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章节题研究例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31490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章节题研究例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个人章节题研究例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个人章节题研究例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人章节题研究例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章节题研究例谈.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个人课题”研究例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建国,一、“个人课题”的性质和特点 二、“个人课题”的选题和申报 三、“个人课题”的运作流程 四、“个人课题”的成果形成,一、“个人课题”的性质和特点,1、 什么是“个人课题” “个人课题”是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独立主持,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具体而微观的教育问题的课题。 “个人课题”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范围,相对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等集体课题。,2.个人课题的特点 1)选题的针对性。 2)方法的灵活性。 3)研究的自主性。 4)成果的专业性。,3、个人课题研究的意义 1)自我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难题; 2)促进

2、教师专业化成长,二、“个人课题”选题和申报,1.选题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儿歌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 (五老村小学 张一帆)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体验式学习的研究 (石鼓路小学 刘 鸣),2)研究范围宜小 小学动漫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 (赤壁路小学 韩佩玲) 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归因研究 (秦淮一中心 李 莉),3)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借助故事对中学生心理咨询的案例研究 (金陵中学 苏 华) 外来工子弟小学“代奖卡”激励效用的研究 (南湖三小 夏仕萍),4)视角新颖创新。 利用老城南资源,开发幼儿园主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小西湖幼儿园 姜智琴) 探究电子游戏中可利用的数学元素 (怡鑫花园小

3、学 徐 欣),2、申报(示例) 课题名称 : 在郊区高中文科班物理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策略研究 (板桥中学 毛海玲)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 1课题界定: “郊区高中文科班”是指在郊区高中就读、高一分科后不选择物理的班级。按照江苏省08年的高考方案,对这些班级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他们的必修课,只要通过4月份的学业水平测试就可以了。,“激励”,刺激或鼓励使人奋发。指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心理过程。 “在郊区高中文科班物理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策略研究” 就是针对郊区高中文科班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激励方法与手段,深入了解高中文科班学生害怕学物理或学不好物理的原因,通过制定某些策略来激发文科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激活他们学习物理的潜能,帮助他们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2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只要对物理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注意引导,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3)激励教育理论。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管理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因

5、受激励而产生的。研究表明受到充分激励的人其能力可发挥到激励前的三到四倍。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创设一种积极的教育时空环境和情感体验,更多地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学习的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2、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校是南京市层次较低的一所高中(二星级高中),地处远郊,中等偏下学生较多,每年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只有450分左右,学生大都是中考的失利者,学习基础薄弱,智力稍钝,反应稍慢,特别是物理学科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科跨度较大,因而高中学生

6、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文科生在物理学习上存在着更大的困难,感到物理学习内容枯燥,平淡无味,对物理存在着强烈的畏难情绪。教师虽然多次强调物理课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还帮助他们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但效果仍不明显。,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恰当的目标,学习上缺少持续的动力,对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严重缺乏信心。学习上懒散,心理上自卑,失去上进心。不喜欢上物理课,对学好物理没有信心。物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课堂上不发言,不参与,学习被动。鉴于上述原因,在文科生的物理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策略很有必要。实施激励策略可以激发学生成功的信心,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激活学生发展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不断

7、被激励的状态中取得不断进步。,3、课题研究的内容 : 1)郊区高中文科学生物理课堂状况的情况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不喜欢物理课或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原因,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 2)郊区高中文科学生物理课堂原因调查与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文科学生不喜欢物理课的原因,同时也要从教师教学方面寻找原因,并进行认真分析。,3)制定我校高中文科生物理教学激励策略并付诸实践。一是把爱和激励带进课堂,激发兴趣,激发情感,激活问题,激活课堂,激励发现,激励发展。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所有的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个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所有学生,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8、相互进行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二是采用分层教学,教学要求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作业布置分层等手段,充分运用情感激励、竞争激励、环境激励、评价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激励目标,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在资源,挖掘学生各自的闪光点,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与自信,构建物理学科“分层互动”的激励课堂。,4)引导文科学生学好物理个案研究。选择数个物理基础差,对自己通过考试特别没有信心的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深入分析他们怕物理的原因,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

9、深刻了解学不好物理的原因,制定相应激励对策。,2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此方法去了解文科生的初中的物理基础、学习方法、心理需求等进而了解他们怕学物理的原因。 2)文献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3)个案法。通过对班级个别物理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了解,制定措施,实施教育,观察结果,探索规律。,1研究的过程: 1)申报阶段(2007年7月8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调查阶段(2007年9月10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

10、3)实施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进行个案研究,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全班。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4)总结阶段:(2008年11月12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1)研究者热爱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主持学校的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在第一期个人课题中取得较好成绩,课题论文获一等奖。 2)研究者是一直奋战在一线的物理老师,教两个文科班的物理课,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3)研究者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

11、,经常尝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并经常反思,每年都有案例或论文获奖。 4)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一份;相关论文一篇。,三、“个人课题”的运作流程,“个人课题”的研究一般提倡采用“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就是教师运用自己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通过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和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把这种策略实践于教学实际,通过对策略的不断修正,最终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简言之,就是教师用自己探索性的行动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行动研究法四部曲: 1)发现问题 2)调查分析(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 3)制定策略 4)实施行动,行动研究程序示例:

12、 (1)发现问题:某初中教物理课的李老师,开学两个月来组织了两次小测验,发现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想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来了解问题所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 (2)文献探讨:李老师开始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有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结果发现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人格等因素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时数的多寡等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3)分析研究:为了了解同学们对物理课课堂教学的真实看法,李老师设计了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综合观察和调查的结果,李老师将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初步归结为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4)拟定方案:李老师制定了行动计划,即每周至少进行

13、一次实验,开展一节课堂讨论,每两周带学生去附近乡办工厂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5)实施方案:依照上述计划,李老师开始进行新的物理课教学活动。,(7)评价结果:一个月后通过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改进。 (8)修正方案:如果结果有效,则继续实施行动方案,否则必须从影响教学效果的其它因素上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个人课题研究示例一) 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及矫正对策研究 (六合玉带初中 王永明) 研究的程序: 1、发现问题: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差,成绩低下 2、调查分析:对农村初中生中出现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以及

14、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通过文献法查阅正确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有关要求和标准 4、制定策略:(假设:预习、倾听、作业) 5、实施行动:(实验法、案例法、个案法、教育叙事法),(个人课题研究示例二) 运用记忆规律,提高初中生诗文记诵能力的策略研究 (九中 朱晨逸) 1、发现问题:多数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往往苦不堪言。 2、调查分析: 文献法为主:查阅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过度学习法、及时与间隔复习、集中与分散复习、顺序变换等方法 调查法为辅:了解学生难以理解、难以背诵的地方,3、制定策略:根据文献法所掌握的资料信息,再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对策。 4、实施行动: 1)情景记忆

15、法 2)集中和分散记忆法 3)位置变换记忆法 4)及时复习法 5)组块记忆法 6)联想记忆法 7)回忆记忆法,(个人课题研究示例三) 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 (二十九中 孙竹青) 1、发现问题:中小学教学不衔接使得部分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后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无法跟上班级 2、调查分析: 调查了解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方面的区别,找出衔接的结合点,小学 1)、教材内容:理性知识少,对课文侧重浅层理解,解决“是什么”“怎么样” 2)、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感性认识 3)、教学方式:教师讲课慢,课堂容量小,知识可以反复讲,反复练。作业精批细改,教师扶着走 4)、学习检测:题量少

16、难度小时间多只要上课听讲,不花大力气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初中 1)、教材内容:除有大量记忆外,更侧重分析理解,要解决“为什么” 2)、思维方式:抽象思维,理性认识 3)、教学方式:课堂容量大,教师讲速快,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作业要独立完成。 4)、检测方法:题量大,难度大,考点变了形,知识点有了延伸,时间少,学生要高质量地完成。,3、从上述对比情况看,要使中小学语文教学顺利对接,必须采取下列策略:(即衔接的途径与方法) 1)、教学管理方面的衔接: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初中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 2)、教师教学方面的衔接:钻研新课标,把握各段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课堂表述要深入浅出。,3)、教学策略

17、方面的衔接: (1)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熟练使用工具书和电脑查询的习惯、工整规范的行款格式,看书作笔记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纠错、修改文章的习惯 (2)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 (3)教学方式: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竞赛、情境中学 (4)根据心理特点:面对初一新生,应放慢脚步,加强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课题研究示例四) 小学英语复习拓展课“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致远外国语小学 高晓英) 1、发现问题: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注重反复练习,注重语言知识,缺失情境。从而导致与实际生活运用脱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单词和短语后,仍不能开口说话 2、调查分析: 1)

18、调查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弊端 2)查阅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内涵及具体做法 3、制定策略:结合现状制定“任务型”教学策略 1)师生互动模式 2)生生互动模式 3)全员互动模式,(个人课题研究示例五)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致远外国语小学 王 炎) 1、发现问题:目前家庭作业大多以巩固基础为主,拓展思考为辅,形式单一,难度偏低,学优生感觉简单,没有挑战性;学困生感觉吃力,苦于寻找正确答案。 2、调查分析: 1)小学生家庭作业喜欢程度和完成情况调查 2)小学生不喜欢家庭作业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3)小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4)通过文献法,了解国内外有关课题已有的成果

19、,3、制定策略:根据调查结果,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类别,按难易程度分别设计家庭作业 注意贴近生活 注意趣味性 注意作业设计的多样性,除了书面作业外,还要增加任务型 分层作业设计的个案研究,四、“个人课题”成果的形成,1、成果的表现形式: 1)、“个人课题”成果鉴定书一份 2)、论文(包括案例、个案、教育叙事)一篇; 3)、著作; 4)、刊登在正式期刊上的文章; 5)、多媒体光盘 其中 1)、2)两项为必交项目,材料总量不超过30页。,2、证明研究过程的附件: 问卷调查表; 访谈记录; 观察记录表 实验组和控制组相关因素对照表; 与本课题相关的课内外活动记录。,3.填写成果鉴定书 农村中学英语四轮

20、复习法的研究成果鉴定书(示例) (溧水县柘塘中学 张素芳)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情的需要。初三两极分化严重,学生自觉性差。 2.改变教学现状的需要。教研薄弱,英语教学“费时低效”。严峻的现实迫切要求农村中学教师必须设法寻找适合适合农村中学的英语学习方法,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并不断查漏补缺。 3.符合本县“一优二促”工程的需要。(优化学习过程,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学生发展),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略) 三.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结论1形成了四轮复习法的基本模式: 第一轮:依纲靠本温故知新(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 第二轮:突出重点牢固掌握(抓住重点,强化

21、记忆) 第三轮:错题再练查漏补缺(建立错题集,有效补缺) 第四轮:综合运用全面提高(考前指导,提高应试技巧),结论2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四轮复习法可使学生能力得到加强,考试成绩能比较理想. 与对照班相比,试验班的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不断上升,从原先相对落后反超,并逐步拉开距离。 附: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对照表 入学摸底 第一次月考 期中考试 第二次月考 期末考试 试验班: 72.6 73.9 74.7 74.2 75.1 对照班: 74.5 73.7 73.5 71.6 71.9,四.提交的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目录 1.论文四轮复习法在初中中考总复习中的运用 2.论文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 3.实验班和对照班考试成绩对照表 4.错题再练共同进步练习题 5.学生错题集复印件,欢迎提出批评 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