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84页).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82874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47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8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9年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8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9年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84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9年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84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9年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84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8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84页).doc(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岛市李沧区旅游总体规划方案(说明书)李沧区旅游局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系2009年12月79委托单位:李沧区旅游局承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系目录1.规划总纲11.1规划范围11.2规划年限11.3规划依据11.4规划流程21.5规划成果32.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32.1规划区域背景32.1.1交通区位条件32.1.2自然地理环境42.1.3区域经济基础42.1.4社会文化氛围52.2旅游资源分析62.2.1主要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62.2.2旅游资源分级定量评价82.2.3旅游资源特征定性评价112.3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122.3.1餐饮业122.3.2住宿设施132.3.3

2、旅游交通132.3.4旅行社142.3.5购物业142.3.6文化娱乐业142.4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142.4.1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142.4.2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与制约因素152.4.3旅游业发展的机遇162.4.4旅游业发展的挑战173.旅游市场分析定位173.1旅游市场现状分析173.1.1国内旅游市场173.1.2入境旅游市场193.2潜力旅游市场分析203.2.1学生旅游市场203.2.2老年人旅游市场213.2.3农民旅游市场213.3旅游市场定位213.3.1国内旅游市场定位213.3.2入境旅游市场定位224.旅游业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224.1李沧区旅游业发展战略224.

3、1.1旅游发展战略目标224.1.2发展战略选择234.2李沧区旅游功能分区254.2.1旅游功能分区原则254.2.2五个重要旅游节点254.2.3四条观光旅游带274.2.4三大旅游区285.旅游产品开发规划295.1旅游产品开发总体思路295.1.1依托资源,挖掘潜质295.1.2突出特色,塑造品牌295.1.3面向市场,科学定位305.1.4培育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开发“大旅游产品”305.1.5开发综合性、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组合305.1.6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305.2旅游产品开发体系315.2.1生态观光旅游产品315.2.2康体娱乐旅游产品325.2.3商都旅游产品325.2.4

4、美食购物旅游产品335.2.5体育旅游产品335.2.6宗教旅游产品345.2.7节庆旅游产品345.2.8文化旅游产品356.旅游市场开发366.1旅游目标市场366.1.1基本目标市场366.1.2拓展目标市场376.1.3机会目标市场376.2旅游形象策划与传播376.2.1旅游形象定位376.2.2旅游形象策划376.2.3旅游主题形象口号386.3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组合386.3.1联动营销386.3.2关系营销396.3.3差异化营销406.3.4节事营销406.3.5媒体营销416.3.6网络营销427.旅游目的地建设437.1餐饮业437.2住宿设施447.3旅游交通447.4旅

5、行社457.5购物业457.6文化娱乐业467.7公共服务体系478.重点旅游项目开发规划488.1近期规划项目498.1.1世园城(百果山风景区)498.1.2游客集散中心538.1.3李村大集568.1.4十梅庵风景区598.1.5特色街628.1.6沧口广场638.2中期规划项目648.2.1大枣园648.2.2工业旅游项目648.2.3滨海公园668.2.4桥头公园678.2.5青岛市文化中心688.2.6宗教旅游项目709.旅游业支持系统规划719.1旅游管理组织机构719.1.1强化旅游局的行政管理职能719.1.2对旅游业进行企业化管理729.1.3成立旅游行业协会729.1.4

6、设立旅游发展基金729.2政策法规保障739.2.1加快立法进程,依法治旅739.2.2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739.2.3加强政府推介和市场宣传739.2.4搭建综合投融资平台749.3旅游人力资源保障749.3.1人力资源需求749.3.2旅游人才引进749.3.3旅游人才联合培养759.3.4建立培训制度759.4资源与环境保护769.4.1海岸线资源保护769.4.2山体资源保护769.4.3水系资源保护779.4.4遗产资源保护771.规划总纲1.1规划范围总体规划的范围为青岛市李沧区所辖行政区域全境,总面积97.98平方公里,含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路、兴

7、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11个街道办事处。1.2规划年限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定为20092020年,近期行动计划主要考虑20092015年间的安排和措施。1.3规划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7)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8)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

8、法(9)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2国家相关行业技术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3地方相关规划资料(1)山东省人民政府、世界旅游组织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青岛市规划局青岛市城市分区规划(3)青岛市旅游局青岛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青岛市旅游局环胶州湾旅游专项规划(5)李沧区人民政府青岛市李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李沧区文化局青岛李沧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

9、年-2020年)(7)李沧区相关城市规划与专业规划(8)李沧区旅游资料与文史资料4项目组现场调查资料1.4规划流程收集文字、图件资料李沧区旅游资源点实地考察、调研拟定旅游发展规划大纲撰写规划文本领导和专家信息反馈修改完善规划文本通过鉴定或验收修订定稿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和图件三部分。图件包括:(1)旅游区位图(2)环胶州湾交通格局图(3)区域旅游交通图(4)总体布局(三区)图(5)总体布局(四带)图(6)西部旅游区布局图(7)中部旅游区布局图(8)东部旅游区布局图(9)重点旅游项目布局图(10)旅游市场现状图(11)旅游目标市场图2.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2.1规划区域

10、背景2.1.1交通区位条件李沧区是青岛市内四区之一,地处青岛市区北端,位于东经12026,北纬3610,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区境总面积为97.98平方公里,现辖11个街道办事处。李沧区东依崂山山脉与崂山区接壤,西临胶州湾,南邻四方区,北靠城阳区与流亭国际机场相连,是进出青岛市区的北大门,也是青岛北部的交通枢纽和进出青岛的咽喉之地。李沧区位于连接青岛市区、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核心位置,是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本区毗邻流亭国际机场和青岛港,胶济铁路线纵穿全区,加之“五纵四横”的公路交通线与正在修建的地铁与海湾大桥,使李沧成

11、为大青岛15分钟、半岛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纵向公路方面,有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重庆路、黑龙江路、青银高速公路、滨海大道5条交通线自西向东南北向穿越全区,承担着进出该区的客货陆路交通运输任务,李沧区由此成为连接市区与北边外部区域的“咽喉”。横向公路线方面,天水路唐山路、金水路、九水路京口路振华路、海湾大桥连接线4条东西向交通干道将“山、城、海”连为一体。此外,建设中的青岛地铁有4条轨道线路1、2、3、8线穿越李沧,胶州湾海湾大桥预计于2010年正式建成通车,两个大型交通项目将会成为李沧区重要的交通支撑通道,使该区的交通体系更为完善。南北纵向、东西横向的公路、高速路与铁路系统及在建的地铁和海

12、湾大桥构成了李沧区独特的交通网络,将李沧区与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及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直接连为一体。同时,新客站、胶济客专、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缩短青岛市和威海、烟台、蓬莱、潍坊等区际间时空距离。已建成和在建中的交通网络使李沧区和整个环胶州湾地区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式、现代化交通网络新格局,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社会经济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2.1.2自然地理环境李沧区“依山、傍水、拥湾”,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良。东部为低山丘陵,中部地势平坦,西部沿海,海岸线长约13km,主要出产鱼类和贝类等海产品。区内有有卧狼齿山、百果山、老虎山、北平岚、烟墩山、楼山、风山等19座山丘,均系崂

13、山余脉,其中卧狼齿海拔428米,是李沧区最高点,山地面积22.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3.2%。区内有李村河、楼山河、板桥坊河三大河系,支流近十条,均发源于崂山山脉流经区内,流域面积83km2。李沧区土地资源较市内他区相对丰富,现有尚未利用的土地435.6公顷,滩涂面积997公顷。2007年,李沧区绿化覆盖率36.8%,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位于全市前列。全区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具有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建筑建材业、水产养殖业的良好自然条件。2.1.3区域经济基础近年来,李沧区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区内国民经济保持着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区国内生产

14、总值完成178.67亿元,同比增长10.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5万元,同比增长8.8%;地方财政收入8.834亿元,同比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03.48亿元,同比增长20%。2000年以来,李沧区经济发展平均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综合经济实力逐年增强。李沧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2007年第一产业实现产值17.8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产值112.56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32亿元,同比增长20.5%。2007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0.1:63.9:36,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小且仍有继续缩小的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最大,同

15、青岛的产业结构构成相比,李沧区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有更大比例,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经济基础;第三产业自2001年开始不断成长壮大,到2007年占李沧GDP的36%,增速达到20.5%。全区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李沧区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2.84亿元,同比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23亿元,同比增长26.8%,为工业商务、生产性总部经济、生产性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沧区商贸优势明显,全区商贸业获得长足发展。目前,李沧主要商业设施面积达38万平方米,人均零售营业面积在青岛12区市中排名

16、第一。李沧充分发挥商贸传统优势,结合优越的区位特点,合理布局,组团发展,不断寻求都市商贸新突破,加速构筑青岛市乃至半岛城市群重要的现代商贸流通基地。李沧现代商贸流通业、现代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六大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均逐年加快,社会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为该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1.4社会文化氛围李沧区历史悠久,人文土壤深厚。首先,李沧历史上尤其是在近代史上名人层出不穷,带动区内人民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精神态势,不断为李沧区的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其次,李沧历史上曾是日、德国侵占时胶澳租借

17、地的乡区,同时也是青岛的老工业区,除保存了部分日、德设立的工厂、监狱等设施外,还积累了一些外来文化元素,并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再次,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久远、广泛存在、历久不衰,李村大集、扑克游艺、查拳武术和赏花盛会等是李沧地方文化的缩影。历史文化、外来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以及传统商贸文化、红色文化与近代工业文明等荟萃一地,为李沧区旅游业的发展塑造了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李沧区的文化、科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李沧区共有文化站机构11个,图书室125个,藏书册20万册,全年共组织文化活动775次。李沧在秉承优秀社会文化传统、弘扬民俗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

18、依靠科学技术推进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塑造了文明、稳定、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促进李沧区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2.2旅游资源分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是组织各项旅游活动的基础。对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分布和品位等特征进行分析评价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为制定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等提供科学的判断标准、理论依据和明确的方向。本章对李沧区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了统计,在遵循客观实际、全面系统、高度概括和科学性等原则的前提下,对该区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品位组合及开发利用等各方面特征予以分析评价,以明确李沧区旅游吸引力程度,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

19、确立该区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项目的构成、内容和设计方式等。2.2.1主要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李沧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沉淀深厚。本节参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规定的旅游资源类型分类体系,对李沧区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如表1)。表1:李沧区主要旅游资源类别构成与分布旅游资源类型数量资源名称及其分布主类亚类基本类型西部滨海区中部休闲区东部观光区A 地文景观AA 综合自然旅游地AAA 山丘型旅游地19烟墩山、楼山、牛毛山老虎山、枣儿山百果山、卧狼齿山、花椒山、双峰山、青台山、戴家山、围子顶、靴

20、子石山等B 水域风光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3李村河,楼山河,板桥坊河BE 河口与海面BEA 观光游憩海域1胶州湾海岸线C 生物景观CC 花卉地CCA 草场花卉地1十梅庵风景区CCB 林间花卉1睡莲世界CD 野生动物栖息地CDC 鸟类栖息地1禽鸣苑E 遗址遗迹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A 历史事件发生地1李村华人监狱EBF 废城与聚落遗迹1“古城顶”遗址F 建筑与设施FA 综合人文旅游地FAB 康休游乐休闲度假地6烟墩山公园、楼山公园、沧口公园、滨海公园(待建)、桥头公园(待建)滨水绿洲公园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4明真观李村基督教堂三清洞、玄阳观FAE 文化活动场所2李沧文化

21、公园世园会会址FAF 建设工程与生产地青岛纺联集团六棉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青岛汽车厂、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民印刷厂以及多个工业园区FAG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7维客购物广场、爱客家购物广场崂山百货大楼、北方国贸、河北商城、青岛茶叶批发市场、少山路百货商业街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B 塔形建筑物1仙姑塔FCI 广场3沧口广场大枣园文化广场、宝龙城市广场FCK 建筑小品1大枣园功名牌坊FD 居住地与社区FDB 特色街巷4向阳路步行街、大崂路美食街、古镇路小吃一条街、大枣园文化街FDC 特色社区1绿色理想之城FDH 特色市场1李村大集FE 归葬地FEB 墓(群)1康有为墓原址F

22、F 交通建筑FFA 桥1海湾大桥(待建)FFB 车站1新客站(待建)FG 水工建筑FGA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1毕家上流水库G 旅游商品GA 地方旅游商品GAA 菜品饮食鲜果产品、干果产品、淡水鱼产品、果醋产品GAE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竹制品系列、纸制品系列、访古系列GAF 日用工业产品自然生态旅游商品系列、工业建材拼图、组装玩具GAG 花卉系列产品梅花、腊梅、莲花、荷花、映山红、鲜切花、插花、干花、盆景、花茶、花酒等H 人文活动HA 人事记录HAA 人物王懿、王仙坡、孙守诚、杨真、李明海、修德、王伦甫、项明、吕仲华、张静源等HD 现代节庆HAD 旅游节1青岛梅花节HDB 文化节3青岛民俗文化节

23、、“李沧之春”系列文化活动、社区文化节2.2.2旅游资源分级定量评价本节通过构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对李沧区旅游资源作一定性定量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参照国家标准体系中的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确定基本因子的指标分,最终依权重计算出每个资源单体的总分,从而确定其等级。定量评价结果可以明确李沧区各旅游资源的综合价值等级,以可信的结论为李沧区科学旅游规划提供可靠依据,确定重点与优先开发项目、认识不足与劣势所在,从而避免盲目规划和无序开发,确保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旅游资源价值体系复杂,影响其评价的因子很多,针对李沧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参照已有的旅游

24、资源定量评价经典模型,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本身的旅游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前提下,侧重选择那些对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有突出影响作用的因素,作为李沧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指标,最终确立如表2所示指标体系。表2: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目标层评价综合层评价指标层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旅游资源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观光游憩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科普教育价值旅游影响力知名度适游期适游人群资源开发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旅游开发条件地域组合区位交通旅游容量环境质量投资条件在确定指标得分环节中,首先确立如表3所示旅游资源评价表,以李沧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开发潜力为直接依据,以实地调研、问卷结果和专家综合评价为基本参照,确定旅

25、游资源点的各个指标层次,进而对指标进行赋分,赋分过程要求实事求是地考察李沧区旅游资源特性和环境基础,以及其在各旅游区中的相对地位,并注重旅游资源的区内组合性、空间连续性以及开发的继承性,着眼未来。表3:旅游资源评价表评价指标评价依据评价分值设定246810历史文化价值人文历史、各色文化、地方特色浓郁极少少一般高非常高观光游憩价值可观赏性、艺术品位、风景、环境极少少一般高非常高休闲娱乐价值愉悦度、舒适度、满足度极少少一般高非常高科普教育价值知识性强、教育意义高极少少一般高非常高知名度主要客源市场范围周边街区李沧区青岛市山东省国内与日、韩等邻国适游期适合旅游时间1周1周1月1月3月3月半年全年适游

26、人群适合旅游人群极少人群少数人群部分人群大部分人群所有人经济效益收入、利润等经济指标零效益低效益中等效益高效益极高效益社会效益社会形象、社会影响、口碑很差差一般良好非常好环境效益是否有利当地环境保护有害不利一般有利非常有利地域组合是否与周边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良好、优势互补很差差一般良好非常好区位交通可进入性、便捷性非常不便不便一般方便非常方便旅游容量每日可容纳游客量与开放时间非常低低一半较高非常高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现状很差差一般良好非常好投资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与政策环境、工程建设条件很差差一般良好非常好依据各旅游资源点评价总分,将典型资源单体分为五级,五个级别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依次降低:一级旅

27、游资源:新客站、十梅庵风景区、李村大集、百果山二级旅游资源:滨海公园、桥头公园、李沧文化公园、沧口广场、国棉六厂、大枣园、特色街、节庆资源、花卉资源三级旅游资源:戴家山、李村河、明真观、仙姑塔、沧口公园、烟墩山公园、滨水绿洲公园四级旅游资源:卧狼齿山、靴子石山、楼山公园、李村基督教堂、李村华人监狱、古城顶、康有为墓原址五级旅游资源:其它旅游资源由评价结果可知,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集中于中部地区,一级旅游资源四占其二,东部其次,西部地区最少。2.2.3旅游资源特征定性评价(1)分布特征李沧区旅游资源的类型和数量总体上比较丰富,但与青岛市其它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相比,优势并不突出,而且区内各地旅

28、游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最显著的特征是各类型旅游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就规模而言,李沧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并重,人文旅游资源类型与资源点多于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涵盖3个主类、5个亚类和6个基本类型,多分布于东部山地;人文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10个亚类和24个基本类型,集中分布于中部休闲区,且多为现代人工吸引物;西部地区有一定量的现代休闲设施、工业旅游资源点和少量分布零散的历史性人文旅游资源。李沧区旅游资源的这种区状分布特征,对于李沧旅游功能分区、各分区旅游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布局等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2)组合特征李沧区以东部山地、中部商圈和西部海滨为背景,汇集了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29、部分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互叠加、有机融合,因此从全区角度来看,李沧旅游资源功能丰富,可供开展各种样式的旅游活动,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综合性旅游资源区,资源组合状况较为有利。依照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分析,李沧区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在不同地域上存在着差异。东部地区多为自然风光类,并以山岳景观为主,旅游资源类型单一、组合状况一般,不过东北山地植被繁茂、兼有道教文化特色,戴家山上坐落着三清洞、玄阳观等宗教建筑,加之百果山风景区是功能多样的大型生态观光基地,使该地域具有较高的休闲体验价值。中部为李沧中心城区,南北部分别以李村商圈和国家AAA级景区梅园为中心,聚集着休闲设

30、施、民俗风情、商贸购物和城市景观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资源的空间组合状况较好,可打造集都市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商贸购物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和数量都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品味度较高的旅游资源,而且资源点分布十分分散,不具备资源组合优势。不过西部地区原为沧口区老工业基地,现有如青岛纺联集团六棉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青岛汽车厂等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可开发科普性、知识性的观光性旅游产品,且西部地区拥有长约13km的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建设中的滨海公园、桥头公园等项目的落成将提升西部旅游资源品味度,再依托新客站、海湾大桥等交通枢纽优势,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必会有

31、所改善。2.3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2.3.1餐饮业李沧区历史悠久,其餐饮文化也很具特色,老字号饭店颇多,例如:三盛楼,沧口锅贴、小红楼等等。这些老字号饭店不仅得到当地人的青睐,也吸引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另外,李沧区现有多处美食街区,如向阳路步行街、大崂路美食街、古镇路小吃一条街等,带动了区内餐饮业的发展。李沧区餐饮业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餐饮业的产业链较短,没有向上、下游产业延伸;餐饮企业市场细分不足,导致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管理模式上,多数餐饮企业采用家族制管理,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7家星级酒店与阳光假日酒店、新民联大酒店等多集中于李沧商圈,东西部大规模餐饮企业较少,地域分布不合理;中老字号酒楼饭

32、店的内部装潢有待修葺;市场宣传力度不够,餐饮文化氛围还不浓郁。2.3.2住宿设施据统计,目前李沧区内有星级酒店7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即广业锦江大酒店,三星级5家,分别为利客来商务酒店、华外大酒店、紫晶大酒店、丰汇园商务酒店和蓝海大饭店(待评四星),二星级1家,即维客大酒店。这些星级酒店均分布在李沧商圈一带,入住的客人以李村商务旅客为主。总体来说李沧区内住宿设施接待能力与接待水平均不理想。从饭店构成上看,中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数量仍然偏少,缺乏主题接待酒店和特色接待酒店;从饭店分布上看,东部旅游区没有高档次、高接待标准的星级酒店,且多数景区内部的住宿接待水平很低,例如百果山风景区,其内部仅有卧

33、龙山庄、飞翔度假村提供过夜住宿服务,明显无法实现其休闲度假主题的需求;饭店服务经营理念有待创新,从业人员素质仍需提高;多数住宿设施入住率较低,客房大量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管理,部分饭店内部设施有老化现象,难以满足游客要求。2.3.3旅游交通李沧区区位条件优越,区内整体的交通状况良好,可进入性较强,是进出青岛市区的北大门。航空方面,李沧区与流亭国际机场相连,青岛机场的国际国内航线资源为李沧区的旅游业发展打开了市场,方便了李沧区的区域旅游发展宣传。陆路方面,李沧区是进出青岛的咽喉之地,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重庆路、黑龙江路、青银高速公路等主要公路干线穿越区境,与青岛市内其它地区连接非常便利。铁

34、路方面,胶济铁路线纵穿全区,使李沧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另外,正在修建的地铁与海湾大桥,将李沧区与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及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直接连为一体,使该区的交通体系更为完善,同时,新客站建成后,更会使青岛市和威海、烟台、蓬莱、潍坊等区际间时空距离得到更有效缩短,有利于形成青岛市的旅游交通枢纽。另一方面,李沧市区观光的旅游交通手段较为单一,仍以公路为主,水上旅游航线还停留在设施陈旧、航速缓慢的较低水平,且各景点之间的道路系统尚不完善。一些单体景点,例如仙姑塔、楼山公园等,可进入性不是很理想,且路面状况欠佳,不利于游客进出。2.3.4旅行社旅行社是旅游地招徕和接待游客的重要部门。旅行社数量

35、和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李沧区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事旅游服务接待的旅行社业务也相应滞后。目前,李沧共有旅行社9家,均为国内旅行社,数量与规模上为市内四区最少,不利于旅游市场开发与拓展,严重的制约了李沧区旅游业的发展。2.3.5购物业李沧区的旅游购物业主要集中于三大商圈,尤其是李村商圈,它是李沧区的商业中心,也是著名的商贸集散地,旅游购物资源丰富,知名购物点多,加之李村商圈的传统商贸优势为李沧购物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利于客流的大量引入,促进集聚效益的形成。李沧旅游产业现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有限,旅游商品经营尚未得到充分重视,而且部分旅游商品存在市场宣传不足、销售

36、渠道不畅、包装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总之,李沧旅游购物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现今仍未开发成熟。此外,如睡莲世界等景区内部缺少购物场所,无法满足游客于景区内部直接购物的消费需求。2.3.6文化娱乐业文化娱乐业的发展程度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硬件承载力的体现。受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目前李沧公共文娱设施较少,种类不多,以台球室、游泳馆、电影院、夜总会等休闲娱乐设施为主,且设施利用率低,夜间文化娱乐活动不足;文娱设施总体档次不高,娱乐性产品缺乏特色,景点内部的娱乐项目应加大开发力度,否则不能满足高层次的休闲需求。2.4旅游业发展

37、的SWOT分析2.4.1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1)发展空间优势全区面积97.98平方公里,占青岛主城区总面积的51%,现有近期可供开发用地15平方公里,通过“两改”和西部企业搬迁,还可空出21平方公里,使全区可供开发土地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在当前主城区发展空间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无疑成为李沧重要的竞争优势,也是青岛市其它地区均不具备的独特优势。(2)区位交通优势李沧地处拥湾区域的地理核心,随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启动,正在迅速成为青岛乃至半岛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地铁轨道交通、水上交通汇集,便捷的立体交通区位优势,使李沧区成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3)旅游开发潜力李沧

38、区旅游资源类型较为齐全,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地文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科技文化类、休闲健身类并存,但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市南市北相比较为落后。随着旅游业开始引起政府的重视,李沧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一些旅游项目现处于启动阶段,能够在统一规划布局的前提下,高起点、高标准的创造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形象,旅游开发潜力较大。(4)商贸基础优势李沧商贸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厚的商业文化。特别是区划以来,商贸业得到长足发展,聚集了旺盛的人气,李村商圈迅速崛起为市区北部商贸中心。目前,全区主要商业设施面积达38万平方米,人均零售营业面积在青岛12区市中排名第一,夯实了商贸流通业繁荣发展的基础,是青岛

39、市主要的商业中心之一。(5)人文优势李沧区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历史上名人层出不穷。城区政局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居民民风淳朴,这都为李沧发展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6)全民参与旅游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全民参与。随着加快缩小南北差距各种内外部条件的逐步成熟,李沧人民发展旅游的意识逐渐增强,公众集体话旅游、做旅游,积极参与李沧旅游建设,共同塑造李沧旅游形象。2.4.2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与制约因素(1)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李沧区旅游资源种类相对较为丰富,但与青岛市其它地区旅游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品质一般,资源特色不突出,资源优势不明显。(2)旅游产业定位较低,发展迟缓旅游产业的强关联性

40、与城市效应被忽视,导致李沧区旅游产业定位较低、发展缓慢。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定位与战略布局中,应给旅游业发展以充分重视,旅游规划与开发决策亟待加强。星级酒店、旅行社与景区建设不足,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明显滞后,旅游接待能力处于全市较低水平。(3)旅游开发基础较差李沧区是青岛市主要的工业区之一,工业污染较为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划开发基础起点偏低,中西部建成区绿地率、城区路网密度、污水处理率、集中供热率、集中供气率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这些都制约了李沧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4)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李沧区旅游发展所需要的旅游规划、开发、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旅游专业人才比较缺乏,难以适应新形势、

41、新阶段下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4.3旅游业发展的机遇(1)李沧区新的区域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李沧区政府在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拥湾枢纽、生态商都”的区域发展定位,“一极、两轴、三区、四带”的战略布局,这为李沧区整合旅游资源、制定旅游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契机。(2)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城市发展重心开始沿胶州湾向北转移,第三产业和旅游业地位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这将为李沧区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3

42、)山东省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根据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指示,省、市围绕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作出了新的决策部署。李沧地处青岛拥湾核心区域,旅游又是典型的蓝色产业,因此,旅游产业定会在“山东蓝色经济”战略中有所突破、有所作为。(4)胶州湾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青岛市胶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区的规划与发展,在促进李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将为李沧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4.4旅游业发展的挑战(1)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各区市对旅游产业的定位愈加重视,在重大旅游项目引进、产业培育等方面竞争更加激烈。市南、市北滨海资源丰富,崂山旅游知名度高,城阳旅游发展空间大,近郊旅游优势明显

43、,这些均对李沧旅游业发展产生较强的竞争压力。(2)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大规模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空心化”、城市规划与功能调整等难题,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也使产业投融资渠道、格局发生了变动,增加了李沧旅游投融资的压力。3.旅游市场分析定位3.1旅游市场现状分析3.1.1国内旅游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居民收入逐年增加,旅游业尤其是国内旅游快速发展,其旅游收入和发展速度均超过入境旅游。目前我国国内旅游业的经济总量已达到国际旅游业的 2 倍,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青岛市国内旅游人数始终保持递增势头,2008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

44、数3389.53万人次,比去年相比增长4.0%;国内旅游收入3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作为四大主城区的李沧区而言,国内旅游发展空间巨大。(1)国内客源地分布特征远程市场青岛的国内游客多集中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过半数游客来自于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天津、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和江苏等地与青岛距离适中,是青岛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国民收入高,来青游客旅游消费水平普遍较高;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完善和假期旅游的盛行,中部地区游客来青愈加方便快捷,河南、河北、安徽等中部旅游市场将不断扩大。近程市场近几年,山东省及周边地

45、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日提高。李沧交通四通八达,是大青岛15分钟、半岛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为本省居民来此旅游提供了极大便利。随着节假日的调整与带薪休假的展开,李沧作为青岛的主城区之一,旅游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本地市场青岛市内和周边居民构成的本地市场占据了李沧旅游市场的绝大部分,本地市场游客多于节假日和双休日出游,时间较为集中,旅游方式以散客为主体,生态旅游多受青睐。(2)国内旅游市场行为特征分析旅游市场目的分析游客出游目的呈现多样化特征,传统型的观光旅游仍是李沧旅游的主流,国内游客对李沧最为感兴趣的是山水风光,其次是旅游购物、美食小吃和文化艺术等,休闲度假和商务旅游所占份额不大但呈现上升趋势,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出行组织形式分析目前李沧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