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66411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伯牙绝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5.伯牙绝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5.伯牙绝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伯牙绝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伯牙绝弦.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欣赏有关友谊的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酒逢知己千杯少 君子之交淡如水 四海之内皆兄弟 士为知己者死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25.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绝,断绝。 伯牙绝弦: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解 题,主要内容:,伯牙绝弦,讲的是知

2、音难求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弹琴了。,观图识人,(1)图中俩人是谁?,俞伯牙 钟子期,(2)他们正在做什么?,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在倾听,自由、大声、正确地读课文, 能读出节奏就更棒了。,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

3、/绝弦,终身/不复鼓。,试翻译课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大家两人一组互相翻译给对方听,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向老师求教。,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善于,擅长。 “鼓”,弹。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太好了。“峨峨”,高。“兮”,啊。“若”,好像。 伯牙弹琴的时

4、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就像高大的泰山啊!”,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广大。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妙极了!这琴声 宛如 奔腾不息的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所念”,所想到的。“得”,懂得。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觉得。“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把琴摔碎。 “复”,再,重新。 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

5、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俞伯牙善长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琴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称赞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流过我心中!”,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子期都能准确说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伯牙把心爱的琴弦割断,将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再读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里读懂了伯牙与子期是知音? 用笔把自己读懂的

6、句子划出来。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为什么他偏偏视钟子期为知己呢?,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是呀,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思考:,伯牙遇到了知音钟子期,他又是怎样的心情? 他会对子期说什么?,喜悦、

7、欣慰、幸福,“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琴声也懂,志向也懂,胸怀也懂,这才是真正的知音。伯牙和子期多么想像高山和流水一样相伴相随永不分离。他们相约来年再相见,一年以后伯牙乘着一叶扁舟来到去年相见的地方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1)俞伯牙这个时候的心情怎么样?,(万分悲痛),为什么他这样痛苦?,(以为知音去世了),(2)为什么伯牙把子期视为自己唯一的知音呢?,因为只有子期听懂他的琴声,理解他的心意。,(3)最后俞伯牙做了什么极端的事情?,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深化感受:,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

8、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面对绝望与痛苦的伯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习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这对知音之间的那种比山高比水深的,深情厚谊!,同学们,知音难觅!我们一定要像俞伯牙和钟子期那样,珍爱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千万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就闹矛盾,搞不团结!,课堂讨论,伯牙做了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极端行为,你认为他做这种极端行为恰当吗?,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在万分悲痛的情况下决定“破琴绝弦”,他的举动是对知音的悼念。,但是,这种极端的行为是不利于社会的,也是不利于个人的。,所以,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千万不能做出这种极端的行为!应该清醒地看待问题,适当地克制自己的情绪。,练习与作业:,1、选出“善”的正确意思 善良; 擅长; 好,表赞同; 熟悉; 容易 1、伯牙善鼓琴( )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3、来者不善。( ) 4、我看这位叔叔很面善。( ) 5、小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 2、尝试背诵课文。 3、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真友谊的小故事。,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