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4班哲学练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76199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14班哲学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二14班哲学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二14班哲学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14班哲学练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14班哲学练习.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二(14)班哲学练习,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所有哲学 A.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都是具体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都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2.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的危害越来越大。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造成的地球环境被破坏。从哲学上看 A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B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C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 D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积极改变支配自然的规律,A,3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

2、,意识的内容都是 A主观意志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产物 C人脑机能决定的 D客观存在的反映,D,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 万事万物的总和 B. 自然界的共同属性 C. 所有有形的物体 D. 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D,5.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们的观点都属于 A.形而上学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C,D,7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是基本不变的。可见 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

3、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 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B,8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由于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有的筹算不能适应计算的需要,筹算逐步演变为珠算。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A,9.十八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写入党章。这说明 A真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 D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

4、10“有了目标就要着手行动,不要面对多姿多彩的想法而陶醉不已,不去努力为之奋斗它永远只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最终是会破碎的;”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11“指鹿为马”的做法违背了真理的 A客观性 B具体性 C无限性 D条件性,A,12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

5、.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 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C,13.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 年的印刷术、1750 年的蒸汽机、1950 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C,14. 近期有很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根据目前的调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因动物携带的病毒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 人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B. 人最终

6、能战胜自然 C. 人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15.“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里借来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要重视量变,积极促进质变 C. 要充分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 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A,16.小小鼠标无极限,从发明鼠标到现在的50年间,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多功能鼠标、3D鼠标层出不穷,如今人们还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标。这主要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C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D,17.2

7、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量变引起质变,要做好量的积累 C.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D.把握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A,18与“滴水穿石”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D,19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梦。这句话反映了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

8、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20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启示我们要 A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 B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C坚持对立统一、全面看问题 D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A,21.漫画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给我们的启示是 A.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D.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中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B,22.心理学家指出,一项简单的行动,若能坚持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若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

9、;如果能坚持365天以上,你想改变这个习惯都困难。下列选项中蕴含哲理与此相同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牵一发而动全身,A,2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重要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重要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句名言体现了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C,24.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 A人可以利用和改变客观规律 B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客观性 C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D任何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C,25

10、. 爱因斯坦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这启示我们 A矛盾的特殊性是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 B要发展地看待一切事物 C要承认矛盾的对立并坚持矛盾的统一 D要反对唯心主义世界观,C,26.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4年3月,国务院支持、确定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等多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这表明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B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D,27. 竞争激烈的NBA,各队无不在队员出场顺序和阵型上费尽心机,以争取最佳阵容,

11、发挥出队员的最佳优势,战胜对手。这表明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 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 A B C D,C,282014,你过得好吗?有人在网上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概括为“喜大普奔”,作为人们的某种生活写照。可见,网络流行语根源于 A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 C价值追求 D创新精神,A,29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2014年全省财政再向民生倾斜,在省预算安排中把80%左右的公共财政支出计划用到民生项目上。实施民生工程的哲学依据是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民群众是

12、历史的创造者 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C,3097岁的胡佩兰是我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70岁退休后,她还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继续为病人服务,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一坚持就是20年。她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 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努力提高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积极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 B C D,B,3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32.客观世界统一于物质,主观世界统一于精神。 33“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 34.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在于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35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

13、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6.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B,B,A,A,A,B,B,B,B,A,41对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加强民族团结无疑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而自觉维护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而具体的问题。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体现的哲学智慧。(8分) 答:(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14、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需要每个公民履行责任,做出贡献。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422013年6月以来,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主要目标是破除党内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结合材料,分析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10分) 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15、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3分)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3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4分),43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

16、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17、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4分),(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4分) (2)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4分),(3)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两点)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