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66658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选修6.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选修6)第一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题号12345答案一、选择题1(2012吉林模拟卷)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 B乙C丙 D丁(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

2、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2(2011上海卷)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据此回答(1)(2)题。(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3凡是温度为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都称为冻土,有冻土分布的地区一般都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读“北半球多年冻土分布剖面图”,回答(1)(2)题。(1)图示的冻土分布特点是()A中纬度的多年冻土随纬度升高而增厚B不连续多年冻土

3、带多分布在高纬地区C季节冻土多分布在极地附近D季节冻土水平分布的范围小(2)下列有关冻土对区域环境和发展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多高寒冻土,它的冻胀和融沉对道路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B我国三江平原地下的冻土阻碍了地表水的下渗,促进了该地沼泽的形成C冻土的存在说明当地的温度条件较差,不能发展种植业D有冻土存在的地区,其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热量不足4(2012广州模拟)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A中部地区B南部沿海地区C京津地区D北部沿海地区(2)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A经济发达B工业结构轻

4、型C气候变化不明显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5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2)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较低的人口素质 D资金严重短缺(3)下列关于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

5、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二、综合题1(2012潍坊教学质量调研)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原则。 (2)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3)请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合作的途径有哪些?(4)2009年11月26日,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6、的目标,你认为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该承诺。2(2012重庆卷)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地水分含量_。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

7、1)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2)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3)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1)A(2)B(3)B2解析:(1)臭氧吸收紫外线,可以减少过强紫外线对生命的损害。(2)南极春季的臭氧空洞最为严重。答案:(1)B(2)C3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季节冻土水平分布的范围广;不连续多年冻土带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且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厚。(2)有冻土存在的地区温度条件一般较差,但有季节冻土存在的地区夏季气温不一定低,如我国的三江

8、平原也有冻土存在,但该地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答案:(1)A(2)C4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区CO2排放量最大,是今后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2)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从图中看可以得出,南部沿海地区排放量少, 减排效率高,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有关,但本地区主要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能耗少。 答案:(1)A(2)B5解析:(1)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属于持续性原则。(2)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地区,长期以来,教育水平较低,造成人口素质较低。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故选C。

9、(3)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答案:(1)B(2)C(3)D二、综合题1解析:(1)保护物种多样性,实现人与生物平等相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2)读图可知,发达国家高度的经济活动,导致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急增导致热带雨林减少、沙漠化、发展中国家的公害问题等生态问题。(3)发达国家经济活动强度大,发展水平高,进行有害物质跨境转移;发展中国家贫困、外债多。因此,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合作的途径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禁止污染物跨境转移等。(4)实现节能减排应从产业结构调

10、整、技术革新,使用新能源等方面入手。答案:(1)公平性(2)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原因是过度消耗资源(高度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禁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加强国际合作对话;签署共同协议。(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加快设备更新,提高能源利用率;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实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2解析:(1)抓住我国西北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的特点来回答。(2)北纬5070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由于该地区在我国东北以北的临海,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所以水分含量“高”。 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是热量不足,而全球气候变暖可使该地区“热量增加,生长期变长”。 答案:(1)土地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2)亚寒带针叶林;高热力条件得到改善;适宜农作物生成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