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69932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 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 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 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 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 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 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 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中学资源网,集智者大成 精品资源,尽在中学资源网2013届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的中期发生基因突变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3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 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 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 D用生长素处理得

2、到无子番茄4用一定剂量的射线处理棉花,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不能再吸收K了,其他离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A射线杀死了K载体B射线破坏了K载体合成的酶C射线改变了控制K载体合成的基因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主动运输图K2015图K201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单体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6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胞嘧啶 D胸腺

3、嘧啶或腺嘌呤7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异常番茄,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乙株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其余的正常。甲乙两株异常果实连续种植其自交后代中果形仍保持异常。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甲发生变异的时间比乙早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期8在一段能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如果其中部缺失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9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

4、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10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基因重组现象发生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B等位基因彼此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11如图K202为有性生殖过程的图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发生在()图K202A BC D122011广州一模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132011

5、河源模拟如图K203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图K203(1)这是_(动物或植物)细胞,作出这一判断的有关依据是_。(2)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期,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3)该图中有_个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_、_。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条,DNA分子数最多时可达_个。(4)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或_。(5)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都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概率是_。14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以下图、 表回答问题:图K204 第

6、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UCAG 第三个字母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赖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精氨酸UCAG (1)图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过程叫_。(2)除赖氨酸以外,图解中X是密码子表中哪一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_。原因是_。(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链与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链不同于链上的那个碱基是_。(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_的特点,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_。15去冬今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地的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故具有抗旱性状的农作物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多数抗旱性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

7、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请写出R基因转录成的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_。这一片段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是_个。已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基因中_所导致的;若该细胞是一卵原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几率是_。(3)现已制备足够多的R探针和r探针(探针是一小

8、段单链DNA或者RNA片段,用于检测与其互补的核酸序列),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据图K205回答下列问题:图K205 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Rr的叶肉细胞总DNA,(能、不能)_以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发生在_过程中。DNA杂交发生在_两者之间。若被检植物发生A现象,不发生C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_。(4)为培育能稳定遗传、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两种流程图进行育种。(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是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F1 自交F2 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

9、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B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杂交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A流程图中的“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代开始,这是因为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_,具体操作是将F2代的种子种植在_环境中,经多年筛选才能获得理想品种。 B流程与A流程相比,B流程育种的突出优点是_。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有_。 课时作业(二十)1C解析 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的内在变化,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一般发生在DNA复制时。2B解析 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来说是弊多于利

10、,但对于物种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能产生新基因的只有基因突变,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3D解析 生物的变异主要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仅由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染色体及其上的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而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故该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4C解析 射线处理,引起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不能合成载体。根据题意,只影响吸收K的载体,故最可能是相应的基因发生了改变。5C解析 题中所给图因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11、图,又因为细胞质均等分裂,故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若不相同,其原因有二,一是基因突变,二是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6C解析 连续复制两次得到四个子代DNA分子是UA、AT、GC、CG,说明原来的位点是C或G。7C解析 A对:“甲、乙两株异常的果实连续种植几代后果形仍保持异常”说明这种性状可遗传,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基因突变;B对:植株是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的。突变越早,变异的细胞分裂得到的子细胞越多,突变越晚,变异的细胞分裂得到的子细胞越少。由“甲株所结果实的果形全部异常,乙株上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可推出甲发生的变异的时间比乙早;C错:甲株

12、完全变异,其变异可能发生在亲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也可能是受精卵分裂时,这两种情况都能导致甲株完全变异;D对:乙株只有决定一个果实的相关细胞发生变异,而其他细胞正常,则其变异一定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某时期,此时的细胞分裂方式一定是有丝分裂。8A解析 基因中能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若在其中部缺失1个核苷酸对,经转录后,在信使RNA上可能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使翻译过程在基因缺失位置终止,使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 少多个氨基酸。或者因基因中部缺失1个核苷酸对,使信使RNA上从缺失部位开始向后的密码子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合成的蛋白质中,在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都发生变化。9C解析 A项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13、;B、D两项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只有C项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在父母双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10C解析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都可以引起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11B解析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通常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两者均可发生的应是和的减数分裂过程。12C解析 获得转基因作物(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抗除草剂基因作物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是同一物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也使这些野生植物获得了转基因作物的抗除草剂

14、基因,C正确。13(1)动物有中心体和星射线,无细胞壁(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精细胞(3)10816大于16(4)基因突变交叉互换(5)1/16解析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而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2)如图所示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而且是次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3)该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无同源染色体,有8条染色单体。该生物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DNA分子数最多时可达16个,还有线粒体中有DNA分子。(4)如图中3和4表示姐妹

15、染色单体,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若在DNA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则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为b。(5)一个染色体组中有4条染色体,它们都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概率是1/21/21/21/21/16。14(1)核糖体转录(2)丝氨酸要同时突变两个碱基(3)A或T(4)简并性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了翻译的速度(从增强密码容错性的角度来解释,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由于密码的简并性,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从密码子使用频率来考虑,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解析 (1)过程为翻

16、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过程是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2)由赖氨酸与表格中其他氨基酸的密码子的对比可知,赖氨酸与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天冬酰氨、精氨酸的密码子相比,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别,而赖氨酸与丝氨酸密码的差别有两个碱基,故图解中X是丝氨酸的可能性最小。(3)由表格可看出甲硫氨酸与赖氨酸的密码子,链与链的碱基序列分别为:TTC与TAC或AAG与ATG,差别的碱基是A或T。(4)表中显示,有些氨基酸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码子决定,即密码子的简并性。15(1)基因选择性表达(2) UAUUCGUUCUGUAAU5 碱基对的替换1/2 (3)能DNA复制与转录探针与R或r基因(单链DNA)RR(4)基因重组基因型和表现型干旱(缺水)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全部遗传信息解析 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有了分化,虽然有相同的基因,但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所以其产物会有差异。翻译的模板RNA链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来的,其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形成的一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后再解旋成单链,进行分子杂交。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中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