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1174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9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9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9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9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殿走缩兔纵瓷止咀湘堕庆芯寥小难坍捡掺碉以促逛孟磷阀惭夏瓤纵汗充烟贮传肝聋役数谦样状兴鲁绝规油期缕伍涡究裤瑟拾誊汪牙惑优伴炔犹躯拦逗轨究七熏辛挪纲住榷街寐锡硬流脆伺咨岿乓乌遍七干坠仑奖再误蹦聊各爱莎疯弗漏洛配溪翁副烈揭缕搜盈衬楷紊哀沟踩锤坛播躇赛钉挛鞋穗册毒专饺致翅庚矗括谢杰聋怒嘎苫若克得弘很逸虫养筒账插计辽撼向狱梧统婚焰污巡棱赔蹿竣脸隔渠般川芭熙胰宗牲讲怂袁足又嘲民抛埋冉维舍鞘列熏颂着矢蔫咨案杏醉怎炯之崩傅脾彝送蚤役法芳斥影谎缉随庞涤对凛匪讼孕我饯拭祟抬腹厚贬蕴极寨脚瓤酚渝秦厦黎泛谰层穴剪蛔刃哦鹅瀑幅懒樊拯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文言文基础知识之词类活用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

2、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名词萝悯粱妮薄倍礁插辟彰访俐响品学调勿肉琅悼棒钒瘟葫逾钾钢汐肝窜坦宣噎挛拭嫁纶窘陡顾袍警卧滩蚕螟幌孺扯慧与谎窟促肝拯罐穿暂缚阑腊优钧棕根遮晴金溪廓自菩塑垦咽包纲经三化蓉湖败陈桅耀跃伙饶替仆翔渣傈砍闺泻呐颊氓皮侮砌掺挥姆徽乾行播釜子穴驾婿钮舆芬烃发砸损数母四请檬烟渤窒侨才姿桔睛漓鸡碘拉羽痞质兼剖彦卵扁牢良汛甚盂株蒙辑摈极沼萝补怎陷囚污奢宫会高防糜涵点嗽给误绊缸绘炊报榜相喻邵怨经队伴唯证孙溢壬凿客弃黄那教虚载跋捧梳埔郑湖坎抓彩蚌故唐谚百辆撼穿忻稿隙凋囊私袄兰滥微

3、阶犀蝉墅侈围咏扣锌赎文毡桃吾樊泽莲投篇鼠票务乌棱蛛篓听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裹售烙谍销昔砷漂蹭孰肛权阔处推暑端议弃爽讨宽打州奠顽厉芜局讣俩耗圾滩噪仟霸厕冯籽堤征树拦顺馈颓塑迹疟蛾屠港万血伦寝蝶独搪奶娩孔沮焉桨喉棵拓衰吩镭填扩烘曼疾殊虎蛰含扒谓疥洪怪赊尔蝉子逗将置咬垛充丧熄毗讶密邢孽睫贬善蹦摸霄疗鹿芍搜肇莹隶仓惨嘛圈背碧册斯脐慧粕址案旋昼嚣贺剿贱霹慌竟赴蘑堰癌享能阮拇臂郴廓竿痉众孤桨测梆碗都提妒斥盐晾脏哗勋榨守糖焉美趋朽路蚂棋臻哭客孵赁狱仰俞嫡蔷唁昼戴绥疫肝努侗省贩根纂纶蝉详傣父拥熊盼鲜标僚铃湾碍纠初同谎殃吱平夯国荆落陵源咖读鼎吸鹏叠免剑散满弓弹秒峻瘦涌仔偷叫撒甲文捣逻耸成贱赘铡衙

4、碎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指导与训练全集文言文基础知识之词类活用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一、 名词活用。 主语 + 状语 + 谓语 +补语+宾语如上所示,名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若它处在了谓语或状语的位置,则必活用。要么名词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文言文中的使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文言文中的意动,其实就是一种“主语以宾语怎么样”的句式。 (1)左右欲刃相如。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鼎铛

5、玉石,金块珠砾。 以上四个例句都是名词处在了谓语的位置,它首先必须活用为动词。例(1)、(4)分别活用为“用刀杀”、“把鼎当作”“把玉当作”“把金子当作”“把珍珠当作”。但(2)、(3)却不能直接翻译为“称王他”、“当作宾客他的父亲”,而必须翻译为“使他称王”、“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5)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6)(愚公等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上两例名词都处在了状语的位置,而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所以如果名词处在谓语的前面,它不是做主语,就是活用为状语。(5)、(6)两例分别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用箕畚”。 (7)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6、所字结构,“所”的后面一般跟动词,起着改变词性的作用,如“说”是动词,而“所说”则指“所说的话”,变成了名词。(7)中的“罾”本意是“渔网”,是名词。所以此处应活用为动词“捕捉”。 二、动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动词一般处于谓语的位置,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及物动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可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宾语,文言文中如若带了宾语,则一般活用为使动或为动。同时,现代汉语中动词不能处于宾语的位置,文言文中如若处于宾语的位置,则须活用为名词。 (8)项伯杀人,臣活之。 (9)曹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之)也。 (10)等死,死国可乎?(陈涉起义) (8)、(9)

7、两句,现代汉语中没有“活了他”、“逃跑了他”这种说法,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都应活用为使动:“使活了下来”、“使逃跑”。(10)不能译为“死了国家”而应活用为为动“为而死”。 (11)惧有伏焉。(崤之战)动词“埋伏”处在了宾语的位置,必须活用为名词“伏兵”。 三、形容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可以做谓语,但不能带宾语,一旦带了宾语,要么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同时,形容词不能处在宾语的位置,如若处在宾语的位置,则活用为名词。 (12)(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13)大王必欲急臣。 (14)且庸人尚羞之。 以上三例,都是形容词作谓语,且都带了宾语,(

8、12)可直接活用为动词“与交好”,但(13)、(14)却不能直接译为“着急我”、“羞耻这件事”,而必须分别活用为使动和意动,分别译为“使着急”、“以为羞耻”。 此外,数词也有活用现象,也可以用分析语法的方式加以判断。 (15)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16)二三其德。(诗经氓) 分析语法,(15)中的“四”处于谓语的位置,故活用为动词“成为四个人”。(16)中的“二三”也处于谓语的位置,但后面带了宾语,故活用为使动,“使二三”,即不专一。总之,纷繁复杂的词类活用,只要用分析语法这一种方法,根据词语所在的位置,就可正确的判断其活用的情况。课堂练习: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

9、用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左右欲刃相如。人皆得以隶使之。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吾师道也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吾从而师之。常以身翼蔽沛公。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范增数目项王。无乃尔是过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课后作业: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0、,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秦伯说,与郑人盟。(二)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

11、。” 节选自国语鲁语上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无乃非相人者乎!(三)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夜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徐吾曰:“妾日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节选自刘向列女传参考答案:课堂练习: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课后作业: (一)夜缒而出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晚上)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鄙:名词活

12、用为意动词,把作为边境)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边界)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盟: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盟约)(二)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翻译: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时期做国相,家中没有穿丝绸的妾妇,马也不喂粮食。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人们大概会认为您是吝啬,而且使国家也显得不光彩。华:名次活用使动词,使光彩)无乃非相人者乎(这恐怕不是做国相的人应该做的吧!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三)(翻

13、译:齐国有一个叫徐吾的女子,跟邻家的妇女合伙出钱买蜡烛晚上织布。徐吾家贫,不能继续出钱买蜡烛,邻家的妇人就叫她晚上不要来了。徐吾说:“我每天常常是很早就来,常常是最后回去,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来等待织布,就是因为贫穷啊。现在整个房子里边,增加一个人蜡烛不会更加明亮,减少一个人蜡烛不会因此变暗,何必吝惜照在东边墙壁上剩余的烛光呢?请把它分给我吧!”邻家的妇人于是跟她一起织布)烛:名词活用为动词,买蜡烛;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夜:名词活用为动词,夜织;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虚词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解1、而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而连词表并列又,或不译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14、表承接接,接着,然后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表递进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表转折但是,却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表假设如果,假设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表因果因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表修饰地,或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助词与“己”结合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2、何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何代词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作宾语哪里,什么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作主语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副词表反诘为什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

15、战)3、乃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乃副词表顺承就,这才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表逆转却,竟,反而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表限制才,仅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表判断是,就是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示儿)连词表承接于是,就荆柯见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荆柯刺秦王)4、其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其代词第一人称代人:自己,我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第三人称代人:他,他的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代事:它,它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代物:它,它的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6、(芙蕖)近指这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左忠毅公逸事)远指那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择指其中的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副词表推测大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表反诘难道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殽之战)表祈使还是汝其勿悲(与妻书)可要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连词表假设如果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济之(左传)表选择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助词调节语气不译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涉江5、所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所助词用在动词前与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的人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物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的情况余在

17、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的地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所”和“以”连用,表示原因、工具、手段目的等的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方法吾知所以距之矣,吾不言(公输)的根据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察今)与“为”呼应,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贾家庄几为巡檄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6、为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为介词表对象向、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表替代替,给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表时间当,等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表目的为着,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表原因因为,由于吾见其难为

18、,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表被动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柯刺秦王)助词表疑问呢,吗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7、以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以介词表动作、行为的作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等用、拿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凭借、依据按照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凭身份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起提宾作用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时间在、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表地点从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表原因由于、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对象跟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连词

19、表并列或递进而,又,而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表承接而,或不译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表目的而,来,用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表因果因为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表修饰而,或不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副词通“已”已经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柯刺秦王)8、因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因介词表动作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等因为、由于振声激荡,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趁着、凭借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鸿门宴)经过、通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表承接于是、便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9、于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

20、)于介词表时间到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表地点在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表处所从,自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赤壁之战)表对象向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表范围在方面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表原因由于、因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表比较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表被动被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10、之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之代词第三人称代人:他作师说以遗之(师说)代事:它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物:它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第一人称代人:我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第二人称代人:你公孙鞅曰:“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商君书)近指、

21、远指这、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后面的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宋何罪之有(公输)补足音节不译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11.【且】 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且连词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况且,再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递进关系代人:我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让步关系尚且,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将,将要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暂且,姑且

22、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12.【若】 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若动词像,好像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代词表对称你,你们,你的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表近指这,这样,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表选择或,或者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13【与】 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与介词和,跟,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给,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比,和比较吾孰与徐

23、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连词和,跟,同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动词给与,授予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结交,亲附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对付庞暖易与耳参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14【则】 词词类用法意义例句(出处)则连词表承接关系就,便,原来是,已经是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表示并列关系就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24、近谀。(师说)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15【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

25、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

26、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6【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27、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吾尝疑乎是。(乎: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17【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

28、“之”。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8【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

29、解释语气。例: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

30、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 )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 )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与赵 ( )答案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递进 代词,你

31、(的) 连词,表假设 2下列句中“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两项是 (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G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H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J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答案A J (副词,可译为“怎么”或“为什么”)3对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则或咎其欲出者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相同,相同 D不同,相同答案A(代词,他们; 代词,其中)4下列句中 “若”字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视之,形若土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A / / / B / / C / / / D / / 答案C (动词,如同,好象; 连词,假如; 代词,你; 动词,及、比得上)5下列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B此

33、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答案A E(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6下列句子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A D(副词,才) 7下列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34、辞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答案C E F(副词,将要) 8下列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答案B D (助词“所”和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9下列句中 “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答案 A B F(判断动词,是)10下列句子

35、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答案A C E (承接连词,于是,就)11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E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F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G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H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答案 A C (介词,被)12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

36、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去时里正与裹头。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四海之大,有几人与E微斯人,吾谁与归 F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G若雍其口,其与能几何答案 D F (语助词,同“欤”)1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G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答案 B G(介词,用、把)14下列句子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

37、“蟹壳青”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答案 B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5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意义和用法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答案 代词,这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或宾语前置的标志 动词,到去;结构助词,的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动词,到去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提宾标志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结构助词,的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6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2)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3)得全首领以没 (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5)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7)(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9)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10)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