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保险福利及休假的案例分析及实务操作.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61206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资保险福利及休假的案例分析及实务操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资保险福利及休假的案例分析及实务操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资保险福利及休假的案例分析及实务操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资保险福利及休假的案例分析及实务操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资保险福利及休假的案例分析及实务操作.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资、保险、福利及休假的 案例分析及实务操作,梁燕玲 合伙人 金杜律师事务所 2010年6月,CCH 中国劳动法实务培训之专题三,工资、保险、福利及休假的案例分析及实务操作,工资 加班工资 拖欠工资 保险 社会保险缴纳 失业保险 福利 休假 年休假,案例分析1加班工资(1),基本案情 王某于2006年8月1日与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被派遣至B公司从事司机工作。劳动合同中约定,王某在B公司执行“标准工时制”。 王某在B公司担任副总裁的专职司机,副总裁不用车的时候,王某可以自由安排时间。B公司不要求王某每天到公司报到,也不要求其打考勤。对于王某在工作日7:00之前及19:00之后的加班,B公司按照

2、每小时10元的标准支付加班费;对于在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分别按照每小时20元和30元的标准支付加班费。 2008年7月31日,A公司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到期终止。2008年12月,王某提起劳动仲裁,要求A公司和B公司支付2006年12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案例分析1加班工资(2),问题 加班工资如何支付? 工资支付争议的时效如何起算? 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企业是否可与员工约定加班工资基数? 制定加班政策有哪些注意事项?,案例分析1加班工资(3),加班工资如何支付? 支付标准 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150% 休息日加班未能补休的,200% 法定节假日工作的,300

3、% 特殊工时制下加班工资的计算 综合计算工时制 不定时工时制,案例分析1加班工资(4),工资支付争议的时效如何起算? 仲裁时效:一年 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起算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拖欠劳动报酬争议的时效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无仲裁时效限制 劳动关系终止的,自终止之日起一年,案例分析1加班工资(5),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一般规则 谁主张,谁举证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特殊规则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

4、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考勤/打卡记录的证据效力,案例分析1加班工资(6),企业是否可与员工约定加班工资基数? 北京:可以 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及休假期间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上海:不可以,案例分析1加班工资(7),制定加班政策有哪些注意事项? 建立加班审批制度 注意保留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等证据 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应注意的事项,案例分析2拖欠工资(1),基本案情 2007年7月4日,贺某与M公司签订雇用协议,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并约

5、定贺某税前月工资为人民币140,000元。 按照公司内部流程,公司每月给员工发放工资需凭加盖四个章(即法定代表人章、公司公章、财务专用章、贺某的名章)的工资付款审批单。作为首席执行官,贺某掌管除法定代表人章之外的其他三个章。法定代表人章由公司的一名不懂中文的董事掌管。 2008年1、2、3、6、7月,因公司现金流紧张,贺某没有批准该几个月的工资付款审批单,但口头告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暂不发放贺某本人的工资,其他员工的工资照发。 因贺某业绩不佳,M公司于2008年8月初向贺某发送电子邮件协商将工资降低为5,000美元。对于降低工资,贺某未予以书面认可,仅口头认可。之后,公司按照5,000美元给贺

6、某发放了 2008年月的工资。 后因贺某严重失职给M公司造成重大损失,M公司于2008年9月17日解除了与贺某的劳动合同。 贺某于2008年9月28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M公司支付拖欠贺某的工资以及逾期支付工资的25%的经济补偿金。,案例分析2拖欠工资(2),问题 企业的工资支付义务? 什么是“无故拖欠”工资? 企业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拖欠工资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 企业如何调整员工工资?,案例分析2拖欠工资(3),企业的工资支付义务? 形式:货币,现金或汇入银行账户 周期:至少每月支付一次(非全日制: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 日期:遇到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的,应提前在最近的

7、工作日支付 记录:向员工提供工资单;企业保存工资支付记录 什么是“无故拖欠”工资? 存在主观恶意 不属于“无故拖欠”的情形 企业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案例分析2拖欠工资(4),企业可以延迟支付工资的情形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应当向员工说明情况,并经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 ) 企业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25%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行政部门处罚 拖欠工资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 企业证明已足额支付 未能及时支付的,企业证明非“无故拖

8、欠”,案例分析2拖欠工资(5),企业如何调整员工工资? 单方调整 双方协商一致 书面形式,案例分析3社会保险缴纳(1),基本案情 李某于1997年1月到A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李某的社会保险由李某自行在其户籍地缴纳,缴纳的保险费中应由单位承担的部分由A公司凭李某提供的发票报销。 在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李某每年向A公司提交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发票,A公司报销了其中由单位承担的部分。同时,A公司还为李某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该保险金在李某离职时以现金支付。此外,A公司为李某投缴了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李某支出的医疗费用的85%。2007年1月起, A公司为李某在A公司所在地投缴了各类社

9、会保险。 2008年8月,A公司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关系。之后,李某从A公司领取了6万余元的补充养老保险金。2008年12月,李某提起劳动仲裁,要求A公司赔偿李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基本养老保险损失、医疗保险损失及失业保险损失。,案例分析3社会保险缴纳(2),问题 企业能否与员工约定以支付现金或报销员工自行缴纳的保险费代替缴纳社会保险? 企业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社会保险争议?,案例分析3社会保险缴纳(3),企业能否与员工约定以支付现金代替缴纳社会保险? 参加社会保险是企业和员工的法定义务 不可以向员工支付现金的形式代替

10、缴纳社会保险 企业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劳动行政部门或税务机关要求责令改正、加收滞纳金;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罚款 民事责任 员工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因此造成损失的,有权要求企业赔偿,案例分析3社会保险缴纳(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社会保险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北京司法实践 属于劳动争议的 由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工伤、失业、生育、医疗保险待遇,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支付上述待遇的 用人单位未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农民

11、工在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未按规定的工资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案例分析4失业保险(1),基本案情 B公司与张某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7年3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后B公司因张某在工作中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于2009年3月28日解除了与张某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解除后,张某不认可解除理由,并依据B公司的规章制度向公司提出内部申诉,并拒绝在公司内部申诉程序完成前配合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及离职相关手续。 后因办理失业保险手续的期限已过,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2、提起仲裁,要求B公司协助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案例分析4失业保险(2),问题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 企业解除员工后与失业保险有关的义务? 企业制定内部申诉程序的注意事项?,案例分析4失业保险(3),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年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停止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形 重新就业 应征服兵役 移居境外 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 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案例分析4失业保险(4),企业解除员工后与失业

13、保险有关的义务 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告知被解除员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失业保险条例) 企业制定内部申诉程序的注意事项 申诉程序与解除通知的生效,案例分析5企业福利(1),基本案情 张某于1997年3月与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A公司为张某建立补充养老保险,A公司每月按照张某的基本月工资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与公司为张某支付的养老保险比例有关)缴存养老保险金,张某不必缴纳任何费用;张某离职时,该笔保险金将根据财务累积的结果,按照其在公司的服务年限所对应的比例计

14、算,向其一次性支付。 A公司于1998年和2006年施行的两版员工手册均明确规定该补充养老保险金的提取比例为张某月工资的15%,且该补充养老保险金应先用于支付国家及当地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 后A公司于2006年9月解除了与张某的劳动关系,但双方在该补充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比例和支付标准上发生争议。2006年9月,张某提起劳动仲裁。,案例分析5企业福利(2),问题 企业制定福利政策应注意哪些事项?,案例分析5企业福利(3),实务中企业提供的常见福利类型 企业年金 股权期权计划 住房(住房补贴、购房贷款优惠等)、餐饮、健康、培训、交通等方面的福利待遇等 企业可自主制定实行,非法定义务 企业制定、修改、

15、取消有关员工福利的规章制度时,须履行民主和公示程序,案例分析6休假(1),基本案情 许某于1997年1月到A公司工作,因违反A公司的劳动纪律于2009年10月31日被A公司解除。 离职时,许某有24天未休年休假,其中法定年休假为10天,额外年休假为14天。 2009年11月,许某提起劳动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全部24天的未休年休假补偿。,案例分析6休假(2),问题 享有法定带薪年休假的条件? 法定带薪年休假有多少天? 未休法定年假补偿如何计算? 何种情况可不支付未休年假补偿? 企业是否应对员工的未休额外年假支付补偿? 制定带薪年假政策有哪些注意事项?,案例分析6休假(3),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

16、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自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 享有法定带薪年休假的条件和天数? 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案例分析6休假(4),未休法定年假补偿如何计算? 按照员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 包含企业支付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 何种情况可不支付未休年假补偿? 企业安排员工休年休假,但员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案例分析6休假(5),企业制定带薪年休假政策有哪些注意事项? 额外年休假及其补偿 应当履行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谢谢大家!,梁燕玲 合伙人 电话:86-10-58785161 邮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