2013 年。2013 年后新增的供热面积,本工程供热面积及城南 供热分区原有供热面积将分期并入投产后的热电联产机组热网;热电联产规 划中近期规划管网具备并入以上所述各部分供热面积的条件。 热电联产规划中,近期调峰热源为南苑热水锅炉房,改扩建后容量达到 232MW;由于南苑建设项目、中汇城建设项目的建设位置与南苑热水锅炉 房的位置较远,同时南苑锅炉房近期不具备扩建条件,综合以上实际情况, 急需先期建设 458MW 调峰热源,满足南苑建设项目、中汇城建设项目供 热区域内热负荷的供热需求。在热电联产机组投运后,该热水炉转为调峰。 1

15、.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按照热电联产规划,城南供热分区新建热电联产机组。根据规划部门提 供资料,在城南供热分区热电联产机组投运前,供热分区内共有南苑建设项 目、中汇城建设项目,合计 407.53 万新建建筑面积无法供热。 2012 年,城南供热分区建设进入高峰期,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热负荷 调查表,意向建筑面积为 147.22 万;截至 2013 年底,将达到 407.53 万。 南苑建设项目与中汇城建设项目区域内,现无集中供热热源。为满足该供热 区域内热负荷的供热需求,华能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急需先期建设热水锅炉 房提前供热。 在热电联产机组投运后,该热水炉转为调峰。 1.7 主

16、要技术原则主要技术原则 1)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及热电联产规划确定的原则; 2)统一规划布局,做到近、远期相结合; 3)技术方案以增加科技含量、节约能源、提高集中供热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 4)为贯彻集中供热、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占地、加快建设 进度的原则,尽量采用单台容量大、符合环保要求的锅炉及国产优质设备; 5)管网走向尽量安排在热负荷的中心,并尽量减少地上、地下构筑物 的拆迁,减少工程投资; 6)采用科学的方案、先进的技术,做到现代化与实用性完美的结合; 7)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针和规范、规程,方案经济合理,以 节约能源,节省投资,减少环境污染。 1.8 编制过程编

17、制过程 2011 年 9 月末,我院受华能*热电项目筹建处委托,承担本项目的可 行性研究工作。同时,向业主方提出了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需的有关 设计基础资料和支持性文件清单。 2011 年 10 月初,我院有关专业人员与委托单位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共 同在*市进行调研和踏勘现场,研究和落实锅炉房布置的技术方案、环保 措施、施工场地、施工工期等问题,经多次反复论证,对工程建设中的诸多 重大原则达成了共识。 2011 年 10 月中旬,由院总工程师组织对可研方案和主要设计技术原则 进行初步评审,其后各专业按评审所确定的原则开展报告的编制工作。 2011 年 10 月下旬,本报告草稿完成,交业主方

18、进行内审,并按内审意 见进行修改。 2011 年 11 月 17 日本报告正式交付出版。 第二章第二章 热负荷热负荷 2.1 供热现状供热现状 根据热电联产规划,以南马路和南浦路为分界线,将*市划分为两个 供热区,分别为*市城南供热分区与*市城北供热分区。 *市城南供热区位于南马路和南浦路以南,目前已实现集中供热面积 889.8 万,现有供热方式主要为城市区域供热锅炉房供热和分散土锅炉、 火墙及其它采暖方式。 供热区域内现状锅炉房具有供热资源管理分散、供热半径不合理等特点。 这些小锅炉能源利用率较低,部分供热设备老化,影响了供热效率,亦导致 供热效果较差。由于除尘、脱硫设备落后,现状锅炉污染物

19、排放达不到环保 要求,部分锅炉房甚至未使用脱硫设备,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 2.1.1 热源现状热源现状 齐南供热区有 4 座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单台容量20t/h) ,分别是南 苑锅炉房、第一机床厂锅炉房、8#供暖锅炉房和二厂区锅炉房,共有 17 台 锅炉,总容量 390t/h,供采暖面积 415 万平方米。详见下表 2-1。 齐南供热区区域锅炉房现状统计表齐南供热区区域锅炉房现状统计表 表表 2-1 序号序号热源名称热源名称 锅炉容量锅炉容量 (t/h) 锅炉台数锅炉台数 (台)(台) 总容量总容量 (t/h) 供热面积供热面积 (万(万 m2) 1南苑锅炉房40280125 203 2

20、第一机床厂锅炉房 352 130130 38#供暖锅炉房2048070 204 4二厂区锅炉房 102 10090 合计17390415 齐南供热区除 4 座大型区域热水锅炉房外,还有 104 座分散的中、小锅 炉房,建有热水锅炉 157 台,现有锅炉情况详见表 2-2,详细见附表 4。 齐南供热区热水锅炉情况统计表齐南供热区热水锅炉情况统计表 表表 2-2 项目T15%,灰熔点1250的弱粘度或粘度适中的贫烟和烟煤。 一般把该炉型称为吃细粮的锅炉,即要烧好煤,才能正常启动。 针对链条炉排锅炉使用的煤种适应性差,加之当地煤矿煤质逐年下降, 很难适应锅炉燃烧。另外供热用的热水锅炉房用煤是经常变化

21、的,使得这样 的热源应能适应各种煤种,而优质原煤的价格逐年递增,使得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链条炉排锅炉对大型供暖锅炉房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悬浮燃烧即将燃料加工成煤粉喷入炉膛,燃料在炉内悬浮燃烧,其燃烧 效率高、燃烧工况好,但煤粉的制备、灰渣输送均较复杂且耗电量大,同时 锅炉排烟的净化一般除尘方式很难达到环保要求。因此供热锅炉基本不选该 炉型。 流化态燃烧即粒度在 810mm 以下的燃料,在空气的吹托下,上下翻滚 着火燃烧,在上下翻腾的料层中,炽热的灰渣占 9095,新进入的煤粒占 5一 10,因此新煤着火条件好,能燃烧各种劣质燃料,其燃烧效率可达 97以上。将该炉型又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

22、化床锅炉不仅可燃用煤粉炉、链条炉排炉等的燃料,还可燃用这 些燃烧方式不能燃烧的劣质燃料,如煤矸石、油母页岩等。这些劣质燃料可 燃物少,热值比较低。另外还具有适应煤种多变和多种燃料混烧的优点,这 对于充分利用闲散能源(如含有一定可燃物的炉渣、土焦屑、各种低热值可 燃气体)节约能源效果十分显著。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且调节灵活等优点。由 于其排烟中飞灰含量较大,需要配置高效率的除尘器,同时物料破碎及循环 需要多消耗电能,在供热区域环保要求较高的热源很少选用。所以在“锅炉 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中指出“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房,不易 设置在居民区。 ” 该热

23、源使用的燃煤低位发热值为 13170kJ/kg(3253.1kcal/kg)。灰份为 13.94% 。 往复推动炉排炉是利用炉排的往复运动来实现机械给煤、排渣的燃烧设 备。其整个炉排由相间布置的固定和活动炉排片组成,可动炉排的前端搭在 固定炉排上,各排的可动炉排连在一起,组成活动炉排框架。由电动机和偏 心轮带动,作前后往复运动,进入炉内的煤就可借助这种往复运动不断向前 推动,并经过各燃烧阶段形成灰渣。当活动炉排返回时,其头部的煤向下塌 落,煤层的扰动和松动较好。在活动炉排的往复行程内,煤层时高时低,呈 波浪式移动。能把未燃烧的推到已燃煤的上方,并进行扰动,使燃料层透气 性改善,为加强燃烧创造了

24、良好条件。锅炉采用往复炉排,使得燃料在锅炉 内的燃烧过程中,煤粒与煤粒之间、煤粒与炉排之间均存在相对运动,实现 了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自动拨火,使燃料燃烧过程较链条炉排等煤粒与煤粒 之间、煤粒与炉排之间无相对运动的燃烧方式要猛烈得多,因此这种燃烧方 式对煤种的适应性相当好,对煤粒度的要求也不十分高。其比链条炉排有较 好的煤种适应性,可以燃用较低发热值、多灰、水份高些和弱结焦的烟煤。 往复推动炉排炉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金属耗量小、耗电量少及消烟 除尘效果较好等优点。 根据承担的热负荷规模及性质、燃料种类及热源特性,确定选择往复炉 排锅炉作为本工程热源的燃烧设备。 3.2.2 锅炉型号及规格锅

25、炉型号及规格 根据热负荷要求,热源选用 4 台 58MW 往复炉排热水锅炉。具体如下: 锅炉型号: SHW58-1.6/130/70-A 锅炉额定热功率: 58MW 锅炉额定工作压力: 1.6MPa 锅炉额定出水温度: 130 锅炉额定进水温度: 70 锅炉设计效率: 83% 3.3 热源运行方式热源运行方式 3.3.1 供热安全性分析供热安全性分析 华能*热电项目按期投产后,本锅炉房可作为热电厂的事故备用热源。 待热负荷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本锅炉房可作为热电厂的调峰热源使用。在初 寒期由热电厂独立供热,在高寒期由热电厂和调峰热源联合供热。 当 1 台 350MW 机组在事故工况时,热电厂的供热

26、能力为 290MW,可 承担的供热面积为 527 万,事故下启用调峰锅炉房(供热能力 232MW) , 调峰锅炉房可承担的供热面积为 407.53 万,二者共计可承担 934.53 万。 热电联产规划近期设计供热面积为 1500 万,由电厂及调峰锅炉房的供热能 力知,电厂与调峰锅炉房联合运行可保证电厂事故工况下的供热区域内的最 低热负荷保证率 62.3%。 第四章第四章 建厂条件建厂条件 4.1 电力供应电力供应 本工程为大型供热锅炉房用电,负荷较为重要,为确保冬季不间断供热, 由*市电业局所属变电所,引两回 10kV 专用电源线供电。估算用电负荷 5800kW,设计建设用电负荷 5800kW

27、。供电方案: 1)两回线各带全部负荷 的三分之二,即 4000kW,任一回线故障或检修,能有至少二台锅炉满负荷运 行;2)两回线各带全部负荷,任一回线故障或检修,都能保证全部锅炉满 负荷运行。考虑到锅炉房的重要性,建议采用方案 2) ,每回线路供电能力 按 5800kW 设计。 4.2 燃料供应燃料供应 4.2.1 煤源煤源 锅炉燃用内蒙古自治区伊敏煤矿原煤,*市铁路交通十分便利,有通 往满洲里的滨洲线国铁、齐北-北黑线、齐富-富嫩线、平齐线等。本期工程 接轨站选在*市南部的大民屯车站,燃煤运输通路为:伊敏(经滨洲铁路) 榆树屯站 大民屯站(平齐线) ,其后采用社会车辆运煤至调峰锅炉房。 本工

28、程 4 台 58MW 的热水锅炉全部投产后,年最大耗原煤量约 28.42 万吨。 燃料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煤,并利用社会运力,本工程最大日运煤量 为 1529 吨。 4.2.2 煤质煤质 根据业主提供的煤质分析报告,确定燃煤的组分如下: 全水分 Mar: 39.5% 水分 Mad: 13.62% 灰分 Aar: 13.94% 挥发分 Var: 44.18% 低位发热量 Qnet.ar: 13.17 MJ/kg 碳 Car: 55.29% 氢 Har: 3.54% 硫 Sar: 0.18% 氮 Nar: 0.51% 氧 Oar: 14.82% 4.3 厂址选择厂址选择 新建调峰锅炉房位于城南

29、供热分区内的南苑新城,根据规划部门提供, 位置具体为水师路东侧,鹤城路南侧,地势较平坦,符合工程地质要求。用 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国有土地,占地 3.50 公顷。 4.4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调峰锅炉房厂区北侧为鹤城路,本锅炉房燃料和灰渣较少,因此,燃煤 采用铁路-公路倒运,灰渣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可以满足要求。 4.5 给水水源给水水源 本工程最大用时水量为 90m3/h,其中锅炉用水量为 70m3/h,工业和生 活用水量为 20m3/h。由于调峰锅炉房远离市政管线的供应区域,根据当地地 下水分布特点,经当地水务部门同意,调峰锅炉房水源采用厂区深水井。 4.6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4.6.1 地形地貌

30、地形地貌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 原。拟选厂址所在区域位于嫩江东岸,松嫩平原西部,属冲积平原地貌,地 形较为平坦,地势开阔。拟选厂址处于松嫩平原西部,属冲积平原地貌,地 形较为平坦,地势西北低东南高,地面高程介于140.00149.00m之间。 4.6.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踏勘、地质调查及搜资结果,现将场地分布的地层及其物理力 学性质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植土:黄褐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层厚约0.50m。 粉质粘土(Q4al):黄褐灰色,湿,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夹细砂薄层,层厚不均,厚度为1.50m3.1

31、0m,层 顶深度0.50m。推荐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20kPa160kPa。 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灰灰黑色,很湿,软流塑,混较多粉砂, 层厚2.30m4.50m,层顶深度2.00m3.60m。推荐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80kPa。 圆砾(Q4al):灰色,湿饱和,稍密中密,一般粒径为 5mm10mm,最大为40mm,层厚7.80m11.50m,层顶深度 4.70m7.50m。推荐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300kPa340 kPa。 砾砂(Q4al):黄白色,湿,中密,最大粒径为20mm,层厚大于 5.00m,层顶深度14.90m17.90m。推荐天然地基承载力

32、特征值 fak=280kPa320 kPa。 4.6.3 水文资料水文资料 该厂址地下水水位为1.20m2.50m,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 要为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位受嫩江水位及季节影响,该地区 的地下水位年变幅为1.00m2.00m。根据筹建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现场踏勘调 查,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 4.6.4 地震效应评价地震效应评价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时按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进行抗震设 防。根据提供地质报告综合分析,此场地应划为类建筑场地,场地内地基 土层中无粉土粉砂等土层分布,不考虑地震液化土影响。 4.6.5 场地稳定性

33、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 参照提供地勘岩石土层,厂区无断裂带,无泥石流等其他地质构造不良 影响,附近也无侵蚀性等其他不良影响,无其它有价值矿藏,厂址基本稳定, 适宜建筑。 4.6.6 地基基础设计建议地基基础设计建议 根据有关地质勘察资料可以看出,此地段地质条件较好,确定结构方案 为框、排架结构。根据经济性及工艺对沉降要求较高,基础形式采用超流态 混凝土灌注桩基础。 第五章第五章 工程设想工程设想 5.1 厂区总平面布置厂区总平面布置 5.1.1 厂区总体规划厂区总体规划 本工程位于*市南苑新区水师路与鹤城路交汇处,调峰锅炉房厂区地 形呈的形,总用地面积为 35000.00,本工程建设规模为 4 台

34、 58MW 热 水锅炉,新建锅炉主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为 10480.00。根据厂 址实际情况和工艺流程,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及各建、构筑物对防火、卫生、 安全的要求,进行总平面布置。设计主要包括生产主厂房及其以外的附属建、 构筑物及其它配套设施。 5.1.2 厂区总平面布置厂区总平面布置 根据厂区的地形、地貌及外部条件,新建主厂房设在厂区的南端,自北 向南布置,依次为锅炉房、电除尘设备、引风机间、脱硫液制备间、脱硫塔 和烟囱;主厂房的南侧设有输煤系统、除渣楼和除渣廊、排污降温水池、煤 场及渣场等;主厂房的北侧为停车场、综合办公楼及职工宿舍、餐厅等附属 用房。厂区的西侧北端和南端分别设有出

35、口,北端为主出入口,主要做为人 流出入;南端为次出入口,主要做为物流出入;厂区内主干道路宽均为 6 米, 为环形通道,两出口与厂区外主要干道相连通,整个厂区交通便捷、顺畅。 5.1.3 厂区竖向布置厂区竖向布置 )主要建筑物设计标高的确定 根据地质报告的数据显示,厂区的地形条件,地势坡度相对较平缓。厂 区内道路的设计标高可结合厂区周边主干道路标高确定。相对标高以新建主 厂房一层室内地面标高作为零米标高,绝对标高由规划部门、设计单位、业 主及施工单位现场确定。厂区内建、构筑物室内外高差均为 300mm。 )厂区排水 厂区内地势相对较平缓。可顺其地势坡度组织厂区内排水。场地雨水采 取有组织排水方式

36、,雨水通过有组织排放排向道路,然后汇集到路边集中井, 再由排水管网排出厂外至市政排水管网。 5.1.4 施工场地施工场地 厂区地势相对平整开阔,均可作为工程的施工场地。 5.1.5 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厂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厂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表 5-1 序号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名称单位单位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1厂区规划用地面积m235000 2建设性质市政用地 3建(构)筑物总占地面积m212130 4建(构)筑物总建筑面积m210480 5道路广场占地面面积m23780 6绿化面积面积m23170 7厂区场地利用面积%12800 8厂区场地利

37、用系数%36.57 9建筑系数%34.66 10容积率0.30 11绿化率%15 12建筑限高m50 13烟囱m60 14围墙m560 5.1.6 厂区绿化和消防厂区绿化和消防 1)厂区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工厂,又可以起到环境保护,净化空气,减 少噪声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空地因地制宜,最大可能地进行绿化。为 此,在调峰锅炉房区四周和厂区主要道路两侧,布置带状绿化用地,种植柳 树、杨树和松树等。 )厂区消防采用环形给水消防系统,在厂区内设置环形管网和消火栓。 厂区各建筑物之间距离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并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通道。 锅炉房厂区总平面图详见附图 K-01。 5.2 主厂房布置主厂房布置

38、主厂房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锅炉房,该部分设计为三列式布置,依 次为供热首站、水(泵房)处理间、高低压配电间、锅炉间和其它附属用房; 第二部分为引风机间和脱硫液制备间;在这两部分之间为室外布置的静电除 尘器。第三部分为上煤系统,采取两段式上煤方式,设有输煤栈桥、碎煤机 楼和受煤坑。第四部分为除渣系统,采取联合除渣方式,设有除渣楼和除渣 廊。 第一部分锅炉房布置: 1)供热首站:单层布置,跨度为 12 米,其内设有热网循环水泵、补水 泵、除污器及除氧与软化水系统。此外还设有水处理间、低压配电间和高压 配电间。 2)煤仓间:三层布置,跨度为 8 米,一层为附房,二层为煤仓间和炉 控室,三层为给煤间

39、。 3)锅炉间:分二层布置。跨度为 21 米,零米层布置鼓风机、除渣机。 运转层标高 7m,布置有锅炉本体设备,锅炉房屋架下弦标高 27.0 米,在炉 中部屋架上装有 2 吨起吊重量的电动葫芦。 第二部分引风机间和脱硫液制备间布置: 1)引风机间:单层布置。跨度为 9.0 米,长度为 78.0 米,布置引风机。 引风机间设一台起吊重量为 3 吨的电动葫芦。 2)脱硫液制备间:单层布置。跨度为 10.5 米,长度 78.0 米。布置脱硫 塔用循环水池、药液池和药液泵等设备。 第三部分上煤系统布置: 1)碎煤机楼:三层布置。宽度为 9.0 米,长度为 12.0 米。 2)输煤栈桥:单层布置。输煤栈

40、桥宽度为 3.0 米,长度为 60.0 米; 输煤栈桥宽度为 3.0 米,长度为 100.0 米。 3)受煤坑:布置在地下,宽度为 9.0 米,长度为 13.0 米。 第四部分除渣系统布置: 1)除渣楼:双层布置。宽度为 6.0 米,长度为 15.0 米。 2)除渣廊:单层布置。宽度为 3.0 米,长度为 12.0 米。 主厂房 0.00 米层设备平面布置图,6.0 米层设备平面布置图,22.0 米层 设备平面布置图及锅炉房设备布置剖面图详见附图 K-02K-05。 5.3 燃煤运输燃煤运输 5.3.1 概述概述 本工程调峰锅炉房最终规模为 4 台 58MW 热水锅炉,运煤系统按最终 热源建设

41、规模设计,燃用内蒙古自治区伊敏混煤,其低位发热量为 13.17 MJ/kg(3146 kcal/kg) ,计算煤量如下表: 锅炉燃煤计算表锅炉燃煤计算表 表 5-2 锅炉台数锅炉台数单台小时耗煤量(单台小时耗煤量(t/h)日耗煤量(日耗煤量(t/d)年耗煤量(万年耗煤量(万 t/a) 458MW 炉19.1152928.42 5.3.2 厂外运输厂外运输 锅炉燃煤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并利用社会运力运煤,厂内不设专 用运煤汽车。全年汽车年运煤量为 28.42 万吨,最大日运煤量为 1529 吨。 确定汽车动力数量及运输班次。 (这句不要) 厂内设贮煤场,在厂区运输路段专设地恒,以计量进厂煤量

42、。 5.3.3 原煤的贮存原煤的贮存 根据热源厂厂址具体情况,采用露天储煤场来贮存锅炉燃煤。煤场占地 面积 6000,贮煤天数为 8 天。 自卸汽车在输煤系统的地下受煤坑卸煤,落入地下煤斗的煤进入输煤系 统。煤场设有推土机及装载车,负责倒运燃煤,并承担清理汽车卸煤后棚在 煤蓖子上的煤,及上煤、堆煤等作业。车皮底部余煤需要人工清理。 煤场长 80 米,宽 75 米,堆煤高度 5 米,可贮煤约 1.3 万吨,能满足 4 台 58MW 热水锅炉燃用 8 天的最大用煤量。 5.3.4 输煤系统输煤系统 热源输煤系统采用三段式:受煤坑至碎煤机楼为第一段输煤,皮带采用 槽型皮带,倾角 18。碎煤机楼至给煤

43、间为第二段输煤,采用槽型皮带,倾 角 17。给煤间处为第三段输煤,采用槽型皮带,倾角 0。锅炉房总耗煤量 为 76.4t/h,按“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中 5.2.10 规定,本输煤系统采 用单路带式输送机运煤。其驱动装置设置备用驱动装置。 输煤系统由给煤机、带式输送机、除铁器、固定筛及碎煤机组成。 根据本供热工程的实际情况,输煤系统按两班工作制,输煤系统采用单 路带式输送机运煤。输煤系统输送量能力为 220 t/h。 依照输煤系统运输量和其它一些参数,主要设备选型如下: 1) 给煤机:给煤机选用 K-3 型往复式给煤机共 2 台,布置在地下煤斗 出口处,其出力为 75-3

44、00t/h,可以调节给煤量。 2)带式输送机:受煤斗至煤仓间,共有 3 段单路槽型带式输送机,每 路带宽为 650mm,带速为 1.6m/s;输送量达 254t/h。 3)固定筛:固定筛设在碎煤机前,设有旁路挡板,当来煤颗粒小于 40 毫米时可通过旁路直接进入 2 号皮带机。 4)碎煤机:碎煤机选用 PCH-1010 型环锤式碎煤机,出力 200-245t/h, 功率 110kW,转数 740 转/分。 5.3.5 输煤系统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控制 输煤系统设有集中控制室,采用微机程控和就地操作两种方式。在每个 操作点均设有声、光信号,以便于系统的启停操作。 5.3.6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 在 1

45、号带式输送机机上设有 1 台 RCDB-6 型圆盘除铁器,用以清除煤中 的铁件,保证碎煤机的安全运行。 在 3 号带式输送机机上设有 ICS-ST 型电子皮带秤,用以计量系统的上 煤量。 为保证输煤系统安全运行,在皮带机系统中设置紧急事故拉线开关,跑 偏信号,堵煤信号,打滑信号,防撕裂保护等。 在碎煤机室及转运站内设置有检修起吊设备,以方便设备的检修维护。 输煤系统设有水冲洗设施。 5.3.7 辅助设施辅助设施 在锅炉房主厂房内设有办公区,其中有输煤办公室、维修间、工人休息 室,浴池等。 5.3.8 输煤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如下表:输煤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如下表: 输煤系统主要设备表输煤系统主要设备表

46、 表 5-3 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型号与规格型号与规格单位单位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1槽型带式输送机 B=650;台3 输煤系统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K-06。 5.4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 5.4.1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 本工程选用炉型为 458MW 往复炉排热水锅炉,由于热水锅炉均为层 燃式往复炉排锅炉,所以燃烧流程相同。燃烧系统由给煤、送风、除灰渣、 除尘、脱硫和排烟等几部分组成。 5.4.1.1 给煤 原煤用汽车运至受煤坑,由 1 号皮带倒至碎煤机室将煤破碎后,再由 2 号皮带运往至高位转运站,送倒到给煤间的水平输煤机,由该皮带机上的犁 式卸料器向各炉前煤仓配煤。每台 58MW 热水锅炉前设有效容积

47、 100m3钢 煤仓 2 个,可供单台锅炉 10 小时的燃烧煤量。原煤经溜煤管、煤闸门落入 炉前小煤斗中,由炉排运入锅炉炉膛。炉排的减速机采用无级变速,能按要 求随时调节炉排的运行速度以调节进入炉膛的给煤量。 5.4.1.2 送风 每台炉设一台鼓风机,安装在锅炉间底层后部,鼓风机取风自锅炉间室 内及室外两处,采用变频风机进行调整锅炉的进风量,防止因取风而使锅炉 间内温度过低。经鼓风机至锅炉,分两路进入炉排底部风室,通过炉排进入 锅炉参与燃烧。 5.4.1.3 除灰渣 除渣系统采用两炉为一组的联合除灰渣方式,锅炉产的灰渣分别从炉体 的两个落渣口进入炉下碎渣机破碎后落到横置的重板式除渣机。该除渣机

48、将 锅炉排放的灰渣倒到纵向的大顷角胶带输送机上再送至除渣间的贮渣斗。电 除尘器的灰汇集到贮灰斗。定时由灰罐汽车将灰尘运往厂外综合利用。 5.4.1.4 除尘和排烟 锅炉烟气均由尾部烟道排出,经除尘器除尘后,再由引风机抽出送入高 120 米的混凝土烟囱排出。除尘器选用电除尘器,其除尘效率高达 99。除 此之外,本工程配套安装脱硫装置。 烟气的排放速度大于烟囱出口处的风速的 1.5 倍,烟囱出口烟气流速不 宜小于 2.5-3.0m/s,以免冷空气倒灌。保证低负荷运行时,冷空气不倒灌, 在保证最小流速的前提下,选择烟囱。 锅炉房拟建 1 座高 120 米,出口直径 4 米的混凝土烟囱。458MW 热水 锅炉运行时烟囱的出口流速为 16.4m/s,258MW 热水锅炉运行时烟囱的出 口流速为 8.2m/s。 5.4.2 燃烧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如下表:燃烧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如下表: 燃烧系统主要设备表燃烧系统主要设备表 表 5-4 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型号与规格型号与规格单位单位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1热水锅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