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98300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人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人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人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人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人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人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人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考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在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极力反对研究意识,反对使用内省法的是_。A、行为主义 B、构造主义 C、格式塔 D、人本主义2、_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元 B、神经回路 C、突触 D、神经冲动3、鲁利亚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恢复治疗中总结提出脑的_。 A、模块说 B、整体说 C、定位说 D、机能系统说4、在睡眠状态时,脑电主要是_波,个体处于清醒并安静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在睡眠中不会出现,但在失眠症患

2、者的睡眠时的脑电波中会出现的是_波。A、 B、 C、 D、5、我们有的人看书时读的很快,“一目十行”,有的人则读的很慢,一次只读一句话,这反映了注意的_品质上的差异。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6、暴躁时看白色会有助于镇静,寒冷时看到红色会让人觉得温暖、天热时看蓝色觉得清凉,这是感觉的_现象。A、适应 B、后象 C、对比 D、联觉7、我们看到两种明度不同但很相似的颜色,我们初看可能感觉到二者颜色是相同的,但是如果将其中一种颜色的明度进行一定程度变化时,我们就恰能分辨出二者的不同,这种刚刚能分辨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是_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 D

3、、差别感觉阈限8、在银幕上相继投射两个图形,前面一个为圆盘,后面一个为圆环,当二者间隔时间短暂时,只看到圆环而不见圆盘,这种现象是_。A、对比 B、掩蔽 C、适应 D、似动9、一些立体电影看起来惊险刺激,身临其境,是运用了_的原理。A、运动视差 B、双眼视差 C、双眼视轴辐合 D、空气透视10、一些脑损伤病人在做广播体操初期可以根据别人的语言指导识记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但自己做操时却无法记住广播的动作,不断出错,这可能是脑部_受损。A、额叶 B、颞叶 C、海马 D、小脑11、_通过图片选取的方法探讨概念形成的过程,在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中,是最有代表性的。A、布鲁纳 B、赫尔 C、茹什 D、柯林

4、斯12、在创造性的心理成分中,吉尔福特认为_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远距离联想能力 D、直觉思维13、人们运用一系列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符号系统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_。A、思想 B、言语 C、语言 D、内部言语14、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_。A、音位 B、语素 C、词 D、句子15、很多青少年犯罪时由于一时的冲动,出现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而使人的行为失控的意识狭窄现象是一种_下的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愤怒16、沙赫特和辛格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认知理论,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环境刺激和生

5、理变化是情绪产生的机制,而_起着决定作用。A、环境刺激 B、认知过程 C、生理变化 D、评价过程17、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客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是_。A、挫折 B、冲突 C、应激 D、忧虑18、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认为_。 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19、根据动机的成就目标理论,下列具有掌握目标类型的是_。A、认为只有赢了才是成功 B、将目标定位在得冠军C、目标为能力的提高 D、下次的目标是上90分20、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6、_。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21、依照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下面属于智力活动内容的是_。A、记忆 B、视觉 C、评价 D、再认22、同样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_。A、稳定性 B、独特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23、塔佩斯的大五因素模型中,具有信任、直率、谦虚等特制的因素是_。A、开放性 B、责任心 C、外倾性 D、宜人性24、根据不同的认知风格在问题思考速度存在差异,卡根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即_。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同时性和继时性 C、冲动与沉思 D、平行加工和系列

7、加工25、下列中没有对“毕生发展观”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 何林渥斯 B. 荣格 C. 艾里克森 D. 霍尔26、 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重要指标,在大脑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A. 4-5岁和12-13岁 B. 5-6岁和12-13岁 C. 5-6岁和13-14岁 D. 4-5岁和13-14岁27、“视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 方位知觉 B. 大小知觉 C. 形状知觉 D. 深度知觉28、 的儿童可以同时考虑一个问题的多个维度,能够协调多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守恒。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2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来源于 A心理发

8、育快于生理发育 B生理发育快于心理发展,身心处于非平衡状态 C心理发育跟不上周围环境的变化C 心理发育速度过快而社会交往相对落后30、成年人的智力特点是A. 知识的获取 B. 知识的整合 C. 知识的应用 D. 知识的理解31. 学习的实质是( )。A、知识和经验的获得 B、技能的获得 C、适应活动 D、行为的变化32. 在桑代克的谜笼实验中,小猫在碰到开关后,逃出了谜笼。多次之后,小猫一被放入谜笼中,就去碰开关。这个现象符合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中的(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33. 曼德勒通过对动物学习和人类言语学习的迁移研究,发现原有的学习水平与迁移之间的关系呈(

9、)。A、倒U型 B、U型 C、上升斜线 D、下降斜线34.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划分为( )。A、 高尚、正确的动机与低级、错误的动机;B、 近景的直接性的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的动机;C、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 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35. 以下理论中不属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刺激-反应说 C、内驱力降低说 D、完形-顿悟说36. 某学生在“身体适应测验”中总是将自己调到与斜屋看齐,那么,可以推测他的认知风格为(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37. 以下不属于实验法的优点的是A实验条件控制严格 B实验结论比较严谨

10、C测量较为精确 D人为干涉程度低38. 实验中根据概率论的原理,将被试任意分配到各种处理组中,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A平衡法 B恒定法 C匹配法 D随机化法39. 暂时的被试变量是指非持续性的被试机能状态,例如A疲劳 B性别 C年龄 D职业40. 下列哪种方法经常用来控制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A 配对法 B拉丁方设计 C随机分配 D区组法41. 被试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称为A潜在反应时 B简单反应时 C辨别反应时 D选择反应时42. Posner揭示短时记忆编码方式采用的方法是A选择反应时法 B简单反应时法 C加法反应时法 D减法反应时法43. 极限法测量绝对阈限

11、时,在递减序列中若出现习惯误差,则求得的阈限值可能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难以确定44. 恒定刺激法中两类反应差别阈限计算采用A75%的差别阈限 B50%的差别阈限 C25%的差别阈限 D100%的差别阈限45. 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与信号检测论相比,在阈限测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A不够精确 B误差比较多 C效率比较低 D没有区分感受性和反应标准46. ROC曲线能反映出A 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 B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C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 D上述都对47. 听觉疲劳的指标是A听力下降 B暂时阈移 C适应 D疲劳48. 在高亮度环境下的感受性缓慢降低的过程,称为

12、A明适应 B暗适应 C复明 D觉察49. 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究A真动知觉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似动现象50. 研究表明,提示可以促进前瞻记忆成绩的提高。在图片搜索任务中,提前告知被试,如果看到Snoopy的图片则告诉主试。实验组被试在图片搜索时,将Snoopy的图片放在桌子左边能看到的地方,控制组被试在图片搜索时,将Snoopy的图片放在桌子下面看不到的地方。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实验组和控制组前瞻记忆之间的关系可能是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没有差异 D无法判断 51. 情绪实验研究的方法有A印象法 B表现法 C唤醒法 DA和B都对 52. 在一个正偏态分布中,算术平均数

13、(M)、中数(Md)和众数(Mo)之间数值大小的关系为( ) 单选AMMdMo B. MdMMo C. Mo=M=Md (D) MoMdM53. 有两列数据,其分布形态未知,其中一列是等比数据,另一列被人为划分为两种类型,要求两列数据间的相关应选用( )A肯德尔U系数 B积差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54. 下列关于T分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经过线性变换的正态标准分数B它用于本来是非正态分布的各种测验的比较C它是从Z分数经过转化而来的一种正态化的标准分数D它的公式为T = 50Z + 10 55 标准分数是一个以( )为参照点,以( )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

14、量数。A平均数 方差 B平均数 标准差 C标准差 方差 D标准差 百分位差56. 统计推断的出发点是( ),拒绝它可能会犯的错误是( )A虚无假设H0,第一类错误 B备择假设H1,第一类错误C虚无假设H0,第二类错误 D虚无假设H1,第二类错误57. 测定系数是指( )A误差平方和的大小 B回归平方和的大小CY的变异由X解释的比例D误差平方和对总平方和的贡献率58. 下列统计图中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是( )单选A散点图 B线形图 C线形图 D圆形图59. 在真分数模型X = T + E中,T是指( )A观察分数 B真分数 C 随机误差 D 系统误差 60. 高分组的被试在某

15、一个项目上的通过率为0.85,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4,那么该项目的鉴别指数是( )A0.4 B0.85 C0.45 D. 0.22561. 以学习成绩为效标,得到某一智利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7,将此测验用于预测时,其测验结果可以解释学习成绩变异的( )A49% B30% C70% D14%62. 下列关于16PF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B它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人和成人C其题目的表面效度都比较高D问卷中16个人格因素的题目按顺序轮流排列 63.( )是指一个测验由外行人看起来好像是测量要测的东西的程度。A同质性信度 B表面效度 C预测效度 D. 构想效度64. 世

16、界上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是( )A陆军已种测验 B陆军甲种测验C比奈-西蒙量表 D多水平团体智力测验65. 下列测验中哪个不属于自陈量表( )AMMPI BEPQ CCPI DTAT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大小知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A、距离远,同一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小B、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C、网膜投影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D、两个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相等,则无论二者距离远近看上去一样大2、下列属于有意想象的是_。A、建筑师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B、致幻剂引起的幻觉C、鲁迅创作阿Q时脑中的形象 D

17、、白日梦3、情绪和情感的成分包括_。A、生理唤醒 B、主观体验 C、外部表现 D、认知体验4、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_。A、内容 B、操作 C、产品 D、成分5、在婴儿言语发展的过程中,哪些现象是与婴儿的自我中心思维的绝对性有关A. 场合约定性 B. 去场合限制性 C. 过度规则化 D. 规则扩大化6、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 )。 A、学习需要 B、学习压力 C、学习期待 D、学习诱因7、在复杂的任务中,反应时间包括A基线时间 B一个或者多个认知加工过程的时间 C其他随机因素导致的反应时间误差 D反映键的延迟时间8、以下哪些效应是由被试因素引起的A实验者效应 B霍桑效应 C罗森塔

18、尔效应 D安慰剂效应9、下面关于方差分析前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体正态分布 B变异的相互独立性 C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一致 D各处理组容量相等10、在神经症、人格障碍咨询中常用到的量表有( )AMMPI BSC-90 CEPQ DCPI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言语的中枢生理机制。2、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3、某研发机构开发了一套适合于5岁幼儿英文单词记忆能力训练的游戏产品,拟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检验这种产品的有效性。研究中随机选取了30名被试,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一个月后,将前后测的数据进行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由此说明这套产品对英文

19、单词记忆力的训练是有效的。组别前测处理后测实验组Y1单词记忆能力训练Y2请指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完善的思路,并说明验证假设可用的统计统计方法。4、已知某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从所有的考生中随机抽取n1=100, n2=81两个样本,分别计算出分别为80和81,试推论该次数学考试的真实成绩分数。(=0.05,=0.01,) 5、请论述测验编制的程序和步骤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1、试论述记忆的SPI理论。2、述评皮亚杰、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3、请比较传统的心理物理法,并选取其中的一种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模拟题四参考答案】

20、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 4、BA 5、A 6、D 7、C 8、B 9、B 10、C 11、A 12、A 13、B 14、A 15、B 16、B 17、A 18、D 19、C 20、B 21、B 22、D 23、D 24、C 25、A 26、C 27、D 28、C 29、B 30、C 31.C 32.B 33.B 34.B 35.D 36.A 37D 38D 39A 40B 41D 42D 43A 44A 45D 46D 47B 48A 49D 50A 51D 52A 53D 54C 55B 56A 57C 58D 59B 60C 61A 62C 63B 64B 65D二多项选择题1

21、、ABC 2、ACD 3、ABC 4、ABC 5、CD ?ac 6、AC 7、ABCD 8、BD 9、ABC 10、ABC三简答题1、答:言语的运动中枢位于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一个小区,称为布洛卡区。布洛卡区受损伤引起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患有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知道自己向说说明,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言语的另一个中枢位于威尔尼克区,这一脑区受损会引起接收性失语症。威尔尼克区受损表现为语言失认症,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接受性失语症的一种较轻的形式是词盲。这种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言的复杂声音模式。

22、另一种表现是对词义做出错误的估计。这些病人能重复对他说出的单词,但是这些声音模式却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接收性失语症的病人谈吐自由、语速很快,但是他们的语言没有意义。第三个重要的语言中枢是角回。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相关,在这里实现着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的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向与听觉意向失去联系,并引起阅读障碍。角回受损伤的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这一区受损还可能引起听视的失语症,这种病人由于在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的声音之间失去了联系,因而不能理解语词的意义。角回受损引起语义性失语症。

23、另一个重要的言语中枢是弓形束,是将威尔尼克区和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这一部分受损的病人语言流畅,发音清晰,但理解语义的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弓形束受损引起传导性失语症。2、答:在区别概念或理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给出各个概念的定义或对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再分析其异同。本题中,可以从目的、手段和结果等角度来分析四者之间的异同。强化是指增强反应率的效果,根据强化的目的和性质将强化划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或称为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频率的过程,其中令人愉快的刺激包括给予奖励,表扬等等;而负强化则指通过消除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频率的过程。不论是呈现令人愉快的刺

24、激还是令人厌恶的刺激(即强化物),强化的结果是反应频率的增加。惩罚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以降低行为发生频率的过程。惩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行为的频率,其结果也会导致行为频率在短期内降低。由此可见,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导致行为频率的增加,不同的是,二者使用的手段不同,正强化是给予愉悦刺激,而负强化则是消除厌恶刺激。奖励是正强化物的一种(还有表扬等);惩罚是强化的对立,目的是降低行为的发生率,手段可以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3、答:(1)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实验中没有设计控制组,而且幼儿时期儿童的发展比较迅速,带了一些额外变量如练习、成熟、时间等因素没有很好的控制,因此,前后测的差异可能

25、不是由于实验处理带来的,得出产品有效的结论是不严密的。(2)排除上述额外变量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控制组或者匹配组来实现。具体的设计如(一)下:组别前 测处 理后 测随机分配实验组Y1接受游戏产品训练Y2随机分配控制组 Y1不接受游戏产品训练 Y2具体的实验设计(二)如下:组别前 测处 理后 测实验组Y1接受游戏产品训练Y2匹配组 Y1不接受游戏产品训练 Y2(3)完善后的试验设计可以通过以下的统计方法检验产品的有效性A实验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控制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和实验组、控制组后测数据独立或者相关样本(匹配组)t检验。B采用22(测试时间、组别)方差分析。4、答:本题主要是依据

26、同一总体的两个不同样本来估计总体的置信区间,进而说明真实分数的分布范围。而由于样本大的估计区间小,其样本均值也更接近总体均值,因此,本题只选大的样本(n1=100)对总体进行估计。由已知条件可知,总体分布为正态,且方差已知,因而标准误为当=0.05时,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为 当当=0.01时,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为5、答:据本次抽样的成绩进行推论,本次数学考试的真实分数在64.3295.68之间,估计的正确率为0.95,错误的概率为0.05; 而当估计的正确率为0.99,错误的概率为0.01时,本次考试的真实分数应改在59.36100.64之间。答: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如下8个步骤(1)确定

27、测验目的。这主要包括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目标和测量用途。(2)拟定编题计划。通常要根据测验目的编制双向细目表。(3)设计测验项目。这包括收集资料,选择项目形式,编写测验项目。(4)项目的试测和分析。要对测验进行预测验并进行项目分析。(5)合成测验。这包括项目的选择、编排和编造副本。(6)测验的标准化。这包括测验内容、施测过程、测验评分及测验分数的解释。(7)搜集信度、效度资料。对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加以评估。(8)编写测验说明书。在正式测验编制完成后,还要编写一本手册。对测验的目的等进行详尽说明。四论述题1、答:记忆的SPI理论由Tulving提出,用来解释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由于在记忆研究

28、中形成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两个概念,即记忆的不同系统和记忆的编码、储存提取的三大过程。SPI理论,就是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SPI理论假定,存在五种主要的记忆和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这五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中都存在一定的顺序,在技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SPI理论假设: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serial,S),信息以串行的方式在系统中得到编码,一个系统的出处提供了另一个系统的输入,信息在前一个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加工,才能在下一个系统中得到编码,这个过程就是系列加工形成。存储是并行的(parall

29、el,P),即一次编码的时间会在多个记忆系统中产生效应,并保存在不同的脑区内。提取是独立的(independent,I),即从一个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可以不受其他系统的影响,各个子系统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例如,对于你所见到的一个有意义的陌生句子,并呈现在一定情景中,那么这个事件的不同信息就登记在各个相应的子系统中,并进行依次编码。语义系统的产物会到达语义记忆系统,句子的情景会进入情景记忆系统,由于呈现时间有限,可能会将信息储存在初级记忆系统,但当你再次见到这个句子,你可能记得它的含义,却想不起来在什么情况下见过它,这说明储存过程是并行的,而提取过程是独立的。SPI理论是一种对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整

30、合方式,对推进记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解释许多实验结果也有重要的作用,但它还只是个理论模型,没有说明不同记忆系统的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基础。2、答:(1)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确切的说是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他采用独创的谈话法,即通过观察和实验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然后分析儿童所做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阶段或道德相对论阶段。在前道德阶段,年幼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的了解,他们的行为

31、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有权威决定,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态度,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坏的,认为“公正就是服从权威”,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在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知道规则和法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后制定的,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叫高低评价自己的观点能力,能较高的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别人。许多跨文化研究已证实了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

32、认知从效果论动机论,从客观责任主观责任,从受外部权威的控制受内部道德原则支配,从他律自律,从道德实在论道德主观主义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儿童对行为意图的理解比皮亚杰所发现的更为复杂。当儿童在判断别人的行为时,如果偶然犯错误与故意犯错误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话,即使是学前儿童叶嫩考虑行为的动机。其实,幼儿在评估一个人的行为时,会考虑许多因素,如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还是否定的;作用的对象是动物,还是非动物,或者是人。(2)科尔伯格是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的追随者,但他又对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进一步作了修改、提炼和扩充,提出了自己的儿童发展阶段论。根据横向研究中不同年龄儿童对这些

33、两难问题的反应,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在前习俗水平,儿童基本上按行动的结果判断是非,它可以分为法律道德与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两个阶段。在习俗水平,重点在社会需要方面,价值观放在个人兴趣上,它也可以分为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与社会体系和良心两个阶段。在后习俗或原则性水平,人们的道德判断是根据考虑过和接受了的原则,因为这些原则有内在的正确性而不是由社会确定他们是正确的。它也可以分为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与普遍的伦理原则。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在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也遭到了各种批评。首先是关于道德阶段的普遍性问题,有批评者认为,任何道德都与社会文化有关,一种

34、道德思想高于另一种道德思想是种族中心主义。其次是关于学前儿童的道德判断,科尔伯格认为,幼儿的道德判断完全是根据奖励、避免惩罚、服从权威,但有人认为幼儿对道德的人是要比他们表达出来的深刻得多。此外,幼儿以能将道德问题和社会习俗区分开来,这也是幼儿直觉的道德能力的反映。最后是关于道德阶段的真实性问题,有人认为,科尔伯格的阶段次序都建立在假设的情景反应上,而不是儿童事实上遇到的情景,因而对这汇总阶段系统的意义和概括化程度表示怀疑。有些人批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评分有偏向。另一个批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真实性的理由是,他的实验依据不足,因为他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方法是横向法。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

35、进行调查或实验就很难保证每个儿童确是按照阶段顺序发展的。(3)科尔伯格和皮亚杰一样,认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有个体认知发展的水平所决定,都肯定了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自从皮亚杰与科尔伯格先后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后,无论是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上,或是在学校教学的实践上,几乎都把他们的理论当作了道德教育的理论根据。道德德认知发展遵循两大原则:一是他律而后自律原则,二是循序渐进原则。第一个原则的教育含义是,要想叫儿童道德,宜先教他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教他在适当的场所表现适当的行为。在此原则下,儿童的道德认知是“告知的”,而非“自知”的;是外化的,而非内化

36、的。对年幼的儿童来说,制定明确可行的道德规范,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是必要的。等到儿童认知发展到接近成熟程度(到达具体或形式运算)之后,他将因思维能力增加而形成是非判断的自律道德认知。依照科尔伯格划分的三水平和六阶段,对于第二个原则的理解应当容易了解。一般人的道德认知发展,都是在前两个水平之间,期间只能渐进,不能跃升。道德教学须配合儿童心理发展,知识教学须配合儿童的心理发展,道德教学更需如此。皮亚杰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使起于观察他们弹珠和雪球的游戏;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是源自跟儿童们讨论两难清静的故事。以此原则来探讨我们的道德教育材料,就会发现太重形式而欠缺实际;重视道德教条

37、,忽视在实际生活中实施道德教育。即使道德也可当作知识来教学,它与一般书本知识也大不相同。一般知识的对错标准具有客观性,学会之后可普遍适用。道德认知靠判断,而判断所根据的是非善恶标准,将因道德情境与个人认知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根据科尔伯格的观察,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丈夫偷药救妻同一故事的看法大不相同。因此,学校实施道德教育时,教师可采用与儿童生活有关的现实问题,教师从旁观察,事先对问题不与定论,让学生自行讨论后得出答案。提供不同道德清静的道德两难问题,经过多次观察后,教师即可从而综合推论,作为以后实施道德教育的依据。在提供两难问题的道德认知情境时,科尔伯格建议采用加一原则,即在六个阶段中提升一段

38、让学生去思考判断,如此可经由道德教育以提升儿童道德认知的水平。另外,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道德教育的启示还有:了解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水平;提供通常稍高于儿童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思维模式,使之与现有的水平加以比较,引起冲突;帮助体会冲突,使他意识到采用下一阶段的判断更为合理;培养儿童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方面判断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把即将继起的道德阶段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3、答:一、传统的心理物理法是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间的函数关系,该方法主要有三种: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1. 极限法又称最小变化法,它的特点是将刺激按照递增或递减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

39、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2. 平均差误法又叫调整法,它的特点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照、复制或调节一个标准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比较刺激也可由实验者调整,被试判断。3.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根据出现次数来定阈限。具体来说,从预备实验中一般选择57个刺激点,每个刺激多次呈现,一般达50到200次,记录每个刺激引起的反应,最后求出每个刺激引起某种反应的次数。二、尽管三种方法都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但是应该根据研究的对象、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三种方法:1. 从感觉阈限的含义来看,根据阈限的操作定义,50

4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之值。极限法求得的阈限较能符合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因为它的操作是有系统地探查感觉的转折点。只要刺激序列可以按照较小阶梯变化,都用此法测定阈限。但递减法不宜用于测定味觉和嗅觉阈限。2. 从误差方面讲,极限法中每个刺激是按照刺激量的大小依次改变的,因此,被试的回答较有把握,每次测量结果间的差异也较小,但是也容易产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数目较少,且不要随时调整刺激的强度,用这个方法测量那些不宜随时改变强度的刺激较为方便,但是在三类反应中,不肯定间距随被试的主观态度而变化,从而对差别阈限有影响,但是二类反应虽然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是被试的肯定回答是

41、不自然的。此外,该方法对刺激的改变没有一定方向的,被试回答时猜测成分比较多,因而产生的误差比较大。平均差误法,由于它获得数据的标准和计算的方法有所不同,阈限是个近似值,因此,不能和其他方法计算的阈限比较。3. 从被试者方面讲,平均差误访中,被试积极主动参与,可以避免疲劳,这点优于其他方法。4. 从效率上比较,平均差误法中刺激有被试者自己调节,回答和记录的次数较少,因此刺激高,而极限法中不断变化刺激,效率比较低,恒定刺激法中,刺激保持恒定,同时记录的数据都能用上,因此,效率也比较高。对于三种方法的选择要按研究目的和需要而进行。三、下面举例说明恒定刺激法如何测量两点的绝对阈限。首先,根据预实验选5个刺激点,最大值12毫米,最小值8毫米,每个刺激点的间距为1毫米。其次,每个刺激点随机呈现200次,所有的刺激呈现1000次。每次呈现后让被试回答是一点还是两点,记录被试的反应。最后,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50%的次数被感觉到那个刺激值便是绝对阈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