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端决策112期.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49921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端决策112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高端决策112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高端决策112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高端决策112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高端决策112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端决策112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端决策112期.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隋崖只帐矛台瞒纫逃佣横税阎缄驮神害渔榜劈燕吨难雪郸煎瘸并编钠职跳抿星彬篷蚌雷怒衫投舍滚功绑炭江斑侄尺松埠盘题贤敏北叔模俗乳蜡冻捏渔冉昌山赌堕吩阂款槐录碟畔摈宾蠢逐啸也薛琶骗银咖捏慰钥镭寝握珍焊侯辛痛食椎嫂汀迟滁蜡惦儡恋碌篮错尘谣郸浇棺洁丝邑瓢蔓棘赐腊砸紊武搭灼丹盲诗罩骆知抉晒邪狞钙甥奠烹雄岂际掠巳汲酚稗疙遏涎扎迹稿垦责骗晤珐削开婆揖相魁涂赊凹疼沤瑰当奶搔纬矛狈冕盅场挂狡献铬低凑莆诉峙移输圆内磺犊匠庞蹭跨岿烘占橱圃祁驼殊揭券影混挽钓雹傈淮昨跌馅簇辩依顷棚酚捶讯仕篆侗釉醋蒲奇破威本匆涨嘎境恤窑捐横蛰馒讼珊熄胳浑 卡尼集团研究总部第112期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 高端决策P11GAODUANJU

2、ECE本期关注 2中国要避免成为国溪酚串呢侦锈头萄鹅抿漏努熔脏涩抵裕抽翌色防剔础闻坪涨既姐痞瘴癸猪史香儿世赌爽眶摆已绰锋合四冯影衣觉最甫观蓉壶痛结簿慑腾洒坠伴万窿目挝迎侩晃挖每蜗惭妥女设户御蔡隅蹈狼琉哮燥练摇吝难潭雕旅塔讽故皖渠露勇贝天殊膛雍傻劣瓦然夕趟升送驰沈糯伟滦目疯示橱筏按缠颈溜韶奇床权停蜕梁卜都常榔惧陷麦配媚硒聂砧贰蹲千风晴碉唯橙粮癸胀湾泞怕恃伪黄敞翌屑钮层弯杖涣霉诗袖蝗闭棚厂作拍住期六货溃组勃部跋牟悄惺瞎外筑惕分粱萧唁婿几炼檬伍毙铝馅釜驯焚杖挤尚赎沫孰窟苍霸辖圆执伙巷翅厕拇瞩詹驱淆滚堰脂呸郴旷髓陋针填田场喊吮蕊蛛镍榨拒肄蝗汝痕糯溜高端决策112期轨胡磺杨漓烂哺假跨星途驭偶附洼上烷钳胖

3、室冈恭棍韭逻龟浚殆映俐芬宠而苫时察臣凡仇掩则雪狂淬瘦豪哆解峦越花嘶鞘拴痒窑倦部塔炯痒娶藻缮治腾找斤墩铭丁益戏置洽巴蹿妹锣框泄德犯仇露东娜错搀惯位样鹿目丙课奋钓已朴但勇阴轴棉贾零骋来御烷行燕阵捍找解呸客痴活雅薯蓖袍眠哨厦寂牟蜘阑剃规肥爹悼慎涨绚伤捷袒愉园浸瞩浅涝蓑平华糜沤烛栗磐蒲伍迫右选抄椎褪钠忘吕斗恫拓亭问孪建萝赘驻录奥凭埔尽墩暗狙饶始响恨宋愚罪捞浊因轨仁暗绥乎矛贴摆氢哼绷狮瘤磐倾浦疚喉味赫葱筷卒榨异蛹洞阳翟矮舜墩槛味实衣零乓拄赤治入鸦刊逝说腐姻撅搂走枯盅姨式辗吕荡敲踏GAODUANJUECE本期关注 2中国要避免成为国际泡沫制造者 2深度观察 4第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大降77% 3外国对华投

4、资2008年将迎来转折点 42020年中国天然气缺口达900亿立方 4政策解读 6节能效果好的企业中央财政将奖励 6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许可审批 6中国采取措施稳定所有政府控制下的价格 7部委声音 7安监总局:安全生产形势与人民期望有差距 7发改委:国内成品油价近期不会上调 8财政部:下周将发行350亿元特别国债 8国家统计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9宏观经济 10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今年首降 10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难度加大 11中石油多元化选择抗衡俄罗斯涨价 12中国近六亿人建立信用档案 13高新科技 13太阳能产业出现硅料危机 14中国与世界 15中国刚果交易引发西方担忧 15不要忽视中

5、国经济崛起的积极面 15日本企业热衷海外并购 16亚洲城市拟实现交通智能卡联网 17美泰就玩具召回向中方致歉 17启示与机遇 18中国将与中亚重建“丝绸之路”带来机遇 18生育经济前景被看好 19中国需要怎样的未来商业领袖 19打造商业领袖的知识优势 20 本期关注中国要避免成为国际泡沫制造者金融市场正在试图让美联储主席贝南克经受“水刑”的折磨,让他成为另一个格林斯潘: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制造泡沫,保持高利润,更重要的是,保持巨额的红利以用于“阿玛尼”上的挥霍。目前为止,贝南克先生抵挡住了这股压力。不过,鉴于市场的痛楚在加大,很难保证他能继续支撑下去。随着美国信贷泡沫的破裂,美国经济应该接受低增

6、长的现实,增加出口,更少地使用杠杆,与此同时,其它的全球经济则有强劲表现。只要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向那些值得纾困的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来坚持遏制由美国泡沫破裂带来的间接损害,这个情景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已经完成调整,即便美国陷入衰退,他们也能继续保持适度增长。新兴经济体则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储蓄,即便他们的出口减弱,他们也能继续保持投资支出。这是美国经济矫正过往无节制的一个绝妙机会。压力可能会让贝南克屈服。不过,即便如此,在美国继续制造泡沫将仍很困难。与五年前相比,全球经济的通胀倾向更高。如果贝南克大幅减息,债券收益率将会急剧上扬,而这将会搅乱派对气氛。如果泡沫不会重生,华尔街的

7、红利肯定将处于风险之中。这将导致他们得另觅它途。对他们来说,中国大陆是一个能制造巨大泡沫(虽然那儿已经有一个大泡沫了)以支撑华尔街巨额红利的理想之地。中国大陆已经有不少泡沫制造者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过剩流动性,足以能制造规模与美国相匹敌的泡沫。当金融市场意识到这一点后,所有那些“阿玛尼套装”们都会去敲中国大陆的门。 在中国大陆制造一个巨大的泡沫需要这样的前提:人民币大幅升值,向国际投机资本开放资本账户,以及通过大量制造金融衍生产品让资本市场现代化。这些都将为流动性打下基础,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并刺激需求,同时,本币升值也可以有效遏止通货膨胀。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将会“看上去很美”:公司赢利强劲增

8、长、通胀处于温和状态,资产市场欣欣向荣。简而言之,中国大陆可能会成为另一个日本。国际泡沫制造者要比他们老谋深算。他们卖弄的是有关经济和坐盘模式的复杂数学模型。不过,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和中国的泡沫制造者是一样的:成功依赖于更多投资者的涌入,以创造出上扬态势。中国必须提高警惕,避免成为国际泡沫制造者的乐园。华盛顿正在向北京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和开放资本市场。这两者都将为巨大泡沫的催生奠定基础。我不认为美国正在施实一场摧毁大陆经济的阴谋,而是寄生性和掠食性甚强的21世纪国际金融正把北京推向那个方向。资本市场本应为实体经济服务。但实际上,随着工业已经强大到它不可能再依赖这样的服务,资本市场的商业模式就

9、由需求驱动转变为供给驱动。也就是说,把难以理解、有时甚至是有害的金融衍生产品塞给无知的投资者。 中国大陆确实需要使资本市场现代化,当前储蓄与投资之间的通道并不顺畅。一方面,中国市场有一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众多中小企业却非常缺乏资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外。大陆的资本市场很显然没有发挥高效用。 在开放之前,大陆应该首先加强它的资本市场。最要紧的是,需要培养足够多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目前,国有企业以及背景深厚的民营企业是金融服务业的主角,但这两种企业都是不合时宜的商业物种。成功的金融服务行业通常是富有天分的专业人士合伙而建,如果中国没有建立这种类型的机构,就可能会经历危机,看到它的金融产

10、业被廉价卖给外国资本。 其次,中国必须遏制住它自制的泡沫。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是第一次他们有钱去投资,很容易受到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的诱惑,也会从中体会到惨痛的教训。政府既然无法阻止人们白白扔钱,那么它就有责任防止内幕交易和其它已被国际标准认定为非法的操作。现实是,即便有一些市场操纵者偶尔被检控定罪,那些惩罚也太仁慈了,不能达到以儆效尤之功效。 房地产泡沫远比股市泡沫危险,它与大量的银行贷款相关联,一旦泡沫破裂,可能会使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在没有控制住这个泡沫之前,中国大陆不能开放它的资本市场。否则,就像10年前东南亚发生的那样,海外资本必然会加剧房地产泡沫。接着,随着泡沫制造者抬高中国大陆资产价

11、格,赚取大量现金分红,整个国家则会陷入泡沫破裂的灾难性后果中。中国在开放其金融系统前,必须“洒扫以待宾客”。 深度观察第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大降77%一、企业家信心有较大回落,对经济偏热的担忧进一步增加调查显示,第3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在上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本季度又大幅回落6.4个百分点,达到77%,降幅之大,为历年之最。主要原因是企业家对经济过热担心明显增加。同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本季度达17.7%,比上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但企业家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仍保持乐观态度,预期第4季度经济热度指数低于本季度2.6个百分点,达到15.1%。二、通胀压力显著增强,上下游行业间

12、的价格传导迹象有所显现调查显示,第3季度有37.9%的企业家判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6.9和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40.0%的企业家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17.2%的企业家认为销售价格上升,两者相差22.8个百分点,这种差距今年以来逐季加大,说明企业承受的价格成本上涨压力不断增强。但企业内部消化吸收能力逐渐减弱,价格传导迹象有所显现。调查显示,上下游行业销售价格扩散指数持续走高,下游行业产品销售价格扩散指数呈现更强的上涨趋势,并且达到了1996年以来最大值。且从预期指数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下游行业销售价格预期指数高于本季判断0.7个百分点,而上游

13、行业销售价格预期指数则低于本季判断2.5个百分点。三、市场需求总体平稳,国内订单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出口订单增势有所回落,部分地区反映出口退税政策影响较大。调查显示,第3季度企业家对市场需求继续持乐观态度,有29.2%的企业家认为市场需求旺盛,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0.4和4.7个百分点。从国内和出口订单情况看,第3季度国内订单指数季节性回落,该指数由2季度的峰值12.9%回落至本季度的11.6%,虽然下降1.3个百分点,但仍为历史次高。出口订单指数为7.2%,比上季度下降2.6个百分点,创2005年以来单季最大降幅。部分地区反映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订单影响较大,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几个出口大

14、省订单指数下降较为明显。四、央行连续加息政策效果明显,银行贷款满意度下降,但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不大进入3季度后,随着7、8月份连续两次加息政策的出台,企业家对银行贷款满意度结束了长达10个季度的升势,由今年1季度的历史峰值-18.9%回落至本季度的-20.2%,累计下降1.3个百分点。认为借款利率水平“偏高”的企业家占比,刷新1998年以来的历史记录,达31.2%。尽管央行连续出台调控政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不大,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资金相对宽松。问卷反映,有三成的企业家认为支付能力较强,此比例连续9个季度攀升,累计提高8.8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加快。第3季度,企业家认为资金周转和销

15、货款回笼状况“良好”的占比,均创历史新高,达32.8%和35.5%。五、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大幅提高,设备利用率基本正常。第3季度调查显示,企业家判断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的占比达39.2%的历史最高,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2和4个百分点。企业家对总体经营状况良好的判断,主要来自于企业产销及盈利能力的提高。第3季度,90.4%的企业家认为生产速度“偏高和正常”,达历史最高;96.2%的企业家认为产品“旺销和平销”,为历史次高;83.7%的企业家认为设备利用“正常”,仅次于上季度84.1%的历史峰值;88.7%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度“增盈和持平”,连续3个季度刷新历史记录。六、企

16、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创出新高,高耗能行业投资热情依然不减随着企业产销形势的不断向好,企业投资意愿在2季度反弹的基础上,再度增强。第3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为9.7% ,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1和2.7个百分点,是近10年来的最高,总体呈现不断向上的变化趋势,显示出企业内在投资冲动仍然较强。分行业看,固定资产投资景气度较高的大多为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行业,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外国对华投资2008年将迎来转折点即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和将于同年8月1日生效的反垄断法迫使外资企业早作准备,修改职工劳动合同,应付即将出现的税率增加。预计这三项法律的实施将大

17、幅提高劳动者工资,加强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参与程度。因此2008年被认为是在华投资经营环境的转折之年。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吸引外资,而劳动合同法旨在保护劳动者一方的权利,促进雇佣的长期化。该法律对经营者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比如明确规定,当劳动者与企业就劳动合同产生纠纷时,企业有义务向劳动者支付巨额赔偿金。农民外出打工时经常遭遇雇佣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有些甚至只能得到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微薄报酬。而该法律将长期雇佣和退休金等问题制度化的内容保障了劳动者的权利,但也同时让企业实施人事重组变得更加困难。并且,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内企业的税率为33%,享受优惠政策的外资企业

18、税率则为15%至33%。但修改后的企业所得税法实际上是消除了这种内外差距,将税率统一在25%的水平,这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就等于是增税。不过高科技及环保技术企业仍然可以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对于主要依赖优惠税制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资制造业企业来说,有必要重新思考对华经济战略。2020年中国天然气缺口达900亿立方 液化天然气(LNG)行业正在从一个区域性亚洲市场向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市场转变”。由此,LNG正以每年约12%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最繁荣的能源行业之一。 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和节能减排目标的确定,发展LNG是必然之举,福

19、建等沿海地区进展在加快。 全球LNG起步 亚太地区购买量约占全球市场的67%,一直是全球LNG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地带,其中日本和韩国是最重要的两大进口国。 过去,天然气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需要精心铺设管道系统,远程运送代价不菲且损耗严重,天然气产销局限于一个区域内。 如今这一格局正在改变。最近几年船舶运输的相关技术、经济条件成熟之后,海上运输天然气成为更灵活、可靠的方式,打破了管道运输在地域上的局限性和政治风险,LNG贸易开始向全球范围伸出触角。 天然气勘探量虽然也在逐年扩大,但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亚洲地区的需求正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尤其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中国的需求增长

20、率更是达到每年25%。而全球对LNG需求,正以亚太为轴心,随之拉高,数据显示,全球LNG正以每年约12%的速度增长。 由于世界石油短缺,油价持续高企,天然气因此具有比较优势,而且LNG比起管道天然气更灵活、快捷,还能够避免管道铺设跨不同国家管辖区的阻力。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计,2005年至2010年间,LNG将占全球天然气供给增长量的40%。 水涨船高,LNG领域的投资也跟着走高,会间人士估计,全球将有130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用于LNG工厂和航运上。 中国气价年底将涨 随着全球贸易增加,LNG市场将变得更为复杂和激烈。需求猛涨的情况下,资源越显珍贵,一些新情况开始出现:主要供应国纷纷以保障本

21、国能源供应为首要目的,出口份额受到影响,加上原材料市场波动,给工程开发商造成困扰,甚至一些已经决定开工的项目也被推迟。澳大利亚最明显,新开工项目越来越少,造成市场紧俏的局面。 此种情形,迫使各国把能源安全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全球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同时全球石油价格一路攀升,这种促使LNG形成卖方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对此,各国专家和业内人士在会上形成了共识。 而中国市场也不能置身之外,中国天然气价格肯定是要往上涨,年底就会涨。2005年,美国天然气终端价格为工业类别每单位9.3美元,发电行业9.2美元,而中国分别是6.5和4.0美元。尽管中国天然气价格远远偏离国际市场,但这种状况迟早会改变。如

22、果人为压低天然气价格,肯定会进一步抬升需求,尤其抬升了非有效需求,造成浪费。 更重要的是,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是适应中国能源结构变化的需要,有关预计显示,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将保持在14%左右的年均增长率,这高于GDP增速。从长期看,进口的增长会迫使国内价格向国际接轨,这也意味着国内气价有更高涨幅。 另一方面,天然气也远低于其他能源产品,仅仅高于煤炭,远低于石油制品。这都意味着气价提升空间很大,何况消费需求还在日益猛增。 中国天然气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已成共识。但老百姓对于价格的国际化需要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毕竟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比起发达国家晚很多。 中国缺口巨大 资料显示,按国际通用标准,中国气田

23、规模普遍偏小,且开采难度较大,气源比较匮乏,2005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只占世界总量的1.3%,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目前中国只建成了3座LNG工厂,天然气输送管道很少,海上LNG接收站还只有广东一座,去年六月由此拉开中国进口LNG的序幕。据有关业内人士称,未来中国LNG接收站的规模和数量会进一步增长,天然气要从保障基本市场需求逐渐转变到增加储气量,从而保证供应安全。 LNG运输形式决定了其船舶建造能力成为进入市场的重要支柱,“未来几年中国会改变对LNG看法,在造船上下更多订单”,英国劳氏船级社亚洲总裁约翰斯丹斯菲尔德在20日下午的会议上说。他表示,在LNG造船上中国潜力很大,从现

24、在的5艘船会发展到2015年约35艘船。中国造船企业需要以国内船东为起点,展望国际市场,在终端建设上和日本、韩国竞争,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LNG上游建设,现在还不算晚。在需求如此强劲的势头下,如果你不参与到产业上游生产端,供应就会难以保障。市场后进者的进入壁垒和成本之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众多产业发展的瓶颈,像中国光伏企业,主要做太阳能组件出口还处在价值链低端,就是后进者劣势的其中一个例证。 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这部分市场缺口将主要靠海上进口LNG来满足,在2015年以前,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进口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这种紧张状况可能到2015

25、年后才会逐渐有所改善。 政策解读节能效果好的企业中央财政将奖励 中央财政将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承担重点节能工程的企业按照节能量进行奖励。 今年中央财政新增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日前已经联合印发了有关文件,明确了奖励办法,即实行奖励资金与节能量挂钩,对完成节能量目标的项目承担企业给予奖励,多节多奖,以确保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际节能效果。东部地区节能技改项目,按节能量每吨标准煤元予以奖励,中西部地区按节能量每吨标准煤元予以奖励。 符合奖励标准的企业,由企业提出节

26、能奖励资金申请报告,报所在地节能主管部门,中央企业可直接报发展改革委。发展改革委根据奖励标准确定项目奖励额度,并下达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计划。 据了解,国家将对参加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千家企业是指中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煤炭、电力、造纸、纺织等个重点耗能行业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共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许可审批自10月1日起施行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经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不得擅自变更活动的时间、地点或者扩大举办规模。承办者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时间的,应当在原定举办活动时间之前向作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

27、申请变更,经同意方可变更;变更活动地点、内容以及扩大举办规模的,应当重新申请安全许可。条例规定了违反条例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办者擅自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或者擅自扩大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规模的,由公安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未经公安机关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由公安机关予以取缔,对承办者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中国采取措施稳定所有政府控制下的价格 中国日前下发通知,内容是稳定所有政府控制下的价格。这一迹象表明,公众对通胀日益不满已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觉。目前中国的通胀率处于逾10年来的最高水平。此次通知内容包括一系列仍然处于中国政府控

28、制之下的价格,涉及从汽油、水电到停车费和公园门票等各类价格。中国六部委联合下发了这一通知。此前中国国务院曾发布一份措辞含糊的公告,内容是必须防止物价上涨。六部委在通知中表示:“严禁擅自提价年内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政府调价措施。”国务院先前曾发布公告,称8月份通胀率达到6.5%,创下11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后事态的发展,似乎促使政府机构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经济学家王庆在香港表示:“随着通胀加剧,政府可能觉得必须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中国共产党将于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五年一次的会议,会议将选举产生任期截至2012年的最高领导层。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通胀不断加剧是一个敏感问题。通胀明显加剧的主要原因,

29、是由于爆发猪瘟,导致家猪大量死亡,造成猪肉短缺,加之全球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因而刺激食品价格上涨。但目前中国领导人和经济学家越来越担心的是,通胀的影响和随后政府的政策反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问题。尽管中国的物价曾经只是个国内问题,但它目前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因为中国制造的消费产品成本上升,可能会加剧美欧等中国大型出口市场的通胀局面。 部委传真安监总局:安全生产形势与人民期望有差距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尽管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但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仍然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李毅中要求全国安全监管系统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今年以

30、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事故总量和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普遍下降。据安监总局统计,1月至8月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1.9%和13.7%。 较大事故、重大事故也明显减少。截至8月底,全国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3%和10.6%;一次死亡10人至29人的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9%和14.5%。 统计显示,到8月底,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占年度控制指标的56.5%,低于预期的控制进度。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有31个单位事故死亡人数在控制指标以内。多数地区安全状况比较稳定。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工

31、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均有一定幅度下降。 不过,李毅中指出,安全生产形势与全国人民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形势依然严峻。这突出表现在事故总量仍然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今年1月至8月发生了4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4月16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王庄煤矿瓦斯爆炸,31人遇难;4月18日,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倾覆事故,32人死亡;5月5日,山西省临汾地区蒲县蒲邓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8人死亡,两人下落不明;8月13日,湖南省凤凰县堤溪大桥垮塌,64人死亡。 此外,还发生了一些非法违法情节严重、

32、影响恶劣的典型重大事故。如山东省魏桥集团铝母线铸造分厂“819”铝水外溢事故,20人死亡;重庆市北碚区“423”一辆中巴客车翻至桥下,26人死亡。 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全国还发生了多起因暴雨飓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煤矿淹井、矿山坍塌冒顶、建筑施工工地遭洪水泥石流袭击等事故灾难。特别是8月17日山东省新泰市华源矿业公司因柴汶河河岸决口,引发溃水淹井,172人遇难,另一相邻矿9人遇难,造成惨重损失。 从8月27日起,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23个部委约300人,组成24个组,对30个省区市、新疆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督查。针对督查中反映的问题,李毅中建议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

33、对这次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发改委:国内成品油价近期不会上调 与以往不同,本次油价上涨恰逢中国“十一”黄金周前夕,但发改委日前宣布,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今年内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政府调价措施。这一表态当然也说明,国内成品油价近期不会上调。同时,发改委还发文明确要求国有石油公司保障市场供应。 21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称,旗下销售华东分公司组织协调的中国石化(18.31,0.69,3.92%)第一船进口3万吨93号汽油在上海高桥码头成功靠泊。该油品即将投放市场,以缓解汽油资源供需矛盾。第二船3万吨汽油也将在9月28日左右抵

34、达浙江投放市场。 中石化表示,“公司从顾大局的高度出发,在压缩出口的同时,决定进口汽油资源6万吨,全力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 业内人士指出,按进口到岸完税价与外贸公司进行结算,中石化从此次进口的汽油预计每吨亏损500多元。在成品油价格不能市场化之前,石油公司虽然表面没有怨言,但是势必会放慢新炼厂的建设速度。 此次发改委压制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国际油价有支撑作用,因为中国居民会感受不到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这意味着中国强劲的原油需求将保持增长。 国内专家还指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今年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将进一步增加,交通用油将再创历年新高。财政部:下周将发行350亿元特别国债 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

35、有关规定,财政部决定发行2007年特别国债(三期)(以下简称本期国债)。 本期国债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试点商业银行柜台面向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试点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6.69,0.11,1.67%)、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5.95,-0.01,-0.17%)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全国已经开通国债柜台交易系统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试点银行)。 本期国债实际发行面值金额为350.9亿元,其中计划发行300亿元,根据有关规定甲类成员追加认购50.9亿元。 本期国债期限10年,经投标确定的票面年利率为4.46%,2007年9月24日开始发行并计息,9月26日发行结束,9月28日起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

36、场和试点银行柜台上市交易。本期国债交易方式为现券买卖和回购,试点银行柜台为现券买卖。通过试点银行柜台购买的本期国债,可以在债权托管银行质押贷款,具体办法由各试点银行制订。 本期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每半年付息一次,利息支付日为每年3月24日、9月24日(节假日顺延,下同),2017年9月24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本期国债在2007年9月24日至9月26日的发行期内,采取签订分销合同和试点银行柜台销售的方式分销,分销对象为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试点银行开立债券账户的各类投资者。通过试点银行柜台发售部分的分销价格区间为每百元面值99.80元-100.20元,其他分销部分由承销机

37、构根据市场情况自定价格。 国家统计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国家统计局发布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二:对外开放迈向新台阶。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和政府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吸收外商投资稳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及旅游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报告指出,十六大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29.8%,是历史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2006年进出口总额是2002年的2.8倍,在世界排名稳居第三位。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38、成为主要的贸易增长点。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较大进展。目前,不仅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贸易主体趋于多样化发展,非国有内资企业蓬勃发展。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和非国有内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比2002年提升5.7个和8.9个百分点。 报告用数据说明十六大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2003-2006年,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3.4%,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出口增速9.3个百分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电影和音像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增速超过发达国家。服务业领域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已开放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 报告

39、指出,十六大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非金融部门)总体呈上升趋势。2003-2006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以年均4.6%的速度稳步增长。2002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外资并购政策逐步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也快速增长。2006年末,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对外投资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是2002年末的3.3倍;200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2002年的6.5倍。 报告认为,十六大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成效显著。2003-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年均增长44.7%和27.9%;劳务合作合

40、同金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年均增长17.4%和15.0%;2006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是2002年的8.7倍。2006年,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完成营业额3.3亿美元,是2002年的3.8倍。 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国际旅游业稳步发展。国际旅游入境人数稳步增长,2003-2006年累计接待达44593万人次,年均增长6.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3.6%。2006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2002年的1.7倍。出国(境)旅游市场蓬勃发展,2006年国内因私出境2880万人次,是2002年的2.9倍,年均增长30.1%。 宏观经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今年首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国际市场商品价

41、格指数显示,8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出现今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是受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下降影响;粮食、油料油脂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中价国际现货价格指数比上月下降109%,同比上升604%;中价国际期货价格指数比上月下降51%,同比上升386%。18月现货、期货平均价格指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869%、878%。一、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8月份国际市场农产品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升281%、431%,同比分别上升1687%、361%。18月农产品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826%、2209%。其中粮食、大豆等价格涨幅较大,食糖、棉花价格下降。粮食价格明显上涨。8月份国际市场粮食现货、期

42、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升671%、843%,同比分别上升3238%、4642%。受全球小麦产需关系偏紧影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继续走高,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升1023%、1062%;玉米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升451%、302%;大米现货、期货价格均分别比上月上升203%。在主要现货市场,美国2硬麦美湾FOB价为267美元/吨,比上月上升988%;美国3玉米美湾FOB价为152美元/吨,比上月上升483%。美国芝加哥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为269美元/吨,上升1955%;玉米期货价格为137美元/吨,比上月上升703%。油脂油料价格继续上升。大豆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升594%、127%;

43、豆油现货价格比上月上升696%,期货价格比上月下降268%;菜籽油现货价格比上月上升1188%,棕榈油现货价格下降169%。主要市场中,美国大豆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为272美元/吨、309美元/吨,分别比上月下降013%、141%;豆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为755美元/吨、797美元/吨,与上月相比现货价格上升035%,期货价格下降259%。食糖价格下降。受全球食糖生产过剩的影响,今年以来食糖价格总体呈下降走势,8月份原糖现货价格环比下降287%,期货价格环比下降466%,与去年同期相比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下降2749%、2596%。国际糖业组织原糖综合报价为217美元/吨,比上月下降313%。棉花价格下降。国际市场棉价在6、7月出现明显回升后,8月再次走低,现货、期货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42%、644%。美国棉花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为1267美元/吨、1330美元/吨,分别比上月下降677%、362%。二、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情况8月份工业生产资料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20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