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自动调节系统的数学描述.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77354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章自动调节系统的数学描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二章自动调节系统的数学描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二章自动调节系统的数学描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章自动调节系统的数学描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章自动调节系统的数学描述.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自动调节系统的 数学描述,2.1 调节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2.6 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2.2 传递函数,2.3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4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2.5 脉冲响应与阶跃响应,2.7 利用计算机求取系统传递函数,2-1 调节系统的微分 方程描述,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复杂系统列写微分方程示例,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解析法举例,3,4,1,2,根据电路理论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任一时刻网络的输入电压等于各支路的电压降和,则得 (2.1.1) 而 (2.1.2) 式中i为网络电流,是除输入、输出量之外的中间变量。,例2.1.1 列写图示RC网络的微分

2、方程。,解: 1. 明确输入、输出量 网络的输入量为电压ur,输出量为电压 uc 。 2. 建立输入、输出量的动态联系,3消掉中间变量 将式(2.1.2)两端求导,得 (2.1.3) 代入式(2.1.1)整理得 (2.1.4) 这就是RC网络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一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等号右端为输入量所在项,左端为输出项。,例2.1.1续,例2.1.2 列写图示的二级RC网络的微分方程。,解: 1. 明确输入、输出量 输入量为电压ur,输出量为电压 uc, i1、i2为中间变量。 2. 建立输入、输出量的动态联系 根据电路理论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 (2.1.5),例2.1.2续,及

3、(2.1.6) 又 (2.1.7) 3消掉中间变量 将式(2.1.6)、(2.1.7)两边求导,代入式(2.1.5),得 (2.1.8) 二级RC网络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例2.1.3 用热电偶测量环境介质的温度,如右图所示。输入信号为环境介质的温度T,输出信号为热电偶的热电势E,试写出它的微分方程。,解: 设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不变,为0C,热电偶的热端温度为Th。那么,被测介质与热电偶之间的热流量为:,(2.1.9) 式中,R 为传热阻力,假定为常数; q 为热流量,单位时间的传热量,时间的函数。,例2.1.3续,热电偶的热端温度Th随着热流量q的变化而改变,它们

4、之间的动态关系为: (2.1.10) 式中,C 为热电偶的热容量。而热电偶的热端温度Th与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E之间的动态关系为: (2.1.11) 式中,r 为热电偶的特性常数, Th改变1C时E改变的值。 从上面三式中消去中间q和Th,得到热电偶测温的微分方程: (2.1.12),非线性关系,数学方法:对于光滑的非线性函数 y = f (x),在平衡工作点x0附近的邻域内,将其展开为泰勒级数,并略去二阶以上的高阶小量,即,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线性关系,微偏线性化,近似处理,在平衡工作点x0附近, y和x 呈近似的线性关系 。,举例,讨论,1,2,例2.1.4 图示蓄水箱系统中,蓄水箱面积

5、为A,输入信号为进水流量Q1,输出信号为水位H,写出该系统的微分方程。,解: 水箱的蓄水过程, Q1 和Q2不相等引起液位H的变化, 由单位时间内水箱中水体积变化的关系,有 (2.1.13) 2. 流出流量Q2与液位H的关系,由伯努利方程有 (2.1.14),例2.1.4续1,3. 将(2.1.14) 代入(2.1.13)得蓄水箱系统的微分方程: (2.1.15) 这是一个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采用微偏线性化方法将 它线性化:,(1). 参看右图,选择一个平衡工作点a(H0,Q20),连续可导; (2). 在a点将非线性曲线(2.1.14)作线性化处理,取泰勒展开式一阶项,略去二阶以上小量: (

6、2.1.16),例2.1.4续2,(3). 变非线性方程为线性化增量方程: 代入(2.1.15)得到 (2.1.17) (2.1.16)代入(2.1.17)得到线性化增量方程: RL为Q2= Q20时流出管路的阻力系数称为液阻。 为了方便起见,常常省略线性化增量方程中的符号“”,例2.1.5 铁芯线圈的动态方程为 (2.1.18) 给定平衡点 u0、i0 , 试建立线性化增量方程。,解: 将方程中所有变量看作是平衡点附近的变化量,即 (2.1.19) 非线性函数(i)取近似式 u、i、 代入原方程(2.1.18) ,有,例2.1.5续,上式中, 是原方程式(2.1.18)的静平衡 方程。故整理

7、后得线性化增量方程为: (2.1.19) 式中 为线圈在i0处的电感,如用L表示,则上式 可写为 这是一个一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对照原非线性方程(2.1.18)可看出,只要将非线性项用一 阶增量项近似,而线性项直接将变量换写成相应增量, 即得线性化方程。,线性化讨论,线性化方程描述的不是变量自身,而是变量对平衡点的增量。线性化方程中的增量,不应理解为无穷小量,而应理解为是有工程实际概念的较小的变化量。 平衡点应依据系统平衡工作状态而定,各部件应统一。 关于增量假设的可靠性:所有变量都在平衡点附近变化,这一假设对控制系统而言是合理的。自动控制的任务是使被控量按给定值变化。因此,正常工作的系统

8、,控制的偏差是不大的,各部件输入、输出的偏离量都不应过大,这就保证了小偏差法使用的可靠性。 非线性变量变化范围很大的系统,仍可用线性化模型的计算结果定性分析。 线性化方程仍是近似方程。 在平衡点附近不可导的函数不能微偏线性化方法。,复杂系统列写微分方程示例,为复杂对象列写运动方程通常比较费力,需要关于对象机理的详细知识和周密的思考。如果对象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就先列写每一部分的方程,然后用一些联系方程把它们联系起来。 列写方程以后,要检查方程中的变量,区分输入量、输出量和中间变量,消去中间变量,最终导出单变量微分方程 。并写成以下的典型形式:,举例,例2.1.6 双容水箱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如下图

9、所示,流出蓄水箱的流量Q3只与水泵转速有关。设输入信号为流出的流量Q3,输出信号为水位H2,写出调节系统的动态方程式。,解: 设流入水箱的流量Q1只取决于进水调节阀开度。在平衡状态时: 下面对非线性方程线性化时就以该平衡状态为参考点,所用的变量都从平衡状态算起。为清楚起见,将本问题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考虑。 (1) 第一水箱蓄水过程:输入信号为流量差(Q1Q2),输出信号为水位H1,根据质量平衡原理有: (2.1.20),(2) 水箱1至水箱2的流动过程:输入信号为(H1H2),输出信号为水位Q2,动态方程式为: (2.1.21) 式中为常数,决定于流管的阻力。以平衡状态为参考点对(2.1.21

10、)进行线性化处理后,得到: (2.1.22) 式中RL为两水箱间管路的液阻。 (3) 第二水箱蓄水过程:输入信号为流量差(Q2Q3),输出信号为水位H2,根据质量平衡原理有 (2.1.23),(4) 浮子、杠杆和阀门的运动:输入信号为H2,输出信号为,忽略摩擦阻力,有 (2.1.24) 式中,“”号表示H2增加时, 减小。 (5) 进水调节阀的作用:输入信号为,输出信号为Q1,其近似关系为 (2.1.25) 式中为常数 。 由以上动态方程式(2.1.20)至(2.1.25)式中消去中间变量、Q1、H1和Q2,就可以得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2-2 传 递 函 数,传 递 函 数 的 概 念,传

11、递 函 数 的 性 质,概念,定义,例题,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微分方程t 域动态数学模型,输入信号ur对输出uc的动态联系称为零状态分量,初始状态uc(0-)对输出uc的动态联系称为零输入分量,传递函数的概念 以RC网络为例,象方程s 域动态数学模型,微分方程的解时域(阶跃)响应,传递函数的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考虑由下列微分方程描述的线性定常系统:,式中,y 为 系统的输出量,x为系统的输入量。在全部初始条件为零的假设下,ai和bi均为与系统结构有关的常数。对上式的两端进行拉氏变换,可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2.1)

12、,利用传递函数的概念,可以用以s为变量的代数方程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如果传递函数的分母中,s的最高阶次为n, 则称该系统为n 阶系统。,(2.2.2),例2.2.1 求例 2.1.2的二级RC网络的传递函数Uc(s)/ Ur(s) 。,解: 二级RC网络的微分方程用式 (2.1.8) 表示为:,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各项求拉氏变换,得,由传递函数的定义,得二级RC网络的传递函数为,传递函数是经拉氏变换导出的,拉氏变换是一种线性积分运算,因此传递函数的概念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一种数学模型,它表示联系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微分方程的一种运算方法。传递函数包含了微分方程的全部系数,与微

13、分方程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同。 传递函数G(s)是以s为自变量的复变函数,具有复变函数理论所阐明的一切性质。 传递函数完全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参数,而与初始条件无关。,传递函数的性质,传递函数只表明一个特定的输入、输出关系。同一系统,取不同变量作输出,以给定值或不同位置的干扰为输入,传递函数各不相同。 传递函数G(s)是s的有理函数,即有理分式(2.2.2),分母多项式即为微分方程的特征多项式,分子多项式为微分方程右端函数的微分算符多项式。对于实际的即物理上可以实现的线性集总参数对象,传递函数表达式(2.2.2)为严格真有理分式,即nm,只是在理想假设下,才有n=m。 零初始条件,故仅为系统的零

14、状态模型,不能反映零输入响应的动态特征 ,但在t=0-时,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各变量对平衡点的增量为零。条件容易设置。,传递函数的性质,传递函数的三种表达形式 多项式形式 零极点形式 因子连乘积形式,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因式分解,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2-3 动态结构图及其 等效变换,动态结构图,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梅森公式,动 态 结 构 图,动态结构图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是系统原理图与数学方程的结合,既补充了原理图所缺少的定量描述,又避免了纯数学的抽象运算,从结构图上可以用方框进行运算,也可以直观了解各元部件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从系统结构图可以方便地求出系统的

15、传递函数。,1.1,动态结构图的四种基本单元,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绘制,写出系统各元部件的微分方程和象方程(或传递函数); 选择输入、输出信号,绘出各元部件的方框图; 根据系统内信号流向,将各方框依次连接,得到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例2.3.1 绘出例2.1.6所示双容水箱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动态结构图。,(3) 第2水箱蓄水过程(与水箱1类似):,(2) 水箱1至水箱2的流动过程:,(5) 进水调节阀的作用:,(4) 浮子、杠杆和阀门的运动:,(6) 系统动态结构图:,Q2,例2.3.3 试建立图示二级RC网络的动态结构图。,解: 采用复阻抗概念直接画图,用复数阻抗表示电阻时仍为R,电容的复阻抗为

16、1/Cs。R1两端的压差uru1乘以 1/R1即为过R1的电流i1。i1i2 即为过 C1的电流,此电流乘以容抗 1/C1s 即为电压 u1(即第二级的输入电压)。而 R2 两端的压差u1uc乘以 1/R2 即为过 R2 的电流 i2, i2乘以容抗1/C2s即为输出电压uc。,二级网络动态结构图,二级网络的动态结构不同于两个一级网络动态结构的串联,电流i2经反馈作用影响u1,后一级网络对前级网络的这种反作用称为负载效应,后一级网络为前级的负载。,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1.串联结构的等效变换 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个串联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乘积,2.并联结构的等效变换 总传递函数等于各个并联环节的传递

17、函数的代数和,3.反馈结构的等效变换,综合点后移,综合点前移,4.综合点的等效挪动,综合点换位,引出点后移,引出点前移,5. 引出点的等效挪动,引出点换位,引出点后移,引出点前移,6. 综合点和引出点之间换位,7. 负号在支路上的移动,例2.3.4 利用方框图等效变换法则求出图示的系统的传递函数C(s)/R(s),解:将图中间的引出点移至最右端:,依次化简图中洋红色负反馈回路:,梅森公式为:,式中:,回路传递函数: 反馈回路的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传递函数的乘积并包含表示反馈极性的正负号。,Pk 为第k条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 ,n为前向通道数,k 是将主特征式中,与第 k 条前向通道相接触 (有重合

18、部分)的回路所在项去掉后的余子式。,梅森(S。J。Mason)公 式,I1,I2,I3,Ur,Uc,u1,u2,例2.3.5 利用梅森公式求出图示三级RC网络的 传递函数Uc(s)/Ur(s),解:绘制三级RC网络的动态结构图:,共有5个反馈回路,回路传递函数均相同,即,所以,将 、P1 、1代入梅森公式,可得网络的传递函数为,2-4 系统传递函数,闭环系统典型结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系统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单位负反馈,1. 闭环系统的典型结构,3. r(t)作用下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4. n(t)作用下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令 r(t)=0 由上图可求得输出c(t)对输入n(t)的传递函数

19、为,5.系统总输出,根据线性迭加原理,线性系统的总输出应为各外作用引起的输出之和,因而总输出的拉氏变换式为,6. 误差传递函数,系统分析时,除要了解被控量c(t)的变化规律,还经常关注控制过程中的误差变化。误差大小直接反映了系统的控制精度。上图中,暂且规定给定指令r(t)与代表被控量c(t)的测量装置的输出b(t)之差为系统误差e(t), 即 为误差的拉氏变换式 。,则,1). r(t)作用下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令 n(t)=0 可得上图,则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为,2). n(t)作用下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令 r(t)=0 可得上图,则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为,3). 系统总误差,根

20、据迭加定理,系统总误差为,对比上面导出的四个闭环传递函数 (s)、n(s)、e(s)、en(s)的表达式,可以看出,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分母却完全一样,均为1+G1(s)G2(s)H(s),这是控制系统的本质特征。 无论是系统内部的哪个变量,无论是哪个外作用对系统的影响,同一反馈系统、同一闭合回路,其动态规律必然存在着基本的共同点,反映在闭环传递函数上,即分母相同。从梅森公式可知,同一系统的具有唯一性。,7.单位负反馈,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H(s)=1, 则称单位负反馈,此时开环传递函数为,闭环传递函数为,2-5 脉冲响应与阶跃响应,典型响应,典型外作用,典型初状态,脉冲响应,阶跃响应,1. 典型

21、响应,所谓响应,就是指系统的动态过程 y(t),是指由于输入量的作用而造成的对象的输出量的变化的函数,不仅决定于系统内部的结构、参数,而且和系统的初状态以及加于系统上的外作用有关。 典型响应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某种典型输入量函数作用下对象的响应。简言之:初状态为零的系统,在典型外作用下输出量的动态过程,称典型时间响应。,2. 典型外作用,典型外作用是众多而复杂的实际外作用的近似和抽象,它的选择不仅应使数学运算简单,而且还应便于用实验验证,常用的典型外作用有以下几种:,单位阶跃信号 1(t),单位斜坡信号 t1(t),正弦信号 asint,单位脉冲信号 (t),数学描述,单位脉冲信号 (t),拉氏

22、变换式,数学描述,拉氏变换式,单位阶跃信号 1(t),数学描述,拉氏变换式,单位斜坡信号 t1(t),数学描述,拉氏变换式,正弦信号 asint,3. 典型初状态,规定控制系统的初状态为零状态,即,这表明,在外作用加于系统之前,被控量及其各阶导数相对于平衡工作点的增量为零,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推论1,4. 脉冲响应,脉冲响应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在(t)作用下的响应称为单位脉冲响应。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则,当x(t)= (t)时 ,得单位脉冲响应为,(*),y(t)为脉冲响应与输入量的卷积, (s)为脉冲响应(t)的拉氏变换,推论2,5. 阶跃响应,在零初值条件下,系统的输入量是单位

23、阶跃函数1(t),则系统的响应称为单位阶跃响应。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系统的输入量x(t)=1(t), 则,单位阶跃响应为,阶跃响应是脉冲响应的积分 脉冲响应是阶跃响应的导数,2-6 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基 本 环 节,比 例 环 节,积 分 环 节,微 分 环 节,惯 性 环 节,振 荡 环 节,纯延迟环节,不稳定环节,1. 基本环节概念,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1),基本环节概念,形如式(1)的传递函数,不论多么复杂,总可看成是一系列形如,的基本因子的乘积,在控制理论中,把这些基本因子叫作基本单元(也称基本环节、基本元件),而认为一切有理分式传递函数都是由这样的基本单元组

24、合起来的。,2. 比例环节,其中,K为实数,称为比例系数,在许多场合,比例系数K也称为增益。 比例环节用来描述系统中两个变量成正比的关系(如理想放大器,跟随器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3. 积分环节,微分方程,在零初值条件下,它的解为,传递函数,即输出量是输入量的积分,积分单元由此得名。,阶跃响应,4. 微分环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因输出量中含有输入量的导数,微分环节由此得名。,或,或,5. 惯性环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在起始阶段,t 很小,et/T 1t/T,y(t)=Kx0t/T=K t,与积分环节相似,故又称实际积分环节。在最后阶段,即tT时,y (t) Kx0 ,为有一定惯性的比

25、例环节。,或,其中T0 ,称为时间常数 ,而 。,阶跃响应,6. 振荡环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或,T 0 为时间常数 ,n =1/T为无阻尼自振角频率, 为阻尼比。 0 1,有一对共轭复极点,在左半平面或虚轴上: 1时,变为两个惯性环节的串联。,7. 纯延迟环节,动态方程,传递函数, 是正实数,称为延时。,取拉氏变换,得到,可见,传递函数是s的无理函数,根据复变函数理论,它在s平面处处解析,但在s=点有一个本性奇点。换句话说,在s=点的邻域内,函数e-s可以无限多次的取任意值,包括任意大的值和零。有时把这种性质简单地说成 “函数e-s 在s=点有无穷多个极点和无穷多个零点。”,(1)根据指数函数的一种定义,有,即把延时单元看成若干个时间常数相等的惯性环节的串联组合,这种近似方法精度较高,但所得结果复杂。,(2)把指数函数展开成Taylor级数,(2)把指数函数展开成Taylor级数,可看出,延时环节的输出量中含有输入量的各阶导数,如果输入量变化相当慢,就可以略去高阶导数项,而认为,这种近似方法比较简单,但在输入量含有迅速变化的成分时(如阶跃函数),它的精度很差。,8. 不稳定环节,传递函数,极点位于右半平面。,2-7 利用计算机求取系 统传递函数,软件的结构,软件的使用,面向框图自动识别系统演示,软件结构框图,软件结构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