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附中郭建民2014年2月郑州.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80423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师大附中郭建民2014年2月郑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哈师大附中郭建民2014年2月郑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哈师大附中郭建民2014年2月郑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师大附中郭建民2014年2月郑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师大附中郭建民2014年2月郑州.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哈师大附中 郭建民 2014年2月(郑州),从高考命题规律 看2014年历史学科复习,一、对高考试题的反思与高考命题规律探寻,二、2013高考试卷简析,三、依托高考试题 科学有效复习,四、高考历史选择题得分技巧,五、高考历史2卷解题技巧,对高考试题的反思与 高考命题规律探寻,一、对高考试题的反思,问题源起,(1)学生的体验,中史参:学生薛笑“平时的教学总是落后于高考。作为考生,在考场做了2009年高考题,觉得与2008年试题有些类似,与平时练习题也不是一个感觉平时复习一直讲求立足课本,老师也强调高考题一定不会离开课本,但试题中出现的几道课外知识题实在让人汗颜平时做了那么多热点问题,结果高考中一

2、个也没有”,郭老师,我是*一中的一名复读生,在2012年的高考中,我地理、政治各错1个选择题,可是历史却错了9个,很愁啊!还是非常感谢老师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的讲座,您说要做高考题,可是我们学校每周进行三轮考试,我很困惑到底是钻研高考题,还是跟着学校走?希望老师能帮我提个建议。 2013-5-5 12:45:16 182*70490,(2)教师的困惑,一、对高考试题的反思,问题源起,中史参董思聪从09年全国二卷历史试题说起:“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已成为高考试卷中的鸡肋,让老师难教,学生难学难考偏、难、怪、变态就选择题而言,或过于脱离教材,或过于强调抽象思维、变异思维等形式”,呼吁“高考命题不要脱离教

3、材”。,(3)教研员的感悟,一、对高考试题的反思,问题源起,历史教学09湖北省宜昌市教研员李明海高考历史复习新思路:“尽管今年还有少数省份没有进入高中新课改,但高考试题的变化及其考试的结果已经说明,以往那套应试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已经落后了。尽管今年还有少数省份没有进入高中新课程,但高考命题已经转变了思想,全国卷已经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命题了。最明显的就是,教材对命题者而言,只是命题的知识背景”,历史教学2009年关于高考复习思路征文:“教学如何适应高考要求?怎样使高考复习更加对路?李明海文章设计了他的想法,但本刊编辑部认为还不够全面,因此征文按照目前高考试题的导向,如果高考复习能够对应高考的要求,

4、应试也可能演变成素质教育编辑部认为这样的文章对全国的文科班教学都有启发意义”,(4)学科杂志的征文,一、对高考试题的反思,问题源起,“目前考试强调脱离教材,创设新情景是坚定的方向,不能依据教材版本 ”,(5)命题专家的观点,一、对高考试题的反思,问题源起,“内容在书外,落脚在书内”,尴尬的成绩,2、原因分析,教材体例的影响 评分细则的固化 试卷结构的影响 高考对能力素养要求的提升 复习观念落后与效率低下,教师观念落后与效率低下,教学、复习偏离高考要求 高三历史复习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教”与“导” “多”与“少” “加”与“减” “张”与“弛” “练”与“战”,二、高考命题规律探寻,走出捕捉

5、高考信息的误区 1.押题猜题 2.盲目跟风 真正的高考信息来源于 1、考纲和考试说明(显性) 2、近年高考真题分析(中学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专业性的杂志和高水平的备考会议,(一)考纲解读 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制订的考试大纲及其说明,反映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规定了高考命题原则、考查范围和要求,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学习和领会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了解和把握高考命题的主要意图,是组织好高考复习的必要前提。,1、历史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1)考试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

6、),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解读: 文化素质指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及与之相适配的能力、情感和个性特点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初中历史课程的要求是为弥补新课标在学科体系上的不足而提出来的,这意味着高考命题将不受新课标甚至考试大纲的制约,当然更不会受新课标教材版本的约束,必要时试题将涉及初中课程甚至范围更广的内容。,(2)考查宗旨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读: 学科素养是指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也包含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等;学习潜力是指学习高校历史课程应

7、具有的学习能力,即独立学习的能力、搜集和解读史料的能力、提出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科学历史观则是指唯物史观和当前史学界普遍推崇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学科思维和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史学、概念化史学、计量化史学、结构史学等所倡导的联系、对比和系统方法等。,(3)命题原则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解读: 不拘泥于教科书,意味着教科书仅是高考命题的参照或依托,试卷将大量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以考查考生依靠已有知识和素养独立地认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其实这里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征,隐含着“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

8、脉络,则强调了历史的整体性和学科体系,体现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新史学的一些基本理念。,2、关于能力考查目标和要求的表述,2007年,以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为契机,在制定新的考试大纲时,对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进行了全新的表述和阐释,由关注考生学习结果的考查转向了关注考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这是考试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考纲以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结合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共性,将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由原来的4项10条变更为4项12条,其中新高考与老高考的表述又有所不同。,表1.大纲版高考关于能力考查目标和要求的表述,表2.新高考关于能力考查目标和要求的重新表述,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查,主要是突出了材料解读

9、能力,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调了历史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相应地,淡化了知识记忆能力,往常教材搬家式和知识整合式的题目已销声匿迹。从历史教育学来理解,试题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主要包含了历史阅读能力即正确理解题意并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即正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和观点的能力,学术思辨能力即运用史学思想、方法思考、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解读:,(二)命题趋势,二、高考命题规律探寻,1、新课标高考命题的主要变化,新课标的教改实行一纲多本,高中教材对高考命题的束缚不复存在,考纲成为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这为高考命题改革

10、提供便利。在以能力考查为主导的思想统领下,高考命题的变化表现在题型、能力考查力度、试题难度等方面。,(1)试题形式大幅度调整且趋于稳定,从2007年起,新高考试卷的材料选择题猛然增加,并稳定在80以上;选择题中的串题、排列组合题等形式遭迅速淘汰;图表材料在各类试题中频繁出现;试题的学科特征充分显现。,(2)考查内容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体现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强调了对重要事物和概 念的准确理解,突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突出考查了中央集权和专制制度演变,古代农业、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政策变化,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时代特征;,突出考

11、查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及主要思想家和罗马法;,突出考查了欧美主要国家民主制度的确立发展及其各自特点,新航路开辟尤其是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突出考查了近代化过程及其作用和影响,各阶段主流思想的演变,抗日战争全视角的认识;,突出考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主要表现,苏联(俄)政治经济特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突出考查了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等内容。,(3)能力考查力度到位,试卷涵盖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4项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试题设计力求创新,材料的选取和题干的表述立意新颖,刻意反映史学研

12、究的新动态和新成果。一是突出历史学科特征,材料解读铺满整张试卷;二是对有效调动并综合运用知识和信息能力的考查贯穿始终;三是对知识记忆的考查大大淡化,考知识为主的试题分值下降到20以下 ;四是综合题更加强调独立分析、阐述问题的能力。“以能力考查为主导”和“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逐步确立。,试卷的题型结构趋于稳定。历史部分包含12道选择题、1道大综合题和4道选做1的简答题。其中选择题基本上都是有材料背景的题目;综合题则以大跨度综合为主,要么古、近、现代联系,要么中、外历史对比,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选做题旨在考查新课标选修模块的内容,但从命题发展看试题则极少涉及选修模块范围内的

13、知识。,(4)试卷结构基本合理,依托高考试题,科学有效复习,“研究高考题,才能预测高考题,高考题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不难找出其命题轨迹,从而把握试题难度。” 高考化学命题组长南京大学 段康宁教授,活用真题,提高能力,模拟题是假的,形似神不似!,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不分良莠的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刘芃考试文集第477页,你想知道的这些东西,它都可以给你提供相应的

14、参考信息,如果我们把历年的题,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遍,通过每道题,仔仔细细的分析,提炼出这道题里面要求的是什么东西,反映的是什么东西,这对我们备考,对我们理解新课标,理解高考的要求,意义就大了去了,所以你不用问,不用见到据说是命题的老师,你就去问明年的方向是什么呀,明年考什么呀。所有的答案都在历年的考卷中表示的很清楚。 高考命题组组长在全国年会上的讲话,1.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2.根据高考试题有效整合教材,3.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4.根据高考试题有效进行对接,甲卷 第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

15、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乙卷 第卷,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4.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宁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16、。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甲卷 第卷,乙卷 第卷,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 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

17、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 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争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

18、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9.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

19、提高,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甲卷 第卷,乙卷 第卷,甲卷 第卷,乙卷 第卷,31.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思格斯所若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

20、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 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 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

21、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 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 无力趁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甲卷 第卷,乙卷 第卷,32. 1950

22、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 屡遭战争重创 B. 社会制度相同 C. 发展水平相似 D. 历史上关系紧密,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3

2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33.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 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

24、护,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34图6中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 B. C. D. 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

25、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甲卷 第卷,乙卷 第卷,40.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找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倾时日全食的观侧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直动.份界范 国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甘拟遨请爱因斯坦 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遨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

26、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 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福尔辛爱因斯坦传等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囚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丈化与西方丈化问越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史两种不同类型的文 明,前者以道德丈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田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 们人类不推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 无线凄惶

27、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自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愈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他的精神来加保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

28、理政的场所,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41,依托高考试题 科学有效复习,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1.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教材仅是命题的背景和依托。,2.淡化历史结论,突出考查学生学习过程。,2008年宁夏卷第25题: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2011年新课程卷,岳麓版第2版是“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

29、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人教版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民版“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大象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3.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2010年全国(课标)文综卷第25题: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

30、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010年江苏卷第1题)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2009广东,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 国的。右图所示枊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2006上海,23)枊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一、根据高考试题研

31、究命题趋势,4.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2007年宁夏卷第35题: 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石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保证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产量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5.试题与答案呈现一定的开放性。,如2010年全国新课程卷第40(3)问中, 阐述对恩格斯“历史前提”的认识和2011年新课程卷第41题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答案呈现开放的趋势。,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6.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2009年宁夏辽宁卷第35题: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

32、“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010年全国卷第35题: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群殴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2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表明 A.研究者的立场

33、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7.命题视角体现新的史学观点。,(2000年全国,9)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2008全国卷,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二、根据高考

34、试题有效整合教材,1.根据高考试题准确定位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2.根据高考试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3.根据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确定教材的重点。,4.根据高考试题完整准确阐释教材重要概念 。,5.根据高考试题宏观、微观结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6.根据高考试题正确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根据高考试题准确定位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1. 教材不是备考的惟一资源。,2.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4.用考纲整合教材更科学。,3.教材是高考命题的背景与依托。,“因此,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穆易宁: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历史教学,

35、2005,4,根据高考试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2010年全国文综1第15题: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激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根据高考试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

36、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根据高考试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等。) (2)依据材料二,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

37、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等等。) (3)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否相矛盾? (不矛盾。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城市的影响;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农村的影响有限。) (4)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从横向讲,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从纵向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启蒙运动案例,根据高考试题准确定位考纲要求,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考纲要求:启蒙运动,人教版教材,第7课 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的扩展,岳麓版教材,第14课理性

38、之光 理性时代的到来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的扩展,人民版教材,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三、启蒙运动 呼唤民主和自由 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启蒙,四、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 卢梭对“理性”的质疑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根据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确定 教材的主干知识和教学重点,必修I中第一单元政治史主要考点: A.历史概念和史实类 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商鞅变法、“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 B.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线索和规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中

39、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趋势。,根据高考试题完整准确阐释教材重要概念。,2008年海南卷第22题: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新课程高考中重要概念,谥号、儒学、经学、佛学、理学、国学、阴阳、 五行、楚歌、进士科、均田制、两税法、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市坊、草市、湘军、清末新军、民教冲突、平均地权、民族主义、国民革命军、驼峰航线、三个世界、民主主义、平等主义、共和主义、自由主义、联邦制、邦联制、自由贸易、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等等

40、。,根据高考试题宏观、微观结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2009年全国卷)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2010新课程33题)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的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时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2010江苏卷第10题)某年9月6

41、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关于百团大战教材的描述 人教版是“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的八路军一百多个 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 规模战役。” 岳麓版是“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对日 军发动大规模袭击。百团大战重创日军的据点、交通线, 歼灭日伪军4万余人,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

42、的信心。”,人民版是“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象版是“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的百团大战,作战1800多次,歼敌4.63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敌后战场在 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选修对学生超越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5.选修与必修要区别对待。,3.选修是必修的延伸和补充,是主干知识的细化。,4.将选修纳入必修复习效果更好。,正确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1.教师的爱好服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2010年新课程卷)4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

43、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1)概括指出孟德斯的主要观点。 答案: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的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康德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人教版必修三启蒙运动P32,(2010年新课程卷)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

44、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答案: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三、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根据高考试题发现学生失分原因,(2008全国卷二)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

45、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三、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解题能力,(2009年 四川卷) 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 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从自然和社会角度,综合分析我国沿海地区近代以来(特别是近30年)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参考答案,自然环境优越对经济活动承受力强; 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 交通、通讯发达,国内外联系便捷; 近代工业和近代科技比较发达与集中的地区; 文化教育发达,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比较集中; 人们又较强的经营理念

46、和经济活动能力; 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国家制定特殊政策,市场发育早,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较快; 利用劳动力和侨乡优势,抓住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机遇等。,(2002年 全国卷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官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 材料二 (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 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 材料三 苏英美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

47、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 注: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 材料四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 (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

48、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2010年文综1卷。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结识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 水德 D.火德,三、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史料能力,河间献王问温城董君曰:“孝经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何谓也?”对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春秋繁露五行对第三十八,四、根据高考试题有效进行对接,学生对接,做好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衔接,用通史体例进行复习,第一单元 古代希腊和罗马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二、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 三、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通史体例案例(世界史部分),第二单元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一、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 二、西方人文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