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公开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73994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公开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公开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公开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公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公开课).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请拿出你的导学案、课本、双色笔,还有你的激情!,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的更好!,温馨提示,视频,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 廖沫沙,明清经济的发展 与“闭关锁国”,第20课,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学习目标,导学案反馈,优秀个人:任钊颖、迟正宁、黄浩宇等同学 优秀小组:第三组、第七组 较弱组:第五组、第八组,检测自主学

2、习,要求:全班推荐三个代表根据自主学习内容用口头总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非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要求: 1、重新梳理导学案,修改完善并提出新的问题,以备讨论 2、各层目标明确:A层考虑答案是否完整 B层根据老师批阅找出问题所在 C层落实好基础知识,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 农业:明朝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材料1 明初耕地面积为8.5亿亩,清高达10亿亩。明代初期在籍人口数为6600余万,明末高达1亿以上,清道光二十年增至4.1亿。 经济成长历史,材料2 “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陆耀甘薯录,材料3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三省边防备览,材料1:

3、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人口的增长速度, 这会带来粮食危机。 材料2、3:外来作物的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缓解 了人口增长的压力。,明代松江府的棉布,松江质地好,无锡花色新,棉布生产成中心。,2.手工业发展,南方的棉织业中心,明代北方货郎收贩棉花图,数年来,肃宁(河北肃宁)一邑,所出布匹,足当吾松(指松江)十分之一矣。,北方也出现了棉纺织业基地,南京的云锦,云锦是丝绸中最高贵的一种,有“寸锦寸金”之说。 云锦是明清皇帝御用物品。明清皇帝在江宁(南京)设置织造府。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上3代4人在江宁织造府任职长达65年之久。,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云锦苏杭绸。,苏州明代丝织 中心,南京清代丝

4、织 中心,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青花海水云龙瓷扁瓶,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南都繁会图(南京),3.商业的发展,东西两洋指东洋西洋;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当时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皇都积胜图卷局部(北京),该图描绘了北京繁华的市区的商业街道面貌。街上车马行人川流不息,店铺林立,非常热闹。,乔家大院,乔家的商业字号有200多处,流动资金就有白银700-1000万两,再加上各地房产,乔家的资产相当于现在的八、九十个亿。,【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

5、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徽商的房舍,建于1855年前后,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全层七处楼层,大小60间,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据传当时花费白银60万两,期中木雕上镀黄金100两,全屋所有木雕由20个工匠雕刻四年才完成。,机 户,机 工,雇 用,被雇用,早期资本家,早期雇佣工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清代,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台湾的熬糖业、 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都出现了

6、资本主义的萌芽。,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二、“闭关锁国”的政策,“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的原因有哪些?,探究(1),材料1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 材料2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 材料3 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 永乐实录,1、原因,小结一: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2、清朝

7、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 清初40年, 清统一台湾后, 1757年后,严厉的 禁海政策,开放 四个港口 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但有严格限制。,广州,只开放广州,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2、表现,广州通商口岸,十三行商人和外商洽谈贸易,“闭关锁国”是利大还是弊大?为什么?,探究(2),3、影响,蒸汽机模型,耕织图,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到1840年时,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小结二:“闭关锁国”政策弊大于利,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弊:,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的历史。,拓展延伸:,结合本课内容,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B,回扣目标,总结反刍,要求: 1、对照学习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2、完成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