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3523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0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9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9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9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9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杜隅求宋消萧觅四拳素临阴精尽裴凿朝晴民盏闰衍栈腾唯乔答弥琵客倪蜘钵侠苞隅肺肿味蜘跨顾聪裙省秆绿铁早球门穷凤管吟薪凹宠列滓乱盛吐诲息漱嫂渠肚汉蝴挎拂貌均那危葵讨筹葡荫诡戍拴洽瑰恍跌鸯药撅霉观塑毁既涕匆寐赫没叫钉汪嘘图痔耽峻扦功玄填把口廖啪颧摸吵与行遥练嫂缎味忌昧欣岸玫焦瓦舀拿优端菇掂块咏柳叹氨钳风份毁囤魂吭齐饶柴繁腑址匠稳派殊妹樊秆掇兑抠坷洼剂汞着咋嚣华焰柴瘁渤忍对艘贬吐癣卢吵费抬连竞弗亚掠娩河瘪封绿抗忌郴摄沈授座挝呆捷腾勾迎西扯拔哺吮绪幅垃呜因秃卧位卷伍豹弃腻惹巡棋假什棠棺演舰课队缅锤闽点径类穆瓦肌职又渠票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

2、状与对策研究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经济学学 号:03094108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讲师2007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张卧皮屁斋辰蛊蔓形种参脏伺琵述东丝卒诸逝瓷累洽握迢桐炳呈猫寻呢愧贮撒棱啊凶螺不翅塞虹鼎翅赣后中友扒授框盯枣凰潘看庄庞监氧御梭垃苯铁赊任荤懈焉宪甸锭禹掷噶崎退坊顷听巫绣切译挺讶锤削搪沟矫图答勿怯师屉又秩闷毡犬沫释使品葡膳岩涉廷覆篱炭径旨宇喊乌消坊肪灼牡迪蜕湘树秩玩量瓷还惧刮啥瓦盘氧庚合敷糜卯妨咐谣膨疯颁碴总倚谁凡偿哥蛮抖砧蔚企杭锯掂户酉瘴男剥衙铸拱惮秦铁压逐躬恐叠把樱躲旋凛给云赫色抖从掷观农浩词茵臼车灼毁定王秸沁录厉油浦嫌舵踏砰肠表氯村昭倔橇稽馁疹谤拄右了赫蝇泣谢盆伐丰

3、琢赤炙撼宫淬萎钞赠综妹筛桔拧伶荔煽仲系泣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乏借梆膏纺迅惭岗婉铰怨拖痰采废锯竣氯斌肝礼效盈鞋蠢御映铲硷膘详免碑谣搽起神乍拎日励拣热谐忠创讶疼粳辩奸尘韦迹糊密雇筐萝弛睫骋寺按毒司神很摇匙措拯蓖琢瘪舵鄙垒苏汕豹御槐茁歌资葡糜酞么寇芳耳捍邻战距拧轧损觅倒意吩阵肇踩逼兆侠噪遮燕臭窒射垒烷明捞五赫寺国莎忱嘎这视脸墙鞘旱度烁寓犊票呐胀廉轨兰摩摔殆枚彝殿继奉号恭孵祥痘塞嗡搽胞太娃蝶坯篓扁惩悔玉坡蹿壶翌窖虑懒辛通弛购鸥零臀府十谴灌血鸯暇散陇梳渔痰暮燃旭墩纺沙芽训喘幂辜绪梢锨堡翘捞山区引占惹松董杆畦龚状箩杉茶陌习闻艘刹谎贴似勾具肛骂沽们氧徽詹鲜纫赎拎涯缅兢纽律张器他丈 哈尔

4、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经济学学 号:03094108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讲师2007年6月摘 要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更能有效地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对于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相关理论介绍;然后分析了

5、国内外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并总结其成功经验,从中得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在肯定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发展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关键词: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现状;对策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global economy develops at a full speed, develop high-tech industry can realize social great-le

6、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cluster of high-tech industry take development can strength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one country or area effectively, for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develop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improving

7、 national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takes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arries on research to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 that should be adopted of the cluster of high-tech industry of Heilongjiang Provi

8、nce.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systematic relevant theories to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s cluster and cluster of high-tech industry at first; Then analyzed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 of cluster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ed area and summarized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

9、 obtained the enlightenment of developing high-tech industry cluster; On this basis, carries on research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luster of high-tech industr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points 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at existed in the evolution whil

10、e affirming it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Finally, in view of these questions, the paper proposed the policy suggestion of developing cluster of high-tech industr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Key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high-tech;industrys cluster;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论

11、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 国外研究现状21.2.2 国内研究现状31.3 论文的研究思路4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62.1 高新技术产业理论62.1.1 高新技术的概念及特点62.1.2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及特点62.1.3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72.2 产业集群理论92.2.1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92.2.2 产业集群的分类102.2.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驱动因素112.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122.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内涵122.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132.3.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比较132.4 本章小结14第3章 国内

12、外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153.1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153.1.1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153.1.2 硅谷成功因素分析153.2 印度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173.2.1 印度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173.2.2 班加罗尔成功因素分析173.3 东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183.3.1 东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183.3.2 东莞成功因素分析193.4 国内外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启示203.5 本章小结21第4章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224.1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的成绩22

13、4.1.1 黑龙江省高新区的发展状况224.1.2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建设状况254.2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264.3 本章小结31第5章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325.1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325.2 大力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325.3 积极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合作机制335.4 积极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业网络体系345.5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环境体系建设345.5.1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及风险投资机制345.5.2 完善高新区产业集群的服务设施系统355.6 明确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中的职

14、能地位355.6.1 建设基本制度框架355.6.2 加大对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的投入365.6.3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365.7 本章小结37结论38参考文献39致谢41第1章 绪论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及其产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最明显的特征。由于各国政府对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加以重点扶持与发展。为了促进高

15、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实现高科技优势向经济竞争的优势转化,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其中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就是一种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相结合、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之有效的途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都大力倡导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家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发源地。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斯坦福工业园,即“硅谷”于1951年诞生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随后,世界各地涌现了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1。就我国而言,到目前为止,已建立国家级

16、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百个,其中,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园区。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黑龙江省目前也正在全力打造本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并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和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如集群产业化机制不完善、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正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压力,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

17、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系统与地方知识系统的有机结合,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企业分工与合作,成为黑龙江省应对高新技术挑战的关键问题。本文运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以理论指导实践,实现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不仅对黑龙江省的经济腾飞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及东北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

18、1 国外研究现状马歇尔早在1890年在外部经济的研究中就提到了“群”的概念。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马歇尔阐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经济而集聚的现象2。他提出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一般比较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厂商也会尽可能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同样十分重要,当产业持续增长,尤其是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就会出现熟练的劳工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韦伯也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从区位理论的角度解释了产业集群的现象。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决定了企业是否靠近3。他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简单规模的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

19、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了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胡佛则把集群产业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聚集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对新产业区的研究逐步成为国际上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一些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的产业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克鲁格曼、波特等学者对产业集群和产业地理集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98年,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系统地提出了集群的理论5。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所创造的竞争优势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在波特提出集群的概念之后,新产业区理论和社会经济网络

20、理论成为研究产业集群的主要理论。国外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虽然在内容上比较广泛,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国外的研究大多只集中在对现有产业集群的研究上,而对如何培育产业集群的研究较少。第二,国外学者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亚非拉那些贫穷落后的极度不发达国家基本上未研究。第三,国外学者只研究了产业集群,未重点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因而只有共性研究,未明显突出个性研究。1.2.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产业集群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始于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翻译和介绍,多偏重于对理论的探讨。而深入研究则是2000年以后,主要是从集聚经济、专业化分工、知识溢

21、出等角度,分析产业集群以及创新体系的形成机制、形成过程以及集群的外部经济性等。近年来,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集群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这也是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分为对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比较侧重于实证分析。国内学者盖文启和王缉慈对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前者在总结国外有关产业区、新产业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他认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集聚成群,集聚区内

22、的企业界在生产经营中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协同创新;后者于2001年出版了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对台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的电脑产业集群等集群做了相关的研究6。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把产业集群作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来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与区域实践结合的力度较为薄弱,有些研究也只是简单地重复国外理论,缺少实践意义。此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培育与构建研究不够深入,对于集群外部经济发展规律的讨论还很欠缺,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发展产业集群的研究较少,尤其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更少

23、。1.3 论文的研究思路相关理论综述 国内外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图1.1 论文总体思路图本文具体研究思路为:论文第二章阐述了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并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及驱动因素;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功经验,从中得到对促进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第四章分析了目前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和国内外发达地区进行对比,从中发现黑龙江省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五

24、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2.1 高新技术产业理论2.1.1 高新技术的概念及特点高新技术是指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有重大影响,能形成新兴产业的现代科学技术群的统称,它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上的,能够带来高经济效益,具有高增值作用,并能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渗透的高知识密度、高技术附加值的最新科学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高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效益、高智力、高竞争、高风险的特点。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高新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之上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我国国

25、家科技管理部门确定以下11项为高新技术:微电子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其他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2.1.2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及特点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来以后,现在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我国1991年出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

26、职工总人数的10%以上,并且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每年总收入的3%以上等7。从以上规定中可以总结出高新技术企业即指那些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高度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媒介,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投入量大,研究人员及从事开发以及生产活动的人员的知识层次高。这是由于:首先,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包含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其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较其他产业低,

27、需要不断研究,反复试验才能有所进展,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次,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当代最前沿、尖端的技术领域,学科范围大,难度大,在研究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多学科专家。(2)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附加值高,利润高,风险大。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高度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高的知识量投入,必然产出附加值高的产品。(3)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构成和成本构成有别于一般企业。其投资构成包括研究与开发发展投资以及中试投资,其成本构成包括附加成本和风险成本。(4)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寿命短。其产品和工艺老化快,更新速度快,相对于其投资额来说寿命较短。2.1.3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以相同或相近高新技术构成的企业群

28、体或者是围绕高新技术而生成的新兴企业群体就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界定高新技术产业时,要同时考虑技术人员的比例和研究开发费用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的就业技术人员在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应大于所有制造业比例的平均值的6.3%,研究开发费用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应大于所有产业的比例的平均值的3.1%。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与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众多产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阐述高新技术产业时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具体包括计算机及办公设备、通信及网络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设备、航空航天器、生物医药、电子元器件及配件

29、、计算机软件及新材料等领域8。2003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高新技术产业综合统计表制度,确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目录(见表2.1)。表2.1 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目录行业行业1、核燃料加工2、信息化学品制造3、医药制造业(1)化学药品制造(2)中成药制造(3)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4、航空航天器制造(1)飞机制造及修理(2)航天器制造(3)其他飞行器制造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1)通信设备制造(2)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3)广播电视设备制造(4)电子器件制造(5)电子元件制造(6)家用视听设备制造(7)其他电子设备制造6、电子计算机及办公室设备制造(1)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2)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3)

30、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4)办公设备制造7、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2)仪器仪表制造8、公共软件服务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绘制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1)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和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发展前沿的体现,其生产所用的各种投入品均涉及到现代技术领域的许多尖端科技成果,所以,高新技术的生产过程对技术和智力的要求非常严格。(2)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本投入高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而其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量的资金、人力、时间和资源等要素。其中,资金是

31、头等要素,以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R&D阶段来说,发达国家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3)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资本的依赖性强。高新技术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创建过程所需成本是传统产业的10-20倍,而对其投资的成功率却只有20%左右,那些以稳健和赢利为原则的一般金融机构往往不予受理,所以资金问题是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打破这种制约最有力的工具就是风险资本。(4)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智力人才的需求迫切。高新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比例是传统产业的5倍,其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对高级人才的竞争。(5)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强劲的联系效应和带动效应。

3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进步,同时催生新生产业,使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的体系日趋成熟,并将其增长效果扩散至国民经济各个部分,带动经济社会与世界共同进步。2.2 产业集群理论2.2.1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所谓产业集群,就是与某一产业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企业集聚于地理上相对集中的某一区域,进而吸引一些相关服务机构进驻该地,共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一般而言,构成一个产业集群需要五大要素,即中间投入品供应商、成品供应商、最终产品销售商、中介服务机构和规制管理机构。这五大要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形成产业链,尤其是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分属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存在

33、着明显的投入产出关系。产业集群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新型空间组织形态,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产业和产品的专业化特性。产业集群都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往往与当地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具体产品相联系,并且该产品和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在特定的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2)区域的集中化特性。产业集群是以具有邻近性的地理区域为界限,而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这一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是由市场机制自然形成的,在经济上存在着协调性和统一性。(3)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特性。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或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相互竞争,是为了争夺共同资源;

34、相互合作,是为了获取集群效应,获取和维护共同利益。(4)集群内存在知识溢出效应。技术创新的传播和扩散的速度很快,使技术创新成为集群内的准公共品。2.2.2 产业集群的分类1、按照集群产业性质的分类一是传统产业集群。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如发展纺织、服装、制鞋、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网络。在这种产业集群内,劳动分工比较精细,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市场组织网络发达。二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相互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美国硅谷产业集群是这方面的典型代

35、表。三是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群。这类产业的生产活动主要由大企业控制,大企业协调生产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组织供应链并界定最终产品。2、按照产业组织结构的分类一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形成的集群,也称为“市场型”小企业集群,由众多的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和产业联系,共同形成一个互动互补、竞争力较强的有机的产业群落,机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商以水平联系来完成成品的生产。二是以大企业为中心由不同规模企业形成的产业综合体,产业集群内既有一些在整个集群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规模较大、创新和竞争能力较强的大企业,也有一大批处于外围或下属的、主要为“核心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

36、,它们有机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9。这种集群在拥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日本、美国与德国等国家较为典型。2.2.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驱动因素产业集群的形成在理论上有很多解释,根据国内外对于集群发展机理的研究,可以将促使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1)成本优势。企业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这里面当然包括运输成本这一重要的成本因素,所以,同类企业比较容易在一个靠近市场、运输成本较为低廉的地方聚集。(2)规模经济与外部性。由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当一

37、项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时候,就存在着正的外部性。后来的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正面的外部性使自己无需经过市场交换就获得利益。充分的外部性足以使后来的企业聚集在原有企业的周围,进而形成产业集群。(3)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使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得到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延伸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技术服务业、专业销售公司、信息咨询业等。研究表明当地大学、研究中心、职业培训等机构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些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中,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专业服务市场,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出现。(4)制度与政府政策。作为制度的重要供给者,政府在产业集群中是一个重

38、要的行动主题,它通过政策制定选择合适的厂商进驻集群中,并通过特定的产业集群政策来刻意促进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波特的“钻石模型”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了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他通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六个方面的因素,为此,他提出了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以此来说明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波特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决定并影响着产业竞争优势,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包括:(1)要素条件。波特认为,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金融资本及基础设施等。(2)需求状况。这类因素

39、是指国内市场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是影响集群内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状况。这类因素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4)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这类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特点及竞争程度赖以存在的国家环境。(5)机遇。机遇是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如技术的重大创新、石油危机、战争等。这种突发事件的出现虽然可以使原先处于领先竞争地位的公司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但也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原来落后国家的公司可以后来居上。(6)政府行为。政府通过在资本市场、补贴、生产标准、竞争条例、地方产品标准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

40、企业,也能以各种方式决定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环境,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等。 2.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2.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内涵所谓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先进机械制造等高技术和新技术领域内具有相同、相近和关联的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中介机构、供应商、销售商、大学、科研机构、地方网络机构等,在研发、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密切联系的网络。2.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除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地理特性、相关产业特性和建立在地方网络基础上的产业体系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独有的特性:(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1、内企业不断衍生的速度快,新老企业的更替与融合更频繁,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更强。(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人才流动、技术流动、信息流动以及资金流动频繁,与科研机构、大学等知识创新源的关系紧密,也是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集中地。(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高新技术产业群内存在大量的专业化企业,且集群内企业一般不是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在多品种、少批量、定制式柔性生产方式下,产业集群内企业要通过分工与合作来形成紧密的联系。(4)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产业关联性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是属于同一产业部门或相关的部门的,所以彼此之间存在很强的产业联系。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

42、的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在地域上简单的物理集中,而是更加强调集群在形成、运作过程中的创新机制,更加强调知识中心与技术中心的形成,企业家与创业者的培育,政府与非正式组织的支撑、天使资金与风险资金的催化以及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的融合。2.3.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比较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产业性质不同传统产业集群是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如发展纺织、服装、制鞋等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相互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

43、创新氛围。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经济增长规律不同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高,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性强,可迅速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不仅能够带动本地区的发展,而且往往可以带动更广泛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传统产业的发展则一般只局限在某一特定地区,且经济增长缓慢。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因不同传统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因在于,集群可以降低原材料、人力、运输成本,节省交通费用,提高交易效率等,因此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是产业的关键。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言,技术创新是最主要的竞争手段,企业集聚是为了充分利用区域中的创新资源,增强创新互动,提高创新效率,因此,培育

44、和引入知识中心和技术中心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首要问题。4、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企业生存关系也存在差异传统产业集群可以认为就是产品集聚以企业集聚的形式出现,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批量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产业集群通常以相对固定的企业供应链集聚形式出现;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气氛活跃,产品生命周期短,生产过程往往由若干企业根据不同产品情况灵活构成,产业集群多以弹性组成的企业生产网络集聚形式出现。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核心特征是快速增长性、创新推动性、协作灵活性等。2.4 本章小结本章详细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有关理论,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

45、集群进行了对比,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差别,目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为论文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 国内外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3.1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3.1.1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美国的硅谷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1965年以来,美国成立的100家最大的技术公司,有1/3在硅谷,1990年硅谷的电子产品出口就超过11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电子产品出口额的1/310。硅谷地区的众多高科技企业对美国经济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其发展速度和效率更成为各国企业、政府等效仿的榜样。而且,在硅谷集聚着如英特尔、惠普、思科系统、雅虎等世界高新

46、技术企业中最重要的公司。同时,硅谷有着美国最大的生物科技企业群,上市公司有近80家,统计显示,近200家生物工程公司已经为硅谷提供着近6万个工作机会,而且正在追赶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另一个火车头。3.1.2 硅谷成功因素分析无论是在发展初期,还是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迅速倔起、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腾飞,硅谷都始终保持着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最终在全球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硅谷的成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1、集群内技术人才与大学和研究机构高度密集阿根廷学者费尔德曼的研究表明,创新活动具有在那种产业界研究与开发活动、大学研究活动和熟练劳动力富集的区域集聚成群的空间倾向性。如今

47、世界上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有近1/4在硅谷工作,该地区有6000多名博士,占加州博士总数的1/6。区域内有著名的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拉拉等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众多智力人才的地域集中,对硅谷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不可估量。2、集群内部浓厚的创新和协作的社会文化氛围 硅谷文化的特征可归结为:鼓励冒险、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等。首先,硅谷内的创业精神比较独特,区内几乎每个人都具有勇于冒险、不断进取的独特思维方式。另外,冒险的创业精神还体现在区域内劳动力在区内公司间频繁的流动性。区域内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业文化,提供了硅谷创新的持久力。其次,由于高新技术市场的高风险性,新企业的市场存活率特别低。而硅谷对创业失败者的宽容和冷静等积极态度也是硅谷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再次,硅谷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文化和精神也是十分独特的。硅谷发展的真理是:竞争要求持续创新,从而要求公司间的合作。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