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41906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经济.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经济,构建知识体系:要求点线面相结合,强调构建 知识体系 突出时代性、开放性: 结合热点,引领学生回 扣所学知识并解答问题。 适当突出阶段特征:让学生有一定的通史体系 规范学生答题:校本资料加考练、机动灵活,二轮复习的基本思路,农业,主要耕 作方式,主要土 地制度,集体耕种,个体耕种:,刀耕火种,大规模简单协作,(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井田制),生产力水平低下,自耕农经济,表现:,特征:,影响:,工具、技术、水利灌溉,家庭为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规模小;长期占主导地位,关系国家兴衰和政权安危;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国

2、王所有的贵族 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发展历程:,瓦解原因:,生产力发展;诸侯国改革,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均田制,类型:,君主、地主、自耕农,影响:,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封建田庄出现并发展,租佃关系出现并发展,土地国有限制 土地私有, 土地私有破坏 土地国有, 但私有是发展 的主要趋势,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一、构建知识体系,手工业,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历程:,西周到明代前期占主导地位,特征:,生产军用品,官府、贵族生活用品;规模大,分工细, 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历程:,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明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特征:,生产民间消费品,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规模小

3、,发展曲折,历程:,特征:,产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少数拿到市场出售; 与小农经济相伴而生,是农业的副业,代表部门 及成就,冶金业,纺织业,陶瓷业,青铜铸造:,钢铁冶炼:,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春秋:块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汉代:煤-明朝:焦炭,丝织业:,上古时代发明-汉代获得“丝国”称号-唐朝:缂丝,棉纺织:,内地出现:宋末元初(黄道婆)-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明朝,制陶:,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黑陶(蛋壳陶)+白陶,制瓷:,青瓷出现:商朝-白瓷出现:北朝-彩瓷出现:元朝,资本主义 萌芽,原因:,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时间:,明朝中后期,区域和部门:,江南;丝织业,缓慢发展的原因:,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

4、点,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商 业,发展 概况,时期特征:,原始社会、商朝、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货币,秦朝:,宋朝:,明朝:,统一货币:半两钱,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货币流通制度(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城市,唐朝:,北宋:,明清:,坊市分开;商业活动受官府、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打破空间限制,坊市不再分开,乡村也设置集市;打破时间 限制,出现夜市、晓市、鱼市等;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出现专门的工商业市镇,形成区域性市镇网络,趋势:,城市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自由;城市的经济职能日益增强。,商业 政策,重农抑商 政策,出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

5、法,影响:,保证了自然经济的发展和地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时间:,明清,影响:,限制了市场的扩大和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导致了中国的落后,阻碍了向近代化的转型,根源:,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分散性,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二、突出时代性、开放性,如:“三农”问题,农业:促进农业发展 农村:小城镇建设 农民:增加农民收入,1、农业发展,(1)古代经济(农业)发展的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科技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兴修;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民族融合加强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2)农业发展的

6、表现 表现:工具、水利工程、农作物引进或产量提高、耕地或人口的增加等。,生产结构:,A.农业生产结构:农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B.古代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 其中农业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的补充。 到了明朝中后期,经济结构增加了资本主义萌芽。,2、农村:小城镇建设,(1)城市发展概况,(2)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职能:政治、军事中心逐渐向经济中心转变,并出现专门的工商业市镇 城市布局:从严格的坊市限制到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并出现专门市场 城市规模: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 出现新经济因素:江南城市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生活价值观念变化:市民加强对文学艺

7、术的追求,3、农民:增加农民收入,(1)中国古代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 土地兼并、人多地少的生存压力、赋役负担沉重、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政府的抑商政策等,(2)解决土地问题,土地兼并: A.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私有和买卖制度的存在,B.土地兼并的后果: a.减少政府财政收入; b.恶化农民生存条件,进而激化阶级矛盾; c.导致地主和商人买田置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解决方案:中国各阶级,a.英国:圈地运动-资产阶级大土地所有制 b.美国:宅地法-资产阶级大土地所有制 c.俄国:高价赎买-大地主土地所有制,a.地主阶级(封建政府):均田制 b.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 c.资产阶级:平

8、均地权 d.无产阶级(中共):土地革命-双减双交-土地改革-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世界各国:,认识: (1)从古代而言,保证农民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是抑制土地兼并的有效途径。其前提必须是国家掌握较多的国有土地。 (2)从中国各阶级而言,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法真正解决土地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政策。 (3)从土地经营方式而言,个体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产物,近现代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大土地所有制。,人多地少问题:,A.解决方案:盲目垦荒、围湖造田等 结果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B.进而可

9、给学生分析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因素: a.国家对人身控制的程度 b.统治疆域和范围的增缩 c.统治环境安定与否 d.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e.人口观念,(3)调整赋役制度,调整的表现: 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租庸调制、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 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调整的趋势 A.税收形态:实物税、劳役税-货币税 B.征税标准:人丁-土地,调整原因: A.生产力、商品经济的发展 B.土地兼并的发展 C.农民的反抗斗争 D.统治者顺应形势要求,(4)重农抑商政策,表现:强调农本商末的观念; 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 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如政治权利、重税、行业官

10、营、日常生活),认识:一个国家推行怎样的经济政策是由其经济基础 和统治者的阶级属性决定的。,三、适当突出时代特征,突出社会转型时期 如: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即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 总体特征: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 这一变革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从各个方面分析“大变革”的含义。 政治:(大变革)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阶级进行变法改革,促使政体发生根本变化。,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建立与破坏; 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经济:(大发展) 铁器牛耕的日益推广,促使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生产关系萌生并逐步取代奴隶

11、制生产关系。,农业:耕作方式: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自耕农经 济的出现; 土地制度: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手工业:生产技术:春秋时期的块炼钢; 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 商业: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货币样式不一; 形成许多著名都会(大多为各诸侯国都城),文化:(大繁荣) 适应各阶级或阶层需要的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科技也取得不少领先于世界的成就。,思想:百家争鸣(尤其是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和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重农抑商思想兴起 科技: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和甘石星经; 九九乘法表和筹算法; 都江堰; 司南 文学:诗经、楚辞 艺术:战国时期帛画出现,复习中注意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历史规律。以上三者的内在联系是: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社会制度的进步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另一总体特征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随着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日益减少,局部统一的形成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注意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区别),四、规范学生答题,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