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81593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粮油学会工作总结20年中国粮油学会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全会和大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会工作,组织并带领全国广大粮油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服务、科普宣传和人才培育等工作,按中国科协的要求,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和加强学会学术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化学会改革、推动学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积极组织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一)成功举办20广州国际粮油科技大会20年6月2022日,由国际谷物科技

2、协会、中国粮油学会共同举办的20广州国际粮油科技大会在广州胜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东西方粮油食品的发展与市场机遇。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领导等300余人出席了大会。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秘书长、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合会主席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同志、广东省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向大会致词。会议邀请国际食品科技联合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京办事处、美国St.Catherine大学营养和食品科学学院、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单位的外国专家和江南大学、中国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粮油学会等单位的国内专家围绕科技创新、食品科技、营

3、养强化、食品质量与安全、粮油质量标准等议题向大会做了专题报告。为方便与会代表结合各自专业广泛开展交流,会议分设了粮油食品营养强化、粮油食品质量与安全、产后储藏及流通、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油脂加工新技术及综合利用、小麦加工与面制品、稻谷加工与米制品等7个分会场。会议还为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持的欧盟第六框架国际合作项目- 食品质量与安全设立了MoniQA项目专场。60余名中外学者在各分会场上分别做了报告。这次大会内容丰富、专业性强、会场研讨气氛热烈,交流互动广泛,为促进全球粮油科技的发展和产业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议同期还举办了有国内外20余个具有影响力的粮油食品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展

4、览和中国粮油学会20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成果展,参展获奖项目33个。小型展览加强了粮油新技术、新成果的宣传,也让世界同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粮油食品行业的科技发展动态,进一步扩大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次国际会议的成功召开,展示了中国粮油学会举办国际会议的实力,也为进一步承办有影响力的国际大型例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深入开展专业年会和产业发展大会20年中国粮油学会充分发挥各专业分会在专业领域的科技领军作用,主持召开专业学术年会和产业发展大会,使学术交流内容向纵深发展,交流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在行业影响较大的有:1.中国粮油学会主办、粮食物流分会承办首届全国粮食物流发展论坛。20年4

5、月14-15日,学会主办、粮食物流分会承办的中国粮油学会粮食物流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粮食物流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在粮食物流分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后,会议开展了专题学术论坛。国家粮食局何毅司长在论坛上首先做了题为加快粮食物流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报告,既阐述了粮食物流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也对粮食物流分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为物流分会指明了今后组织活动的努力方向。参会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专家、代表围绕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信息化系统、散粮运输技术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经验交流,为粮食物流分会开展专业学术交流活动拉开了序幕。2.发酵面食分会召开第二届

6、发酵面食产业发展大会。20年8月24-26日在河南洛阳,发酵面食分会召开了第二届发酵面食产业发展大会,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瑞元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王副理事长指出,为了落实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实现加工食品消费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要推进传统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推进发酵面制品生产的健康发展。希望发酵面食分会在今后的学术活动中,要进一步宣传发展发酵面食产业的重要性,要重视发酵面食产品生产的研发和生产设备的制造,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产品和标准的升级换代,以推动我国发酵面食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大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有关精神,邀请10多位专家围绕发酵面食产业化、营养

7、及食品质量安全等课题发表研究报告、交流经验,为促进我国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精华-发酵面食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3.油脂分会召开第十六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每年一届的油脂分会学术年会深受油脂行业学者、专家及团体、个人会员的青睐,承办会议单位积极主动,参会代表热情踊跃,递交论文不仅篇幅年年增多,而且论文质量也越来越高。油脂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于20年10月21日-23日在天津市塘沽开发区召开,参会代表近400人。大会特邀领导和专家作了20年中国油脂工业全面回顾及20年展望、中国油脂工业技术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油脂市场价格状况及趋势等专题发言。本届年会围绕油厂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油脂制取、精

8、炼、储藏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专用油脂、功能性油脂的开发和油脂精炼细化产品的研究;特种油料等新油源的开发利用及油脂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油脂企业的现代管理与油脂科技信息等5个方面进行学术交流。会议附设了新技术、新产品展览,还组织代表参观了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会议收录64篇论文出版了论文选集。论文选集设有专题与综述、生物柴油、油脂制取、油脂精炼、油脂化学与检化验、新油源、综合利用、油料蛋白、油脂工厂、油脂标准等10个专栏,论文有深度、有广度,便于读者查阅参考。4.米制品分会召开第四届中国米粉、粉丝产业发展大会。为促进中国米制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粮油学会米制品分会于20年10月24-26

9、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第四届中国米粉、粉丝产业发展大会。来自全国科技界、产业届的领导、专家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代表20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对中国米制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交流和探讨。大会的主要议题有:中国米粉、粉丝产业科技创新及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与方便米粉、粉丝产品技术创新;米粉、粉丝生产设备自动化和工艺改进;方便米粉、粉丝特色调味;米粉、粉丝产品包装发展趋势等。为了便于同行间开展技术和信息交流,大会期间还设置了米粉、粉丝制品、挂面、方便面、调味料、辅料及添加剂等产品展示和新品品尝。参观了广西南方米粉有限责任公司,大会出版了第四届中日米粉、粉丝产业发展大会会刊,收集论文20余篇。(三)积极

10、认真筹办20年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CAF)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是由澳大利亚谷物散装联合会发起,澳大利亚谷物研究机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机构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赞助的储藏物专业性科技大会,于1980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首届大会,至今已召开过七次会议。1992年在加拿大召开第四次会议后,将会议确定为每4个举办一次。会议涉及内容主要包括:气调储藏、熏蒸杀虫、气控装备、密封材料与技术及熏蒸与气调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等。中国粮油学会多次派专家、学者参加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并与大会的决策机构-CAF常设委员会保持良好的联系与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我国与国际储藏物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1、促进我国粮食储藏科技进步,促进粮食仓储业的健康发展,在报请中国科协同意后,我会正式向第七届CAF提出承办20年第八届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的申请。CAF常设委员会经多次反复研究,于2005年3月28日正式复函,同意我会于20年承办第八届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两年来,我会积极认真筹备会议,做了大量工作,根据我国和世界储藏物气调与熏蒸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情况,现已拟定大会主题为气调与熏蒸-绿色、安全、协调、发展。会议规模初定300人(其中外宾90100人),会议时间:20年9月22-26日,会议地点:成都。CAF20会议网站已开通,会议第一轮通知也已发出。20年5月12日CAF20领导小组又在

12、上海召开了组委会及专题中方主持人第二次联系会,对筹备工作的各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筹备工作的落实方案。目前,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落实实施中,相信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我们的认真细致工作,20CAF这样的大型国际会议一定能得以顺利召开。二、深入开展国际合作,MoniQA项目全面启动欧盟食品质量与安全(MoniQA)项目是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牵头组织的欧盟第六框架下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年2月经欧盟专家委员会批准,由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组织,有20个国家33个合作单位共同参与的食品质量与安全(MoniQA)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分为融合、合作研究、信息传播及成果推

13、广、管理等4个部分,共10个任务块(WP)。中国粮油学会直接参与10个WP的工作并作为项目管理的第二负责人,协助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一起负责项目的协调管理,具体负责亚洲部及邻国的有关协调工作。MoniQA项目分三个阶段,共用5年时间滚动进行。第一阶段从20年2月到20年7月,主要任务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在食品产业链中质量检测控制方法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并提出联合科研开发的重点。20年3月19-22日,在维也纳召开了项目启动大会,33个合作伙伴都派员参会。中国粮油学会作为33个合作伙伴之一也派主管人员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正式签约。来自欧盟及奥地利农业部的官员在大会上提出了对MoniQA项目的

14、要求和期望。会上每个WP的组长单位都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按欧盟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中国粮油学会组织成立了MoniQA项目工作委员会,对参加项目研究单位进行了专业分工:由中国粮油学会负责项目管理及协调,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成都储藏科研所分别负责农药残留和病源微生物、兽药残留和加工过程产生的污染、真菌毒素和重金属、掺假和食品添加剂、常规检测方法和数据库的专题研究。按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的规定,学会每月向项目秘书处提交一份工作时间记录表,每3个月召开一次项目工作会,并提交项目活动报告和资金使用报告。20年9月5-7日,学会派代表出席了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MoniQA管理会

15、议和半年工作会议,各WP领导分别报告了半年工作进展情况,讨论了项目实施中的具体困难和障碍,沟通了解决办法。会后,中国粮油学会召集MoniQA项目工作委员会开会,传达了格拉斯哥会议精神,安排了下半年的工作。会议明确要调整工作方法,进行合理分工,认真完成各WP分配的任务;要在12月初完成年度工作报告和资金使用报告;要完成好亚洲地区的协调工作;要积极与其他相关大学、科研所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共同完成项目。这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启动,为我国科技工作者参与国际重大科研活动构建了很好的平台,亦为学会直接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了一条新的途径。三、继续认真开展科技成果的评审与推广工作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

16、奖共评出33个获奖项目。为了扩大影响,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能力的转化,学会编辑出版了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获奖成果、获奖单位和获奖人员的基本情况。20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国际粮油科技大会的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向获奖的39个单位、203个个人颁发了获奖证书。在大会召开期间,还举办了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展览。通过表彰、奖励和扩大宣传,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促进粮食行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交流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顺利开展。20年度共

17、收到25个推荐单位申报的52个报奖科研项目,其中48项通过形式审查,并已在学会网站上受理公示。四、加强人才培育与会员服务工作中国粮油学会继续贯彻科教兴粮、人才强国的方针,20年在人才培育和服务会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继续协助国家粮食局开展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20年度粮食行业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开展顺利,至9月底共有16个单位推荐50个人员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经初审、分组评审、答辩和大会投票等环节,将最终评出今年获高级职称的人员。(二)做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候选人推荐工作按中国科协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要求,学会积极组织

18、开展了20年度两院院士候选人的提名、推荐工作。经学会理事长办公会会议审议,推荐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卞科教授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候选人。(三)推荐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按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学会配合国家粮食局联合组织了候选人推选工作。经专家集体讨论,并无记名投票表决,最终推荐河南工业大学鲁玉杰副教授和武汉科学研究院刘小敏高级工程师为第十届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四)推荐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按中国科协关于推荐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要求,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参照光华工程奖章程和管理细则与相关文件精神,

19、进行了认真研究,推荐国贸工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邱平为光华工程奖青年奖的候选人。在做好人才培育和学术带头人的推荐选拔工作的同时,中国粮油学会注重规范会员管理和会员的发展组织工作,会员队伍不断壮大。至20年学会已有团体会员1098个,个人会员7700人。中国粮油学会将组织和带领这些粮油科技界的精英骨干,共同为振兴粮油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粮油经济的迅猛增长,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做出更大的贡献。五、加强学科建设和办事机构能力建设工作20年,中国粮油学会加强学科建设,为开拓粮油学科新的学术交流活动领域不懈努力。在专业学科积极分子的共同努力下,经认真组织筹备,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质检研究分会、中国粮油学会玉米深加工

20、分会,已由民政部于20年7月24日、8月3日分别下文通知准予登记。新的分会的成立,使粮油学会的专业学科更加广泛全面,将在粮油品质管理,标准的修改制定及玉米深加工等学科领域,团结更广大的会员和科技工作者,配合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深入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探讨,起到积极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20年中国粮油学会继续深入开展列入中国科协的改革完善学会办事机构建设的改革创新专项试点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在用人制度方面采用动态人事管理,公开招聘采用了5个专业对口,德才兼备,热爱学会工作的年轻工作人员,妥善安置好返聘老同志,使工作人员中返聘老同志比例由原来的85%降至33%,现学会办公人员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

21、。学会进一步规范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对全体工作人员实行了聘用制,并建立了社会统筹保障制度,为工作人员上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在加强学会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学会综合信息化系统已请有关专家进行了项目评估,学会网站中会员管理、会议注册、期刊论文、科技奖励、分支机构管理等工作平台搭建工作实施方案正在落实中。在改善办公条件方面,新的办公地点约400m2的办公用房改造已近尾声,近期将迁入新址。六、努力办好中国粮油学报多年来,中国粮油学报已成为粮油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为适应粮食经济和粮油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广大粮油科技工作者呼吁尽快扩版,开辟多学科论坛和

22、增加论文交流量的愿望,中国粮油学报在编委会和全体会员的关心支持下,经编辑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学报期刊栏目适时调整,版面逐步扩大,论文主页已突破128页。由于中国粮油学报在业内影响力不断提高,粮油科技工作者投稿踊跃,20年来稿已近600篇,投稿质量也不断提高,一年来,在人员未增,工作量加大的情况下,编辑部的同志们克服困难,认真工作,使征稿、审稿、编辑等各项工作质量均有较大提高,期刊发行面也有一定的扩展。20年中国粮油学会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下,在学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会在国内外粮油科技界的声望和地位也有所提升,但与其他兄弟学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距科协提出的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具有学术权威性、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发展能力的现代科技团体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各专业分会组织活动能力不均衡,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等学术活动参差不齐,质量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学会发展经费少,经济基础薄弱,影响学会发展建设和学术活动的开展;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也须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学会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