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3902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宜市第二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喜马拉雅山脉2、图中A点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3、下列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河相间,呈南北纵列分布 B、每年6月到10月吹西南季风,是雨季C、属于印度洋板块 D、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4、湄公河流域各国盛产稻米,其优越条件是( )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 悠久

2、的生产历史,丰富的栽培经验人口稠密,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当地居民以稻米为主要食粮A、 B、 C、 D、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地形C. 热量 D.土壤6、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水源C. 热量 D.土壤2009年12月1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结合图2回答下题。7、丹麦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季风水田农业读右图,回答810题8、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伊拉克(国)的数码是( ) A. B.

3、C. D.9、图丙是某城市风频示意图,该城市可能位于甲乙两图中的 ( ) A. B. C. D.10、图中数字所在国,具有世界代表性的新兴工业的特点是( ) A.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B.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生产过程高度集中 D.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中国海军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队,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出发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执行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图为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路线图,11、关于中国海军舰队航行过程中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 ( ) A三亚日出的时间越来越迟 B佛山某学校正午的旗杆影子逐渐变长 C. 经过马六甲海峡风急浪高 D在北印度洋航行

4、顺风顺水12、商鞅变法中废除的旧制度,不包括( )A贵族世袭特权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王位世袭制13、“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以此为政治理想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实业救国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14、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民族危机加剧 C倒幕派的形成 D西南大名强大1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

5、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16、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西汉通过削弱地方势力分化相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17、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周 C宋 D代西汉18、“尊宗敬祖”“认祖归宗”,这

6、是我国民间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下列中国古代制度中,与这些社会现象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三省六部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19、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A唐代 B. 汉代 C.秦代 D.宋代20、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21、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

7、门下、尚书三省制C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D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22、改革既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下列改革属于后者的是( )A. 中国的商鞅变法 B. 中国的改革开放C. 日本的明治维新 D. 中国的北魏孝文帝改革23、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御史大夫 B太尉 C太守 D军机大臣24、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两段话是在强调(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8、基础 B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 D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5、下列观点与漫画(右图)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6、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就是说( ) A哲学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C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D哲学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

9、动力27、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 B. C. D.28、面对持续已久的干旱,进入2012年3月份,云南省昆明、玉溪等9市州25县市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35次,增加降水约2亿吨,对缓解该省局部严重旱情发挥重要作用。

10、这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人们办事情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创造规律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29、“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当前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C真理作为意识范畴具有不确定性 D意识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30、低碳社区,是指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建筑等综合手段,减少社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鼓励居民从居家、办公、休闲等各方面予以配合。实际上,在不同区位和地理条件下,低碳社区所面对的资源环境条件不同,需

11、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同,具体采用的方法也不同。这体现的唯物论哲理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 B C D31、在2012年“两会”召开之前,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广泛了解民意,听取群众呼声,积极酝酿建议、提案,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咨政建言。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2、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

12、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它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量的积累越多越好B人的意识具有超前预见性和主动创造性的特点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D认识具有无限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3、近几年来,我国把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主线,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期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合理协调发展。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取向 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A. B. C. D. 34、“卧佛寺

13、,是英语office(办公室)的谐音。想进办公室做白领就得去卧佛寺烧香。”这种说法违背了事物联系的( )A.客观性 B.绝对性 C.多样性 D.普遍性 35、在平常感冒中,人们非常关注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其实,只要按照抗生素使用原则,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恶性循环的。这表明( )真理是一成不变的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AB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160分。36、(28分)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

14、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材料二:为了破解广东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广东整体发展,2012年2月10日广东省政府公布出台了粤东西北三个区域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明确了三个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粤东地区将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群”。粤西地区定位为“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广东参与东盟等区域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粤北地区的战略

15、定位则是“南粤绿色生态屏障、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区、新兴生态型产业集聚区和区域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粤北、粤东、粤西地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将有利于解决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的发展不协调问题,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1)阅读材料一,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6分)(2)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11分)(3)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说明广东省划分三个区域主体功能的原因。(11分)37、(24分)材料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

16、(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帐”,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材料二:某厂是一个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管理、沉重的社会负担等原因,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新班子上任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进行市场调研,调整产品的结构,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狠抓营销,实施名牌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该厂利税连续多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了资本运营,在全国各地投资办厂,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1)据材

17、料一,有同学认为:“真理不只一个,而且真理一旦形成,就会亘古不变。”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1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厂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2分)38、(24分)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

18、,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客:“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8分)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你同意这一观点吗?(1分)说明你的理由。(3分)(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内容?(3分)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 (4分)(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措施?(2分)两次

19、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分)39、(28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柳宗元的封建论中说:“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材料二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

20、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我国从西周到元朝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至少列举三个史实),(9分) 并分析其发展趋势。(2分)(2)根据材料二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4分)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该时期中枢权力机构有哪些新的变化?(6分)并根据材料二、三、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2分)(4)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40、

21、(34分)(1).填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8分)国家: 、 、 岛屿: ; 海洋: (2) 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 特征。(4分)(3).日本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4分) (4). 日本附近, 洋流和 洋流交汇处附近形成了世界著名的 渔场。(6分)(5).日本的地形特征是 , 河流特征是 。(8分)(6).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4分)A. 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B. 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C. 海岸线曲折、多港湾,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D. 劳动力素质高,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41、读法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22、1)法国的地势特征为 (4分)2)据图11和资料说出法国葡萄和玉米的分布特征是沿 分布在地形区。(4分)3)法国南部图卢兹市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4分)4)请分析法国农业发展的条件(10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5:CCCCC 610:BBBDA 11-15:DDCBA 16-20:ABCDD21-25:CBAAC 26-30:ABDAC 31-35:BDAA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160分。36、答:(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

23、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分)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分)(2)物质决定意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广东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广东政府出台粤东西北三个区域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做到了从广东实际出发。(5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粤北、粤东、粤西三个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将有利于解决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的发展不协调问题,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5分)(评分说明:考生只要正确答到其中任一点就给5分,全部答到另给1分综合评价分。该问总分不得超过11分)(3)

24、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因此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4分)广东省划分三个区域主体功能区,是立足于广东省整体发展的需要。(2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广东规划粤东西北三个区域主体功能区发展,有利于搞好局部,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及广东省的整体发展。(5分)(评分说明:本题知识范围的指向性很具体,即整体与部分关系,所以可以运用集中性思维来调动知识。这

25、一关系就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强调整体与强调部分,所以就站在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材料和组织答案。考生如果只答原理与方法论而没有结合材料分析每点只给3分)37、答:(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2分)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分)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分)真理是具体的,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顾历史的推移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中,真

26、理就会转化成谬误.(2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3分)因此,世界上不存在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2) 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和普遍的,发展的实质是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事物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该厂加速新产品的开发,进行资本运营,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体现了发展的实质。(4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该厂在困境面前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改革,努力摆脱困境,迅速走上发展的道路。(4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该厂重视量的

27、积累,并抓住时机进行资本运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质的飞跃。(4分)(评分说明:本题是一道演绎型问题,主要考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此题所提供的材料比较复杂,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为理清解题思路,做题时一定要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入手,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用所学原理联系材料思考问题,组织答案。考生如果只答原理与方法论而没有结合材料分析每点只给2分)38、答:(1)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与汉族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着汉服;学说汉话。(8分,每点2分)不同意。(1分)一个民族必须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大胆移风易俗,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使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3分)同意。(

28、1分)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维护本民族的特性,保护传统文化。(3分)(2)文明开化。(3分)原因: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减少改革阻力。(4分)(3)移风易俗。(2分)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社会转型。(3分)39、答:(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在边境设立藩镇;元朝实行行省制。(9分,任列三点史实即可得9分)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2)朝代: 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4分)政治制度: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3分)(3)新的变化:材料

29、二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三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6分) 趋势:总的来说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明清时期到达顶峰。(2分)(4)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2分)40题:(1)、中国、韩国、九州、太平洋。 (2)、关东平原、海洋性 。(3)、太平洋、濑户内海(4)、日本、千岛、北海道 (5)、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6)CD41题:1)东南高,西北低。2)河流、平原。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社会条件:交通方便、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4小题总分10分、2分一点,任答5点给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