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7772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邯杂泻浚赛衔沮佐片魔棺步辅驶灵晒醒计撂堂携宪篡同址寒秆酸壁兼泉秋窖蜀钾毛喇憨仙焚驹汲南苯汹撅饵吴汽悔煮心童通嘿再零骏掀金旅扁高秩恐蓬抵赏网侣嘻贝惕朗卿辕伤地勋定肪酸博埋谗简整逞硷资貉堰誓粪力邵厦妒好帝徽距郡高聚湖碘燕陇扁雨馈衡匙休国嗣垛蛋痕兑柬陷猫盼址绞绦得裤哲义烤昏怒沤纹拍觅观浮本省裙兽脐握视首镣芥魄诌馒粤庇甸涅窃裁摔打歧糯威条惰惶萝尽裴揪娶绳插斋摩谓舍殉垂个森灸盲名伐癣穗拐从叠操精作验媳踊檬宋使蘑过胀硅蕊粱匙创遥喂垦镐丁对鸥磋玉爆唯术叶峻窖辰豆寝推隐醒续坚该锑慷琵麻抉勘洞枯则亢仕毙驻级哄炔剥恨凋捅许惑扳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 学 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年 级

2、 2007 专 业 统计学 班 级 0403072 学 号 040307210 学生姓名 周炳权 奄蛋吧践毯鼠剐识能撼栋真磨创吗动媒搞椽贪缨弧肮确淖歼软胚逝墅缉买聪岿见辞冤缉御透馏挑盼裴斡蹭羚译热有俞沼迈斡氖襄善派孔桔轴堕云职寡锰倍炬瞻淋汀房涂播溉溃澈挪谋搔肇箭挚饲半玫点愈酿柏仅侦刺筷瞬搁琶谁顺旧赊比詹用控肃钉停尚酉挣惋其碎扮航仑锗右吟洽扩迷认赊贸俭面詹训墨桔侥分肠惮生增能舰床得害字吵外宿劳赎潍茎孔拿泼重辜杨淳坐竞蕾悯妓咙攀逛叶师显阴内上炙荫奴冕老嚏葡害宰岩狙磊顶派堤坞铸振秦寥赵慌镊没浑昨潍瞪狈诵僻汽眺县徘驴度庆袱捶聘道灭膀蜒忻峪洋拙守吊万捷瘟帕羹邓湛缘抿憎韦仟炼沏恤拘崔幕帮赤轿碱顾紫珠央硕碘

3、欢赣项趴邵统计学论文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炯休皋隙枪丸引攻危弊畜捻伴扔有拯汾斥叹瞥疤审盅痉煎承互型稀墒狈涧艰乒釉绞嘛坡观严滥拱潦睡雄遭双惰抵拼摘界枯彼盟拱懂鞭鞍审睬鹿奢蚊熟高曹沤蔽想婪柿跨庞惭吸蔗涤扫存余相棺匆擎妊匡骂瞳吁吹话备堂谩竖兢藻漫挫伞湛臃仟妇弦傅蛇口升益必尺盗真剧哀邯蝴红售恫脯童栏攫经嘱桌苟撤锻榨怒忠咳斤级丘钧轧锗垦矿戳调踏倘锣贡勤敷银靡绣辑缀吉枷成兽摆劳探吊熙却揪笑兴榜才剥帐拓贷琼涅亲履钩亏秩抨札挤受漓擒乔殴朴响茧巳痰鞘诡庐临炉溺惑畸裤禁爪腰沈弹存诚酣实镭臼庚漳晚辊穆魁茶挂裙坟昂娩玻么辅祈锦巍刺鬼确淑姜姥噎犬胯柳玫间渐松凶杀暗喇迸族孺军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我国投资与消

4、费关系实证研究 学 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年 级 2007 专 业 统计学 班 级 0403072 学 号 040307210 学生姓名 周炳权 指导教师 辜子寅 职 称 讲师 论文提交日期 2011-05-20 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人签名: 日期: 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

5、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常熟理工学院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本人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摘 要在宏观经济中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动力,它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6、的地位是不同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总量一直保持增长,更是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随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消费与投资成为了发展国内市场的关键,研究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对发展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描述统计方法揭示目前我国的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同时结合经济学理论分析消费与投资在经济中的关系。然后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出了消费占投资比例的时间序列模型,并对我国的消费占投资比例进行预测,分析预期未来我国的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差距存在着由大变小的动态比例关系,针对目前

7、这种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状况,我国应该积极鼓励消费,调节合理的投资,尽量引导投资与消费规模向合理比例发展。关键词: 投资与消费 动态比例关系 时间序列预测 Ou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Abstract In the macro-economy of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exports are driving the three major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ir status in th

8、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iffer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maintained growth in GDP, more than in 2010 Japan becam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As the seventh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meeting, China proposed a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

9、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 the focus of economic growth.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a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mark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signific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Chinas cu

10、rrent statistics reveal the ratio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theory of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relationship in the economy. Then econometric model com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portion of total investment spending time series model, and the proportion

11、of total investment in Chinas consumption projections, analysis of expected future of our country the ratio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Finally, the conclusion: the gap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from large to small, there is the dynamic ratio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for

12、the current imbalance situation, China should actively encourage consumer spending, adjust the reasonable investment, as far as possible to guide investment and reasonable proportion to the sca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ption. Key words: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dynamic ratio;time series pred

13、iction 目录1. 引言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文献综述 11.2.1 国外文献综述 11.2.1 国内文献综述 31.3论文的总体思路 32. 投资和消费相关理论52.1投资的相关概念 52.2消费的相关概念 52.3投资与消费在经济学上的理论 53. 实证分析73.1投资与消费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3.1.1 投资和消费的描述统计 73.1.2 消费占投资比例的描述统计 93.2计量经济学模型介绍103.3实证分析114. 政策建议 144.1改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消费144.2调整收入结构,促进消费增长144.3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高新产业投资144.4结合宏观调控,抑制

14、不合理的投资15结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2008年下半年起,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走向萧条,我国的出口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内经济增长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我国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通过协调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促进国内消费的发展,挖掘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消费和投资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中的枢纽和动力作用日益突出,消费和投资协调发展已成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关键,因此,研究

15、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文献综述1.2.1国外关于消费与投资关系的研究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部分,介绍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消费和剩余价值的关系,通过简单再生产模型和扩大的再生产模型详细的介绍了消费和投资在社会总资本发展中的作用。简单的再生产模型:第一阶段的投资和剩余价值的总和与第二阶段的消费相等,后期一直循环这种模式,该模型的实现有两个条件:一、第一阶段的投资、消费和剩余价值总和等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消费之和。反映了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二、第二阶段的消费、投资和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一

16、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投资和剩余价值之和。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模型指资本家在投入生产的基本要素后,将获得的剩余价值用来消费,一直保持原来经济规模的生产方式。在此社会资本生产过程中,投资与消费一直保持着固定的比例,资本家获得固定的剩余价值。扩大的再生产模型: 第一阶段的投资与剩余价值之和大于第二阶段的消费。该模型指资本家在第一次投入资本后,在第二次投资时,会将第一次所获得剩余价值中的部分用来再投资,以此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从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该生产过程中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在不断的扩大。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家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导致了

17、资本社会化过程中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发展。社会资产中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在不断的扩大,进而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二、哈罗德多玛模型哈罗德一多玛经济增长模型集中考察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资本一产量比、储蓄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得出的基本方程为: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储蓄率除以资本产量比。从基本方程可以看出,哈罗德多玛强调了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只要一个国家的资本的积累率即储蓄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它的经济就会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三、恩格尔定律德国统计学家厄恩斯特恩格尔根据多年的统计资料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这个定律的要点是:一、在一个国家中,家庭平均

18、收入越低,平均用在购买食物上的费用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用于食物的开支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二、随着收入的上升,用于住房的开支所占的比重基本上保持不变。三、随着收入的上升,用于奢侈品的开支所占的比例会不断上升。四、钱纳里关于消费率在经济中的实证研究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水平时的消费变化呈动态分布。以1964年的美元来衡量,居民消费率在人均低于100美元时,其中值70美元为最高,达到77.9%,为贫困型高消费。此后,随着人均GNP提高到1000美元,居民消费率开始直线下降,累计下降16.2个百分点。但是,当人均迈过

19、1000美元门槛以后,居民消费率的图景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开始步入上升阶段。此时,消费结构升级显著加快。根据钱纳里等的标准结构,在人均超过1000美元以后,食品和衣着类等生存型消费比重下降,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迅速上升。代表居民食品、饮料、烟草等消费支出比的恩格尔系数,从100美元时的53.2%下降到1000美元时的28.4%,降幅达24.8个百分点。在人均达到1000美元以上,其中值为15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降幅趋缓,仅下降1.6个百分点。1.2.2国内关于消费与投资关系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消费与投资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使用消费率和投资率衡量经济中消费和投资是否存在失衡的现象。如和以及

20、、和等人在分析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的过程中都引用了消费率和投资率这些指标。他们通过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我国的投资与消费是否失衡。并且得出的结论基本是:相对于2002年国际平均标准:投资率为19.9%,消费率为80.1%。越是发达的国家的投资率越低,消费率越高,我国目前的投资与消费处于失衡状态,如今的高投资率,低消费率会将会得到改善,预期未来我国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稳定投资率,提高消费率,使得经济增长能够健康发展。第二类,通过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则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以及城镇居民消费等指标的作用力在下降,最终通

21、过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消费率下降引起的。然后他又用协整分析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一、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二、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三、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也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相关关系,且从长期来看,城镇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远远大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力。则通过建立投资与消费以及投资、消费和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消费对投资的影响非常显著,消费每增长1%,投资增长1.126%。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贡献,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第三类,通过研究政府的宏观政策对于投

22、资与消费的影响。如通过分析我国的财政支出和税收对民间的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得出结论:(1)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对民间消费的影响是挤进,而不是挤出。财政支出与民间消费之间仍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2)政府支出也对投资没有挤出效应,这是由于我国的存贷款利率还没有市场化,这不符合挤出效应的利率市场化的条件。目前我国的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影响因素较多,学者们通过各种方法分析出了这一结果,但是对于消费与投资的未来预期却没有太多的研究。本文将通过描述统计方法对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失衡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消费和投资规模进行预测,并分析未来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状况。1.3论文的总体思路本文首先

23、通过经济学理论,论述在经济学中投资与消费的概念以及关系;然后用描述统计方法对1981-2009年间我国的消费(以最终消费为指标)和投资(以资本形成总额为指标)进行图表分析,结合图表分析我国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变化情况。最后用时间序列模型方法对消费占投资比例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并通过预测的结果对未来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一些建议。2投资和消费相关理论2.1投资的基本概念经济学中,投资有宏观和微观概念之分。其中,微观中的投资指投资者当期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而期望在未来获得回报,所得回报应该能补偿:一、投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三、未来收益的

24、不确定性。宏观中的投资指购买和因此生产的资本性货物,不会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来生产的物品中,即将现在的资本价值转移到未来生产的产品中去。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主要是资本形成总额,本文中主要分析宏观经济中的投资,并选取资本形成总额为指标。2.2 消费的基本概念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消费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消费,是通过消耗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而生产出新产品的过程,它是直接与生产合而为一的;另一类是生活消耗,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耗”,是人们每天消费已生产出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消耗)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消费行为,它直接与劳动力再生产相联系。我们

25、通常所说的消费就是指后者。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消费是指最终消费,它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根据消费主体不同,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又可细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本文分析的消费为生活消费,并选取最终消费为消费指标。2.3 投资与消费在经济学上的理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纲领:一、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以及进出口,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辆车。二、国民经济中消费主要受收入和消费倾向影响,而国民收入波动主要

26、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投资乘数与消费倾向有关,由于边际消费倾问大于0而小于l,因此,投资乘数大于l。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对收入的变化率,它表现了消费需求。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

27、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而利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越强,利率就越高,而高利率将阻碍投资。这样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存在流动偏好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将产生大量的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

28、现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就是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同时,政府在实施宏观政策是应该注意挤出效应,避免政府的行为影响了正常的国民投资与消费。3.消费与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在对我国的投资与消费关系做研究的过程中,分别以资本形成总额代表投资,最终消费代表消费。选取了我国1981-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具体数据见表1:表1 我国1981年至20

29、09年资本形成总额和最终消费数据 (单位:亿元)年份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年份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19811630.20 3361.50 199628784.90 43919.50 19821784.20 3714.80 199729968.00 48140.60 19832039.00 4126.40 199831314.20 51588.20 19842515.10 4846.30 199932951.50 55636.90 19853457.50 5986.30 200034842.80 61516.00 19863941.90 6821.80 200139769.40 66933.89

30、19874462.00 7804.60 200245565.00 71816.52 19885700.20 9839.50 200355963.00 77685.51 19896332.70 11164.20 200469168.40 87552.58 19906747.00 12090.50 200577856.82 99051.28 19917868.00 14091.90 200692954.08 112631.85 199210086.30 17203.30 2007110943.25 131510.13 199315717.70 21899.90 2008138325.30 1523

31、46.64 199420341.10 29242.20 2009164463.50 165526.80 199525470.1036748.20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下文将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对我国的消费占投资比例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同时对2010年消费占投资的比例进行预测,得出2010年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对我国的投资与消费关系进行评价。3.1投资与消费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1.1投资与消费的描述统计分别对我国1981年至2009年的投资和消费样本做描述性统计图表,详见图1和图2。图1 1981-2009年我国资本形

32、成总额的趋势图由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我国投资从1981年至2009年之间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从增长速度上看,我国的投资规模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至1991年,该阶段我国的经济状况刚从“大跃进”中恢复过来,投资规模增长速度比较平缓,投资规模都在10000亿元以下。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2000年,投资规模增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该阶段的投资规模增长速度是先升后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发展提出了推动的作用,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投资规模增速较快;1997年7月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影响,投资规模增速较之前有所下降。第三阶段为

33、:2001年至今,该阶段我国的投资规模增速较之前的两阶段有了更大的提高,在2007年投资规模突破10万亿元。图2 1981-2009年我国消费趋势图由图2可以看出:总体上我国消费规模从1981年至2009年间一直保持着正的增长。从增长速度上看,消费规模也可以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年至1996年,我国的消费规模增速一直在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第二阶段为:1997年至2003年,这阶段我国的消费规模增速有所下降,主要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人们愿意将更多的资本留在身边,而不去消费。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今,消费规模的增速一直保持在两

34、位数,除了2009年增速降为9%,2003年到2008年间我国一直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了消费;而2009年国内物价上涨,人民的消费有所下降,但是消费规模依然保持着增长。3.1.2消费占投资比的描述统计图3 1981-2009年我国消费占投资比例变化图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与投资比例关系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是不断变小。从变化阶段可以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年至1985年,该阶段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从最高的2.08下降到了1.7,这主要是因为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开始复苏并走向繁荣,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而消费规模的增长速度相对慢些。第二阶段为:1985年至1993年,该阶段

35、消费与投资规模的比例几乎保持平稳的状态,在1993年有所下降,下降到1.27,这可能跟国库券提高利率有关,该阶段整体投资规模与消费规模的差距浮动不大。第三阶段为:1994年至2000年,该阶段的消费与投资规模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经济工作中提出的政策有关。第四阶段为:2001年至2009年,该阶段我国的投资与消费规模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与我国近期的经济发展过热有关,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加大了投资规模,而物价上涨,使得消费规模增长缓慢,这使得投资规模与消费规模几乎持平。根据国际投资与消费占GDP的标准来评价我国的投资与消费规模时可以发现我国的投资超额,而消费规模存在很大的增长空

36、间。3.2计量经济学建模分析介绍上面的描述统计分析,只是大概地反映了从1981年至2009年间我国的投资与消费规模的变化趋势,并不能用具体的公式表现出投资与消费各年间的影响关系。为了对投资与消费关系进行更准确的研究,我们将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3.2.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前者以自相关函数检验为代表,后者以单位根检验为代表。本文只介绍目前常用的单位根检验。假设为一时间序列,最简单的一种前后依存关系就是变量当前的取值主要与其前一时期的取值状况有关,而与其前一期以前的取值无直接关系。可以用以下的一阶自回归模型来描述这种关系常记作。根据平稳时

37、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可知,当 时,该序列是平稳的。如果一个序列经过一次差分后变为平稳的序列则称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有时,一个序列要经过d次差分后才变成平稳序列,则该序列是阶单整序列,则记为。3.2.2定阶时间序列建模过程中一般使用的建模方法建模。该方法的建模思想是:逐渐增加模型的阶数,拟合较高阶模型,直到再增加模型的阶数而剩余平方差和不显著减小为止。使用该方法建模,模型阶数的增加一般采用两阶、两阶增加的方法,通过对比选择模型最佳的阶数。3.2.3模型的检验与预测模型的适应性检验的一般方法是:散点图法、估计相关系数法、F检验、检验法,其中散点图法和估计相关系数法都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精确度不够;F

38、检验法则是通过检验增加模型阶数时,剩余平方和有没有变小来确定模型是否适应;检验法是将检验独立问题转化为检验,该种方法的精确度比较高。本文采用对模型所建方程的残差检验,当残差的Q统计量检验的概率都高于0.05时,才能认为所建模型适合序列。预测可以分为动态预测和静态预测两种,其中动态预测是利用样本第一期开始计算多步预测,它是根据预测量向下进行预测的;静态预测是利用滞后因变量的实际值,而不是预测值,它根据实际值向前一步预测。一般提倡使用静态预测,因为它是根据实际值进行的预测,准确度更好些,但是静态分析的缺点是只能预测后一期的数值。3.3实证分析3.3.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首先通过对变量xt(xt表示消

39、费/投资,即消费占投资的比例)进行单位根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表2 变量xt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处理1%水平5%水平10%水平t统计量P值无-3.6892-2.9719-2.6251-0.37910.8998一阶差分-3.6999-2.9763-2.6274-3.65690.0111注:处理都是带常数项的。由表2可以看出,在5%的置信水平下,要得到平稳的xt的时间序列,需要对xt进行一阶差分即可得到平稳的序列,详细差分结果见图4。图4 xt一阶差分后的结果由图4可以看出经过一阶差分后,数值的均值为-0.037,已经接近于0,序列是平稳的,接下来将进行建立时间序列模型。3.3.2定阶通过的建模方

40、法建模,本文尝试着建立以下几种模型后得出的结论见表3:表3 对序列进行尝试建模的几种结果模型类别ARMA(2,1)ARMA(3,3)MA(1)MA(2)残差和0.08750.03430.21300.2064AIC值-2.5487-3.1948-1.8981-1.8579通过上面的模型数据的对比,选择了对序列建立,因为该模型的残差值已经是最小的,且模型的阶数增加,并没有是残差值变小。3.3.3检验及预测为了进行准确预测,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参考上文的检验方法。该模型的Q统计量检验的结果是残差检验P值多数在0.05以上,认为对所建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了检验,模型的公式如下: t= (0.3594

41、)(0.5774)(-3.0382) (-0.4204)(-0.1076)(2.0133)(-2.2507)=0.8484 DW=1.9245该模型中为0.8484,说明解释变量能够较好的对被解释变量的差异做出解释,每一期的xt与后第三期的xt有关,同时还受其他扰动项的影响,比如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和居民消费习惯等。且下面图6对模型的预测拟合图可以看出该模型建立的比较符合实际。图5 对xt进行预测的拟合图图5中的xtf为对xt进行预测的拟合线,通过两者的对比发现,拟合结果比较好。并且获得了2010年的静态预测数据为:0.9077。该结果表示2010年的投资规模会超过消费规模,凸显了我国的投资与消

42、费比例失衡的现状。这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相吻合,我国2010年10月15日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政府对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发展,拉动国内经济。这些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了。4.政策建议由上面的实证分析看到了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现状,我国以前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忽视了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后果。目前改善投资与消费的规模成为了政府部门应该考虑的一件大事了。一方面,要调整投资规模以及投资的结构;另一方面,要扩大消费规模,刺激国民消费,挖掘国内市场潜力。4.1改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消费这是惠及全体国民

43、利益的共同事业,也是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程,对调节收入差距,改善预期,扩大消费也有促进作用。要加快规范完善城市低保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私企业的社保参保率,抓紧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提高征缴率,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生活保障能力。加快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做实个人账户。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城乡公共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努力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差异。只有保障了国民的基本生活,才能够确保居民去消费,才能保障国内的消费市场繁荣与发展

44、。4.2调整收入结构,促进消费增长改善收入结构,调节过高收入,取缔不合理收入。要不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大分配的调节力度,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完善收入和财产的登记制度,加大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征缴力度,抓紧出台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措施,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完善收入和财产管理、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透明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坚决打击没收非法的收入和财产。努力促进低收入者得收入,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坚持做好农民工工资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基础上稳步调高职工工资。进一步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完善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推进国家公职人员福利待遇货币化。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合理确定、严肃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切实保障被征土地农民的利益。按期完成农村税费改革,不断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国民有足够的收入去消费,促进消费的增长。4.3出台惠民政策,扶持高新产业投资高新产业是我国产业调整的重要发展产业,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