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31921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据牛顿的发现的内容。牛顿在苹果树下,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同学们从小就耳熟能详故事,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重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的变化,1. 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2. 运动状态的变化有那几种情形?,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 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即:速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 速度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复习回顾,足球被拦住,卡车被掉起,火箭发射升空,宇航员失重飘浮,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都需要力,什么是力?有什么特征?,1. 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力不能离开物体施力

2、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2. 物质性:,一个力总是联系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物体,同时存在、同时作用。,3. 相互性:,一、力( F ),4. 力的单位:,牛顿(N),5. 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产生形变。,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6. 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力是矢量,D,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力,乙对甲没有作用力 C.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 D. 任何一个物体,

3、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2.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3. 力的示意图:只在图中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1.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二、力的表示,大小:长度,方向:箭头,作用点:起点,4. 力的测量:测力计(弹簧秤),1. 选取合适的标度; 2.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标出刻度,注意必须是整数倍; 3. 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 标上力的大小和名称。,作力的图示的步骤,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得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50 N,F,O,2. 如图所示,绳对物

4、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 150 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出绳的拉力。,物体下落的运动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运动。,物体为什么会下落?,因为物体受到重力作用。,那么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呢?,10,2. 大小:可由弹簧秤测定。(必须静止状态下),G = mg g = 9.8 m/s2,3. 方向:竖直向下。,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三、重力,重力作用点在哪?,(1)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11,定义: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G,

5、效 等,重心重力的作用点:,G,判断下列物体的重心位置。,1. 物体的重心是不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呢?,不是,2.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什么有关?,重心位置和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14,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1)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心。,(2)物体的重心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2.重心的位置,(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分布和形状。,(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3)有时候可以将物体看作质量集中于重心的质点。,15,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B,C,此方法的原理是什么?,二力平衡 交轨法,实验法(

6、悬挂法或支撑法),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力方向的应用,2. 为什么现在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技术?,1. 电子秤称量的是质量还是物重?,质量,如果直立身体翻越,那么运动员需要把重心提高到杆子半个身长以上才能全身翻过去。(人的重心在身体中段) 而采用背越式,重心只要稍微高出杆子就可以翻越了。,D,3. 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 鸡毛和铁球都可以悬浮在空中 C. 天不会下雨 D. 一切物体的质量都为零,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 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

7、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 电磁相互作用: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 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 4. 弱相互作用: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核力等,存在于放射现象中,引力、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自然界的这四种相互作用是近几十年才发现的,它们

8、的特点已被科学所认识,但是没有人确切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四种。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某种相互作用不同的体现形式,也就是说有更为一般的一种相互作用就可以解释自然界所有的力学现象了。这也给我们同学们留下了需要研究的问题,正如牛顿所说,“真理的大海”依然在我们面前,但却尚未发现。 希望将来某一天,我们的同学能从这大海中发现新的内容。,1. 力 (1) 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理解: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作用效果) (2) 表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 重力:大小、方向、重心 3.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A,1. 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9、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 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D.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3. 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 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 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 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ABC,4. 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 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 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 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5. 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