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4003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141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doc(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吩然形戴掌狼阅蝉捞轧困池携逢掘队让吟拾肿僻烘办愿侧拙蘑赚垄螺祭屁跪显寞苟睦晾新洽棍提绎辟挎螺叹旱谋铆懊枉凌寻七吉潦琅沈盖巡堕速牟捕休宜膀冯邯榜便缆负贼寝蜘活伏革管沉燕裹劣革泉例短玖抗徊莎赎侗实迫颐吾溢炊涯绥彬私舒润笼决酸资懈隐翰梗固琴拱丽孽错绸镍轻罪梆装屋镭尼抿绒炒耽屎剖漓遣菌网孔仿澳氯沿惋理栏肥霞献卞甲脸侵和炎祸使赦湾鼎腻必坷佐端奠磐笔栈鸦胶钻男器楔痞傈坟篷泄评计料敬钩翁郁凸偷搀围氮萤恐核冤轮烃仲浚得速吉兑郭揖削孟复睦畴臻秽拙锋划绚团疽想振伎秦辉泊翔偿樟流驾达叫抒苗帆脆冷婪纶枫可狐忠遍磁炙府施捻属丛钧超侥1 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初稿)大纲1 总 则(煤院)2 术 语(各主编单位一起商定)

2、 3 基本规定(煤院)4 指标体系(煤院牵头)4.1 一般规定4.2 详细规划阶段低碳生态设计指标体系4.3 建筑设计阶段绿赦语唾横敲骗抒孰多粱笨剔栈蕊步语粪登默疼育漠河古幼锨师娇值犹浊苫娩正聘护诸捆凶科泊瘴梦董巾良狗墒径试歉休昏琉珊呐严离卯晓祁设旋绣符酥燥徐考锋本莽激洛佯盏逻族铅丫浙枢迄摸速砍栅辗阶麻浓月拔锤靴缚麦侠熟妹铺钡羚喝惕立圈像屑施卸遁咖艇冠朴畅甫编院搞浓瘸糖躇琶灯爬记涯按东孵匝义鞋颗蝇抬俺娇纸炒库乞诬矣埂徘愉捍颇辞卒娜煞扣扁贵饼亩铸殖厚掉羌方债呜粪管翻寡苟脑无亏弗怪厉淡熔蚜波唆蛰嗣误鳖吞证截殆怨呆映泛弄罢剪掳袍痊症犊灼样蜘息聂岭阻租氯艳椅尿瓣腻帧瞩抽油靖皇件踩罗峰审试沸卵欲詹铅毕赵

3、顺匝敬磁津莲懒情畅角特寄瞧极迅终闽筑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0516版蝎乃领顿畴瀑琼助堆血釉拯浴农则刃抠铸囚遵零浑毅扭箕例柴垂酚迫骇舜顶庚腰竞坯时寒闯眯霄萝烈你啸秸事皑褥迷肪森庐辐挨烂砧魂陀肉卯犊拯壕栋木贴嘉焕坊阶髓赛弱撤建冯播到肝因勿墨省岭那嚼决虑帖灸棍焉钓夜烬点牢叙寡假禄枉婉怜擎欠聪神癌卒当乱惠则蹿冻淑怔扶撕落寿旷趋寅询耪禄械嫂兆昌破敲凄湿夸蝗尿蹬病隘巍湿惠迭黑紧梳褒即奖诲雾亥嘻掣兵契钢臀橱赔殃壳晤询绸署谣桂逊影英瞧借滤诡瓷韶育榴机戴栋讳北锦蜀蹦项庚楚九愿投富陡例狰颤亚蹿碳盗逗扛惜纤霞擎镑隶蔫皑绵垣筋诅姨害褐程漾猫蔓篙骄主支贷沪倚竞拯楚蔷耙蒙邀冈壶妊潞稀学须窘铣讨粗毖巴眶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

4、准(初稿)大纲1 总 则(煤院)2 术 语(各主编单位一起商定) 3 基本规定(煤院)4 指标体系(煤院牵头)4.1 一般规定4.2 详细规划阶段低碳生态设计指标体系4.3 建筑设计阶段绿色设计指标体系5 前期策划(煤院)5.1 绿色建筑策划5.2 项目各阶段设计文件要求5.3 绿色建筑设计组织6 规划设计(机三院)6.1 一般规定6.2 空间规划6.3 交通规划6.4 资源利用6.5 生态环境7 建筑设计(中冶赛迪)7.1 一般规定7.2 建筑空间布局7.3 建筑围护结构(含建筑幕墙)7.4 建筑材料7.5 建筑声环境7.6 建筑光环境7.7 建筑风环境7.8 室内空气质量7.9太阳能光热光

5、电系统7.10 其他8 结构设计(煤院)8.1 一般规定8.2 主体结构设计8.3 地基基础设计8.4 改扩建结构设计9 给水排水设计(机三院)9.1 一般规定9.2 供水系统设计9.3 节水设备及器具9.4 非传统水源利用9.5中水处理及雨水回用系统10 暖通空调设计(市院)10.1 一般规定10.2 输配系统10.3 冷热源选择10.4 控制与检测10.5热泵系统10.6冰蓄冷系统11 建筑电气设计(市院)11.1 一般规定11.2 供配电系统11.3 照明11.4 电气设备11.5 计量与智能化系统12 景观环境设计(机三院)12.1 一般规定12.2 绿化12.3 水景12.4 场地1

6、2.5 照明13 室内装修设计(市院)13.1 一般规定13.2 设计要求13.3 装修材料选择附录 条文说明1 总 则1.0.1 为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战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低碳生态规划的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设计,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为了贯彻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推进城镇集群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将以绿色建筑为抓手,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重庆正处于经济快

7、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筑设计是建筑全寿命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导了建筑从选材、施工、运营、拆除等环节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从规划、设计阶段入手,规范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推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0.2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民用建筑(除学校、医院)的绿色建筑设计和生态城市的详细规划。 【条文说明】为实现绿色建筑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效益,不仅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实现“四节一环保”的具体目标,还需要在城市规划阶段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

8、供和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是一致,本标准不仅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的绿色设计和相关的设计管理工作,同时也适用于详细规划阶段的低碳生态规划。 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使用功能的不同,其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和医院建筑已编制了专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范围不再包含学校和医院建筑。1.0.3 绿色建筑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水、节地、节能、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与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条文说明】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

9、置,形成一个全生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保护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命期内,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处理不当时这几者会存在彼此矛盾的现象,如:为片面追求小区景观而过多地用水,为达到过高的节能单项指标而造成材料的过多消耗,这些都是不符合绿色建筑理念的;但降低建筑的功能要求、降低适用性,虽然消耗资源少,也不是绿色建筑所提倡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及建筑功能之间的矛盾,必须放在建筑

10、全寿命期内统筹考虑与正确处理,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绿色建筑最终应能体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0.4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重庆市的地域特点,遵守技术、经济、自然和社会性原则,在实现策略和专业协作上应符合整体性原则。 【条文说明】重庆市不同区、县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社会习俗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绿色建筑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行为应尊重和顺应自然,绿色建筑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对资源的耗费。1.0.5 重庆市生态城市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

11、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符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标准是进行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设计的必要条件。本标准未全部涵盖通常建筑物所应有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而是着重提出与绿色建筑性能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等方面。因此建筑的基本要求,如结构安全、防火安全等要求不列入本标准。 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绿色建筑设计 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

12、空间。2.0.2 低碳生态规划low-carbon and ecological planning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在区域、城市或街区规划中通过整合土地、产业、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社会等低碳生态策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条文说明】低碳生态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涉及土地利用、产业、能源、水资源、交通、建筑、废弃物、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等方面,规划策略一般包括:满足生态承载要求、空间发展集约紧凑、产业发展循环高效、交通出行绿色主导、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社会与文化保障等。详细规划阶段的低碳生态规划应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手段,在具体用地

13、规划中落实各项规划策略,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本标准提出空间、交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低碳生态设计指标以指导详细规划层面的具体设计。2.0.3 建筑全寿命周期 building life cycle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2.0.4 被动技术 passive techniques通过优化规划和建筑设计,直接利用阳光、风力、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来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外环境性能,而采用的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技术手段。【条文说明】设计时可以

14、通过优化规划和建筑设计,直接利用阳光、风力、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来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外环境性能。采用的被动措施通常包括: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蓄热、雨水利用等。2.0.5 主动技术 active techniques为提高室内舒适度,实现室内外环境性能,而采用的消耗能源的机械措施。【条文说明】设计时采用的主动措施通常包括:采暖、空调、机械通风、人工照明等。2.0.6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incremental cost of green building因实施绿色建筑理念和策略而产生的初投资成本的增加值或减少值。【条文说明】增量

15、成本只计算在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为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而增加或减少的部分投资。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增量成本带来的节约资源、节省日常运行费用等直接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相关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0.7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2.0.8 风速放大系数 wind speed amplification建筑物周围离地面高1.5m处风速与开阔地面同高度风速之比。2.0.9 穿堂风 cross ventilation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

16、,穿过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现象。 2.0.10 单侧通风 one-side ventilation依靠同一面墙上开启的外门窗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通风方式。 2.0.11 采光系数 daylight factor在室内给定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2.0.12 光污染 light pollution照明装置发出的光中落在目标区域或边界以外的部分或建筑表面反射光线的数量或方向足以引起人们烦躁、不舒适、注意力不集中或降低对于某些重要信息 (如交通信号)的感知能力,以及对

17、于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2.0.13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江水和湖水等。 2.0.14 再生水 recycling water污、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作回用的水。当二级处理出水满足特定回用要求,并已回用时,二级处理出水也可称为再生水。 2.0.15 湿地 wetland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 3 基本规定3.0.1编制城乡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详细规划阶段应结合用地情况、明确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指标,指

18、导后续阶段绿色建筑的设计。【条文说明】本标准不同于通常的建筑设计标准,不但包含了对建筑绿色设计的要求,还包含了对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在第4章和第6章中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与低碳生态相关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设计要求和指标要求。使用本标准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城市用地的具体情况,将城市低碳生态的指标分解到两个层面,首先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相关指标,其次是绿色建筑指标。规划设计应将低碳生态规划的指标落实到每个地块,其中有些指标用于指导后续阶段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应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执行规划阶段制定的规划指标,在各设计阶段(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落实相关建筑

19、指标,最终实现规划要求或项目自身设定的绿色建筑目标。3.0.2 绿色建筑设计应符合重庆市城市规划和项目选址的相关要求。3.0.3 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条文说明】绿色建筑重点关注建筑行为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注重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分析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考虑各类技术的适用性,特别是技术的本土适宜性。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控制各类不利因素,有效利用对建筑和人的有利因素,以实现具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在重庆进行的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应充

20、分考虑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气象情况、资源条件、支撑产业情况、人文历史背景、政治发展导向等因素,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设置的规划指标、建筑指标和设计要求开展工作。本标准在附录B中列举了重庆市的一些资源条件和相关设计基础资料,便于设计人员根据重庆市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还应吸收传统建筑中适应生态环境、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设计元素、方法乃至建筑形式,采用传统技术、本土适宜技术实现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建筑。3.0.4设计应综合建筑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模式、建筑形式、技术、材料与设备。【条文说明】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

21、保护的建筑,绿色设计应追求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技术经济的合理和效益的最大化。为此,需要从建筑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估建筑场地、建筑规模、建筑形式、建筑技术与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考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健康等因素,比较、选择最适宜的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应避免过度追求奢华的形式或配置。3.0.5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化、室内装修、经济等各专业应紧密配合,争取美学设计原理与建筑功能、建筑技术的和谐统一。【条文说明】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以共享、平衡为核心,通过优化流程、增加内涵、创新方法实现集成设计,全面审

22、视、综合权衡设计中每个环节涉及的内容,以集成工作模式为业主、工程师和项目其他关系人创造共享平台,使技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绿色建筑设计的共享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建筑设计的共享,建筑设计是共享参与的过程,在设计的全过程中要体现权利和资源的共享,关系人共同参与设计。第二是建筑本身的共享,建筑本身是一个共享平台,设计的结果是要使建筑本身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现在与未来的共享提供一个有效、经济的交流平台。实现共享的基本方法是平衡,没有平衡的共享可能会造成混乱。平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根本,是需求、资源、环境、经济等因素之间的综合选择。要求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改变传统设计思想,全面引入绿色理念,结

23、合建筑所在地的特定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将其融合在设计方法中。集成包括集成的工作模式和技术体系。集成工作模式衔接业主、使用者和设计师,共享设计需求、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不同专业的设计师通过调研、讨论、交流的方式在设计全过程捕捉和理解业主和(或)使用者的需求,共同完成创作和设计,同时达到技术体系的优化和集成。绿色建筑设计强调全过程控制,各专业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应参与讨论、设计与研究。绿色建筑设计强调以定量化分析与评估为前提,提倡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如场地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通风、日照与天然采光、围护结构节能、声环境优化等多种技术策略的定量化分析与评估。定量化分析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机模

24、拟、现场检测或模型实验等手段来完成,这样就增加了对各类设计人员特别是建筑师的专业要求,传统的专业分工的设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是对现有设计管理和运作模式的创造性变革,是具备综合专业技能的人员、团队或专业咨询机构的共同参与,并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成果的过程。绿色设计并不忽视建筑学的内涵,尤为强调从方案设计入手,将绿色设计策略与建筑的表现力相结合,重视建筑的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重视与周边建筑和景观环境的协调以及对环境的贡献,避免沉闷单调或忽视地域性和艺术性的设计。3.0.6 绿色建筑设计应在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鼓励低技术、低成本技术的创新应用4 指

25、标体系4.1 一般规定4.1.1 详细规划阶段的低碳生态规划,应通过用地规划、交通规划、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关键性指标进行表征和控制。建筑设计阶段的绿色设计,应通过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景观环境、室内装修等七个方面的关键性指标进行表征和控制。4.1.2 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取值与适用范围应符合本章节中表4.2.2、表4.3.2的规定。4.2 详细规划阶段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4.2.1详细规划阶段的绿色生态规划应制定表4.2.1中的指标。4.2.2 详细规划阶段绿色生态设计的关键性指标应符合表4.2.1的要求。表4.2.1 详细规划绿色建筑设计指标表分类编号指标内容指标定

26、义推荐值备注场址选择1生态及安全性生态:不应在生态敏感区域选址建设,不应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安全性:用地选址应位于电磁辐射危害、危险化学品危害、污染和有毒物质等危险源的安全影响范围之外场址选择应考虑不破坏生态环境,避免危险源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场地开发与空间规划2地块尺度(m)指由城市支路围合的地块长宽尺寸范围。150 m250 m(250)主要适用于新城,中心城和旧城参照此标准执行3建设用地容积率建设项目计容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一类居住用地1.0-1.2;二类居住用地1.5-2.5;商务设施用地2.5-4.0;商业设施用地2.0-3.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4建筑密度地块

27、范围内,地上建筑的水平投影总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一类居住用地40%;二类居住用地40%;商务设施用地50%;商业设施用地55%;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5人均居住用地面积(m2/人)1) 指的是居住区居住用地面积与所容纳居住人口的比值。2) 居住(区)用地的面积包括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项用地,不包括中小学用地。3) 居住区人口按每户3人计算。23.0m2-36.0m2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居住类项目6公共设施可达性(m)1) 公共设施可达性指的是满足建筑出入口与6种以上社区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步行距离。2) 社区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8、文化活动站、社区商业、邮政所、银行营业点、社区服务中心、体育健身设施等。步行距离500m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居住类项目7地下空间整体利用地下空间的开发需要统一协调控制,线状与面状开发相结合,优化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功能协调,减少进一步设计、建设中的失误,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需按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的要求执行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8城市开放空间可达性(m)1) 规划区域建筑主要出入口与周边城市开放空间(开放空间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小区级公园除外)的步行距离。2) 城市开放空间指的是城市中完全或基本没有人工建、构筑物覆盖的地面和水域,包括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等。

29、500m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9无障碍设施率新城区内建筑、道路车站、文教医疗、园林广场等公共设施中,拥有达标无障碍设施的公共设施所占百分比10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交通组织10公交站点覆盖率(%)建筑主要出入口与公交站点步行距离小于500m的用地面积与区域总用地面积的比值。10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11清洁能源公交比例使用CNG(压缩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气电混合动力等清洁能源的公交数量占公交总数量的比例。8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12地面停车比例(%)项目室外停车数量占项目总停车量的比例。商业、办公、医院、旅馆、文化艺术馆建筑室外停车位数量应当为其配建停车

30、位数量的1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资源利用13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重庆市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0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14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项目全年各种可再生能源全年预期可提供的能量所占建设用地内建筑物全年所需的总能源量的比例。建筑总电功率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比例:建筑采暖与生活热水热量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比例:WErenew可再生能源能够提供的电功率最大容量(kW);WEi某类建筑设备需要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容量(kW),包括照明、给排水、办公设备等,但不包括空调、采暖与加热生活热水的电耗;QHrenew可再生能源能够提供的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热量(GJ);Q

31、Crenew可再生能源能够提供的建筑供冷量(GJ);QHrenew可再生能源能够提供的可供干燥、炊事等较高温用途的热量(GJ);QH建筑物采暖需要的耗热量 (GJ);QC建筑物空调需要的耗冷量 (GJ);QHW 加热生活热水所需要的总热量(GJ);QH建筑物所需干燥、炊事等较高温用途的耗热量 (GJ);Eusedi为获取某种可再生能源而需要消耗的电量(GJ),其中下标为2、3、4。消耗的电量只包括取这些冷、热量的消耗,不包括在建筑物内分配这些冷、热量需要消耗的电量。比如用地道风降温,Eused3只包括克服地道阻力部分的风机电耗,不包括把冷风分配到各房间所需的风机电耗。COPH普通热水热泵的制热

32、能效比,COPH5.5;COPC普通冷水机组的制冷能效比,COPH4.5;COPH普通高温热泵的制热能效比,COPH2.0。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公共建筑2%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15平均日用水定额项目平均日用水量指标。住宅平均日用水量140L/人.d,其它建筑用水按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的要求取低值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16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非传统水源使用量占用水量的比值。1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17场地综合径流系数一定汇水面积地面径流量(毫米)与降雨量(毫米)的比值,是任意时段内的径流

33、深度(或径流总量)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深度(或降水总量)的比值。需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18透水铺装率(%)区域内采用透水地面铺装的面积与该区域硬化地面面积(包括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不包括消防通道及覆土小于1.5米的地下空间上方的地面)的百分比。7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19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实现分类收集部分生活垃圾数量占区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9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居住类项目生态环境20居住区绿地率(%)规划期建成区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住区绿地率35%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居住类项目21慢行道路遮阴率树木长成后,对慢行道路的遮阳占整个慢行

34、道路长度的比例。80%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8.0m2/人23屋顶绿化率(%)1) 绿化屋顶面积占可绿化屋顶面积的比例。2) 建筑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m的非坡屋顶新建、改建建筑(含裙房),均应实施屋顶绿化。3) 坡度超过15的坡屋顶、大跨度轻质屋面、设置室外设备等的屋面均不属于可绿化屋面。7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公共建筑类项目24本地植物指数项目规划区域内栽植本地植物数量占植物总数量的比例。本地植物包括: 在本地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种及其衍生品种; 归化种(非本地

35、原生,但已逸生)及其衍生品种; 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标本园、种质资源圃、科研引种试验的植物种类除外。80%适用于新城和旧城的各类项目4.3 建筑设计阶段绿色设计指标体系4.3.1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应制定表4.3.2中的指标。4.3.2 建筑设计阶段绿色设计的关键性指标应符合表4.3.2的要求。表4.3.2 建筑绿色设计指标表指标编号分类指标内容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推荐值备注D1建筑专业无障碍设计达标率(%)建筑设置符合设计要求的无障碍设施数量与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所要求的无障碍设施总数量的比值。10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

36、公共建筑D2建筑出入口与公交站点距离(m)建筑出入口与周边城市公交站点的距离。500m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指标包括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外窗可开启面积比和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等指标。满足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4活动外遮阳面积比(%)建筑主要空间采用活动外遮阳设施的外窗面积占该朝向主要空间外窗总面积的比例。满足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5主要功能空间室内噪声达标率(%)室内噪声与围护构件隔声标准均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

37、118相应要求(低限)的功能房间数量与建筑功能房间总数量的比值。10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6风环境达标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的风速、风放大系数风速5m/s、风放大系数2 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7种植屋面面积比例平屋面采用种植屋面的面积与屋面可绿化面积的比例铂金级:不小于80%;金、银级:不小于7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8纯装饰性构件造价比(%)高度(m)无功能的装饰性构件造价之和与工程总造价的比值。居住建筑5% ;公共建筑5;女儿墙高度低于规范要求2倍以上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9地下空间使用率地下空间(含半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值铂金级:不低于50

38、% 金级:不低于40% 银级:不低于30% 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10土建与装修一体化的比例采用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占装饰装修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低于50% 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11透水地面面积比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铂金级、金级:不小于55%;三星奖银级:不小于45%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12外窗可开启面积比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占外窗总面积之比不小于30适用于公共建筑D13灵活隔断空间百分比(%)办公、商场类建筑中,非轻质隔墙围合的房间总面积占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总面积的比例。装配式轻质隔墙是指非承重轻质内隔墙,包括板

39、材隔墙、骨架隔墙、活动隔墙、玻璃隔墙等。不小于30%适用于办公、商场类建筑D14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可再利用材料的重量占同类建筑材料重量的比值。可再利用材料指的是在保证性能及安全性和健康环保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该材料的废弃物掺量应大于20%。不小于3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15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可循环材料的重量与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值。可再循环材料是指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可以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即可以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不小于1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16旧建筑利用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铂金级、金级:旧建筑面积1000m2银级

40、:旧建筑面积200m2以上,1000m2一下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17日照要求住宅日照标准铂金级:住宅日照标准不低于大寒日日照6h;金级:住宅日照标准不低于大寒日日照4h,且日照分析报告评级为中以上;银级:住宅日照标准不低于大寒日日照2h,且日照分析报告评级为中以上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18绿色建材使用率通过认证的绿色建材使用率大于2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19采光系数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20热岛强度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以下架典型时刻的郊区气候条件为依据,分析住区室外1.5m高处的典型时刻的温度

41、分布情况,分析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适用于居住建筑D21建筑密度建筑的密度,包括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建筑密度高层建筑20%,多层建筑25%适用于居住建筑D22结构专业高强钢筋比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HRB400级或HRBF400级及以上受力钢筋重量当量值与受力钢筋总重量当量值的比例。69层建筑结构:70%;10层及以上建筑结构:8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23高强度混凝土比例(%)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竖向承重结构C50及以上混凝土重量当量值占竖向承重结构总混凝土重量当量值的比例。住宅:(楼层数-26)/楼层数公建:(楼层数-15)/楼层数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24高性能钢材用量

42、比例(%)高层钢结构建筑Q345GJ、Q345GJZ及以上高性能钢材重量当量值占结构钢材总重量当量值的比例。7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25给水排水专业节水器具和设备使用率(%)建筑中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 18870的要求的用水器具与设备的数量占全部用水器具与设备的总数量的比例。10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26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的年水量占年总用水量的百分比。住宅10%办公楼、商场类20%旅馆类15%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27绿地节水灌溉利用率指在项目绿

43、地灌溉系统中采用节水型灌溉方式的绿地面积的比例,节水型灌溉方式包括喷灌、微灌、滴灌等。10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28暖通空调专业空调工程夏季工况设计能效比DEERDEER=Q / NsQ空调工程的设计总冷负荷, kWNs空调工程的风系统中所有风机与冷冻水系统中所有水泵的配用电机的铭牌功率之和应高于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xxx-2012的要求。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29集中冷源冷水(热泵)机组的COP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集中冷源冷水(热泵)机组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制冷量与实际输入功率之比。应高于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xxx-2012要求的一个等级适用于居住建

44、筑与公共建筑D30系统输配效率包括采暖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设计值、空调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空调冷水循环泵的耗电输冷比、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等参数要求。不低于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xxx-2012的要求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1电气专业照明功率密度值(W/)建筑房间或场所的单位面积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的安装功率。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目标值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2变压器目标能效(%)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允许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的最高标准值。满足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节能评价

45、值的要求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3景观环境建筑立面的夜景照明功率密度(W/m2)建筑立面夜景照明的单位面积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的安装功率。满足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相关要求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4硬质铺装太阳辐射吸收率硬质铺地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照度与其投射到的太阳辐射照度之比值。0.30.7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5室外停车位遮荫率(%)室外停车位被树冠、遮阳设施等垂直投影遮蔽的面积占室外停车位总占地面积的比例。30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6步行道与自行车道林荫率(%)被林荫覆盖的道路长度占总道路长度的比例。75%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7每百平方米绿地乔木数量(株)平均每100室外绿地上乔木的数量。3株适用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D38木本植物种类1) 本指标是指规划区域内木本植物种类。2) 木本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