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85249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史观,新高考,新的史学观念主要是和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念(历史唯 物主义)不同,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学家在反思过去 的阶级斗争史观,并借鉴西方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 来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就是其 中重要的视角。史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直接在新课程高考 中体现出来。,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 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 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

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 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 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 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 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在新课程地区的高考中已经开始 淡化这种传统的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 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 中华古代文明、西

3、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 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 (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文明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文明史关涉及到的内容最多,而且政治文明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三个部分几乎是三分天下。,(1)宏观上,从纵向把握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演进的 线索和规律。从横向把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演 变的线索和规律。,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文明的纵向整合 以中

4、国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为例,(中国早期),(2)微观上把握住历史史实,并总结出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由于教材采用专题史的编排顺序,造成三种文明之间人为的割裂, 因此要对同一历史时期同一地区内部的三种文明之间进行整合。,以中国明清时期为例:,政治制度: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外交政策: 明清海禁,君主专制制度 最终达到顶峰,农业:明代蚕桑棉花种植 面积扩大 手工业:清朝粉彩瓷器工艺的 发明,明清部分行业出现资义 萌芽 商业:明清出现商帮、会馆,传统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但传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传统 批判专制。,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 儒家正统受到冲击,但

5、没 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 文化主导的地位。,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之间文明的比较,能够更好地理解文 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以16-18世纪东西方文明为例,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中国从近代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 造成中国近代化的被动与不利,丧失发展良机。,整体史观(即全球史观)认为,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 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浪潮从英法 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

6、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 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 整体历史观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推动了 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 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 展;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 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 研究世界历史。),全球化视野下,单一的考查某个国家的文明进程比较少,往往 是不同国家不同时间内文明进程或现代化道路的综合考查,人 类文明的互相借鉴与学习很重要,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 从世界范围

7、看,“近代”开始于16世纪,从古代到近代的依据是社会转型,即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具体表现: (一)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 ; ( 二)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 (三)思想文化上:科学化、民主化; (四)军事上:现代化、西方化; (五)社会生活上:文明化、西方化,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冶金业 陶瓷业 手工业产生方式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的特征,3、商业的发展 市场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的加强,考 点 清 单,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8、制度,农业耕作方式:涉及农具、技术、经营方式及制度等。 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使用耒耜等工具生产; 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主要:以铜为兵、礼);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标志着铁犁牛耕(农用动力的革命)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铁器和牛耕得到普及; 唐朝曲辕犁的发明使用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考点1: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考点1: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

9、本形态的演变,考点2:土地制度,2、中国古代的土地就兼并现象,井田制,(公有 私有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考点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但长期没有革命性的进步(生产力); 2、小农经济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经营方式);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 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从土地所有制角度看); 6、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经济构成); 7、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10、8、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9、赋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古代农业经济发展原因: (l)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 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重视水利的兴修; (4)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6)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经济发展。(7)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古代农业发展 的不利因素,泰半之赋(赋税沉重),沉重的力

11、役(徭役沉重),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知识拓展与延伸,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2)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3)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耕地面积增加; (4)水利大面积兴修; (5)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 (6)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 (7)农产品商品化; (8)形成一些特色经济区域; (9)农学著作的问世;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学著作。,知识拓展与延伸,中国古代农业的不足: (1)农业经济发展付出了过大的生态环境代价。 为了开垦土地,大量烧荒伐林大片森林消失造成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2)科技含量

12、低。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新工具新技术的改进使用,但总体看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依赖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这一点甚至到新中国建立前都很突出; (3)一直未突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商品化程度低(这一点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我们都可以看的很明显)。,知识拓展与延伸,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 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1)有利于安定民生,进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 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安定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矛盾缓和稳固统治; (2)农业是国家富强的源泉,也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发展,为手工业、商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

13、场。 (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学习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发 (1)农业经济发展,要靠政策、科技、人民的劳动; (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3)要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促进农业协调发展; (4)农业发展要与环保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知识拓展与延伸,二、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 冶金业 陶瓷业,A、概念,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夏 商 周时期 :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明 代 中 后期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发展为资本 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

14、简单工具的 小规模工业生产。,B、产生和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原始纺织业出现): 工具:陶纺轮、骨梭、骨锥 原料:麻、葛; 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出现茧壳和丝织品,商代: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祭祀蚕神;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玉蚕;周礼-“妇功”-“国有六职,汉代: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品种多,技术高 说文解字:花色品种达20余种 ; 素色禅衣;起绒棉-唐宋元明沿袭发展; 开通丝绸之路,丝织品大量外销(丝国),考点1 纺织业,明清进入鼎盛时期 : 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 棉纺织业普及(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 丝织中心: 苏州、 杭州 出现雇工和劳动力

15、市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宋代:更大发展: 棉花种植及棉纺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唐中期后:官营纺织业规模大;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分工细、品种多,定州富人何明远。,冶 铜,青铜 时代: 夏商周 (三代),商: 出土地点分布广; 生产规模大; 大多为礼制的象征; 铸造工艺水平高。,湖北大冶 铜绿山 矿产开采:,从春秋时期开始,春秋矿井:石、铜,战国:铁质工具,考点2 冶金业,新石器时代: 小件铜器,不是主要生产工具,冶 铁,已知最早铁器:春秋晚期,中国冶炼生铁和块炼铁大体与世界上 最早使用铁器的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 和埃及大体同期。,战国燕下都遗址的铁器:淬火的钢件,汉武帝时:铁业官营,魏晋南北

16、朝:生熟铁合炼的灌钢法,燃料:春秋木炭;汉代煤炭;北宋煤,供风形式: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 畜力鼓风水排(东汉、杜诗),从商朝到东汉,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由陶向瓷过渡,唐 代,宋代,清代,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彩陶,原始青瓷),瓷窑遍布各地,五大名窑,考点3 陶瓷业,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釉下彩绘 南青北白系列: 青瓷(越州)白瓷(邢州、景德镇、大邑),考点4 手工业产生方式,1、官营手工业:主要的经营形式,占据主导地位, 代表着当时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3、家庭手工业: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是自然经济经济的特点之一;,2、民营手工业: (1)田庄手工业: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

17、内容; (2)民营手工业:明代以后,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有些规模大的手工业作坊逐渐扩展为工场手工业,并且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考点4 手工业产生方式,2、生产部门不断增多、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进步;,5、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3、生产产品长期领先世界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主导地位;,6、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手工业始终从属于农业;,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7、手工业的布局与经济

18、重心相适应。,考点5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的特征,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 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 商业上的特点吗?,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考点1、 市场的发展,探究: 根据各朝“市”的发展情况,概括“市”发展的趋势。,从城镇到乡镇; 逐渐打破空间限制; 政府和政策逐步放松; 从严格的时限制(“日中而市”)到夜市的出现 从开始单纯的交换场所到配套设施齐备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大型服务场所。,布局,管理,服务,时间,地域,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商业区 汉 代: 都市商业集中 新 朝:长安,五都,全国商业中心的形成 唐 朝: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宋 朝

19、:汴京、 庙会集市 清 朝:苏州、盛泽镇、全国四大名镇,考点2、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 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 “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 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交通、货币等 旅途盗劫阻碍商业发展,1、起源早,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并不断发展; 2、内外贸易全面繁荣(到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 3、市场形式多样(官和民),商人群体活跃; 4、商业交通、长途贩运发达,水陆商运兴盛; 5、不

20、同时期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6、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发展艰难而曲折; 7、城市的政治职能减弱,经济功能增强; 8、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考点3、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明代中后期(15世纪中后期);江南(苏州、杭州);丝织业。,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雇佣关系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2、基本特征:雇佣劳动 3、发展状况: 明代稀疏出现; 清代继续缓慢发展: 4、发展表现: 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增多;部门和地区增广 5、发展特点: 地区不平衡性突出

21、;在传统经济压制下缓慢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下夭折、中断。,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的加强,6、发展缓慢的原因 经济因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A.缺乏资金: 农民贫困;地主商人富有,但都用于买田置房 B.缺乏劳动力:重农抑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C.市场狭小:农民贫困、自然经济、海禁与闭关政策等影响。 D.技术革新慢。 政治因素: 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思想因素:农本商末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根本: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7、认识 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反映了封建社会在

22、经济上的衰落; 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微弱的。 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还不足以动摇封建自然经济的根基; 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有重要意义。,(二)重农抑商,1、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它开始于战国时的商鞅变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明清两代统治者仍顽固延续。,根本目的:,直接目的:,2、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3、过程: 商鞅变法明确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唐

23、代实行西汉时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 宋朝商人在社会上遭受鄙视,在政治上和法律上受歧视的现象开始转变。 明清: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总之,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4、评价: 性质: 积极: 消极:,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 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基础; 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人为地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潮流

24、。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三)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明清时期,1、含义: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原因: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思想上:统治者愚昧自大 军事政治:防范外夷的侵略和沿海人民的反抗斗争。 3、沿革: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清朝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政策;短暂的“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贸易的性质,仍然禁止民间贸易的往来。 4、评价: 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外国列强的侵略,有自卫性。 沉重打击了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 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

25、社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各经济部门的地位、发展特点及相互关系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 手工业、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手工业发展;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也发展起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资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知识拓展与延伸,感谢聆听,农具(石器、木器); 刀耕火种; 铁农具和牛耕。,生产工具的进步: 牛耕、铁制农具(生产工具的进步 促进农业的发展);,动力: 人力畜力水力,方式: 群体协作个体家庭“男耕女织”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某些时期庄

26、园成为基本生产单位。,耕作技术: (1)春秋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出现,铁犁牛耕形成; (2)汉代牛耕普及;铁制农具数量增加; (3)东汉部分地区出现一牛挽犁; (4)唐代曲辕犁 (5)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曲辕犁示意图,仔细观察曲辕犁有哪些特点:,轻、省、深、稳,特点,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性质:,内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 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劳动者的份田,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商周时期:井田制,关系:,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 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 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井田制瓦解(春秋),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生

27、产力水平提高,秦国:商秧变法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 民得卖买”,井田制正式废除(战国),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徭役 兵役,(均田、限田),封 建 国 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 人头税,田赋,地租,土地兼并,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1、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3、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4、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28、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以上诗歌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土地兼并严重),小农经济,1、含义: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家庭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中国封 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所谓“男耕女织”,即是小 农生产的典型形式)。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 活需要和缴纳赋税。,3、形成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产生时间:春秋战国,4、特点: 生产资料:农民有少量但分散的土地(因土地私有和 兼并,极易出现破产逃亡)和生产工具; 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经营方法:精耕

29、细作; 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小农 业辅之以家庭小手工业) 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很少商品交换) 农民负担:沉重的租税剥削和超经济的压迫;,5、小农经济的优势: 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农民为生存而努力,推动精耕细作; 政府的重农政策。,6、局限性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7、评价,积极方面: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两千 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

30、主要动力; 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 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顽强抵抗着西方资本主义商品进入中国。,消极方面: 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 根源之一。(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就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它排斥任何先进的生产力因素,不可能有资本的社会积累,不可能 出现社会化的劳动、协作,不可能采纳先进的技术和促进科学技术 的运用。小农经济还是延滞商品货币经济发展、阻碍中国封建社会 过渡到资本主义的主要因素)。,秦朝:市里交易须明码标价 P21 货币为圆形方孔钱,汉代:,西汉时已开辟海陆丝路, 商运活跃;,市有专门管理机构,

31、 长安 “东西九市”;P21,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长安和“五都”(洛阳、临淄、邯郸、宛、 成都)P22,南北朝时期:,“草市”形成,设官管理;P21,简要说明古代“草市”的特征及出现的意义。,特征: 远离城镇;交通便利;自然形成;政府管理。,意义: 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后来发展为相 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唐朝:,“草市”普遍 “夜市”繁荣 P21,市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商业都会:长安、洛阳、扬州(称为“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 P2223,宋朝:,“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杭城大街,买卖

32、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市”突破原先的时空限制, 形成商业街P21,23,“草市”已经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都市商业繁盛, 汴京“市井最盛” P23,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陆游杂赋诗 P22,明清时期:,明代: 会馆和商帮出现,都市商业相当繁华; 白银开始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清朝 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商业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与农业、手工业关系如何?,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都是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并成为农耕文明的补充。 商业的发展有力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无农不富”“无商不活”。,中国古代的商业,徽商与晋商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