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0744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设计背景及依据1、 项目背景随着门诊患者的增加,安溪县中医院现有的门诊楼已经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而且现有的门诊楼是危房,已经不能再继续使用,建设新的门诊综合楼迫在眉睫。2、 设计依据1)国家、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2)甲方的相关要求;3)用地红线图;4)相关部门的要求和意见。二、区域位置和现状概况a) 区域位置安溪县中医院位于安溪县八三一路南侧。交通方便,区位优越。b) 现状概况项目用地现状北面为空地,南面为现有的门诊综合楼(危楼),北部是本院的住院综合楼。拟建的门诊综合楼建筑面积约11305平方米。三、设计指导思想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旨在创造一个实

2、用、高效、舒适、美观的门诊综合楼。四、建筑设计1、 总平面设计项目用地紧张,新的门诊综合楼将在原有的门诊楼原址上建设。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为了方便患者的出入,以及患者的安全,总平面分设门诊出入口、发热门诊出入口、急诊辅助出入口、内部职员出入口。门诊的主入口布置在南面临八一三路,方便人流的出入;急诊辅助出入口布置在大楼东侧,有利于急救车辆的停放;发热门诊入口布置在东面的消防通道内,有利于人流的及时疏散,内部职员入口布置在内庭院一侧。整个大楼成L型,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并留出庭院空间。根据消防规范,大楼在西面设置了消防通道,整个大楼可行成环行的消防通道。大楼的车行入口设置在东面,地面停车

3、场布置在庭院中间。在庭院西部设置部分绿化空间,利用有限的空间种植绿化。2、功能布局本门诊综合楼地上共十层,地下一层。本建筑主要功能为门诊用房,次要功能为信息资料、行政办公、会议等用房,其中一层功能有:门厅、诊室、挂号、药房、急诊手术、抢救、治疗室、诊室、值班室、等候厅等;二层为检验科、药房;三层为普通门诊科;四层为专家门诊;五层为针灸康复科;六层皮肤美容科、肝肠科;七层为体检中心;八层为医教、图书信息中心;九层为行政办公;十层为屋顶层。3、 建筑风格建筑立面采用现代中式建筑风格,立面简洁明快具有现代主义精神,又具有传统的中式建筑风韵,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建筑外墙主要为浅色涂料,局部配以深蓝色

4、,表现了中式建筑粉墙黛瓦的传统色调。整体风格与安溪地区建筑风格相统一,也体现了中医院的特色,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实现美观建筑4、 建筑材料建筑采用框架承重体系,围护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外立面采用涂料、玻璃、面砖等。5、建筑高度建筑总高度38.60米(到屋面结构层),楼梯间最高处40.00米。五、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经济技术指标建设用地面积4678.36占地面积1200总建筑面积11305计容总建筑面积9620 覆盖率56%容积率4.16 绿化率15%停车位 40辆原有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7215.8原有住院综合楼占地面积984.9原有疾病控制中心建筑面积2619.6原有疾病

5、控制中心占地面积436.6分层面积表一层1115二层1100三层五层1200六层1090七八层850九层650屋顶层365地下层1685计容总建筑面积9620总建筑面积11305六、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条件:1.1 已批准的审批文件;1.2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1.3 建筑方案条件图;1.4 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332008混凝土结构

6、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方法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2、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0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暂定II类,场地土特征周期暂定0.35s。3、 结构荷载条件3.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医院门诊室 2.0kN/m2 电梯前室及走道 2.5kN/m2楼梯 3.5kN/m2 阳台 2.5kN/m2厕所 2.0kN/m2 电梯机房 7.0kN/m2上人屋面 2.0kN/m2 不上人屋面 0.5kN/m2 其余按国标GB50009-2001(2006年版)取值及相关专业提资。 3.2 风荷载:基本风压0.80(50年一

7、遇),地面粗糙度B类,风载体型系数1.3。 (二)、上部结构:1 、结构型式: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 、 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将采用PKPM系列软件中的SATWE进行结构电算。(三)、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待定当混凝土标号C35的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2、钢筋:柱、墙主筋采用III级钢,梁主筋采用III级钢。3、型刚、钢板:Q2354、砌体地坪以下:混凝土砌块,水泥砂浆砌筑。地坪以上: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砌筑。(四)、基础设计: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暂定乙级,基础待地质勘察报告后定,暂定采用独立基础或桩基础。(五)、人防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地下室平时为车库,战时为人防地下室。根据人防规范

8、,按六级防空设计。七、给水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1.1建筑专业提供的总平面及中心大楼平、立、剖面图。1.2业主提供的相邻市政管网现状图。1.3国家规范:a.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50015-2003)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c.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2、生活给水设计2.1设计范围:室内外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系统。不考虑热水供应。2.2用水量估算生活给水用量:Qd=50L/人班300人2班=30m3/d(最高日用水量)Qh=5030021.5/24=1.88m3/h(最高小时用水量)2.3供水方式:a.

9、采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2.4水量计量:水表统一设置。3.消防给水3.1水源:由地块附近市政自来水管网引入两条DN200的给水管,进入本地块连接起来,形成环网,作为室外消防及生活的合用水源。3.2系统选用及设置部位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用水量20L/s,沿建筑物周边布置室外消火栓,并设置喷淋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用水量20L/s,在建筑内部按规范要求设置,保证每层任何部位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屋面设置20m3的屋顶消防水箱。3.3.喷淋给水3.3.1本工程为一类医院建筑。地上部分为中危险级 级。3.3.2系统选用及设置部位喷淋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40L/

10、s,在地上各层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3.5建筑灭火器本工程建筑灭火器配置危险等级属中危险等级,在每个消火栓箱边配两具MF/ABC3磷酸铵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4、排水设计4.1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办公楼污水均为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污水管道,汇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4.2建筑排水通气管设置专用通气管。5、管材5.1建筑给水主干管采用钢塑管,螺纹连接;支管采用PPR塑料管,电热熔连接。5.2排水采用加厚塑料螺旋排水管。5.3消防水管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螺纹(或沟槽)连接。所有配件材质与管材相匹配。八、电气部分(一) 电气设计1.1 设计依据甲方所提设计要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

11、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1.2主要设计内容: 10KV变配电所(含自备电站)(变配电室另行委托设计);低压配电;通用用电设备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讯系统;室外照明及室外动力、弱电管路规划(红线范围内

12、)人防地下室电气系统呼叫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1.3本工程为一类医院建筑,其中消防设备用电,上部应急照明,电梯动力等用电荷按二类负荷要求供电;一般照明及动力用电按二类负荷要求供电。本工程从现有住院综合楼变配电室引入两路电源一备一用。消防电源平时由市电供电,当市电停电时,自动启动柴油发电机组在15秒内投入正常带负荷运行,机组电源与市电电源联锁,不得并网运行。1.4用电指标:按70W/m2计。本工程设计总容量约为1068 Kva ,建议采用2X630Kva,变压器负荷率71.1%。1.5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树干式、放射式相结合的混合配电方式。本工程各低压出线均在变配电室低压配电柜内计量。1.6照

13、明系统:光源及灯具:采用高效节能型灯具,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的灯具暂定为内置电池的应急式灯具。17防雷与接地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采用避雷网法防直击雷,30以上设置防侧击雷和等电位保护措施;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主要有:电源进线采用电缆埋地引入,高压侧各相装设避雷器,进出屋面的电力线路均穿金属管保护,其回路在开关的电源侧与配电箱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接地型式采用TN-S统,并设置总等电位联接,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与PE线相接,卫生间、楼层弱电间、楼层配电间等作局部等电位联接,各种接地共用同一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18电讯系统181由当地电信部门提供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实

14、现光纤到楼五类双绞线到户的系统,语音数据合二为一的智能信息平台。182本工程的办公室均按每20平方设一部电话及宽带,并在党员活动室、食堂、多功能厅、宿舍设置相应数量的电话及宽带。本工程电话终端数量约400门。19有线电视系统191本工程有线电视信号引自城市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双向传输集控系统传输,系统按550MHZ传输,用户接收信号按684Db设计。192本工程在美食馆等房间设置有电视插座。本工程的电视终端数量约为30门。20保安监控系统20在门诊综合楼的主要出入口、电梯桥厢等公共场所设置闭路监控系统,并与消防安防监控中心联网。21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大厦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

15、室内设置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火灾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彩色CRT、打印机等设备及可直接拨“119”的直线电话。消防控制中心电源由变电所引来消防双回路供电电源供电。CRT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另设UPS装置供电。2.1.1 火灾报警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2.1.1.1 在本楼共用走道、客房、办公用房、大堂及电气竖井等处均设有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2.1.1.2 在地下室装设智能型感温探测器。2.1.1.3 为保证可以可靠地探测到火情,在大楼的配变电所、水泵房、电梯机房等重要专业用房内分别设置了地址码感烟、感温探测器。2.1.1.4 在大楼的共用通道及主要疏散口分别设

16、置有带消防电话插孔的地址码手动报警按钮。2.1.2 消控室对消火栓系统的控制火灾发生时人员在现场打碎消火栓内的破玻按钮,则立即自动启动消火栓泵,同时主机能立刻接到报警信号,自动启动消火栓泵,同时在CRT微机上显示出发生火情的位置以及消火栓泵的状态信号。主泵发生故障时自动启动备用泵投入运行,手动时可由消防保安人员在消控中心手动实现对消火栓泵的起、停。2.1.3 消控室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主机监视报警阀压力开关和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的动作情况,压力开关动作则立即自动启动喷淋泵,同时主机能立刻接到报警信号,自动启动喷淋泵,并监视喷淋泵的状态信号。手动时,由消防保安人员在消控室内手动实现对喷淋泵的起

17、、停。2.1.4 消控室对防排烟系统的控制当地上层发生火灾时,由主机发出指令,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多叶送风口,开启加压送风机,70时,前室送风口关闭,风机停止。当地下停车场发生火灾时,主机发出信号关闭地下车库排烟排风系统中排风管上的防烟防火调节阀,开启排烟口,风机变为高速运行,280时,排烟口关闭,风机停止。2.1.5 火灾发生经确认后,系统发出控制信号通知电梯迫降于首层,普通电梯停用,消防电梯继续运行,CRT微机上有消防电梯运行状态信号。2.1.6 火灾事故广播及专用通讯系统系统设置专用的消防广播盘,消防广播布线纳入大厦的综合广播系统。火灾发生后,自动或手动输出切断

18、疏散层正常使用广播的信号,紧急转入火灾事故广播状态,进行火灾事故广播。系统设置专用的消防电话主机,在建筑物内高低压配电室、水泵房、电梯机房等处设有火警专用电话分机,可实现与消控室的双向通讯;每个手动报警按钮均带有消防电话插孔,可接受消控室的控制指令;消防电话总机设在消控室内,消控室设有直接向消防部门报警的直通外线电话。2.2护士呼叫系统护士呼叫系统为区域性系统,结合本建筑设置的护理单元数量设置呼叫系统。系统由台式对讲型主机、门机、床头呼叫单元、卫浴求救按钮及走廊显示器构成。主机时时按顺序巡检呼叫信号并将结果显示在主机及走廊显示器上。护士可以随时摘机与病人对讲,病人可以通过按钮或呼叫发出呼叫。护

19、士处理完呼叫病人后通过按床头单元的清除键清除呼叫状态。卫浴呼叫具有最高优先权。2.3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2.3.1 本建筑物按一类保护对象设计。总控制机房设置于一层内的消防控制室。 2.3.2 在以下位置设置电气火灾报警探测器: 照明总配电箱进线处、应急照明配电箱、餐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配电箱总进线处、柴油发电机房等其他电气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配电箱进线处。 2.3.3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仅作用于报警。电气火灾探测器的报警设定值考虑了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三)无障碍设计(电气专业)本工程在残疾人卫生间等残疾人使用的房间内设置有手动报警按纽,报警警铃设置在一层值班室,并在残疾人

20、房间外的公共位置上设置有声光报警装置以便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残疾人出现的险情,及时救助。(四)夜景工程设计(电气专业)本工程夜景的设计主要是在庭院上设置庭院灯,并在建筑外立面设置夜景灯等。所有的夜景的灯具设计均采用TT接地系统设计。夜景的控制配电箱设置在一层值班室内以便控制,单独计量。夜景配电箱的预留容量为50KW。消 防 专 篇一、设计依据:现行国家有关消防设计规范。二、总平布局:1、 本工程与周边其它建筑间距大于8米。三、单体设计:1、 建筑主要构件和墙、柱、梁、板等材料均满足三级耐火等级要求。2、 防火疏散:每个单元设自然通风楼梯间(11层以下)。3、 防火分隔:楼梯间及前室采用乙级防火门,

21、管井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4、 防火分区:每个单元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给排水部分一、根据防火规范要求。二、建筑消防用水量为: 类 别 流 量 火灾延续时间 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 20升/秒 2小时 128吨室内消火栓用水 20升/秒 2小时 128吨自动喷淋用水 40升/秒 1小时 144吨三、消防给水系统:在屋面设20 m3高位消防水箱,分设室内消火栓及自动喷淋增压泵。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室外给水管网提供。电气专业1、电源:所有消防设备均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自动切换的供电方式。2、配电线路:消防设施配电采用耐火电缆,不同类电缆同层桥架敷设时,用隔板隔开,桥架及支撑件涂防火涂料。3、火灾应急照明在

22、楼梯间、疏散走道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设置疏散照明灯。2在疏散走道、楼梯间及其转角处等部位墙面上设置疏散方向标志灯。3在安全出口上部的顶棚下或墙面上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在消控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变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信总机房、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疏散走道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所有房间设置火灾备用照明,并保持正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报警点分布:电梯前室、过厅、走道、设备机房等。系统设备:系统由报警控制器,非标联动控制屏,消防电话,消防广播及主机电源,外控电源等组成。 为保证系统可靠工作,系统由两路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经交流稳压器稳压,并自带UPS不停

23、电电源。联动控制:通过现场控制模块对消防泵,喷淋泵,正压风机,防排烟风机等设备控制。消火栓泵现场按钮可直接远距离启泵。消防广播:事故时,紧急起动着火层及上、下相邻两层广播,组织人员疏散,并指挥灭火。消防电话:每层设置消防电话插孔,电梯机房、设备房设固定消防电话,消控中心两部对外直通电话且可与本城市的119直通电话。1、 系统配线:系统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均选用阻燃塑料绝缘护套软线(ZR-RV)。竖向线路在竖井中穿钢管或金属防火线槽内敷设,水平线路穿钢管暗敷,暗敷在混凝土板内。 环 保 专 篇一、 环保措施:1、 生活污水,排水采用雨污水风充制,污水独立设置专门的污水管系统,先经

24、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2、 噪声处理:采用密闭性好的外窗。3、 生活垃圾:利用医院现有的垃圾设施。二、给排水部分本工程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室内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三、电气部分变配电设置采用无油设备。 人防工程设计专篇一、建筑设计人防地下室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人防地下室设于地下一层,按全埋式平战结合六级人防、二等人员掩蔽所进行设计。根据相关规定,本工程需建人防工程面积为1200 m2。 人防工程共有一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面积约1500,设两个对外出入口,出入口利用地下室疏散楼梯疏散。 每个出入口都设防毒通道,简易清洗间,扩散室、通风机房,按规范要求设置

25、防护密闭门和悬板活门。每个防区设男女厕所(旱厕)。考虑平战结合要求,人防地下室平时作车库用,部分临空墙将于战时封堵。二、给排水设计 一、给水民防地下室每个防护区设有独立贮水池,每个防护单元设一个贮水池,贮水池分成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两部分,在每个防护单元内预留好贮水池位置,预埋好进出水管,战时临时构筑。战时用水单独设水表计量,贮水池设溢流、放空管。人防时用水量标准:饮用水:q=3L/d,h=15d生活用水:q=4L/d,h=10d1. 人防内部排污管采用镀锌钢管。2. 消防民防地下室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系统3. 在洗消间、防毒通道、活门室等处设置防爆地漏,引至设于污染区内的污水集水坑(1.2

26、)m3坑上设砼板,战后由专业人士清理。4. 凡与人防地下室无关的给排水管道,均不进入人防地下室,当给水管等必须进入人防地下室的,从污染区进入清洁区的管道,在其内侧设压力等级为1.60Npa的闸阀,对两个防护单元或抗爆单元之间的隔墙则采用安装短管,战时拆卸。三、结构民防设计1.设计依据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2.荷载及构件设计。荷载及构件设计部位等效静荷载(KN/M2)面尺寸(mm)主体部分顶部70300底部50450外墙55300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240300相邻防护单元隔墙门框墙50300悬板式防爆波活门门框墙240500(内200外300)楼梯前室顶板70350其它

27、内墙50200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抗渗等级:S8砌体及砂浆强度等级:200厚粘土空心砖 M10号水泥浆钢筋:I级,II级4、构件构造钢筋砼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墙、板内侧为20mm,外侧为30mm;梁、柱内侧为30mm, 外侧为40mm;(外侧指靠近土体的一侧)三、通风:1、战时人防送风管考虑与平时风管兼用,战时进行必要的转换。2、人防通风系统:清洁式通风 57m3/h.p滤毒式通风 23m3/h.p隔绝式通风 =3h四、电气1、设计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 电源:民防电源为380/220V、50HZ交流电源,由地下层配电层配电房引来,分两路。一路

28、为照明,另一路为动力,而两路电源都是经双电源都是经过双电源切换箱切换后引来,双电源切换箱的工作电源取自变压器的低压侧一段或二段母线,备用电源取自柴油发电机应急母线。因变压器及柴油发电机均设在人防防护区以外,为防止上述电源在战时受破坏,故在人防外引入一路区域电源,作为战时备用电源,在人防内设置人防专用配电箱,引入人防的电源引入线应穿钢管,在地下室内,穿过密闭墙的管线必须防护密闭处理。配电变压器的10KV高压电源从地面覆土层引入,从高压配电室引下,因配电房设在防护区外面,高压电源未穿越人防,故可不做防爆波井。2、 负荷级别:照明用电,信号及通讯装置电源,通风机械电源等按一级负荷设计。3、 备用电源

29、来源:柴油发电机组由本楼自设,战时可随时起动,战时人防内电源遭受破坏时,可转换至区域电源供电。4、 照明:民防工事内用荧光灯照明,短链吊装,与梁齐平,民防工事内设有专门的安全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满足平时作为车库,战时作为民防工事的使用。5、 照明线路:所有的配电线路均采用铜芯塑料导线穿钢管敷设。6、 防护隔离:电气管线穿过防护密闭隔墙部分必须进行防护密闭处理。7、 信号通讯装置:民防工事单元密闭内侧,装设通风方式信号灯。对外的防护密闭门的外侧设置抗力大于0.05MP的抗爆呼叫音响按钮,工事内设音响电铃。8、 接地和安全:(1)、利用防空地下室的结构钢筋作自然接地体,并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不大

30、于1欧姆。(2)、接地型式采用TN-S式。(3)、采用接地故障保护,电源插座设置漏电保护装置。(4)、配电房内设总电位联结端子箱,并做总等电阻联结。无障碍设计本建筑工程无障碍设计采取下列措施:1、 停车场设残疾人专用车位,室外人行道按规定设置缘石坡道和触感块材,建筑入口有室内外高差处设置小于1:12的坡道。2、 残疾人在建筑内部可通过电梯和走道到达所有位置,每层平面无高差,所有走道和门洞宽度符合无障碍通行的规定要求。3、 公共厕所设置残疾人厕位。4、 医院内部高差均采用1:12坡道连系。节能设计1、设计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法规。2、建筑设

31、计2.1、在总平面规划上,综合考虑朝向、风向的关系,力求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日照,并强调室内通风及蓄热,尽可能将医院布置成南北向。22、在单体设计时在满足住宅功能及立面造型需要同时,注重控制外窗的面积,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窗的节能设计。2.3.1、外门窗采用断热铝合金型材门窗,达到节能要求。2.3.2、外门窗安装中,其门窗框与洞口之间均采用发泡填充剂堵塞,以避免形成冷桥。2.3.3、外门窗的气密性为级,符合节能要求。2.4、本工程对建筑外围护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节能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墙体,提高建筑室内热环境综合指标。采用节水型洁具,节约水资源。2.5、屋顶采用倒置式屋面做法,设计25厚挤塑

32、泡沫板保温隔热层,其传热系数K1.0w/(m2.k)符合节能要求,局部屋面采用绿化措施,以达到降温、隔热效果。2.6、合理设置空调机位置,减少空调工作距离风机选择高效率、低能耗的产品。2.7、综合考虑建筑物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窗墙面积比和体形系数,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节能指标。3、给排水3.1、洁具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3.2、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变频给水加压供水设备,以保证用水压力稳定、合理、节能。4、暖通4.1、选用高效节能的风机及水泵,其性能参数在运行曲线的高效率点上。本项目方案设计综合考虑建筑物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充分考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窗墙面积比和体形系数的要求结合设备专业的节能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节能指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