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课件03.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50803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进中举》课件0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范进中举》课件0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范进中举》课件0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范进中举》课件0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进中举》课件03.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忠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科举制度:,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 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ji)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

2、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科举考试内容 主要是八股文,测试的主要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里选取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八股文规定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这种文章在当时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所以当时的人们一心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2.思考:大致可分为哪几部分?,开端:(12)为去乡试,讨借

3、盘缠,反遭辱骂, 仍不甘心,瞒着丈人,前往应试。 发展:(34)发榜之日,家中断炊,集上卖鸡。 喜报忽到,不敢相信,邻居拉回。 高潮:(59)见到喜报,痰迷心窍,喜极发疯, 突然昏厥,挨了嘴巴,终于清醒。 结局:(1012)刚刚中举,地位陡升。乡绅巴结, 赠金赠房。丈人讨好,千恩万谢。,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将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 ?,中 举 前 对 比 中 举 后,生活状况 社会地位 行为 性格,每日小菜饭,乡试无盘缠,卖鸡换米煮粥,观世宝 尖嘴猴腮 癞虾蟆 不三不四,忍气吞声,卑怯畏缩,众乡邻 奔走效力,殷勤送礼,张乡绅 登门拜访 百般拉拢,才学高 天上星宿 品貌好 贤婿老爷,喜极发疯

4、,圆滑世故,感知艺术形象范进,1、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 2、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 3、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范进形象的典型性,思考: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说明了什么?,明确: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也便是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热衷于功名富贵而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的知识分子”形象。,中举前 对比 中举后 称呼 烂忠厚没用的人 贤婿老爷 态度 骂的范进摸门不着 哈哈大笑 动作 横披衣

5、服腆着肚 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胡屠户形象面面观,性格: 欺贫爱富 粗俗势利 趋炎附势 前倨后恭,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的目的。其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众乡邻:嫌贫攀富,前倨后恭,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他们身上足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其 他 人 物,精彩片段寻踪,你觉得本文哪些地方最精彩?(或好笑或可悲等等),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好笑的理由。,刻画人物的手法,1、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6、如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恭维的话,具有鲜明的个性。 2、运用侧面描写。如范进喜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可怕场面。 3、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讽刺。如范进中举惊喜得发疯,这一夸张的手法令人好笑,但并不失真。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作品主题小结,作品以范进中举前后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把各种人物搬到生活的舞台上,调动讽刺艺术的各种手段。让一幕幕精彩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范进和胡屠户,通过他们两个人物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对人们思想的腐蚀,谴责了追求功名富贵的肮脏思想和封建社会的丑恶的道德风尚。,课堂讨论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作 业 写读后感,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