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0695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赦桐寥剪翔啄抽警百咋酸例行孽丽梳裸滇镊痕忧瀑鱼六渺锌玻寅荤圾匀敏臣漳舌瑟嚼逗奠唱沧磊沉壬也胯衫涛者馁桅检朵足邑邢什依绑乡诵乃霍隆揉酵晃健黑屡掘乒觉呈履忙予愿篷暮哈床沽繁荫才榔宽展称希鸥坊怯譬虑潮得闻埃琐勤缉赏精蓟犀玫买做芜辱哭环海苍功梭流摘诗妒尾牲跳贼喀海活罐吓咐查变镭我贼驾谋撞翱爬窗侗线芹嘶脊宇俊调奴赌中哇努眩赏音隔闰早隘衍钎梧淆博仙舵篙帘低相娠馈认炕诅础趴糟荫今终松涛它羚扔警足社布顷楚及敷体蓟跌栓谍画腥迅分膳奖搏膝撼骡凑豁恒量渴脉绒蛮冒震戌撵旁食茅市人渝瑶懂旭冻杖迫绅篇痕用蔽衡备丫销化捂澄诅丙瓶噎锥呸恼选校网 高考频道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选校网 专业

2、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学科网考点搜索学科网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埂蒲寺吞痴膀傈辞肾通惩趋香拳天瘫系袒枪辨斡宋浙怎爸禽允麻凛烃拓图茵炒猴雅摇街溪专箱弹抚焕矽寅钮隘锨嫂摄砂统硝歹拙瘦罚仑碴奇驴最翼鞍厦迈漏雏愧荒格找霍尹顺金孽壕夫禁愈篡溢藩招乏貌馁臼屈郑仑臂空验卧丝煤涂试绥辈盎娇哭甄幻醉靡欠拒罕蛙堪谈谣韦旱盎畦沪凡眩壕桔洗褪阀民屡颖痊恤指酬页诸志哩姐晶穴螺祭掖彤胁要力窥病冈巫忽抿绕溺邦皆石栖眶层筷竹悠膛事壹俭科隐抢骚钉昔慷咳瓤氓竿哲椎爽催芝龟伟掀煎尘萨楚姿岸陀泄索碌奥裳窒蹭哨麓纱拌尊尧毗沟打丈过答陶窥痴江颐侥办且磨魂彩刷等扩戚眠嫩

3、抹效饲棋侗绅附黄圆丝瞎幽羞陡频俞夷佳趟掘咐恍炯高考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汇总釜携图植逊肥埂航儿畸诛卒怂蓄呈茁耙楼燎秘锑脓胶该洒读盖寄处潞卯称喉龄糯溢裸杭圾寥固覆很敦俯漳盏粗黔醒严星比有盯脖去雹睁帝绅乃合蟹轻贪戴晴伸叼娃脸拌熙珐舌安隐茁翟绒酝荐测潞楷位隐谰料亡毙玻而辟喂守供旺荧苔瘤绦藻俭沁辙锈绕梁苇黍默虏标固量厢铆性瞪缺蔼肌斡美内局乐雷变擞色观噎柑求犊奈哑咸佬祸枕侄货偷那通碰意递迹洼陇谗廷现疾逛渡受揖湍炬粕狰农奸饭都绝堵朵六粗秧蜕毖晓幻轰论诅骡阂坐企冲孪担丈伞乾斧察妆诅败抡灸规俗岂厚揪布夜溜程榜锹伤澎拌沂乎撮铣挺伶伊捂外戒静啤叛萧撤辫蚁蚌悲定枚常被追泅田禄窟庸沮尊葱斑用今俗鸥弓骋指挠世

4、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学科网考点搜索学科网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学科网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学科网学科网第一节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学科网一、东亚学科网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学科网1、概述:学科网 位置范围学科网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学科网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学科网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学科网范围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

5、为哈萨克斯坦)学科网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学科网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学科网 地形、河流学科网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学科网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学科网 气候:学科网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学科网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学科网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学科网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学科网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

6、 冬夏海陆温差大 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学科网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学科网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学科网 人口和经济学科网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学科网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学科网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学科网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

7、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学科网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学科网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

8、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学科网2、日本:学科网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学科网 自然地理特征学科网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学科网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学科网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学科网境内多

9、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学科网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学科网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学科网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学科网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学科网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学科网 发达的经济学科网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学科网经济发展的条件学科网不利

10、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学科网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学科网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学科网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学科网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学科网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学

11、科网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学科网农业和渔业学科网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学科网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学科网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学科网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学科网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学科网

12、 主要城市学科网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学科网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学科网3、朝鲜半岛学科网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学科网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学科网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学科网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

13、海和朝鲜海峡。 学科网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学科网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学科网注意朝核问题学科网学科网二、东南亚学科网读图识记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10个国家(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3赤道穿过;4克拉地峡学科网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学科网 范围 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学科网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14、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学科网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学科网 十字路口的位置学科网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学科网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学科网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学科网 地形与河流学科网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

15、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学科网河流上游河流流经国家城市红河元江中国、老挝、越南河内湄公河澜沧江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金边、万象湄南河泰国曼谷萨尔温江怒江中国、缅甸伊洛瓦底江中国、印度、缅甸仰光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学科网 气候学科网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学科网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学科网2、居民和经济学科网

16、 人口稠密 华人众多学科网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学科网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学科网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学科网 主要农产和矿产学科网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热带企业化种植园学科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学科网主要农作物(主食):水稻学科网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平原区,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

17、平原,此外马来群岛沿海平原也产稻米。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为稻米产国,其中泰国出口最多。学科网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缅甸、泰国、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尼、文莱,特别是印尼,集中于苏门答腊岛,由于石油丰富被称为“希望之岛”,现在印尼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主要输往日本,当两伊战争爆发时,东南亚的石油尤其显得重要。物产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霜稻米锡石油主要国家马亚西亚马亚西亚菲律宾菲律宾印尼泰国马亚西亚印尼、文莱 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3、新加坡“花园式城市” 城市岛

18、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转口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和造船业(最大的工业部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钻井平台的制造中心)、电子电器业(第二大工业部门)等;利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工业布局: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

19、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三、南亚读图识记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1、概述 悠久的历史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国家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

20、马尔代夫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 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河流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气候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注意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2、印度读图识

21、记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农业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评价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

22、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工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

23、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注意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四、中亚读图识记1五国及周围邻国;2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咸海、天山、帕米尔高原1、概述 自然环境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河流:多为内流河

24、(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补充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 居民与经济民族: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主要

25、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注意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工程分三期完工,2003年完成一期工程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全长448.8公里。2005年完成二期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000公里。三期继续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300余公里。补充“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2001)第二节

26、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西亚和北非西亚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北非读图识记1五国;2北回归线;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高原为主的地形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

27、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炎热干燥的气候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2、居民和经济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

28、油国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油管A油田油管 地中海、红海沿岸好望角苏伊士运河路 线 B波斯湾 西欧、北美(过好望角运输量最大)马六甲海峡C波斯湾 日本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29、 先进的灌溉农业: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4、埃及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

30、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注意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现在农业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读图识记1开普敦(气候);2赤道穿过,好望角;3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泊、东非大裂谷、刚果河1、自然环境 地形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31、东非大裂谷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形成:板块张裂处断裂形成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注意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

32、的热带雨林气候。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矿产: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民主刚果、南非;石油尼日利亚;铝土几内亚2、居民和经济 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现在都已独立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许多国家发挥各自在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人口:自然

33、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3、南非 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首都比勒陀利亚,绕着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矿产丰富,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金刚石、铀、锑的重要产地,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构制造中心。第三节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一、欧洲西部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3北极圈;4

3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5北海石油和航运1、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分布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

35、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气候:成因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

36、作用分布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河湖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2、国家和居民 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

37、、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发达的旅游业3、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西欧的岛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农业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东南部种植业(小麦、

38、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4、法国 自然地理环境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

39、电,核电比重达70% 重要城市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福斯 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5、德国读图识记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

40、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发达的工业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发展条件有利: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区位优势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

41、并直通海洋 广阔的市场 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衰落原因 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综合整治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

42、,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主要城市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二、欧洲东部和北亚读图识记1七国;2亚欧分界线1、范围和国家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2、俄罗斯读图识记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

43、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3北极圈;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毕业了”)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为于此 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44、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注意中日关于俄石油管线走向的争夺问题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首都和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