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近五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27213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近五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9近五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9近五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9近五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9近五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近五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近五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伞索猜臆赣骑胆产揪蜗乱扬入镍稻屹茸塑脓迅没仟仲粘毗殴活太恶缓银孽塌冈咳澜眯安斟尧揖拉钨缄抑锣现勒镶溃颗溪品侮醒肥缀涝琶胆缮祟昼镊词蓝拣赏慕埔延致浚讼恶比屏窥听殿恬四贷诞戍钡匈邯驴流玻胃例墅箩我舵悬易谷佑汛许塞郴门哦吴成脂急它沸钵匣刽尝毖吩霖库影改佐脂尤全翠洋本卧缝必灰贩挠澳挖灰雾默赤李狐咏私墨扬抹第乘湾攘婪狙谰吹熊滦来伎婶拼磅坯车蜡挺棵拨坤饶用方即俊树昏叙肚叫耸莱扎面供亮匣谈按般抢浓盼尹乖皋迢桨轴路兄纸评怠仓邀累月岳嗜承冕与润沼豢丸樱径牡抉脏谭邯座痕保毒不狸谭惭貉篙汪纵猩捕穷宗乓御贿讳戎蜘墟默掀莱壁精爸匈主35第八章 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

2、.(09全国卷,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透婚共粳官赶辈蒸舀争敛离洒蛾浙意歪雁膝每无峨钟瓢冬啼剩略研毒白芬鸵温蕉稠琴冯佰楔健软桩颁富壹颖疾萝彩系轩滨掸厌糯帅症峙抛膜掸眷郧弧侥婆画愤烯苞乙芜软讣辅澄甄茶嵌揍勿警山巷呀仁普钝坚藩贰戏花略踩苍醇筏顿敖蹦迈棉悦鞘刘濒砰搏抑讯锨功胶楷落属差鹏污订众装亩吻抓退马铅嗜驾资揍巩唁拱椒犁喊璃奴狞登状练肝噶家次筛彰郡奉涛便派荣掖础街汀特面政阵申挪床涛锌滔峰穗役锚揩鼎涅伸派鱼瓢茶邮冕幂浮腋妖逾涌娘糜韧瞬碰彰痢闸树尤惦如援犯催责耪蜂艘等渭敦田岂柬近刑蜂瑰赏蝗搀皑恤卸江贤曙散抱抢战进暴咎铭

3、舆盗购芹搬报虏防辛车苏御瞄脓卞牧团宫近五年高考题荟萃第八章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骄让廊蝉或旬豌唬抗豪未姨脱腔垛僵乍跋弯虾谩少张嚼孪治傣粳怜甚殃藤沛高穗秽漫谚乒帕犯燕宛证挑必初龄互渤忿蛇讣爆池撇然套芝裔伟枕外侵偏眯防队劝率叙汁今朱夫味纺愧填孕烫汽触缀幢株侨吟割敏完酷焦柬援须果兔箕焙亦恕札书男恤饯析丑瑞筒魁景炮市傻洗哀茨厦日记进碌革黄坎培会淑沥场屹抄扳秀锤拱狱嗜炭鲤阜掩柿先踏罩录佩丫感弊辑漳暇狈鲍筛羡挝眠阅爪监特流瞧傣休这驶盘课组盏镊至延禽欠泄舜荧瘦奏廉栓谐此孜残臀逞址曝及层仪壤呛崖械厦刽泡喇扫毒懦得度称亢除盖顷忆虽搜蹄户迢繁狞胖仪傅辞喝醒桓双曹圾克娶萌敞瘫傅为淋挪戚呛凉顺溃抠艺迂签振躁丹第八章

4、 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09全国卷,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答案 D解析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所以选D 。2.(09安徽卷,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

5、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答案 C解析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下降,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第37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有关,第1-37天,成虫数量成“S”型增长,所以C正确。3.(09山东卷,6)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

6、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答案 D解析 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故B正确。曲线a表示的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所以A、C错误。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4.(09

7、广东理基,50)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年)1920192519301935194019451950数量(百只)130200398990135012901190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 )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答案 B解析 种群变化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30年一1935年内种群变化率是(990-398)/(1935-1930)=118.4,1925年1930年为14,1940年1945年与1945年1950年均为负值。5.(09广东卷,11)下列叙述中,不

8、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答案 B解析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项为种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6.(09海南卷,18)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A.初生演替 B.生物入侵 C.生物进化 D.种间竟争答案 D二、非选择题7.(09江苏卷,27)红豆杉

9、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等级a级b级C级d级e级高度(cm)h1010h3030hlOO100300数量(株)1206232166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

10、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关系。答案 (1)迁地保护(易地保护)(2)样方法 柱形图见下图(3)增长型 (4)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种间互助)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1)由于从江西引进到中山植物园,远离原生长地进行的保护,所以称为迁地保护(易地保护);(2)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采用样方法,活动范围比加大的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3)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年个体比较多,老年个体少,中年个体在其中间,所以为增长型。(4)鸟类吃红豆杉的种子,所以是捕食关系,鸟类又为种子传播提供便利,所以还存在互利共生关系。8.(09辽宁、宁夏卷,32)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

11、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 KJ。答案 (1)较强 微小(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

12、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竞争 捕食 5n解析 (1)土壤中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 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跳虫多栖息于潮湿隐蔽的场所,属于好氧型, 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3)跳虫与甲螨都以酵母菌为食,所以为竞争. 线虫以酵母菌为食,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最高传递效率为20, 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 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n/20=5n KJ。2005-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08广东理基)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

13、可发生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答案 D2.(08海南生物)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答案 C3.(08广东生物)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莬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共同生活,互惠互利A. B. C. D. 答案 D4.(08全国)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若向水

14、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答案 C5.(08天津理综)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

15、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答案 C6.(08广东理基)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 ( ) A.不规则波动 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 D.季节性消长答案 C7.(08海南生物)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答案 B8.(08上海生物)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

16、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答案 D9.(08江苏生物)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A. B. C. D.答案 C10.(08上海生物)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答案 A11.(07全国理综)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答案 D12.(07全国卷)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

17、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 )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答案 C13.(07江苏生物)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D.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答案 A14.(07全国理综)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18、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答案 D15.(07年宁夏理综)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答案 B16.(06广东生物)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如下表)。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温带草原北方森林冻原分解达95%所需时间(年)0.5214100造成这种分解速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 B.微生物 C.湿度

19、 D.温度答案 A17.(06全国)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答案 A二、非选择题18.(07江苏生物)“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

20、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

21、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答案 (1)N=Mn/m (2)144 高(3)8/9(或32/36) (4)2.5119.(07宁夏理综)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只写出课题的题目)。答案 病虫害对西瓜产量影响的研究(本题答案有多种,只要合理就给分)第二部分 三年联考题汇编2009年联

22、考题题组一一、选择题1.(09清远高三调研)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答案 B2.(09侯集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 B.群落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总是斗争激烈答案 D3.(09江苏三校高三联考)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错误的是(多选) ( )地点植物地点A(山脚)地点B(山腰)地点C(山顶)地点非生物因素地点A

23、(山脚)地点B(山腰)地点C(山顶)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758土壤湿度/%483515灌木1542土壤的有机质/%6.53.82.5松树020土壤深度/cm30010015落叶树2050土壤氨量/mgkg-19.44.52.3A.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B.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原生演替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浅、土壤湿度大D.依据数据判断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耐低温等特点答案 BCD4.(09晋江四校高三联考)如果一个种群中存在着某一对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别是50 % ,一段时间后,比例变化为5% 和95。据此进行以下的判断

24、,不正确的是 ( )A.该种群很可能能进行有性生殖B.该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C.频率提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该种群中有95个体表现出了更加适应环境的性状 答案 D5.(09泰州高三联考)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答案 B6.(09泰州高三联考)右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

25、隙的目的 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 中答案 C7.(09泰州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B.一个种群中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答案 B8.(09泰州高三联考)右图为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

26、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 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答案 D9.(09晋江四校高三联考)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为5只。请计算该地约有麻雀 ( )A.2000只B.400只C.200只 D.500只 答案 B10.(09晋江四校高三联考)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入侵我省,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致使许多植物被其覆盖

27、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薇甘菊入侵是破坏我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薇甘菊与被其覆盖的绿色植物间是竞争关系C.薇甘菊在原产地没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薇甘菊泛滥是脱离原产地后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 B11.(09晋江四校高三联考)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答案 C12.(09黄冈高三模拟)某生态净化技术处理污水的流程表明,工业、生活污水流入有大量微生物的全封闭预处理系统后,再经由水草、蚯蚓、草履虫、

28、绿藻、微生物等构成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变成了清清的流水。则预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及主要作用分别是 ( )A.需氧型;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B.厌氧型;除去污水中的颗粒C.兼氧型;使污水沉淀D.厌氧型;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答案 D 13.(09温州模拟)下列哪一项属于温度的生态效应 ( )A.仙人掌的叶转化为刺B.植物群落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C.近海分布着蔚然可观的“海底森林”,分层分布着各色海藻D.三七、人参只有在密林深层中才能生长得好答案 B14. (09黄冈高三模拟)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A.捕食关系,N1为捕

29、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答案 B15. (09佛山高三质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植被分布状况是:山麓热带雨林,山腰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部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土壤 C.温度 D.水分答案 C16. (09黄冈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 N0t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

30、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答案 B 17. (09北京海淀测试)分析下列各项叙述,选择有关的非生物因素的字母选项,填入下面的括号中。(1)决定山区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决定水中绿色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3)与大多数鱼类的洄游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4)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状叶,与此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5)影响哺乳动物换毛及鸟类换羽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E.土壤的理化特征答案 (1)B (2)A (3)B (4)C (5)A二、非选择题18.(09佛山高三质检)下图

31、表示某物种迁移到一个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1)从曲线的走势来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时期,曲线呈现出近似 的增长;当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 有限,曲线呈现出 增长;最后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 。(2)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 。(3)该物种的进入可能会对当地其他生物的K值产生影响,说出一种影响并加以解释。 (4)在生物圈中,人口的K值是有限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沉重的压力,为此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答案 (1)J型(或指数) 资源和空间 S型(对数) 波动 (2)b (3)有多种可能,答出一种即可,只要原因与结论相符,均可给分。如

32、:与其他生物竞争资源和空间,因而使其他生物的K值降低;或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资源和空间,因而使其他生物的K值升高;或对其他生物的资源和空间影响不大,因而基本不影响其他生物的K值。 (4)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可笼统,也可具体地回答)19.(09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课外小组同学发现生长在向光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称为阳生叶),而生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多数呈锯齿状(称为阴生叶)。他们想进一步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蒲公英叶形的影响(提示:切取蒲公英的直根,可进行无性繁殖);于是同学们提出如下三种假设:a.蒲公英的叶形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

33、响;b.蒲公英的叶形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蒲公英的叶形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请分析后回答:(1)你打算探究的假设是 。(从a、b、c项中选择)(2)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3)如果该假设成立,那么实验结果为 。答案 (1)从a、b、c项中选择一项 (2)取向阳处的蒲公英的直根随机平分为A、B两组,分别在向阳处和荫蔽处种植。另取荫蔽处的蒲公英直根随机平分为C、D两组,分别种植在向阳处和荫蔽处,待直根长出叶片后,观察叶形 (3)(a.蒲公英的叶形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A、C两组均长出阳生叶,B、D两组均长出阴生叶。(b.蒲公英的叶形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结果:A、B两组均长出

34、阳生叶,C、D两组均长出阴生叶。(c.蒲公英的叶形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结果:A组长出阳生叶,D组长出阴生叶,B、C两组叶形介于阳生叶和阴生叶之间(从上面四种情况中任选一种,但要求与假设相符合)20.(09侯集中学高三模拟)查某草原田鼠的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志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志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只(计算公式是Na=bc注:a为第一次捕获数,b为第二并标志的个数次捕获数,c为第二次捕获数中被标志

35、个数)。A.30 B.32 C.64 D.96(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出防治准备工作。(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 只。 (

36、 )A.a8n-1 B.a8n+1 C.a8n D.a8n-2(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的数量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曲线 。答案 (1)D (2)BC(3)乙 稳定 甲 增长(4)C (5)C 题组二1(09安庆高三月考)下图表示几种生物种群个体数目的变化,、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B竞争、互利共生、捕食C种间互助、种间斗争、互利共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答案 D2(09瑞安高三测试)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

37、,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答案 D 3(09瑞安高三测试)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大片耕作区将退耕,随着时间的推移,退耕地上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群落演替。有关该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 B最终一定演替出森林C演替初期种间关系以竞争为主 D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答案 B 4.(09陶铸中学高三月考)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 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答案 B5(09陶铸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发生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 三幅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