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吨年二甲醚一期工程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2453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万吨年二甲醚一期工程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00万吨年二甲醚一期工程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00万吨年二甲醚一期工程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00万吨年二甲醚一期工程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00万吨年二甲醚一期工程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万吨年二甲醚一期工程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万吨年二甲醚一期工程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施工方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陕 西 煤 化 100 万 吨 /年 二 甲 醚 一 期 工 程 净化与硫回收工程 电 气 施 工 方 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净化与硫回收工程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目录 一、 编制说明 二、 工程概况 三、 编织依据 四、 施工部署 五、 电气工程安装 六、 电气试验的要求及标准 七、 质量保证措施 八、 现场施工用电 九、 安全保证措施 十、 电气施工进度计划表 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根据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 100/吨二甲醚一期工程施工设计及招标 文件、施工图纸,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的。并对施工现场 实际情况和质量、安全要求进行了充分考虑。 2、工程概况:

2、2.1 工程性质 工程名称:陕西煤化 100 吨二甲醚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民营企业 监理单位:北京华旭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2 施工概况及特点 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 100 万 吨 /年 二 甲 醚 一 期 工 程 位于陕西省 咸阳市长武县五里铺工业园区内,本工程由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我公司 电气安装范围主要包括:净化装置(706) 、硫回收(708) 、硫磺成型与包装(160) 、 甲醇装置变电所(304) ,电气设备安装、防雷及接地安装测试、电缆保护管安装、电 缆桥架安装、照明系统安装、电缆敷设、电气设备的调

3、试及试运转工作。 2.3 工期要求 本项目计划开工日期暂定为 2012 年 5 月 20 日,2013 年 8 月 31 日机械竣工。 2.4 电气工程实物量主要包括: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干式变压器 台 2 2 高压开关柜 低压开关柜 台 49 3 高压电容柜 变频器柜 台 16 4 防爆照明箱、照明箱 只 16 5 高低压电动机 台 36 6 桥架 米 1724 7 动力电缆 米 15000 8 控制电缆 米 8000 9 各种照明灯具 套 654 10 照明电缆电线 米 12000 11 接地线 米 2570 12 接地极 根 55 3、编制依据 3.1 依据施工图纸、设计说明。

4、 3.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 3.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 3.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 3.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96) 。 3.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3.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2006) 3.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3.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施工及验

5、收规范 (GB50171- 2012) 4、施工部署 4.1 根据业主提供的图纸和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为创建用户满意的工程质量,交付用 户满意的工程项目,我们从组织机构、劳动力的配备、施工机具的配备、物资的管理 和供应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期,坚决贯彻公司质 量方针,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确保工程项目优质、安全、高效地如期完成。 4.2 组织机构体系如下: 项目经理 4.3 劳动力配备 电气施工队长 1 人 电气技术员 1 人 电气质检员 1 人 电气安全员 1 人 电气材料员 1 人 电气班长 4 人 电工 9 人 辅助工 9 人 合计 27 人 5电气工程安装 5.

6、1 电力变压器安装工程 5.1.1 电力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应平稳,不应有严重的倾斜、冲击和振动。 5.1.2 电力变压器起吊时应拆除所有与其相连的包装部件。 5.1.3 电力变压器起吊时吊索与铅垂线的夹角不易大于 30。 5.1.4 电力变压器各紧固件应紧固并有防松措施。 质量责任师 材料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电气负责人 安全经理 总工程师施工经理 电气队 5.1.5 绕组绝缘层应完整,无缺损、变位现象。 5.1.6 各绕组应排列整齐,间隙均匀。 5.1.7 电力变压器基础的轨道应水平,轨距与轮距应配合。 5.1.8 电力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部件固定。 5.1.9 电力变压器的工程

7、交接试验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规范要求。 5.2 配电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安装 5.2.1 配电盘柜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础型钢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允许偏差 项目 mm/m mm/全长 不直度 1 5 水平度 1 5 位置误差及不平 行度 5 (2) 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 10mm。 (3) 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5.2.1 除主控制盘、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外,其余的配电盘柜 可以和基础型钢焊死。 5.2.3 配电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

8、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垂直度(每米) 1.5 水平偏差 相邻两盘顶部 2 成列盘顶部 5 相邻两盘边 1 盘面偏差 成列盘面 5 盘间接缝 2 5.2.3 配电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 5.2.5 二次回路的端部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线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 色。 5.2.6 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 5.2.7 每个接线端子每侧接线宜为一根,但不得超过两根。 5.2.8 高压电器的工程交接试验应符合规范要求。 5.3 电缆线路安装工程 5.3.1 电缆的绝缘电阻及耐压试验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 电缆桥架的支吊架应固定牢固。 (2)

9、 连接片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桥架的外侧。 (3) 电缆桥架的两端及每隔 30 米接地一次。 (4) 电缆保护管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的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型。 (5) 电缆保护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度不宜大于管子外 径的 10%。 (6) 电缆保护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 1.5 倍。 (7) 每根电缆保护管的煨弯数量不应超过 3 个,直角弯不应超过 2 个。 (8) 电缆保护管应安装牢固,一般两支持点的间距不宜超过 3 米。 (9) 电缆保护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外套管的长度,不 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 2.2 倍。 (10) 电缆保护管与设备

10、口的连接,应根据设计选择不同的挠性连接管。 (11) 镀锌钢管锌层剥落处及焊点处应补刷防锈漆。 (12)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地面上摩擦、拖拉及拧 弯现象。 (13) 动力电缆应敷设在下层,控制电缆敷设在上层。 (14) 电缆标牌上要标明电缆规格型号回路编号以及另一端的配电箱编号。 (15) 每根电缆放出时、每根电缆敷设结束时都必须进入复核程序,即核对电缆的型 号规格、始端名称、末端名称等并做好记录 5.4 接地装置安装 5.4.1 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底板钢筋敷设完成,按设计要求做接地施工,经检查确认, 才能支模或浇捣混凝土; 5.4.2 人工接地:按设计要求位置开

11、挖沟槽,经检查确认,才能打入接地极和敷设地 下接地干线; 5.4.3 装置隐蔽:检查验收合格,才能覆土回填。 5.4.4 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在柱内主筋绑扎后,按设计要求施工,经检查 确认,才能支模; 5.4.5 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引出明敷的引下线,先埋设或安装支架经检查 确认,才能敷设引下线。 5.4.6 铜包钢接地极应垂直打入地下,间距按照图纸要求为 5m,采用压模融焊接方式。 5.5 电动葫芦电气装置安装 5.5.1 电动葫芦的每条轨道应设两点接地。 5.5.2 在轨道端之间的接头处,宜做电气跨接线。 5.5.3 电动葫芦的每条轨道接地电阻应小于 4 欧姆。 5.5.6

12、 滑接线的接触面应平整无锈蚀,导电性能应良好。 5.5.5 软电缆移动段的长度应比电动葫芦移动距离长 15%-20%,并应加装牵引绳,牵 引绳的长度应短于软电缆移动段的长度。 5.6 1KV 及以下配管穿线工程安装 5.6.1 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宜沿最近的线路敷没,并应减少弯曲。 5.6.2 进入落地或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 50- 80mm。 5.6.3 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5.6.4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 10%。 5.6.5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

13、径的 6 倍,当两个接线盒之间只有一个 弯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 4 倍。 5.6.6 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 6 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 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 10 倍。 5.6.7 当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 (1) 管长度每超过 30m,无弯曲。 (2) 管长度每超过 20m,有一个弯曲。 (3) 管长度每超过 15m,有二个弯曲。 (4) 管长度每超过 8m,有三个弯曲。 5.6.8 水平或垂直敷没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 1.5%,全 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 1/2。 5.6.9 金属电线保护管、

14、配电箱必须有保护地线(PE 线),并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5.6.10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5.6.11 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管段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 1/2,连接后其螺 纹宜外露 2-3 扣。 5.6.12 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 1.5-3 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 管的中心。 5.6.13 镀锌钢管的锌层剥落处及焊点处应刷防腐漆。 5.6.14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距离符合下列要求: 钢管直径 (mm) 15-20 25-32 40-50 65 以 上 管卡间最 大距离 (m) 1.5

15、2.0 2.5 3.5 5.6.15 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 150-500mm。 5.6.16 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压线帽。 5.6.17 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截面为 10mm2 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2) 截面为 2.5mm2 及以下的多股铜线的线芯应先拧紧再搪锡。 (3) 多股磁芯线的截面大于 2.5mm2 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应焊接或压接线鼻子。 5.6.18 锡焊连接的焊缝应饱满表面光滑。 5.6.19 压接端子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 5.6.20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

16、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 8 根。 5.6.21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根钢管内。 5.6.22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 5.6.23 管内导线包括导线绝缘层在内的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孔截面积的 40%。 5.6.24 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帽。 5.6.25 在不进入接线盒(箱) 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 5.7 电气照明安装 5.7.1 螺口灯头的接线,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5.7.6 吊链灯具的灯线不应受拉力,灯线应与吊链编叉在一起。 5.7.5 同一室内或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偏差不应大于 5mm。 5.7.6

17、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每个灯具固定用的螺钉或螺栓不应少于 2 个。 5.7.5 公共场所用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应有明显的标志。 5.7.6 当吊灯灯具重量大于 3kg 时,应采用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 5.7.7 单相三孔面向插座的右孔与相线相连结,左孔与零线连结,接地线均应接在上 孔。 5.7.8 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其接线的相位必须一致。 5.7.9 开关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的距离宜为 0.15-0.2m。 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安装 总则 1、 防爆电气设备的施工,必须按已批准的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

18、设计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基础、构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达到允许安装的高度。 (2) 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并在墙上标上地面标高。 (3) 与埋件、预留孔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有可能损坏、严重污染电气设备的施工应全部结束。 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设备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 (1)缺陷修补及装饰工程应结束。 (2)二次灌浆及摸灰工作应结束。 (3)防爆通风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运行合格。 (4)建筑照明应交付使用。 (5)受电后无法进行的和影响运行安全的工程应施工完

19、毕。并验收合格。 5、防爆场所盘柜、电气线路、电动设备、低压电气、接地等的施工,除按防爆规范 要求施工外,还应符合电气规范其他章节的相关要求。 一般规定: 5.8.1 防爆设备的类型、级别、组别、环境条件以及特殊标志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5.8.2 防爆电气设备应有 “EX”标志和标明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级别、组别的标志铭 牌,并有防爆合格证号。 5.8.3 防爆电气设备的进线口与电缆、导线应能可靠地接线和密封,多余的进线口其 弹性密封垫和金属垫片应齐全,并应将压紧螺丝拧紧使进线口密封。 5.8.4 隔暴型电气设备接合面的紧固螺栓应齐全,弹簧垫圈等防松设施应齐全完好, 弹簧垫圈应压平。 5.8

20、.5 密封衬垫应齐全完好,无老化变形,并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5.8.6 接地标志及接地螺钉应完好。 5.8.7 电缆线路在爆炸危险环境内,电缆与电缆之间不应直接连接。在非正常情况下, 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内连接或分路。 5.8.8 电缆保护管两端的管口处,应将电缆周围用非燃性纤维堵塞严密,在堵塞密封 胶泥时,密封胶泥填塞深度不得小于管子内径,且不得小于 40mm。 5.8.9 电缆引入设备进线口的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5.8.10 被密封的电缆断面应近似圆形。 5.8.11 弹性密封圈及金属垫应与电缆的外径匹配,其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允许差值 为1mm。 5.8.12 弹性密

21、封圈应能将电缆沿圆周均匀地被挤紧。 5.8.13 电缆引入防爆电机应加防爆挠性连接管。 5.8.14 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电气设备、钢管与钢管附件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 5.8.15 螺纹加工应光滑完整无锈蚀,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合脂或导电性防锈脂。 5.8.16 在爆炸气体环境 1 区和 2 区时,螺纹有效齿合扣数,管径为 25mm 及以下的 钢管不应少于 5 扣,管径为 32mm 及以上的钢管不应少于 6 扣。 5.8.17 螺纹连接处可不焊接金属跨接线。 5.8.18 螺纹拧紧后,外露的丝扣不应过长。 5.8.19 电气管路之间不得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 5.

22、8.20 电气设备接线盒等多余的孔应用丝堵塞严密。 5.8.21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架,金属配线管均应可靠接地。 5.8.22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接地干线宜在不同的方向与接地体相连,连接处不得少于两 处。 5.8.23 爆炸危险环境中的接地干线通过与其它环境公用的隔离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钢 管保护,并做好隔离密封。 5.8.24 电气设备及灯具的专用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干线(网)相连,电气线路中的 工作零线不得作为保护接地线用。 5.8.25 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与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多股软绞线,其铜线最小截 面面积不得小于 6mm2,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装设保护管。 5.8.26 铠装

23、电缆引入电气设备时,其接地或接零线应与设备内接地螺栓连接,钢带及 金属外壳应与设备外接地螺栓连接。 5.8.27 爆炸危险环境内接地或接零用的螺栓应有防松装置接地线紧固前其接地端子及 上述紧固件,均应涂电力复合脂。 6.电气试验的要求及标准 电气设备的调整试验前执行国家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同时参照产品使用说明 书 进行,调整、测试前还要对所采用的测试设备的精度进行校核,严禁使用未 经校核的设备 1.电气设备在测试绝缘电阻前后,必须充分放电。测试手段要求: 额定电压为 400V 及以下设备,使用 500V 摇表。 额定电压为 600V 及以上设备,使用 1000V 摇表。 额定电压为 1000

24、V 及以上设备,使用 2500V 摇表。 2. 绝缘电阻值要求如下: .电缆:测量线间及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值为: 控制电缆应10; 1000V 以下动力电缆应40; 6KV 及以上电缆应60; . 盘柜控制屏:测量母线和控制回路的相间、相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为: 控制回路应10; 6KV 及以下母线应100; . 变压器:测量一、二次线圈间及一二次线圈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为: 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70。 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换算到同温度时的数值进行 比较。 . 电机:测量线圈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如果三相线圈首尾端可以分开,则要测 量线圈相间绝缘电阻,若电机装有辅助设

25、备,应测其对电机外壳之间绝缘电 阻。额定电压为 1000V 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额定电压 为 1000V 及以上,在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 1。 3. 高压设备调试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1. 高压电机: 一、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 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 二、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各项测得值的相互差值 应小于平均值的 4%,线间测得值相互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2%。 三、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 16KV,持续时间 1 分钟,无击穿放电现象 为合格。 四、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五、电动机空载转动

26、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可为 2h,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电压等数据。 2. 变压器: 一、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1600kVA 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 小于平均值的 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1% 二、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使用变比组别自动测试仪。测得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并与 制造厂数据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三、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引出线的极性; 四、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五、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 24KV,持续时间 1 分钟,试验时应无击穿 和放电现象,且实验后绝缘良; 六、测量

27、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七、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这项试验必须在变压器安装检查和试验合格后进行,在 额 定电压下对变压器进行 5 次冲击合闸试验,时间间隔 为 5 分钟 3.高压柜 1.真空断路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测量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 二、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 三、真空断路器的耐压试验:10KV 真空断路器的试验电压为 42KV.时间 1 分钟 四、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直流操作电压在额定电压的 85%-110%时,断路器应可靠 动作,模拟操作试验,电动分合闸三次,结果应正常。 五、测量断路器主触头分、合闸的同期性; 六、测量

28、断路器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 七、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 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10M;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应 无明显差别; 2. 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二、绕组连同套管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 三、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 四、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 五、测量 1000V 以上电压互感器的空载电流和励磁特性; 六、检查互感器的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 七、检查互感器变化; 八、测量铁芯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采

29、用 2500V 兆欧表测量,试验时间为 1min,应无闪 络及击穿现象; 3.避雷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测量绝缘电阻; 二、测量电导或泄漏电流,并检查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 三、测量磁吹避雷器的交流电导电流; 四、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五、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或直流参考电压; 六、测量 FS 型阀式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 七、检查放电记数器动作情况及避雷器基座绝缘 4.二 次 回 路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 10M; 二、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的电源回路等,均不应小于 1M。在比

30、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 0.5M 5.高压开关柜母线安装完成后,应做耐压试验,以检测绝缘部件是否合格 6.高压电缆:直流加在导体与金属屏敝层之间,持续时间 15 分钟。 电缆额定电压(kV) 直流试验电压(KV) 0.6 2.4 6 24 10 35 7.试验措施 1. 任何试验均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 2. 确保设备有效的隔离和放电后,再进行试验。 3. 高压试验时,应拦设警戒线。 4. 试验完毕,所有设备必须有效放电。 8高压调试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1 电流互感器 HL-23-1 0.1 0.5 级 1 台 2 直流双臂电桥 QJ44 (

31、0.0001-11) 1 台 3 单相调压器 TDGC-3 1 台 4 升流器 SLQ-82(0-8000A) 1 台 5 伏安表 T32-VA (0-30A 0-600V) 2 块 6 电压表 T24-V 1 块 7 电流表 T24-A (0-20A) 1 块 8 毫安表 C41- mA ( 0-5 mA) 1 块 9 兆欧表 2500V ZC-7(0-2500M) 1 块 10 兆欧表 2500V HT2671(0- 2500M) 1 块 11 兆欧表 1000V HT2671(0- 1000M) 1 块 12 兆欧表 500 V ZC25-3(0-500M) 1 块 13 接地电阻测试仪

32、 JD-ID (0-100) 1 套 14 BCJX 调频谐振试验装 置 / 1 套 15 对讲机 / 1 副 16 万用表 / 2 块 17 直流漏泄试验变压器 TDM 1 套 18 交流试验变压器 TSB(配球间隙、限流电阻 30KVA) 1 套 19 交流试验变压器 TQSB 5KVA 1 套 20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JBC-03 1 套 21 自动变比测试仪 BC3670B 1 套 22 开关特性测试仪 KJTC 1 套 23 互感器特性测试仪 BC3540B 1 套 24 三相调压器 Y8 1 台 25 回路电阻测试仪 KDC-3 1 套 26 核相器 DZ-10/35 1 套 2

33、7 相序表 7G2 1 块 30 电秒表 (0-600s) 1 块 29 钳形电流表 D/T266 (0-250A 0-600V ) 1 块 7、质量保证措施 7.1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单位工程优良率 80%. 7.2 质量方针 精心施工,确保质量,创精品工程;竭诚服务,持续改进,让顾客满意。 7.3 质量保证体系: 7.4 加强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的学习,领会设计的意图。 7.5 班前技术员给工人要技术交底,让工人掌握了施工技术和规范的要求,做到心里 有数后再去施工。 7.6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去施工,未经设计或业主及监理的同 意不得私自修改施工图纸。 7

34、.7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材料,未经设计或业主及监理的同意不得随便代用材料。 7.8 没有合格证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7.9 接受质量检查员专业责任师人事的检查、指导,认真执行安装工程的自检、互检 和专职检验的验收制度。 7.10 隐蔽工程必须有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 隐蔽,并即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7.11 认真做好施工记录,交工资料与施工同步进行,文件资料整理符合要求。 8、现场施工用电。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电气工程师 电气队质检员 8.1 各种电气设备应按照三项五线制,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8.2 电气设备应采取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得超过 4 欧姆

35、。且漏电保护器每月要试验 一次。 8.3 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电气设备接地而另一部分电气设备接零。 8.4 电气设备接电严禁一人独立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8.5 临时电缆线不得直接在钢构件上敷设。 8.6 电气设备必须一机、一闸、一保护。 8.7 电气接线必须牢固、紧密。 8.8 配电箱必须使用标准的配电箱,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8.9 配电箱必须重复接地。 8.10 配电箱必须上锁,严禁非电工私自接线。 8.11 直埋的临时电缆必须埋电缆标志桩并每天要有专人巡查。 8.12 手持的电动工具必须检查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8.13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

36、擅自离开工作岗 位。 8.14 登高作业不准使用竹梯,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度不得大于 60。 8.15 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且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挂在可靠的地方。 8.16 施工现场动火必须有动火许可证,并清除周围的可燃物。 8.17 距动火地点 11 米内禁止有易燃易爆品。 8.18 乙炔表必须装乙炔回火器。 8.19 乙炔瓶禁止平放,氧气瓶乙炔瓶间距不小于 6 米,气瓶与火源间的距离必须大 于 10 米。 8.20 电焊机的接地线禁止利用设备当地线,应直接搭在焊件上。 8.21 动火处必须有灭火器,并有专人监护。 8.22 现场禁止吸烟、打架斗殴。 8.23 非施工人员谢绝进入作业区,以保证他

37、人的安全。 9、安全保证措施 9.1 总则: 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保证环境 ”。 安全管理原则:“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9.2 安全管理体系: 9.3 现场动火、动土、登高、进入容器、等特殊作业必须按当地政府或建设单位相关 全部门的规定办理相关作业票,在进行施工。 9.4 所有员工在进入现场前除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教育以外,必须还要接受业主、监理 公司的安全教育;针对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安全教育。 9.5 每周一要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活动,对现场存在的重点危险源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 解决的措施。 9.6 施工班组在每天作业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教育,针对当

38、日施工任务布置相应的安全 防护措施。 9.7 严格动火制度,动火前应先检查施工区域内是否有易燃易爆物,清理杂物后方可 动火,施工完毕后检查是否有残留余火,方可离开。 9.8 电气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到达现场后及时报验相关的证书。 9.9 每个动火点都要配备灭火器,在高空焊接是用接火布接火,防止焊 接的渣 火吊落 9.10 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9.9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10、电气施工进度计划表 项目经理 安全经理 总工程师 施工经理 电气安全员 序 号 装置及任务名称 工期 任务开始时间 任务完成时间 净化与硫回收装置电气安装计划表 320 工作日 2012 年 10 月

39、 20 日 2013 年 9 月 30 日 一、硫回收装置(708) 190 工作日 2012 年 10 月 20 日 2013 年 5 月 1 日 1 防雷接地 6 工作日 2012 年 10 月 20 日 2012 年 10 月 26 日 2 桥架安装 7 工作日 2012 年 10 月 26 日 2012 年 11 月 2 日 3 动力配管安装 7 工作日 2012 年 11 月 3 日 2012 年 11 月 10 日 4 照明配管安装 15 工作日 2013 年 3 月 16 日 2013 年 4 月 1 日 5 照明灯具安装 4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2 日 2013 年

40、4 月 6 日 6 照明电缆敷设 4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7 日 2013 年 4 月 10 日 7 动力电缆敷设 2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12 日 2013 年 4 月 13 日 8 电机接线 2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14 日 2013 年 4 月 15 日 9 电机马达空转 2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21 日 2013 年 5 月 22 日 10 配合联动试车 2 工作日 2013 年 7 月 30 日 2013 年 8 月 1 日 二、净化装置(706) 200 工作日 2012 年 10 月 20 日 2013 年 6 月 20 日 1 防雷接地

41、60 工作日 2012 年 11 月 20 日 2013 年 4 月 20 日 2 桥架安装 38 工作日 2012 年 10 月 26 日 2012 年 12 月 20 日 3 动力配管安装 30 工作日 2012 年 11 月 10 日 2012 年 12 月 10 日 4 照明配管安装 42 工作日 2013 年 3 月 18 日 2013 年 4 月 30 日 5 照明灯具安装 30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1 日 2013 年 5 月 20 日 6 照明电缆敷设 20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1 日 2013 年 5 月 20 日 7 动力电缆敷设 10 工作日 2013

42、 年 5 月 25 日 2013 年 6 月 5 日 8 电机接线 4 工作日 2013 年 6 月 15 日 2013 年 6 月 18 日 9 电机马达空转 4 工作日 2013 年 6 月 20 日 2013 年 6 月 23 日 10 配合联动试车 10 工作日 2013 年 7 月 10 日 2013 年 7 月 20 日 三、硫磺成型及包装(160) 30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20 日 2013 年 5 月 20 日 1 防雷接地 1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20 日 2013 年 4 月 20 日 2 桥架安装 3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22 日 2013

43、 年 4 月 24 日 3 动力配管安装 2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24 日 2013 年 4 月 25 日 4 照明配管安装 5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26 日 2013 年 4 月 30 日 5 照明灯具安装 2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2 日 2013 年 5 月 3 日 6 照明电缆敷设 1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4 日 2013 年 5 月 4 日 7 动力电缆敷设 1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5 日 2013 年 5 月 5 日 8 电机接线 1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6 日 2013 年 5 月 6 日 9 电机马达空转 1 工作日 2

44、013 年 5 月 22 日 2013 年 5 月 22 日 10 配合联动试车 1 工作日 2013 年 6 月 6 日 2013 年 6 月 6 日 四、甲醇配电所(304) 1 照明灯具安装 10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30 日 2013 年 5 月 10 日 2 配电所内部联系电缆敷设 4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10 日 2013 年 4 月 13 日 3 配电所内部联系电缆接线 3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14 日 2013 年 4 月 16 日 4 高压试验 6 工作日 2013 年 4 月 24 日 2013 年 4 月 30 日 5 高低压配电柜内部系统调试 7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7 日 2013 年 5 月 14 日 6 变电所受电 1 工作日 2013 年 5 月 20 日 2013 年 5 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