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电之都—魅力宜昌.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99266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水电之都—魅力宜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世界水电之都—魅力宜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世界水电之都—魅力宜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世界水电之都—魅力宜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世界水电之都—魅力宜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水电之都—魅力宜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水电之都—魅力宜昌.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宜昌宜昌,简称宜,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口、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宜昌是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巴楚文化发源地;湖北省唯一一座全国文明城市,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有汉、回等20个民族。古称夷陵,历为郡、州、府。清顺治五年(1648)改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1912改东湖县为宜昌县,1949年划宜昌县城及近郊置省辖市。1979年复为省辖市。宜昌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GDP增加速度居全省第一,综合实力位居湖北省第二。 中文名称:宜昌市 外文名称:Yichang 别名:世界电都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

2、区: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5个市辖区,5个县,3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西陵区 电话区号:0717 邮政区码:443000 地理位置:湖北西南部,长江北岸,三峡东口 面积:2.1万平方公里 人口:405.97万(2010年) 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宜昌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清江画廊,西陵峡口风景区,石牌要塞旅游区 机场:宜昌三峡机场 火车站:宜昌站,宜昌东站 车牌代码:鄂E 行政区划代码:420500 简介基本概况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宜昌1简述 宜昌,古名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清朝雍

3、正年间改称“宜昌”,意寓“宜于昌盛”,是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主战场,拥有2700多年灿烂文明的历史。作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的宜昌,拥有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等百余处水电枢纽工程;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民族友好使者、汉明妃王昭君和清末民初大学者、“郦学(水经注)“集大成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学家杨守敬的故乡也在宜昌(宜都市)。 宜昌 全景图宜昌是世界水电之都、全国文明城市(湖北唯一)、 宜昌城市美景(33张)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湖北唯一)、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下辖五区三市五县,区域面积2.1

4、6 万平方公里,截止2009年末宜昌城区人口,共159.8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4.80万人,流动人口约35万人;居住人口以汉族、土家族等民族为主。宜昌市总人口4059686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 宜昌内涵美:山美 水美 人美 城美 好:资源禀赋好 人文环境好 交通区位好 发展前景好 宜:宜居 宜旅 宜业 昌:宜人之城 昌盛之地 城市形象金色三峡 银色大坝 绿色宜昌 城市精神开放包容 务实创新 文明诚信 城市定位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东方日内瓦 领导班子市委领导:黄楚平、李乐成、王兴於、宋文豹、蔚盛斌、廖达凤、马学军、邓恢林、蔡运华 、吴静、刘学甫、熊伟。 政府领导:李乐成、宋文豹

5、、王国斌、张正军、王应华、袁卫东、郑兴华、王万修、王松华、王均成。 品牌节庆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文化遗产中国三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市树市花橘树、栾树; 宜昌百合、腊梅 宜昌头衔世界水电之都、世界钢琴之城 宜昌市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第二名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均为湖北唯一)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自然流域漂流之都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20强城市 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第四名、中国

6、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中国中部同等城市第三、长江沿线同等城市第四 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北省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第二强城市、湖北省人均GDP第二强城市 宜昌市情宜昌市位于长江北岸、三峡东口,它“上控巴蜀,下扼荆襄”。自古以来号称“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交 魅力宜昌(23张)通、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历史悠久。全市共辖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06万,其中城区人口159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828平方公里。宜昌为中国的热点城市、全国最大水

7、电能源的中心,内陆经济发展的中转港口,海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的聚集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工业城市。 宜昌这座美丽的城市,风光旖旎,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宜昌境内有长江三峡、三游洞、白马洞、世外桃源、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三峡大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之地

8、。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发生在这里。早在1876年,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1994年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 宜昌是世界水电之都。全市水能开发总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在以宜昌城区为中心、半径40公里的范围内,已建成长江葛洲坝(原亚洲第一)、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和高坝洲3座大中型水电站,而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电装机总容量达2900万千瓦,年发电总量达1300亿千瓦时,宜昌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 宜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长江三峡与三峡工程交相辉映,巴楚文化和土家风情水乳交融。旅游资源种类之多,品位之高,垄断性之强,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随着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

9、电,宜昌独特的大坝景观、峡江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复合资源优势日益凸现。宜昌已经成为三峡区域旅游的增长极,正在向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城市、中国最佳旅游观光城市迈进。 宜昌是湖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居湖北省第二位,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214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4亿元。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等一批荣誉称号。 宜昌人民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到宜昌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宜昌人民将以一流的服务像支持三峡工程一样支持您事业的发展。 宜昌是世界水电之

10、都,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海关、边检、金融等机构健全,铁路、航空、水运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宜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特色明显、功能配套,宜昌用地用水用电用气条件优越,综合投资成本低廉,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2006年,宜昌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百佳投资城市”, 被浙商大会评为“浙商(省外)十大最佳投资城市”;2008年宜昌被商务部确定为第二批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宜昌交通 类型名称地点机场 宜昌三峡机场宜昌市猇亭区正大路 城市机场候车厅城市机场候车厅(直达天河、三峡机场)葛洲坝宾馆院内火车站 宜昌市火车站东山大道107号宜昌市火车东站宜昌市伍

11、家岗区公交宜昌公共交通集团夷陵大道83号宜昌市拥有湖北省第2大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2。三峡机场现开通了国内外20余条航班线路;“城市机场候车厅”是由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通的 由“宜昌直达武汉天河机场”的班车,并于2011年06月8日,在葛洲坝宾馆正式揭牌开通; 宜昌现拥有两个火车站:宜昌东站和宜昌站,此外宜昌南站即将投入使用; 宜昌公交集团拥有65条公交线路,覆盖宜昌城区; 宜昌优秀的旅游业也带动了宜昌市的旅游客运公司的发展,其中宜昌新世纪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宜昌金海旅运、宜昌希望旅运等多家客运公司都成为了宜昌旅游客运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路按照宜昌市交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全市将重点建

12、设高速公路240公里、一级公路280公里、二级公路680公里、县乡等级公路1700公里、通村公路2700公里。使宜昌区域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旅游圈快速融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实现100%的县级农林渔场通公路。 构建“六线三环公路主骨架”,即宜张、宜巴、保宜、汉宜、荆宜、沪渝六条高速公路,全长约670公里。其中拟建宜张高速公路106公里,在建宜巴、宜保高速214公里,已建汉宜、荆宜、沪渝高速公路350公里。三环即为,一环连接两桥夷陵长江大桥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间的中心区域快速通道;二环是以江南、江北翻坝高速公路为依托,连接两大水枢纽、4座长江大桥的半小时经济圈;三环即一小时旅游交通圈700公里。 港

13、口打造三峡航运中转中心,使宜昌成为长江流域新的增长极。突出“港口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三个目标”,即亿吨大港、沿江强港;黄金水道、黄金岸线;以港兴城、港城同兴。立足“四个定位”,翻坝中转港、工业输出港、三峡旅游港、西部出海港。重点布局“一轴两翼九区一中心”。 桥梁在不到100公里的宜昌境内,跨越长江的大桥就有5座:西陵长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在伍家岗区火光村境内,不足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座铁路大桥,形成了路桥和桥上桥的四层立交。这就是宜万铁路也是中国铁路线上规模最大的立交桥群; 截至2009年,宜昌已建成公路桥梁2132座,其中特大桥10

14、座,大型桥140座,中型桥466座。宜昌现已成为世界桥梁密度最大,建桥数量最多的地区。 铁路宜昌东站(7张)在宜昌,已建成宜万铁路、汉宜铁路专线建设,形成南北畅连、东西贯通的铁路枢纽格局。开通汉宜客运专线、紫云铁路,使宜昌成为纵横铁路大动脉上的交通节点。宜昌市与外界的铁路交通联系更广,始发和中转能力更强,高铁时代来临使铁路速度更快,宜昌东站的启用和高速动车组的开行使服务水准更高、质量更优,宜昌已成为中西部铁路枢纽。 航空作为 三峡区域唯一的一类航空口岸,宜昌三峡国际机场按4E级标准规划,一期工程按4D级标准建设。占地面积3966.4亩。现有跑道长3200M,宽45M,厚0.38M,可满足B74

15、7、B757、B767、A320等同类及其以下机型起降;停机坪设有12个停机位;航站楼建筑面积14816平方米。同时建设一条与跑道平行的滑行道,航站和候机楼面积扩大到5.4万平方米,年旅客吞吐量可达500万人次。现已开通至韩国、日本等地区的国际航班。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地理环境地理气候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地、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为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16、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南、湘西北和川(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道。 宜昌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宜昌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992.11404.1毫米之间。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3.118,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7月平均气温24.128.8,元月平均气温1.76.5。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5.6。 地

17、质地形水系宜昌境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25亿年前的元古界到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世界著名的“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和最古老而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即发现于西陵峡境内,引起世界地质学界的浓厚兴趣,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1924年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调查了秭归至宜昌的西陵峡区地质,写下了长江峡东地质及峡之历史,将秭归新滩龙马溪一带地层命名为“志留系龙马岩”。其中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更是中外地质学界研究的标准剖面之一。 中部丘陵地区多喀斯特地质,山中多溶洞,沉积厚实的钟乳石、石笋遍布其中、形态各异,洞中往往有地下水系。 宜昌市

18、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都有。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地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地,是中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在市域总面积中,山地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宜昌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年平均总水量4741.4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99条,其中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3793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市的83.9%。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

19、、黄柏河、香溪河、下牢溪。 历史沿革古代宜昌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距今一二十万年前,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 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周赧王三十七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汉承秦制”,西汉

20、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三国时,吴皇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东晋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 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硖州,领上述四县,属山

21、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硖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 五代时,硖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硖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 近代中华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

22、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

23、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中共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宜昌 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

24、1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

25、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7个县)、2市(枝城市、当阳市)和3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

26、区。至此,宜昌市辖5区5县3市。虽说其城名已几经变换:夷陵、彝陵、西陵、宜都、峡州、东湖、宜昌等,但城址却始终宁静而端庄地屹立在西陵峡口,任时光飞逝,斗转星移。 行政区划宜昌全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城区 五县为: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三市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 五城区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猇亭区、点军区。 总人口405.97万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59.80万人。“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在美丽的西陵峡口坐落着雄伟的三峡大坝,因而宜昌也被人们誉为“三峡明珠,世

27、界电都”。 民俗文化巴楚文化的摇篮 历史悠久的宜昌市,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之乡)。这里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的使者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记录了无数古往今来的历史名人。古城周围山川形胜天下称奇,历朝历代三十多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学 屈原者先后来过宜昌。他们无不陶醉于此,留连于斯。 1600年前,东晋人袁崧在这里考察山川形貌,写下了对古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宜都记,被现代学者钱钟书推崇备至,称之为中国最早独立成篇的山水记。 王昭君至唐代,大诗人李白成长于四川,虽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还是三次历三峡之险,而且纵情吟唱三峡之美。“夜

28、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公元725年,李白离蜀出峡,曾在夷陵(宜昌古称)小住。住了多久?郢门(即荆门)秋怀一诗说:“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已作了回答。他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可说是历史上最先对江水出峡、险夷交替景象的生动描绘。除了李白,杜甫与三峡更有一段诗缘。他在夔州一住就将近两年,写出了白帝城最高楼、八阵图、咏怀古迹、登高、秋兴等诗作400余首,可算是创作上的大丰收,他在夔州居住过的地方,曾建有杜公祠,遗址尚存。公元768年春,杜甫离夔州东下,抵峡州(宜昌古称)后受到地方官的热情款待

29、,并在下牢溪畔的津亭,为他设宴洗尘。他写了春夜峡州田待御长史津亭留宴一诗以记其事。他还游览了附近的山川,所写虎牙行一诗,生动地描述了虎牙(在宜昌境内)的险峻形势。 唐元和十三年(818),诗人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升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与弟白行简一同赴任。恰巧另一位诗人、白居易的好友元镇,由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徙虢州(今河南灵宝)长史,出峡东下。三人于元和十四年三月相逢于夷陵(宜昌古称),便乘舟同游江上。他们在上岸寻幽时,发现岩壁间有一奇洞,便入洞饮酒叙怀,通宵不寐。言末尽意,又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为记其事,白居易特作三游洞序,诗与文均抄写在洞壁上。今诗已失传,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

30、的三游洞序碑。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成为后世的游览胜地。 唐代“茶圣”、著名学者陆羽,不仅是中国最早的茶叶专家,而且也善诗文,平生著述不下五十卷。他考察栽培茶树及水质情况,走遍了全国山川。峡州(宜昌古称)本茶叶故乡之一,峡江两岸当然也留下他的足迹。他将天下水列入前茅者计二十种,而鉴别西陵峡口蛤蟆泉水为第四品,故蛤蟆泉号称天下第四泉。又鉴别香溪水为第十四品,因而香溪也有天下第十四泉之称。在他的专著茶经中还记载有: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对峡州茶叶也评价甚高:“山南,以峡州上”。 宋景祐三年,一代文宗欧阳修坐贬夷陵县令。他在此任县令时,体察民情,教民建瓦屋,增城栅,辟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还用他

31、那支妙笔,为我们记述了北宋时期古城的市貌风情。“西陵山水天下佳,寄人堪画图夸”便出自欧阳修之手。他在任约一年时间,留下了与尹师鲁书、峡州至喜亭记、祭桓候文、黄杨树子公赋、夷陵九咏等诗五十余篇(首)。其中不少篇章是今天研究宜昌历史的重要资料。三游洞岩壁上,还保留欧阳修亲笔题刻一处。为纪念这位文学大师,明代在夷陵城(今宜昌城)东修建了“六一堂”,现有迹可导。近年,宜昌文化部门在三游洞附近山头,修建了仿古建筑“至喜亭”,并在亭中竖立了新镌刻的峡州至喜亭记碑。 宋嘉祐年间,著名文学家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从故乡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受任。途经三峡,对峡中风物多有吟诵。到夷陵(宜昌

32、古称)后,“三苏”同游了三游洞,在洞中各赋诗一首写在洞壁上,因而被世称作“后三游”。苏轼过三峡,还留存入峡、出峡、至喜堂、黄陵庙、峡州甘泉等诗篇。 此外,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被贬到涪州(今四川涪陵)、黔州(今四川彭水)期间,曾于绍圣二年、靖国元年三次到峡州(宜昌)游览三游洞,并题名洞壁,书写了三游洞序。惜所书三游洞序已失,只在洞壁上还残留他的手迹一处。黄庭坚还在四川万县留下了宝贵的西山碑。所著黔南道中记,有关于三峡风流的记述,也描绘了三游洞的奇观。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中年曾至川陕一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军旅生活。在这里,他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初发夷陵,又在他的入蜀记中,对夷陵古城名胜

33、作了生动的描绘。孝宗乾道六(1170)入蜀时道经三峡,写了不少诗文。在三游洞游览时,取山下清洌的泉水煎茶,觉得很甜美,便写了一首七律诗记述这件事,在诗中赞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于是便留下了“陆游泉”这个名胜。 明清时代,宜昌古城内读书之风甚浓,随着社会稳定,加之读书人中涌现出刘一儒、王篆、赵勉、顾嘉衡、王世恩等一批学业有成的人物。城内相继兴建起尔雅书院、墨池书屋等院舍,使古宜昌城成为鄂西学子们向往的地方。宜昌城内现残存欲倾的青灰色砖木结构建筑物,大多是这一时期所建。这些古宜昌人的宅院,虽然大多只剩断壁残墙,但当年的飞檐翘角,仍古朴典雅依稀可辩。时人把每栋这样的宅院门庭称之为“

34、朝门”。一座朝门宅院内有五、六道门坎,各家门梁柱上的雕画十分讲究,门口两旁多立有石凳、石鼓。街巷地面铺着整齐的青石板,使整个街巷显得十分幽深、恬静。从而形成古宜昌宅院建筑特色。 历代战争由于宜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从古至今一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 在古城漫长的二十多个世纪里,它以“川鄂咽喉”、“蜀道三千,峡路一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镇称于世。这里发生的一次次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战争,使它的城镇史与战乱兵祸难舍难分。 白起烧夷:周赧王三十七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浑身都是胆的白

35、袍将军赵云,字子龙,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在华夏大地家喻户晓。当刘备等被曹军追赶得丢盔弃甲,逃到长坂坡(宜昌当阳),刘备的妻儿走失,许多兵将死的死、伤的伤,被困的被困。赵子龙却单枪匹马杀入重围、往来冲突,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杀死不少曹军兵将,救出许多刘备的谋臣军卒,以及刘备的甘夫人与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斗。 诸葛亮黄陵庙撰碑: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帮助刘备攻取四川,曾途经三峡,留下了不少遗迹与传说:黄牛山麓的黄陵庙(宜昌境内)前,至今立有黄陵庙记碑,其碑文相传说是诸葛亮撰写,称武侯碑;传说诸葛亮入川时,曾把兵书宝剑世藏于峡中,神奇的兵书宝剑峡(宜昌境内)便由此而得名;巫峡中

36、一块岩壁上,还有所谓“孔明碑”供人凭吊;奉节河滩上,还传说诸葛亮当年曾在这儿摆八阵图使陆逊被困,至今留有遗迹。 关羽宜昌城点军:在宜昌地区,关羽的活动遗迹更多。这位常秉烛夜读春秋的蜀汉名将,在清代被奉为“关圣帝”,全国各地均建有关庙。但是这位骄傲的将军,由“威震华夏”最终得到“败走麦城”的悲壮结局。建安十九年,刘备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可能就是这期间,他曾来夷陵(古宜昌城)点视军马。今宜昌城区大江南岸点军坡,传为关羽当年点兵处,现存“汉寿亭侯点兵处”石碑,为清光绪十一年宜昌总镇罗缙绅所立。 关羽兵败回马坡: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魏将于禁投降,华夏震惊。不想吴军乘机偷袭荆

37、州,使关羽腹部受敌,大意失荆州,兵败逃往麦城(宜昌境内),后又与儿子关平欲取道罗汉峪沟,向西北突围,退回蜀汉。当关羽人马突围逃到临沮(远安县),行至罗汉峪中的一个三岔路口时,发觉吴兵在此设下埋伏。他正准备回马寻路,却已晚矣!赤兔马已被吴兵的绊马索绊倒,关羽也束手就擒。回马坡因此而得名。 蜀吴夷陵之战:被称作枭雄的刘备,平定四川后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先主。吴军偷袭荆州,他二弟关羽在临沮(宜昌境内)为吴军所杀,他誓为关羽复仇 ,遂于章武元年举兵顺江而下,首先占领了秭归(宜昌境内)地,相传秭归即为刘备征东吴时所筑。蜀军乘胜东进,分兵围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与吴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军疲困,

38、终为陆逊所破,败逃四川。 经济发展发展历程1876年(清光绪二年),宜昌被辟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1877年清朝政府在宜昌设海关,英、日、美、德、意、法等国也相继设立领事馆和商行。宜昌地理位置居中,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处于南北经济文化交往、东西资源要素对流的交汇处和过渡地带,历来是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梯次推进,长江开放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部位,是重庆和武汉之间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1994年8月,宜昌市被国

39、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之一,所辖夷陵区、兴山县、秭归县被列为三峡经济开放区。 宜昌GDP宜昌是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宜昌GDP总量连续居湖北第二位,2011年,宜昌市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2000亿,达到2140.69亿元,比上年净增593亿元,净增部分超过了2004年全年的生产总值,居中部同等城市第三位,宜昌的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额等核心经济指标也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仅次于武汉市。宜昌人均GDP近年来一直稳居湖北第二。宜昌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位居湖北第二,是湖北第二大经济体,此外,宜昌还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非省会

40、城市。 在GDP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近年来宜昌居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宜昌经济发展以巩固加强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为目标。 2011年,宜昌市工业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6家。分别是:宜化集团560亿。三峡全通250亿。长江电力200亿元。稻花香集团、东阳光、兴发过100亿。 目前,宜昌工业已由水电、化工、食品医药“三大支柱”增加到含装备制造的“四大支柱”,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2.9%。 六大农业特色产业 以柑橘为特色的水果产业、以草食动物为特色的蓄牧产业、以库区特种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业、以无公害反季节为特色的蔬菜产业、以优质绿茶为特

41、色的茶叶产业、以乌红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 六大工业优势产业 以发电和输配电为特色的水电产业、以绿色健康食品为特色的食品产业、以磷化工为特色的化学产业、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以新型建材为特色的建材产业、航天工程及海洋探测产业。 六大服务区域中心 世界水电旅游中心、区域性交通中心、区域性信息中心、区域性商务中心、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区域性科教文化中心。 自然资源水能资源宜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流经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经市域153公里。此外, 位于宜昌城区的葛洲坝水利枢钮工程还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条。宜昌市内河流总长3793公里,河流密度计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蕴藏量达300

42、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量达2500万千瓦,是中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装机21台,总容量27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57亿千瓦小时;清江隔河岩水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120万千瓦;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秭归县三斗坪镇,东距宜昌市城区40公里;设计装机容量224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83亿千瓦时;还有高坝洲电站、水布垭电站等五个大中型水电站和已建成的387座小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将达230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从而使宜昌成为中国最大的水电建设基地,并将成为全国的能源中心。三峡捧出宜昌市,世界崛起水电城。 旅游资源宜昌市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是全国

43、首批公布的40佳旅游城市(之首);2000年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目前正在向中国著名的旅游名城迈进。 宜昌境内拥有国家级AAAAA级景区两处:宜昌三峡大坝风景区, 宜昌旅游(22张)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国家级AAAA级景区10处,分别为:宜昌市柴埠溪峡谷风景区、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宜昌车溪民俗风景区、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三峡石牌要塞旅游区、宜昌市三游洞风景区、三峡大瀑布风景区(晓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宜昌九畹溪风景区、清江画廊度假风景区、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其总量目前居湖北省首位。国家3A级景区14处,是不折不扣的旅游名城。 矿产资源宜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宜昌境内探明的矿物有53

44、种,占全国已知矿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矿产有磷、铁、煤、锰、铬、铅、汞、金、银、铜、锌、硅、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种矿产地1044处,其中,工业矿床462处,大型矿床14处。磷矿是全国六大矿区之一, 宜昌西陵峡口储量在11亿吨以上,是全国第三大矿区,占湖北省的50%;已探明铁矿储量约10亿吨以上;锰矿储量达1167万吨以上;硅石储量达3499万吨;银钒矿储量639万吨;石灰石矿储量在8亿吨以上;石墨矿储量在7万吨以上;汞矿储量37万吨以上;铬铁矿储量3万吨;蛇纹石储量1亿吨以上;石膏矿储量达2440万吨以上;煤矿储藏量5亿吨;黑色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贵

45、金属矿分布较广而且含量高,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石墨矿探明综合储量1552万立方米,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磷片石墨矿,矿石品位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三;石膏储量近1亿吨,是湖北省仅有的雪花型矿;石灰岩储量3.7亿吨,花岗岩石材储量1100万立方米,远景储量达12亿立方米。这些矿藏分布相对集中,化工原料和建材、冶金辅料矿最具有开发前景。 市区景观宜昌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园林城市大坝雄姿、三游古洞、白马仙踪、东山图 夕阳下的镇江阁画、桃花新村、儿童公园、滨江画廊、广场夜景、宜昌天然塔、镇江阁等等景观遍布城区。 “一座年轻而光荣的城市,一个宜而昌盛的城市。依托三峡工程的巨大品牌效应,实力宜昌,活力宜昌,魅力宜

46、昌。宜昌,正成为湖北新经济增长极。”这是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评选活动中,由组委会组织的商界评选团、专家评审团等对宜昌的评价。宜昌最终以当之无愧的实力,一举登上“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荣誉榜。 林业资源宜昌市适宜的气候,优质的土壤,为红色大鲵等各种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林业、特产是宜昌的一大优势资源。全市林、果、药品种类有766个。从峡谷到山顶有常绿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河谷地带有热带的棕树、樟树和亚热带的柑桔、茶树等林木,在丘陵和低山地区有松、柏、杉、桑、乌桕、油桐、核桃、柿子、冷杉、金钱树、领春木、银雀、银杏、连香、珙桐等珍贵树木。 宜昌交通枢纽宏伟画卷(图)

47、全市宜林山地约2203万亩,有林地130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000万立米,森林覆盖率58%。1991年远安县已实现绿化荒山,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县。在五峰后河、长阳乐园、兴山后坪、宜昌大老岭等地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存下来的森林群落37万多亩。生长有陆地脊椎动物363种;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其中稀有珍贵树木47种。 宜昌是著名的柑桔产区,有12个优良品种,其中脐橙、锦橙、蜜桔钦誉海外。茶叶资源丰富,产量居湖北省第一位,有优良茶叶27种,其中传统的“宜红茶”驰名中外,新开发的“春眉”发茶在1992年4月香港国际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峡州碧峰”、“珍眉”等珍品在全国广受好评。宜昌盛产药材,各种中药材有309种。草类植物繁茂,牧草有249种,可利用草场993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0%,国家农业部投资在宜昌境内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