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66764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即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草容屠呦呦荣获诺奖,是对她个人的奖励,也是对青蒿素产业化的褒奖。屠呦呦之所以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是由于青蒿素在使用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为这一奖项的实至名归,增添了厚重的分量。这其中,产业化功不可没。由屠呦呦获奖,我们更可一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这样的双创可以相辅相成。屠呦呦取得的无疑是原始创新成果。对于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全球曾经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感染人数上亿,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生命

2、。在屠呦呦获奖前,已有4位科学家,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只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作为生物世界的一部分,疟疾从来都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为此,科学家也总在寻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武器。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屠呦呦另辟蹊径,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在我国,在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的20世纪70年代,疟疾显然已不是急迫的疫情,于是这一成果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此外,艰辛的产业化过程,也使青蒿素没有较快产生出广泛

3、的社会影响。青蒿素是科学发明,而走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却是复方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的奇特功效,正是由于其对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然而,即便是功效如此之好的药物,如果不能送到最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正是由于药物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开展的大规模合作,才使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了国际市场。2001年,世卫组织向非洲推荐了这一药物,使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下降了九成,当病愈出院的患者们高呼“中国神药”时,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如今,复方蒿甲醚已通过85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品注册,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

4、抗疟药。 我们不能断定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影响,还会不会有屠呦呦的获奖。屠呦呦当年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保护好知识产权,没有及时产业化,那是她所处时代的局限。今天全社会都在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缩短从创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增强这样的意识,当这样的局面形成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而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的最好保护,世界也将由此变得更加美好。1.下列关于“双创”的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双创”就是创新与创业,二者可以相辅相成。B埋头创新,主动创业,这是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增强的意识。C当创新和创业形成良好的

5、互动循环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而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的最好保护,世界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D只要全社会都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就能实现从创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呦呦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启示人们进一步探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B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屠呦呦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C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在我国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是因为我国已经没有疟疾病情。D无论药物的功效多么好,如果不能送到最需要

6、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在屠呦呦获奖之前,已有4位科学家,因研制出抗疟疾有关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奖。B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疟疾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C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国际市场后,使非洲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大幅下降,也使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D屠呦呦所处时代的局限,使她当年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保护好知识产权,没有及时产业化,也使青蒿素没有产生任何社会影响。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长孙无忌

7、,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始,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从秦王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皇太子建成毒王,王病,举府危骇。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平之。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即位,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公。 突厥颉利可汗已盟而政乱,诸将请遂讨之。无忌曰;“今我务戢兵,待夷狄至,乃可击。使遂弱,且不能来,我又何求?臣谓按甲存信便。”帝曰:“善。”然卒取突厥。太子承乾废,帝欲立晋王,未决,坐两仪殿,群臣已罢,独留无忌、玄龄、绩言东宫事。帝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异议者斩!”于是遂定。以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

8、三品”自此始。二十三年,帝疾甚,召入卧内,帝引手扪无忌颐,无忌哭,帝感塞,不得有所言。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因秘不发丧,请还宫。 太子即位,是为高宗。帝欲立武昭仪为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许敬宗数劝之,无忌厉色折拒。帝后召无忌、遂良及于志宁言后无息,昭仪有子,必欲立之者。无忌已数谏,即曰:“先帝付托遂良,愿陛下访之。”遂良极道不可,帝不听。 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帝惊曰:“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

9、敬宗具言:“反迹已露,陛下不忍,非社稷之福。”帝终不质问。遂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后数月,无忌投缳卒。自是政归武氏,几至亡国。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以孙元翼袭封。文宗开成三年,诏曰:“每览国史至太尉无忌事,未尝不废卷而叹。” (选自新唐书长孙无忌传,有删改)【注】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擢:提拔,提升B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 阴:暗地里C然卒取突厥 卒:士卒D上元元年,追复官爵 复:恢复5.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的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

10、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B.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C.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 )D.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孙无忌做事果断,敢作敢为。皇太子建成加害秦王李世民,他就和尉迟敬德、侯君集一起平定了太子,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他权力支持,晋王得以成为太子。B长孙无忌辅佐皇帝,备受重用。他辅佐李世民

11、做太子,李世民登上帝位后,授予他左庶子,进封齐国公。李世民病危,他和褚遂良一起受诏。C长孙无忌坚持己见,结局悲惨。对于立武昭仪为皇后,他始终反对,即使皇帝示以恩宠,他也不让步;最终被许敬宗构陷,以致上吊自尽。D长孙无忌有功于朝廷,终被昭雪。上元元年时,追复长孙无忌官爵,让其孙元翼袭封;文宗也曾说他每读国史,谈到无忌事就废卷而叹。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5分)译文: (2)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5分)译文: (二)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诉衷情令 长安怀古康与之阿房废址汉荒丘。

12、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是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注】康与之,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人,此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前。阿房:宫名。秦始皇营建。8.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阐述。(6分)9.“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三)古诗文名句。(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通过“ , ”两句,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美景表现了出来。(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两句话是“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因

13、羞怯而犹豫不决的诗句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里写:“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它是那么自由”那个时候,萧红身在日本,正试图用出走来逃离与萧军的情感困局,同时也想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写作空间。漂泊了那么久,她将写作奉为宗教,在导师鲁迅的提携下自由地创作,终于可以停下来感叹一句:“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仅仅是在笼子里的平安,她也是又爱又

14、怕的。写信的一个月前,鲁迅逝世了,震惊和悲恸过后,萧红好像隐隐找到了一种悲痛化出来的力量,这是她微小的坚强。事实上,这平安确实是短暂的,不久后,萧红就不得不提前回国,踏上了更加颠沛流离的悲剧之路。如今去回望萧红对“黄金时代”的感叹,实在是饱含凄凉的。文学与人生,是萧红的两条交叉线。这两重世界曾经合二为一,但最终渐行渐远、无法弥合:她在文学中找到了个人价值和心灵自由,像“大鹏金翅鸟一样飞翔”,而在人生际遇上则颠沛流离,终于“跌入奴隶的死所”。在她身后,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有着女性和穷人双重视角的女作家,萧红是游离于主流文学而被长期忽略的。而作为一个女人,她与不同男人之间漂泊的感情经历为人长久窥视。

15、漂泊将近百年过后,萧红才在中国文学史上找到自己应有的地位。除了她小说般戏剧性的爱情,还不可忽视她深处的大时代背景。动荡的时代,匮乏的物质反而造就了那个时代精神的亢奋和对信仰的执着,也造就了一个群体性文学上的 “黄金时代”,而萧红作为其中一个女性个体,她追求的是不同寻常的道路。萧红的一生都在漂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如果从她1933年逃婚出走故乡呼兰算起,到她1942年客死香港为止,短短几年间,她的轨迹遍布各地,从北国到粤港,从西北到日本。她原本可以停下来,但她依然选择了漂泊。我们辗转走访这些站点,不禁感佩萧红在短短几年的颠沛流离中的高产,她留下100多万字的作品,其

16、中包括两部诗性悲剧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一部讽刺喜剧马伯乐,这在和平年代尚且不易,何况是战乱年代了。萧红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死于抗战烽火中的1942年,正值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放在大时代背景下去观察萧红,她在当时的女性群体,甚至是女作家群体中也是触目的。作为女性,萧红自己也说:“这是一个盛产娜拉的时代。”在“五四”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也因此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自由风格。如果说一开始的娜拉式的逃婚离家还是被动的,后来离开萧军、选择端木并与之南下香港,更是在爱情和民族双重危机下的主动选择。她的漂泊似乎也从被动的行为转为一种主动的习惯。尤其在当时主流文化阵营纷纷奔赴延安的时代

17、洪流中,萧红公开提出“作家不属于某个阶级,作家是属于人类的”,她选择了自由写作,家国想象中的“左翼女作家”标签因此对她并不适宜。萧红研究开创者、汉学家葛浩文评价:“萧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并不是一种理想化的、充满爱国热情的浪漫的战争图景,而是它对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人们身上产生的孤独的、极端的个人化的影响。从此萧红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学视野之外。”萧红曾对好友聂绀弩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要掉下来。”现实中,她的确为这份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再选择,在兵荒马乱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至今仍备受争议,这怎么是黄金时代呢?许鞍华在电影黄金时代里借萧红之口回答:“我不能选择怎么生

18、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这样来看,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相关链接萧红和萧军虽然都被列为左翼作家,但实际上至少萧红没有那种明显的红色热情,且对政治十分冷漠。后来舒群曾劝她去延安,被她拒绝了,唯一的理由是她害怕再过斗争的生活,她需要安慰,需要家庭,需要温暖,她不知道往哪一个方向找,最后她找到了端木蕻良。她一旦告别了斗争,就告别了那个时代,因此她的黄金时代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味道。 (摘自李菁萧红:逃不出的命运)“百度百科”相关注释: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

19、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去世于香港。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身在日本的萧红因为摆脱了和萧军之间的感情纠葛得以平静地投入自由的创

20、作空间中,所以她深感这是她的黄金时代。B.鲁迅的逝世让萧红很悲伤,但也带给她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她选择离开日本回国,再次踏上漂泊流离的道路。C.萧红在生活和创作上的际遇有过交集但又不同,她在创作上找到了个人价值和精神自由,迎来巨大的丰收,但在生活中饱受磨难,付出了巨大代价。D.萧红的漂泊是自身的主动选择,她一直以自己的意志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获得精神的自由是她选择这种人生道路的思想根源。E.萧红出于对颠沛流离的生活的恐惧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即她害怕再过斗争的生活,拒绝去延安,这正是她的黄金时代与那个大时代不一样的地方。(2)文章两处划线句中的所说的萧红的“黄金时代”表现在哪里?(6分)(3)题

21、目中的“漂泊”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6分)(4)文章第一段萧红说:“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它是那么自由。”接下来,第二段又说:“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这两者之间有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语言文字及其运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在电子商务方面,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他没有 ,而是瞄准了新的领域。(2)有分析家指出,西班牙队坚持旧的战术是 ,没有取得好成绩是理所当然的。(3)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对于行情的理解也要变化,不能 ,用旧有的思维模式来指导自己的操作。A.故步自封 抱残守

22、缺 墨守成规B.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D.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习近平强调,6年来,金砖国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一致决定本着共赢、合作、开放的精神,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B.每年夏天,母亲都会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是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C.过于放松的假期有可能带来一些可怕的结果。很多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容易变得懒散,失去目标和动力,严重的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等问题。D.由于中国留学生人数在过去十年间猛增,使耶鲁大学北部一片杂草丛生的

23、荒地发展成一块块菜园,如今菜园长满了韭菜、香菜等美国百姓闻所未闻的蔬菜。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卢沟桥本名广利桥,是金大定二十七年始建,至明昌二年修成的。 。马可波罗记作“普利桑干”,而欧洲人都称它做“马可波罗桥”,倒失掉记者赞叹桑干河上一道大桥的原意了。中国人是擅于修造石桥的,在建筑上只有桥与塔可以保留得较为长久。A.因为曾入马可波罗的记述使它拥有世界的声名。B.它曾拥有世界的声名是因为曾入马可波罗的记述。C.马可波罗的记述使它拥有世界的声名。D.马可波罗曾记述它,因此它拥有了世界的声名。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24、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 ,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安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 ; ,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 16.阅读下面的材料,给“电子书”下定义。(不超过65个字)(5分)电子书是数字化的新兴出版物,它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不同,其内容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声音、影像,它通过数码方式以光、电、磁为介质将这些内容记录在设备中,因此,它的读取、复制、传输等都要借助特定的设备才能实现。电子书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数字版权贸易和互联网技术

25、的发展,使电子书的用户可以以更低的价钱方便地购买到更多的图书,为电子书的流行奠定了基础。电子书是 五.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小天莺听见一个老人在叫卖“一根羽毛换取两个虫子”,于是忍痛拔下一根羽毛换了两个虫子,美餐一顿。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天莺飞翔于天空,妈妈说:“等你羽毛丰满了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莺虽点头,但心中仍惦记着虫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三根羽毛换了六个虫子,吃得非常高兴。以后,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莺发现自己飞翔的本领远不如从前,但出于吃虫的欲望,它继续拔毛换虫。直到有一天它再也飞不起来了小天莺羽毛没了,

26、老人也不见了。最后它悲惨地含恨而逝。许多事物只能满足人的一时欲望,但有的人为它付出的代价却太惨重。有理性的人需要认真掂量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大庆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答案(2016年1月14日)1.D(原文是“我们完全可以缩短从创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2.C(原文是“疟疾显然已不是急迫的疫情”)3.C(A依据原文“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判断。B强加因果。D属于主观武断)4.C(卒,最终,最后)5.B 6.B(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即位,迁吏部尚书)7.(1)唐高祖率领军队渡过黄河,(长孙

27、无忌)来到长春宫拜见高祖,被(高祖)授予渭北道行军典签。(第一句“兵”,译成军队和率领军队都给分吧,“河”必须翻译成黄河,“谒”,拜见,“授”译成被动句,第二分句的主语必须正确,五个地方选四个采分点落实,句意对就酌情给分)(2)(武昭仪)被立为皇后后,因为长孙无忌受到封赐却不帮助自己(做皇后),(对长孙无忌)怀恨在心。(“后”是皇后,“既”是已经或者在之后,“以”是因为,“衔”是怀恨,四个采分点落实,句意对即给一分)参考译文:长孙无忌字辅机,秉性豁达机敏,博览文史典籍。当初,高祖率领义军渡过黄河时,长孙无忌到长春宫晋见高祖,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有功,官职做到比部郎中,封为

28、上党县公。皇太子李建成投毒暗害秦王,秦王中毒病重,全秦王府都感到凶险惊骇。才派长孙无忌暗中召集房玄龄、杜如晦商定计谋。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平息了祸乱。秦王当了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左庶子。秦王登帝位后,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因为功劳第一,晋封为齐国公。突厥的颉利可汗与唐朝结盟后发生了政治动乱,众将领请求趁机征讨。长孙无忌说:“现在我朝致力于和平,等突厥进犯,才能还击。假使他们就此削弱,将来不能进犯,我们还有何求呢?我认为按兵不动保持信用为好。”太宗说“:好。”但后来还是征伐了突厥。 太子李承乾被废,太宗想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还没有决定,在两仪殿坐朝,群臣退朝后,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商议立太子

29、的事,长孙无忌说“:谨奉诏命,持异议者斩!” 于是就决定了。太宗委任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的职位就是从这时才有的。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病危,召长孙无忌到卧室内,伸手摸着他的脸,长孙无忌哭泣着,太宗激动得气息哽咽说不出话。第二天,与褚遂良进宫接受诏书。过了一会,就逝世了。当时在离宫,皇太子李治极度悲哀,长孙无忌说:“刚逝世的皇帝把朝廷、国家交给殿下,应该迅速登位。”为保守太宗逝世的秘密,暂不发表讣告,请太宗的灵车回到皇宫。太子登皇帝位,这就是高宗。高宗想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坚持说不行。高宗秘密地把十多车珍贵的器物、锦缎、丝绸赏赐给他,又亲自上门探望他,把他的三个儿子都提

30、拔为朝散大夫,武昭仪的母亲又到他家申述请求。许敬宗多次劝说他,长孙无忌都严词厉色拒绝了。高宗后来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和于志宁说明皇后没有子女,武昭仪有儿子,是一定要立她的原因。长孙无忌多次劝谏无效,就说:“先帝把您托付给遂良,希望陛下听听他的意见。”褚遂良极力说不行,高宗仍然不听。武昭仪立为皇后以后,因为长孙无忌接受了赏赐却不帮助自己,怀恨在心。许敬宗猜到武后的心思,暗中指使洛阳人李奉节向高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与侍中辛茂将办理此案,教他编造长孙无忌谋反的情由。高宗震惊地说“:怕是奸邪的人挑拨离间,大概不是这样。”许敬宗陈述说:“谋反的迹象已暴露了,陛下心软,不是国家的福气。” 高宗始终没有对质

31、审问长孙无忌。于是下令削去官爵封地,给予扬州都督一品官的俸禄流放到黔州。几个月后,长孙无忌上吊自缢。从此后政权被武氏家族夺去,唐朝差点亡国。高宗上元元年,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职爵位,让他的孙子长孙无翼继承封爵。文宗李昂开成三年,下诏书说“:阅读本朝史料,每当读到有关太尉长孙无忌的事情,总是掩卷叹息。8.词人触景生情、怀古伤今(手法上有一个词即可,2分),以狐兔群游秦汉古城、昔日的豪华已成旧梦来抒发自己对朝代兴废的无限感慨(2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北宋王朝命运的深切担忧(2分)。9.夕阳西下,北雁南飞,浩荡的渭水滔滔东流(1分),描绘了一片肃杀而壮阔的景象(1分)。与上片的衰败景象互相映衬(照应

32、)(1分),词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1分),衬托出浓郁的哀愁(1分)。10.(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1.(1)CE (A“摆脱了和萧军之间的感情纠葛得以平静地投入自由的创作空间中”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中说“正试图用出走来逃离与萧军的情感困局”,说明该项所说的不是事实,而是萧红的愿望。B项,“也带给她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文中缺乏依据,原文第三段中说“萧红好像隐隐找到了一种悲痛化出来的力量,这是她微小的坚强”故所谓“巨大的精神力量”无从谈起,另外,“促使她选择离开日本回国”于文无据。D项,“萧红的漂泊是自身的主动选择”表述不

33、当,萧红开始时的逃婚是被动的选择。)(选对一个给2分,两个全对,给5分)(2)萧红生活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因袭的负担小,极易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自由风格;萧红得到鲁迅这样的大师的帮助与提携,可以自由平静地创作,经济也不紧迫;物资匮乏,但精神亢奋,执着于信仰,置身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而又选择了非同一般的人生道路。(一点2分,共6分)(3)生活的漂泊:从逃婚开始到去世,短短几年间辗转各地,加上战火纷飞,居无定所,生活困窘。心灵(感情)的漂泊:与不同男人之间的感情长期处于漂泊状态。创作的漂泊:选择“无阶级”的自由写作观念,长期游离于文学视野之外。(一点2分,共6分,如果每点都是只列举,要酌情扣分,比如

34、第一点和第三点都是可以简要分析得)(4)示例:不矛盾。“自由”是指萧红逃离了家族对她生活的限制和爱情对她心灵的束缚,她可以自由地写作。“笼子”是指这样的自由是有代价的,是短暂的,她需要忍受爱人离去的孤独、导师逝去的悲伤。二者在萧红身上是相辅相成的,她选择心灵的自由,就需要忍受漂泊的凄苦和失去爱情的孤独;而她的人生价值也正体现在勇于冲破牢笼而去追求生命的自由。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也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无论生逢乱世还是盛世,我们都要勇敢地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样我们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观点是矛盾或不矛盾明确之后,要先分别从“自由”和“笼子”或者两个词语所在的语境加以解读,然

35、后联系全文进行分析,每一点2分;之后再从两句话或者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分析,2分;文本分析之后,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分)12.A(三个成语都要“因循守旧”的意思,“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规矩办事)13.C(A语序不当,应该是“合作、开放、共赢”。B缺少主语,后一句的主语是“这道菜”。D句式杂糅,“由于”和“使”不能同时出现)14.B(主语“它”指代前文的“卢沟桥”,主语保持一致才连贯;宾语“马可波罗的记述”与下文“马可波罗记作普利桑干”衔接紧密)15.(1)无论他多么的微不足道。(2)平平淡淡地过一生。(3)有些人在广阔的舞台中

36、。(每句话2分,共6分,所填写的话,要体现出句子前后的对应关系,表达的书面语要明显,否则意思对也得酌情扣分)16.电子书是通过数码方式以光、电、磁为介质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记录在设备中,读取、复制、传输都要借助特定的设备来实现的数字化新兴出版物。(下定义必须是单句,不是单句不给分,写成单句,根据定语的情况酌情给分)17.【写作指导】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主体是“小天莺”,事件是小天莺不断拔毛换取虫子,最终“再也飞不起来了”。解读寓言类材料,首要问题是细心研读材料,明确寓意,这正是文章立意的依据所在就本题而言,可以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发问的思维方式,边提出问题边寻求答案

37、,最终答案明了了,寓意自然了然于胸,就能准确把握立意的切入点。例如,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双向发问,逐步铺开,直抵核心:小天莺为什么忍痛拔毛?(答案:换取虫子)小天莺为什么不听妈妈的劝告,连续拔毛不止?(答案:虫子的味道太美了)当小天莺感到“自己飞翔的本领远不如从前”时,它为什么不紧急收手?(答案:吃虫子的欲望太强烈,无法抑制,欲罢不能)至此,完成了横向发问,挖掘出了一个关键词:欲望。紧接着再进行纵向发问:小天莺不知道自己身上的羽毛会拔完吗?(答案:知道)小天莺知不知道拔完了羽毛将意味着什么吗?(答案:知道)小天莺不计后果,一意孤行,是因为它年幼无知,少不更事,在它身上缺少一种抵御诱惑的品质,你认为这种品质是什么?(答案:理智)至此,我们又挖掘出了另一个关键词:理智。这时,我们将以上两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材料的寓意豁然开朗欲望与理智,即在欲望面前失去了理智,必将自毁前程,落得了一个可悲的下场。综上分析可以有如下立意:在欲望袭来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丧失理智,昏了头脑,干出蠢事,贻笑大方;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必将自食苦果;要志存高远,自强自立,不为蝇头小利所诱惑。诸如此类等等。本命题没有明显的文体指向,可以因人而异,选用最能发挥自身特长的体裁,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注意运用辩证思维,不要走极端,说过头话,对“欲望”轻易地全盘否定,要保证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