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总复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73099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总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总复习.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考点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2.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与借喻的本体均不出现,仅出现借体或喻体,但仍有很大差别: (1)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2)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3.对偶与对比有何区别?,(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称,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主要是从意义上说的,要求意

2、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基本特点是“对立”。 (2)对偶中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的的语言单位。 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十分严格。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比成分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要求上下句不出现重字。,5.反问与设问的区别,反问是“问中有答”,设问是“自问自答”。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设向的作用是启发思考。,6.修辞格的兼用与连用。,所谓兼用,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例如: 阿四回答,他委实是支撑不住了,他的

3、一双眼皮像有几百斤重,只想合下来。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句是比喻、夸张兼用。句是比喻、引用兼用。 所谓连用,指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在一个语言片断中接连运用。例如: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句属同类辞格连用,一连用了七个比喻,句属异类辞格的连用,先比喻,再用排比。,四、常见考查形式,(一)直接设题考查 1.判断正误 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 A.像刘胡

4、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D.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猛地摇摆起来。,2.辨析优劣 以“云带钟声穿树出”为上句,能与它组成对偶的一句是 A.风翻墨浪走蛟龙 B.风声度竹有琴韵 C. 风情流水当门转 D.风摇塔影过江来 本题答案为D。作答时,要先弄清对偶知识的要点;知识要点清楚了,作答就不困难了。,3.分析作用 对例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 A.形象地描绘了公共汽车的形态。 B.生动再现了车水马龙的情景。 C

5、.形象描绘了轮船的形象。 D.生动再现了船来船往的情景。 解答这类题要从理解句义入手。“轮船像公共汽车”并不是要表现轮船的形态,这一点只要结合下面“在大街上走”就不难理解,本句主要是说轮船在河道上走,就像公共汽车在大街走。这个比喻句生动再现了船来船往的情景。所以D项分析是对的。,(二)与句式变换和仿写等结合考查,例一:下面是歌颂青春的几句名言,请把它们改造成一个连贯的排比句。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 莎士比亚 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雨果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啊!青春!青春

6、!或许你美好的全部奥秘不在能够做出一切,而在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简析: 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为了符合题目对句式的要求,对所给“名言”要进行加工:有的可保留原有形式,如莎士比亚的;有的需进行提取,如雨果的;有的提取后还需进行加工。如李大钊、马克思的;有的则需在理解之后做较深层次的改造,如屠格涅夫的。总之,内容上,要尽量将材料原意保留完整;形式上,要符合连贯排比句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1)青春,是人生的花朵;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时代的精神;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青春,是创造一切的希望。 (2)青春是珍贵的,她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是不耐久藏的

7、珍宝,是转瞬即逝的春光;青春是饱满的,她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展示着时代的性格,孕育着时代的希望。 (3)青春的价值在于它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稍纵即逝的瞬间;青春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性格;青春的奥秘在于它总是希望做出一切,总是不断奋勇直前。,下面是唐人描写思念之情的诗句,参照这些诗句的说法,造个由比喻构成的排比句。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思君如孤灯,一夜一心死。 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简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依喻体的类别将诗句分组;还要注意锤炼语言,

8、尽量防止文白间杂。 参考答案: (1)思君的情怀如同涓涓的流水,绵延幽长,永无穷尽;思君的情怀如同丛丛的杂草,撩乱如麻,滋生不绝;思君的情怀如同茕茕的灯烛,熬油煎芯,泪落千行。 (2)对你的思念像流动的河水一样,潺潺的永不止息;对你的思念像燃烧的蜡烛一样,煎熬着却无悔意;对你的思念像丛生的野草一样,蓬乱又恣肆蔓延。 (3)思念如涓涓的流水,等待你旋开苦尽甘来的阀门;思念如荧荧的夜烛,期盼你捧接垂泣到明的红泪;思念如寂寂百草,渴望你普降催醒新叶的雨露。,(三)在现代文阅读中进行考查,高考考查过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几种: 1.比喻,例如2001年高考试题第23题: 请分别说明以下三

9、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1)_ (2)_ (3)_,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2.拟人,例如2000年高考试题第22题 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 .,此题

10、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第一问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问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转换,在表达连贯、清晰上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散文有关人称及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抒情散文,不少作品都用了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3.排比,我们仍以2000年高考试题为例说明: 长城第21题考查对历史长城的评价,虽然没有直接考查修辞方法的用法,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排比的作用,运用排比除了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

11、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外,还可以增强语段甚至篇章的整体感,在结构上也能起一定的作用。本文第3、5、7段都独举成段,句式相同,都使用了“所以我说,你使”,形成了一个整体,发现这个特点就不难发现这几段就是对长城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这样稍加组织语言即可找到答案:a.凄婉的历史;b.民族封闭的象征;c.文化愚钝的标志。,4.反复,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分) 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这道题考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便”字和“领取”一词的分别连用,从

12、修辞手法上讲都是反复,但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 “便”字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动感。副词“便”,既可以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又可以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文章连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中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像一个个节气从眼前飞速掠过,给人以时光飞逝的真切感受。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妙。但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初步的鉴赏能力,只要求能回答“紧凑地衔接”和“强调时光快”这两点,意思对即可。,“领取”一词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季到生活,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领取”表明作者一种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领取”而不是“索取”,只“领取自己那一份”,“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每时每刻,生活展示给我们的总有美好的一面,也总有自己应得的一份,只须及时领取就是了。而“索取”则不同,有追求不属于自己那一份的意味,当追求不到时难免情绪波动,便不得逍遥。对于“领取”的诠释,可能是见仁见智,当然不要学生作答。学生只要答出“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两点,意思对即可。 本文“便”字和“领取”的连用,正当文章紧要处,一个突出了时光的飞逝,与玉簪花报秋的警示作用密切相关;一个强化了主旨,让人感悟“领取”的深义,确实有画龙点睛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