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精选.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87936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精选.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经合办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办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市委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扎实推进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与国内招商引资、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与都市圈建设、山海协作与双对口、区域合作、“两新”组织管理服务、党建及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国内合作交流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据统计,20年,全市共引进浙商回归引进项目501个,项目到位资金480.19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418亿元的114.88%,其中,上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418.2亿元

2、人民币,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340亿元的123%,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浙商回归引进呈现三大亮点:1大项目强势带动。全年浙商回归引进大项目占比高、带动强,全年浙商回归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8个,到位资金388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80.8%;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25个,到位资金239.83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49.94%。 2优质项目亮点突出。全市上报浙商回归引进重大项目312个,到位资金344.19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71.68%,比去年同期增长20.24%。其中总部经济项目12个,涉及到位资金48.79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10.16%。重大产业项目101个,涉及到位资金250.04亿

3、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52.07%。重大科技人才项目和机构199个,到位资金45.36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9.45%。3现代服务业项目引领发展。全年引进一产项目到位资金3.41亿元,二产项目到位资金148.09亿元,三产项目到位资金328.69亿元。在三产项目中,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引进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214.33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44.63%,占三产项目到位资金的65.21%。其中,商贸会展项目到位资金87.7亿元,占现代服务业项目总到位资金的40.92%;旅游文化项目到位资金39.49亿元,占现代服务业项目总到位资金的18.42%;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到位资金77.42亿元,占现代

4、服务业项目总到位资金的36.12%。(二)国内招商引资稳定增长据统计,20年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1711个,引进协议资金1680.73亿元,同比增长6.07%;到位资金 860.60亿元,同比增长10.52%,完成全年任务的111.48 %。引进十大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32.28亿元,占我市引进资金总额的50.23%,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97个百分点。引进楼宇经济项目843个,涉及到位资金341.78亿元,同比增长11.46%,完成目标任务的113.55%。引进总部项目16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60%。新引进央企项目到位资金25.7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8.60%。引进中国500强企业、中国

5、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民营500强企业(含全资子公司)投资的68个项目,涉及到位资金100.21亿元,同比增长18.87%。国内招商引资主要呈现四大特点:1亿元以上项目贡献显著。全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4个,到位资金387.78亿元,同比增长25.56%,占全市内资总量的45.06%,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40个百分点。引进到位资金5亿元以上项目13个,到位资金137.18亿元,平均单个项目到位资金10.55亿元。2十大产业成为招商支柱。20年,十大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占内资总量首次超过50%,十个产业招商全部实现正增长,且金融服务业、信息软件业、物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

6、五大产业增幅超上年同期。3双高招商形势喜人。20年,我市共引进高技术服务业项目到位资金71.89亿元,同比增长19.21%。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到位资金为75.94,同比增长10.22%,占工业招商的比重达到53.57%,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了7.99个百分点。4招商绩效逐渐显现。据统计,2008年以来注册的国内招商引资项目在20年统计年度实现税收总额199.35亿元。历年来引进的国内招商项目在20年统计年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48.23亿元,约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其中工业、制造业和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73%、10.51%和13.62%,为我市实体经济增长增添了强劲动力。同时

7、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增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亿元及以上项目占到位资金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1.28%提高到48.63%,提高了7.73个百分点。(三)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不断深化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深化沪杭战略合作,制定下发市20年接轨上海、推进都市圈建设工作的意见,统筹市级有关部门开展项目合作。组织赴上海开展主题为“服务自贸区建设、深化长三角合作”的交流访问活动。上海市主要领导会见市党政代表团主要成员;成功举办20(上海)经济合作推介会;市领导与在沪浙(杭)商、央企(国企)、港商、台商代表进行了座谈,两市党政领导达成了紧密合作、携手发展、共同推进长三角

8、区域一体化的共识。全面完成19项接轨上海工作任务,涉及规划、交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人才等合作。全年从上海引进项目192个,到位资金113余亿元,并多次组织企业参加长三角重要产业会展活动。顺利推进杭宁铁路客运专线、杭甬铁路客运专线、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设施等重大项目如期竣工。(四)都市圈建设有序推进认真贯彻落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统筹推进都市圈建设,全面推进完成31项合作任务。如,推进实施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京杭运河二通道、杭宁高速改建工程、杭绍甬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项目、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新岭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和都市圈城际轨道快线的衔接

9、;开通海宁至下沙的城际公交线和至大关北的868路城际公交线、安吉的“空港快客”和安吉至经济开发区的直达客运班线;在都市圈城市设立西博会5个分会场,举办都市圈杭产家电精品巡回展、都市圈优质农产品迎春大联展、杭湖嘉绍新春旅游优惠月、都市圈旅游联合促销,以及杭嘉湖绍文化走亲、市民体验日、奥林匹克日长跑、纽崔莱健康跑等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成立都市圈网站联盟、都市圈特殊教育发展联盟、都市圈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和都市圈文创人才联盟;四城市签订都市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并组织交叉执法检查活动。推进都市圈科教文卫一体化,继续深化跨区域创业项目展示、异地医疗机构联网结算等工作,目前市共有“一卡通”定点

10、医疗机构142家,并有101家医疗机构与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联网对接。(五)山海协作超额完成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山海协作工程各项工作任务。全年新签产业合作项目到位资金2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共实施群众增收、社会事业合作等新农村建设项目25个,到位资金17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16.7%。落实山海协作培训资金200万元,培训转移劳动力509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09.5%。开放兴区合作实现销售额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00%。启动余杭区与柯城区、萧山区与龙泉市两大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成立领导班子,互派挂职干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出台市20年山海协作工作意见,建立定期对接

11、和情况分析交流制度,市领导率队分别赴衢州考察交流、赴丽水考察产业园情况;市经合办组织市科技、人力社保、环保等9个部门赴衢州举行杭衢两地社会事业项目合作工作对接,定期举行两地项目合作情况通报会。(六)新一轮“双对口”工作全面启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对口帮扶藏区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做好新调整的对口帮扶四川甘孜州和对口支援重庆涪陵工作。全年完成落实市本级及7个区(市)对口帮扶财政专项资金各300万元(总计2400万元),帮助甘孜州实施帮扶项目15个,完成率100%。落实对口支援重庆涪陵区全市落实对口支援资金385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帮扶对口地区移民培训),实施对口支援项目10个,超额完成任务。谢双成副市

12、长等先后带队赴四川甘孜州、重庆涪陵开展双对口工作对接,办领导率7个区(市)对口帮扶职能部门及市级部门赴四川甘孜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对接交流,并积极做好对口地区代表团来杭考察的对接工作。先后出台市202016年进一步加强“双对口”工作的意见、市双对口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市双对口工作考核办法,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专项资金额度不少于40万元、工作经费10万元,提供了工作经费保障。先后举办三期西部人才培训班,完成培训150名西部学员。组织市政府经贸代表团考察访问对口帮扶地区黔东南州,参加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七)区域合作、外部空间拓展富有成效依托区域合作大平台,积极开展外部空间度拓展工作。研究

13、并制定出台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扩大外部空间拓展度行动计划(202015年),积极参与全国浙商营销网(浙货网)建设,全市共有200余家重点企业注册上网,超额完成了省办下达的指标(50家)。依托展会扩销杭产品。全年共组织企业近700家次,参加国内重大展会29场,共2500余个展位,共扩销杭产品10亿元以上。拓展资源要素空间。累计在市外建各类种植基地360个,面积近360余万亩;在市外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64家,累计设立专卖、专营、联营销售窗口2000余个,在上海建立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1个。安排各类农产品销售展会11次、节庆活动20余次。全市在省外共建立粮食生产基地54个,基础面积91.5万亩。(八)“两

14、新”组织管理和服务不断优化以“两新”组织党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在杭商会协会、办事机构的管理服务。20年,新设立驻杭办事机构200家,撤消476家。其中,政府驻杭办事机构4家,企事业单位驻杭办事机构196家。目前登记备案的外地政府驻杭办事处99家,外地企业办事处2085家,总计2184家。经登记注册的异地在杭商会共有39家,企业会员近万家。其中,国内来杭投资企业联合会1家,省级商会8家,地市级商会12家,县级商会18家。我办下属5家单位党组织被市直机关工委评定为2012年度市直机关五星级基层党组织,4个基层党委、(总)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基层党委、(总)支部被评为市级“党建

15、强、发展强” 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国电能源院被市“两新”协会评为首批组织队伍建设“红色示范点”。同时,共受理99家来杭投资企业投资入户材料,核准144名专职管理人员户籍迁杭指标;共受理299家来杭投资企业专职管理人员户籍迁杭材料,预审348名专职管理人员户籍迁杭,服务评价满意率99.78%。(九)机关党建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各项规定动作,推进实施“九大实践举措”,开展上门服务企业、推进重大项目、“我们的群众观”交流研讨等富有经合特色的实践活动。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治理工作,及“六项集中专项行动”。组织办机关全体党员

16、到社区报到,开展第十三次“春风行动”和为困难家庭“送清凉”活动,抓好“联乡结村”、“结对帮扶”工作的落实。不断强化机构队伍建设,联络处增挂行政审批处牌子,完成“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服务中心”牌子增挂审批工作。安排1名处长到中心镇建设指导小组工作,选派2名副处长赴区县对口工作部门挂职,接收6名经合系统干部到我办挂职。修订编印新版工作制度汇编,收录最新制度33项;开办全市经合系统干部培训班,组织两次新经济园区学习考察活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办机关首届“美丽经合、品质生活”摄影比赛,积极参与“美丽、品质机关”首届机关文化节系列活动。宣传和调研成果显著。下一年工作思路20年是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

17、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开局之年,是推进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深化落实“改革十条”的起步之年。(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立足新阶段、新挑战、新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基调,在改革创新中扎实做好开放型经济工作,以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和招商引资为中心,突出长三角合作和都市圈建设、双对口和山海协作、区域经济合作、异地在杭商会和各地驻杭办事机构管理服务、机关党建和队伍建设等“五个重点”,推动经合工作上新台阶,不断提高经合工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18、。(二)主要目标20年,浙商回归引进到位资金480亿元,引进质量优化,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引进到位资金1032亿元,其中十大产业招商项目占比50%以上,国内招商引资进一步增量提质,不断提高招商绩效;都市圈建设、长三角战略合作取得新进展;双对口、山海协作全面完成任务;机关党建和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三)工作举措1以提升招商绩效为目标,进一步突出抓好浙商回归和招商引资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优化考核引导为着力点,以大项目招引为突破口,以提升招商绩效为目标,促进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和国内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一是要优化招商考核引导。围绕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招

19、商引资考核办法,重点突出“增数量、提质量、讲绩效”。要立足我市新阶段、新挑战、新要求的形势,以及我市资源环节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推动内资引进保持稳定增长,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要抢抓国家扩大开发领域机遇,切实做好引技、引智、引才有机结合文章,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突出“500强”企业、大项目、十大产业、科技创新项目等考核导向,加大下一代信息技术、金融商务、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高端装备制造招引力度,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育幼养老等招引新增点,着力提高项目质量优化度。要按照建立“亩产效益”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完善现有对税收和固定资产投入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其他绩效考核指

20、标。二是要突出招引重大项目。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引进,进一步推动高端要素引进,进一步推动招商绩效提升。明确重大项目的引进方向,以十大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为重点,吸引浙商以总部回归、抱团回归、资本回归、创新回归、高端要素回归等方式来杭投资,着力打造浙商总部中心。要着力引进城市功能型项目,引导浙商参与中心镇、小城镇建设。创新重大项目的合力招商机制,优化招商引资统筹机制,探索建立重大招商项目联合会审制,加快重大项目洽谈进程和尽力避免市域内的无序竞争;完善合作招商激励机制,对区域间的合作招商,通过纳入招商考核体系,对项目引荐方和落地方实行招商指标和成果共享,鼓励区域内合作招商。深化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继续

21、深化重大项目千亿推进投资计划,全年推进重大项目50个以上,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深化领导联系项目制、三级协调机制、部门领办制以及并联审批、并联服务机制,建立重大招商推进项目每月例会制;探索重大项目推进的综合保障机制,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规划等部门的对接,形成统筹有力、政策配套、衔接顺畅、环节优化、服务高效的项目推进工作格局。三是要整合各类资源。整合和集聚全市优势力量,强化招商引资的合力。要加强产业招商与产业规划联动。加强与十大产业各相关部门的对接联系,以产业规划引导产业招商,重点以2大产业集聚区、6大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钱江经济开发区为产业承接平台,开展专题招商,重点招引大项目、大产

22、业。要强化政企联动。要创新招商渠道,加强政府与企业信息对接,破解项目信息少、沟通渠道窄、招商效率低的难题。重点进一步深化与29家省外商会的“四共合作”协议,发挥异地在杭商会和各地驻杭机构牵线搭桥作用,依托商会、行业协会、中介等开展招商,开展“以企引企”。开发全市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多渠道、全口径的招商信息上报制度,实现招商信息的网上交换和发布。要强化招商引资和城市发展联动。加强与发改、建设、民政等部门和有关央企国企的合作,围绕推进“一基地四中心”建设、民营经济强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建设等重点,着力引进城市功能型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以及健

23、康养老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要强化省市区三级联动。共同开展重大招商活动,全年组织重大招商活动不少于3场,项目签约150亿元以上。举办首届世界杭商大会和第17届国内经济合作洽谈会;积极参加全省“天下浙商家乡行”、年度浙商论坛等重大活动,利用省级平台和资源加强与浙商的对接;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区县(市)、各商会的特色优势,突出重点,开展以科技、金融、人才、机构等为主题招商活动(敲门招商)不少于10场。2以推进实施三大规划为引导,进一步加快推进长三角合作和都市圈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都市圈发展规划,坚持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国际化两轮驱动,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4、和“美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与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接机制,完善促进都市圈融合互动的发展机制,进一步强化集聚辐射功能、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在都市圈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领跑作用,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更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为提升城市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一是要服务上海自贸区建设,深化长三角合作交流。积极策应上海自贸区建设,努力寻求上海自贸区设立给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红利”,借力上海自贸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间的合作。进一步健全与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接机制,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商品等各类要素在区域内低成本流动、高效

25、率共享,在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文化等方面寻求合作新亮点,实现新突破。要进一步形成合作交流新格局。在两市党政主要领导每年会晤交流的基础上,全面建立长三角范围内的经常性联系制度,定期交流合作信息和工作情况,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要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合作交流活动。举办党政代表团赴上海系列合作交流活动,构筑沪杭合作交流新高地。积极组织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专(课)题项目。要进一步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加快杭黄高铁、杭长高铁、杭合商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进度。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联合与协作,谋划推进杭宁发展带建设,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腹地。二是要整合利用区域资源,加快都市圈建设。完善促进都市圈融合互动的发展

26、机制,以打造都市圈品牌为主线,以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为重点,以推动项目合作为抓手,加快节点县(市)的融合。要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深化都市圈四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进一步强化都市圈经济共同体意识,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以都市圈整体来参与国内、国际区域单元竞争。要开展新一轮项目合作。继续发挥15个专委会和8个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抢抓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契机,结合都市圈规划中期评估项目储备,启动新一轮都市圈合作项目,推进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实施。要开好第七次市长会议。发布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以借力上海自贸区实现共同发展为主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都市圈发展思路和工作任务

27、。要打响都市圈品牌。推进都市圈实现功能整合和错位竞争,提升都市圈群体竞争优势。3以产业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双对口和山海协作工作。围绕对口帮扶四川甘孜州、对口支援重庆涪陵的“双对口”工作任务和对口衢州的“山海协作”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要确保完成双对口目标,做到资金、项目、培训三落实。要抓好专项资金落实,推进实施市双对口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双对口”项目和资金管理。要做好双对口项目的对接、确认、考察与验收。组织承办市政府代表团赴对口地区考察,开展双对口工作对接。举办西部人才培训班。二是要确保完成山海协作工作任务。完成产业合作项目、山海协作新农村建设项目、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等目标。

28、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完善定期情况分析交流会制度、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制度,及时沟通信息、交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要进一步搭建工作平台,用足用好西博会重大活动、商会民间社团等平台,定期组织区、县(市)经合办及乡镇街道赴衢州等地企业开展上门慰问、实地对接活动。要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引导对口地区开展符合功能区定位的特色产业项目合作,积极利用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以及各类展会平台,扩大产品销售。三是要做好与对口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重点做好与四川藏区、三峡库区、贵州黔东南州、新疆阿克苏等对口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做好组织企业赴对口地区考察、对口地区来杭考察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4.以市场拓展为着力点

29、,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贯彻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创新渠道,积极拓展杭产品国内市场,引导我市企业 “走出去”。一是要创新形式,引导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引导优势企业以资产重组、参股入股、合资合作和多元化投资等形式,参与省外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适时在外地举办“周”活动;组织我市知名企业及名特优产品参加第4届亚欧博览会、第11届“东盟博览会”。二是要完善网络,加大杭产品营销力度。积极参与“浙货网”的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四大展会”,加快推进北京名品中心馆、优质农产品上海展示中心等建设。大力推广名特优产品,着力扩大杭产品国内市场规模,加快构建杭产品营销中心,形成

30、实体销售与电子商务并举、线上与线下互补的市场营销新格局。三是要搭建平台,完善外部空间拓展机制。鼓励企业加强与当地浙商产品拓展办、营销中心、重点经销户的对接。加快完善各类社会团体中介平台,推动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联动。鼓励建设大宗商品网上交易平台等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融合发展。同时,要加强友城合作交流,逐步开展定期互访活动和参与重大经贸活动。5以加强“两新”党建和联合会、联谊会建设为切入点,认真做好驻杭办事机构和异地在杭商会管理服务。进一步转变理念,着力提升水平,以“两外”组织党建工作为抓手,以来杭投资企业联合会和外地驻杭机构联谊会两大载体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做好驻杭办事机构

31、和异地在杭商会管理服务工作。一是以推行五星级管理,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发展强、党建强”双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服务中心、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办机关和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二是以来杭投资企业联合会建设为抓手,抓好异地在杭商会管理服务工作。完成联合会换届,进一步督促指导联合会完善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在规范建设、活动组织、增强会员认同感和联合会凝聚力上下功夫、求实效。着力发挥联合会在异地商会建设中协调各方、牵头抓总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巩固和确立联合会“两个联盟”的地位。三是以外地驻杭机构联谊会建设为抓手,抓好驻杭办事机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32、联谊会换届工作,进一步调整充实联谊会理事以上人员,完善各分会、各片区设置。进一步科学推进联谊会各项建设,真正把联谊会建设成为外地驻杭办事机构的“总会”。6以机关作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深化和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经合系统机构建设和业务培训,建设经合机关文化,打造经合队伍的良好形象。一是要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提高全办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用足用好内外部以及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培训考核、学习交流和参观考察等活动,促进党员学习互动和交流提高。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开展“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学习讨论实践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继续抓好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确保群众满意率评价98%以上。二是要强化经合队伍建设。积极抓实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优化内外资招商统筹机制,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抓实队伍建设,做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加强对区县(市)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了解和指导,举办全市经合系统业务培训班,继续开展机关中层干部和基层经合系统干部双向挂职工作,继续组织机关干部新经济学习考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