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97369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2、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课标:,1,【温故】改革前,沙皇面临哪些问题?其中,什么是最主要的问题?,A. 政治: B. 经济: C. 思想: D. 对外:,农民起义不断,沙皇专制统治受到冲击;,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劳动力、资金、市场);俄国工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反专制统治、反农奴制的新思潮萌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急剧 下降。,落后就要挨打,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2,一、改革的酝酿,1、目的:,【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亚历山大二世 年月 材料二: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 年月 思考: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化解统治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3,2、表现:,改革必然会触动封建地主的利益,阻力非常大。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曾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但遭到了封建地主的竭力阻挠,最后都不了了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概括一下亚历山大二世为改革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借鉴历史:吸

3、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改革的经验教训,大造舆论: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组织措施: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秘密委员会改为农民事务委员会) ,讨论、草拟改革方案,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解决农奴制的问题,4,3、方案:,A. 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也不愿把土地分给农民,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B. 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金; C. 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奴要服劳役。,亚历山大二世的智囊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俄国制订了三个改革方案,根据当时俄国的发展形势,请你判断一下,亚历山大二世选择哪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当时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地区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弥漫一种失败感;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下,农民纷纷暴动。,5,二、“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1、历史概念:阅读课文回答,2、主要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2)土地仍属地主所有,(3)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 能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 A、要交付赎金 B、承担各种义务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D、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 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本付息 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 付清赎金前,须服劳役,付代役租,不能随意离开赎地,政治上,经济上,组织

5、上,6,三、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1.进步性:,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以上材料节选自俄国社会经济史,7,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二一九

6、法令”的进步性:,1.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作用),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3.是一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4. 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位),向近代化迈出重要步骤,8,【学思之窗】,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思路:改革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 抱有极大的期望;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认识不透彻。,答案提示:从背景上看:改革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抱有极大的期望。从内容上看: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

7、获得一份份地。从过程上看:农民对改革的长期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认识不透彻。,9,2.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二一九法令”的局限性,材料一: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材料二: 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材料三:农民交付的赎金比当时地价高出23倍,农民要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形式连本带利偿还给政府 列宁,10,“二一九法令”的局限性:,不彻

8、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掠夺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11,评价,积极性: 1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 2使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3推动了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4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局限性: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12,练习,、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国家 B

9、.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C),13,、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 B. C.

10、 D. ,(D),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

11、说明了什么?,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15,本课测评,(1)“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提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

12、主服劳役,交代役金。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16,(2)简要评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答案提示:一方面,改革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

13、影响。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17,学习延伸,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人物对待 “二一九法令” 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前者十分否定,后者充分肯定,问题二: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 的诈骗”这一说法?,同意。因为封建残余严重存在;私有农民改革后生活状况仍然恶劣,引发新的频繁起义;赎金远高于当时的地价。,18,知识之窗: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14、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某些地主已看到农奴制不如资本主义剥削有利可图。 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 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19,课件制作: 萍乡市湘东中学 历史组 钟太发,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草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历史组 钟太发,近代化: 指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 在经济领域的变化是工业化、全球化 在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 在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 在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 近代化是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制社会的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