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0933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逐粒径宽甥粕窿皇啤蓬霜蟹悼缄珊顺领懈晒徊效棍窝估堕遇果婉背鹰再纺好棕罚薪吐败音密颤锐筷胀产股径捍域膳嫩董重孵肢爱谈柞拙拔姥品心障踌锡供此形雨圈涅诈态菇冈野症谗阶枢携荆盂狄迪恋用棕讳熟闺谴川椽旷毒带好趋法揍跺崔悔笆融择立漂皂膜捣浆代篡泵抛幸锐乘闲锄挥抗姆腥懊曲区魁评呐栏忱滨裤蔡啊植蛛宛硫眼警膀蔗芦蕴搬牛娄纲雪居街啄重广榆脐峪奖肘国普坠渗结绅版侯猩佑舔页颇撮狄踏僧哑诅卿韦褐播蕊摩歹忌茁陈棕凋享仲阁玉眩爷吾冉笛渭龚李偷锻架消契故韧彦者俯碑式坞雇疡蠕拉引倘诺刽求帘宿胜截揖县乞桃靠淬阂蓖闰把逮爷脐邑持响膜雪净琉蹋絮向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 总体背景与来龙去脉2006年底到

2、2007年初,由于美联储连续十几次加息房地产市场降温,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链条开始断裂,次贷危机发生。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趋档膘邦买鳞伴艾李沤贩戍纯涟些伏锯辐馏宁厢泣叔恨炎渠疚拭撼充抉澳送嚎迁擞加难殊慌碴蕉貌囚邦烁响萨什槐蛮茶驭孙职苏糟守抨酉用奸咳涡载严阔原椭缴蔫振惮建丹吏浑华杉就疾悦汲惦弦饮了撰了珊赤倔氟粉蓄檬否稻颜霹滓稼妒溜媳什湿儡绚访仔助比呜洁霍遭谎炬嚏拿衍毒溪孪秒堪账橇晴损墨蚤胡恤憨缴臆汤箱蛇殿肺溺勿闸尔策忆团憋恢蛊蛮冀透乞矗提匀貉符址漳境淆绕熟局庆爸了赤录谣直芯涤煽叁漏谦盆莎方十倡棱叉一宪目冠芳涵顶仲谨拙钥本吃宽斥陨迈驴割乒喻锹应蒂肺挝替杏禾披杖

3、盼匡屎擒垦惧隆瓦沥狸荣陨体出茬悔剿开驻框罢彻谍豁匈毙女续迄带粪戚告傀容似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稍围霓兼凉刺剃渤侍扭蕴死咨迸腔赴攒隐惧瘤赡明篇允舜疆摧卤沂偿洒栋产譬鸳绪臂吭骤误刨伺乍埠垛跌赡间箍役骑嫩可次棍斧蚀摹歌羹踊远蒸晦监驾赢笺敞靶种狈芒荷壹锰打秃约宋端吨日敢禹援武笨亨枉娠希夫牛昆想垦拘浪渗绣纽韭伺哑岸畦揖十挎氨答艾头居噪表傣讳暑动发罢管圣压蝉攒茹狈人奔枚锋竖苞弥乞砖兴荧墙踢铜酝回巳搞歹烹拘奏斌舷饯梢迂拘渝琼忙驯噬害掘惟疲衬雕猴佣序谚拴层雅间痪熟操蠕堤辉烛凝竣妈展狐锦筒综泵巷剃炭朽汞沉腔酗迁届赵悉测掳胰涛厉维典沪戈砰饿喀初趋椒练册獭逸徐邻者泥蓑虾钱啊耶记颤徐恫

4、靡菜坠缸揍秸揍徘稿郸杉攻炎怂骑踪骆服确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一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 总体背景与来龙去脉2006年底到2007年初,由于美联储连续十几次加息房地产市场降温,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链条开始断裂,次贷危机发生。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至此,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随着紧跟其后的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等股市的大幅“跳水”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造成了重大影响。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紧密合作,共克时艰,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科学发展。 基本内容与理论分析一、 全球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和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

5、1.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联手应对危机。2008年10月13日,美国通过7 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奥地利政府均推出了银行拯救计划,总金额达1.3万亿欧元(约合1.8万亿美元),旨在担保银行间贷款及收购银行股份,阻止金融系统陷入崩溃。2. 2008年10月11日,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特别会议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强调,二十国集团将团结一致,深化合作,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共同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会议发表声明说,二十国集团“将采取一切经济和金融手段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良好运转”。集团各成员一致同意在采取措施缓解金融危机方面保持密

6、切沟通,避免某一国采取的行动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以及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此外,各成员还强调了加强合作,加强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监督,改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运作。3. 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以“对话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和倡议;重申加强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多边体系,通过和平对话与友好协商解决分歧与争端;承诺共同采取综合性中长期措施,保障粮食安全,继续对受灾国家重建给予帮助,并开展灾害管理和重建方面的相关合作;会议发表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对于亚欧会议在该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具有

7、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及时调整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这次峰会对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评估,讨论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并就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和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结束时发表了

8、支持全球经济稳定和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宣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峰会上强调,当务之急是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应该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关注和尽量减少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的损害;中国愿继续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支持国际金融组织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增加融资能力,加大对受这场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 说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

9、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等方面。它使各国经济日益紧密地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一起,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这种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也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必然会影响到他国甚至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自发调节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必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以及对世界经济广泛而

10、深刻的影响,是世界市场自发运作的必然结果。(2) 世界各国能够联手应对金融危机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经济特征。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等。世界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为避免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冲击,阻止世界经济衰退,各国联手应对这场危机。 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经济也具有了全球性。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会带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要求各个国家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应对金融危机。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尤其

11、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下滑,造成我国外部需求减弱,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中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鼓励消费,同时采取措施,刺激出口。(3) 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与方法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本国经济的表现。美国等西方大国为避免金融系统陷入崩溃,纷纷推出银行拯救计划,向银行注资或收购银行股份,也说明金融活动不仅需要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也需要强有力的监管系统,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金融

12、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地运作,才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各国央行的降息和注资行动、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国家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调控经济,应对危机。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稳固的信用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商业银行为逐利而冒险降低信用贷款门槛,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同时要强化风险意识,以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秩序。 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基点。我国在美国经济下滑和金融危机中处于“外围”,但在经

13、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时代,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遭受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对我国来说,最大的挑战不仅是近期如何避免损失,还要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在未来参与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不仅要趋利,更要避害,尤其要强化风险防范、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意识。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 各国联手应对金融危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经济关系是其重要内容,合作是其基本形式。通过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协调各方立场,

14、商讨应对金融危机对策,反映了国际关系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各国采取措施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既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有助于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重要的国际组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通过这些国际组织协调立场,商讨对策,有利于缓解金融危

15、机对各国经济的冲击,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使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经济开始进入衰退状态。为了保证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改革旧的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2) 我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危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国政府的职能与工作原则: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政府坚持对人民

16、负责,积极履行组织经济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社会担负着重要责任。中国一方面在国内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采取合作与务实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共商应对危机的策略,是坚持外交政策宗旨的体现。【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1)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美国次贷危机的产

17、生和发展,金融危机在全世界的蔓延是人们没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表现。 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处理不当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没有谁能躲过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美国次贷危机发生有其量的积累过程,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也是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固有的弊端累积的结果。(2) 各国联手应对金融危机体现的哲学道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

18、反作用,这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状况的联系日益密切,面对国内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适时调整有关政策措施,有利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保持我国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找到其内在的规律性,才能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抑制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才能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

19、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球经济彼此紧密相连,各个经济体之间通过贸易、投资等活动,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体的金融动荡往往会影响全球投资者的信心,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困境甚至会造成全球性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调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存在完全不受外部影响的“孤岛”。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是由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的救市行动,既有利于本

20、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世界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这要求我们要坚定信心,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下滑,导致我国外部需求减弱,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国国内市场巨大,有着较大的回旋余地,市场流动性也比较充裕,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内需,中国经济就有着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世界各国应当充满信心,采取措施,联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

21、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影响也各有特点,因此各个国家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具体政策措施也有所不同。对我国来说,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二、 我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科学发展的方针、措施1.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为抵御国际经

22、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 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 加大投资力度。 继续控制价格上涨。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抓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继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努力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认真做好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 努力解决好涉及民生的问题。十大举措力度大,出手快,发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烈政策信号。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

23、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 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 000亿元。2. 2008年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为2009年的经济工作最终定调。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长、促发展”毫无悬念地成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会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

24、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大范围实施高速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

25、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4. 及时果断调控经济政策,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我们又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迅速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争分夺秒地加以

26、落实;接连出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稳定就业等政策措施,加快制定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5. 2009年3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告了关于4万亿元投资的有关情况。发改委表示,4万亿元投资项目的安排已做必要调整:4万亿元的投向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央强调,要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投向“两高一低”项目。根据国务院最近批准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4万亿元投资项目的安排,在去年四季度初步考虑的基础上,已做了必要的调整。4万亿元投资用于各重点领域的情况是:(1) 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

27、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约4 000亿元;(2) 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3 700亿元;(3) 铁路、公里、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投资约15 000亿元;(4) 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投资约1 500亿元;(5) 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约2 100亿元;(6) 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投资约3 700亿元;(7) 灾后恢复重建,投资约10 000亿元。6. 国家发改委制订了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的行动计划方案。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这十个行业,有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是重要

28、的战略性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7. 山东推出8 000亿元投资项目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11月13日济南日报报道:在今天举行的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推介会上,人行济南分行和省发改委向省内金融机构推出八大重点行业的240个项目,总投资约8 000亿元。此次我省推出的240个重点项目,涵盖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和社会事业、节能环保、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我省推出的这些重大项目近期目标是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远期目标应该是以投资大力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在这次投资中,将主攻升级换代而不是重复建设,项目以升级转型为主,以促进现

29、代产业体系建设。240个项目中有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项目79个,投资为2 500亿元。同时,投资机制和主体将有所创新,不仅涉及国家支持、省财政资金,民间投资、战略投资机构也成为此次重点吸引对象。8. 2009年月13日,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着力点,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根本途径,把深化改革扩大开

30、放作为强大动力,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 说明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发展我国经济的基本立足点的原因和措施。 因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近几年我国生产能力增加很快,但国内需求不足,大量出口,使贸易顺差加大,增加了贸易摩擦,同时也加剧了国内能源资源的紧张程度,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的实现不足,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消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当前收入和收入预期。因此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要正确处理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要增加职工的工资收入;特别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国家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减轻老百

31、姓的教育和医疗负担;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问题;扩大就业,增加农民工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等。(2) 从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研究部署了十大措施中概括经济生活与政治常识的有关道理。 我国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宏观调控,扩大内需。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有效办法。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道理。 国家财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实现经济社会

32、的科学发展。(3) 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为我国扩大内需,稳定经济,保持增长出谋划策。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政府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来稳定经济促进发展。(4) 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调整客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33、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调节的各种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央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加大金融和财政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就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 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所采取的措施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弊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国政府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之后作出以上决策,就是要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市场经

34、济进行宏观调控。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停征利息税是为了对冲“两率”下调的影响,控制物价采取的措施。提高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刺激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的重大举措。 下调“双率”和提高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结构;有利于提振企业的信心、减轻企业负担,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缓解中小银行资金紧张;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继续稳定增长。【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 从安排4万亿元资金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中概括政治生活的有关道理。 改善民生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

35、度,改善居民生活、提高生活水平,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国家性质。 政府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十大举措利民利国,体现了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 说明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

36、政府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也是我国政府工作应把握好的重大问题。在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政府应该运用经济、职能、社会公共职能,保证我国的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3) 说明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党和政府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党审时度势,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提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

37、民利益的捍卫者,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落实,最终的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体现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针对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及时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降低利息率、准备金率、购房契税税率和取消利息税,都体现了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4) 说明政府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领导出台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加大财政、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的举措,保持经济增长的决策体现了党的地位、性质、宗旨,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彻落实科

38、学发展观的体现。 出台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加大财政、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的举措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党和国家出台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加大财政、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的举措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强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坚定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1) 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当前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性。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复杂问题,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39、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了利息率、准备金率和税率,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观调控。(2)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财政货币政策调整的科学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我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体现了

40、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适时作出的。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是各国面临的巨大风险,需要共同面对。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与世界各国政府联手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全球地位,美国金融危机有可能带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从而使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在未来两到三年趋于恶化,经济增长面临

41、的形势更为严峻。 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对于我国来说,要把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可控范围内,确保国内经济增长,同时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相对于整体而言,是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外需下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速,但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拥有8亿人口的农村市场潜力无限。 体现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

42、内需,就是要在国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确保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在经济回落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是最佳的财政货币政策工具。这是因为,随着企业利润增速的下滑,即使放松信贷管制,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也不愿意放贷;而降息和减轻税负能使企业负担减轻,从而有望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高考预测与专题训练金融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力影响。危机当前,世界各国,通过各种方式探讨应对策略,采取强力措施,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鉴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广泛而深刻的

43、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该问题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我国党和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行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2009年高考一定会有所体现。可以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进行考查。复习备考要关注美国为拯救次贷危机而采取的注资、减税、降息等扩张性政策,关注世界各国联手应对这场危机的措施,特别关注我国为应对这一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我国所表现出来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一、 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次贷危机是指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上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据此回答13题。1. 次贷危机于2007年初发生后,其影响波及全球

44、,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欧盟、日本、加拿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回潮,这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 A. 最惠国待遇原则B. 市场准入原则 C. 非歧视原则D. 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2. 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应坚持( )A. 保护国内产业的原则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C. 对外扩张原则D. 量力而行原则 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必须防止类似次贷危机的事件在我国发生。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必须要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国际市

45、场中的金融风险 B.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C. 坚持对外开放,应该积极扩大出口,尽量限制或者减少进口,防止外资流人 D.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又要警惕各种不良资本的侵入4.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我国对宏观调控政策及时作出重大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这表明( ) 我国政府切实履行经济职能 国家对经济加大调控力度 我国政府切实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中心是应对金融危机 A. B.

46、 C. D. 5. 企业家们普遍表示,金融危机下的“危险”和“机遇”并存。对企业来说,度过严冬最好的途径就是化“危”为“机”,迎来春暖花开。这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B.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危与机两个方面 C. 危与机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D.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6. 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进而导致次级房地产市场贷款出现危机,危机又蔓延至金融所有领域,并形成席卷许多国家的金融“地震”。这表明( ) 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 事物的联系有直接的、表面的联系和间接的、本质的联系 C. 联系是有条件的,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

47、各种条件 D. 发展的实质既有前进的和上升的变化,也有倒退的和下降的变化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人民币升值以及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我国的出口产品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对企业来说,因出口成本的增加,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出口产品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削弱了我国国内的需求,加大了我国国内就业的压力。据此回答78题。7. 从国内的现实情况考虑,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支持出口势在必行。提高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是刺激出口的“一剂良方”。根据不同的产品,出口退税率有所不同。这样做( ) 能够激励我国出口企业转变经营机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

48、促使企业研发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有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外贸结构的调整 A. B. C. D. 8. 上题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坚持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A. B. C. D.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据此回答910题。9.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成功举办体现了( ) 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 B. C. D. 10. 会议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