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66565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网校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 、选择题图甲、乙均表示细胞的一部分,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该细胞为神经元,图乙中a、c为兴奋区 B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兴奋在两者之间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 C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甲与乙之间应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且兴奋的传导方向应为甲乙 D图示中甲在向外分泌物质,则甲可参与构成突触后膜,该物质的分泌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A妇女A在1月份可能接种了疫苗,妇女B

2、没有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一定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D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蜜蜂螫人时,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促使其他蜜蜂一起进攻,这种化学物质是 A.性外激素 B.蜕皮激素 C.脑激素 D.外激素直接影响昆虫种内互助的激素是 ( ) A 脑激素 B 蜕皮激素 C 保幼激素 D 信息激素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 成,体

3、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吞噬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2011重庆理综3)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 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脑外包有骨骼,脊髓外无骨骼B脑和脊髓都与反射有关C反射仅与脊髓有关D神经元细胞体都位于脑和脊髓表面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

4、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结构位于下丘脑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从而促进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并抑制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处给予恒定刺激,、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ch浓度(mmolL1)处感受

5、到信号的时间(ms)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0.15.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A. 图中的、与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右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b表示糖尿病病人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

6、有关神经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列关于人体内T淋巴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中产生并成熟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合成分泌抗体 C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直接将抗原消灭 D既能进行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与B淋巴细胞在功能上互相协调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

7、疫学原理相同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二 、填空题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分别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5 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小鼠产生的精子计数。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对照组实验组12注射物玉米油H(浓度100 mg/L)H(浓度200 mg/L)精子数均值(107个)7.135.094.35请分析并回答:(1)表中数据显示

8、,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_。(2)小鼠脑中的_调节_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_细胞(2n)经_发育来的。(3)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_。(4)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_和DNA片段_所致。(5)环境激素可沿着_传递进入人体,被靶_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数量变化 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H

9、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A阶段)HIV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 (2)T细胞在人体免疫过程中具有_等作用,感染后的B阶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_。 (3)HIV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_,接下来人体体液免疫会发生的变化是(用箭头和文字表示):_。 由图可知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_年。 (4)我国已经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任重而道远。2006年8月18日,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联合宣布,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经顺利完成期临床试验,且达到国际同类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

10、能量和酶,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 B在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性传播,注射艾滋病疫苗后还有可能感染该病 C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攻击人的T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 D注射艾滋病疫苗后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CC解析:妇女A免疫系统可清除病毒,其对该种病毒的免疫时间取决于体内相关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的长短。由图示A、B曲线在2月份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两人体内5月份均产生了抗体,说明她们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状廇病毒,妇女A产生的抗体量较大、速度较快,说明妇

11、女A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但不一定能长期保护,故C错。DDB【解析】抗毒素就是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的抗体。凝集素是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出来的能凝集红血球的一种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抗体当然不能当作抗原而引起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答案】AB解析:脑与脊髓外侧都包有骨骼,是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中,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内部,而不是在表面。B B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解析:进食前,体内血糖浓度较低,胰岛素含量较低,而胰

12、高血糖素含量较高。进食以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而胰高血糖素明显减少。在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持续较高。所以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胰岛素;曲线c表示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曲线b表示糖尿病病人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a激素和c激素是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的。答案:DDD二 、填空题 (1)减少(2)下丘脑垂体精原减数分裂(3)负反馈(4)断裂丢失(5)食物链细胞 (1)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2)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被破坏,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下降,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3)抗原 (4)D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